登陆注册
5139800000037

第37章

一小儿嗜膏粱甘味,先患背胛,后沿遍身淋漓,此饮食之热,而伤脾血也。先用清胃、泻黄二散而愈。但形气怯弱,用五味异功散,而元气复。

柴胡清肝散(方见胁痈)五味异功散(方见用败毒之药)导赤散泻白散(二方见臂痈)泻黄散(方见头面疮)

目录:卷十一

篇名:诸疳疮疥

属性:诸疳疮疥,因脾胃亏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致儿为患。当分其因,审其经而平之。如面青寒热,或白翳遮睛,肝经之症也。面赤身热,或作渴惊悸,心经之症也。面黄体瘦,或作渴泄泻,脾经之症也。面白咳嗽,或鼻中生疮,肺金之症也。面黧体瘦,或喜卧湿地,肾经之症也。婴儿宜调治乳母。若不审五脏胜负、形病虚实,妄行败毒,多致不救。

一小儿患此,小便频数,左颊青色,或时目札,此肝脾之症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柴胡,调补脾气;又用九味芦荟丸,清理肝火;末用地黄丸,滋肾水、生肝木而疥愈。后复发,不经意,兼两目生翳,小便频数,大便泄泻,此肝邪侮脾而作也,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加芜荑,脾气健而肝病愈。

一小儿患此,面黄作渴,大便酸臭,腹胀青筋,此肝脾之症,用五味异功散为主,佐以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此,面赤作渴,心脉洪大,此心经之症,内用柴胡栀子散,外用六仙散而愈。后惊悸发热,疥 作痛,先用导赤散二服,又用柴胡栀子散与子服,母服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患此,大便酸臭,肚腹膨胀,手足时冷,此脾经之症,用五味异功散、四味肥儿丸渐愈。后因母食炙 ,仍发,母服清胃散、黄连泻心汤,子服一味甘草而愈。

一小儿嗜甘肥之物患之,或痒或痛,咳嗽饮冷。此脾胃积热,传于肺经,先用清胃散以治胃热;少用泻白散以清肺火,渐愈。出痘后仍患之,口干饮汤,用五味异功散兼大枫膏而愈。

一小儿年十五,遍身患此,腿足为甚,发热饮冷,两尺脉数洪,按之无力,此禀肾虚所致,用六味地黄丸而愈。后用心力学,复发尤甚,兼盗汗遗精,用地黄丸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而痊。

一小儿患此,发热饮冷,痰涎上涌,此禀肾虚,用地黄丸料煎服,月余渐愈;又佐以八珍汤而愈。次年毕姻后,发热唾痰,盗汗咳血,仍用前药而愈。

敷药大枫子膏 治疮疥。

真轻粉(一两) 枯矾(一两) 黄连(二两) 大枫子膏(二两,研膏) 蛇床子(二两) 地沥青(六两)上各另入大枫膏,和匀,更入地沥青杵百余,即成膏矣。每用少许,涂患处。

敷药六仙散 治诸疳疮疥。

苦参 独活 大枫子(去壳油) 蛇床子(各一两) 枯矾(五钱)上为细末,地沥青调敷。

五味异功散(方见用败毒之药)清胃散(方见热毒口疮)

目录:卷十一

篇名:诸疳口疮

属性:诸疳口疮,因乳哺失节,或母食膏粱积热,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其症口舌齿龈如生疮状。若发热作渴饮冷,额间色赤,左寸脉洪数者,此属心经,先用导赤散,清心火;次用地黄丸,滋肾水。若寒热作渴,左颊青赤,左关脉弦洪者,属肝经,先用柴胡栀子散,清肝火;次用六味地黄丸,生肝血。若两腮黄赤,牙龈腐烂,大便酸臭,右关脉洪数,按之则缓者,属脾经,用四味肥儿丸,治脾火;以五味异功散,补脾气。若发热咳嗽,右腮色赤,右寸脉洪数,按之涩者,属肺经,先用清肺饮,治肺火;用五味异功散,补脾胃。若发热作渴,两额黧色,左尺脉数者,属肾经不足,先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次用补中益气汤,以生肺气。又有走马疳者,因病后脾胃气血伤损,虚火上炎,或痘疹余毒上攻,其患甚速,急用铜碌散、大芜荑汤。轻则牙龈腐烂唇吻腮肿,重则牙龈蚀露,颊腮透烂。若饮食不入,喘促痰甚,此脾胃虚而肺气败也。颊腮赤腐,不知痛者,此胃气虚甚而肉死也, 不治。

一小儿口疮,呕血便血,两腮微肿,唇白面青,此脾土亏损,木所乘也,朝用补中益气汤,食远用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右腮鼻准微赤,此脾肺二经虚热,用四君、升麻及白术散而愈。

一小儿口疮久不愈,诊其母,右关脉弦缓,乃木克土之症,先用六君,柴胡;又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子自愈。

一小儿齿龈蚀烂,年余不愈,用大芜荑汤,治其疳邪;五味异功散,健其脾气寻愈。后复作,兼项间结核,另服败毒药,口舌生疮,余用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口疮,寒热嗜卧,作泻引饮,此脾疳气虚发热,而津液不足也,先用白术散,以生胃气;再用四味肥儿丸,治以疳症,两月余,又用异功散而安。

一小儿口疮,身热如炙,肚腹胀大,此脾疳内作。朝用五味异功散,夕用四味肥儿丸,稍愈;又以地黄、虾蟆二丸,兼服而愈。

一小儿齿龈腐烂,头面生疮,体瘦发热,此脾疳所致,先用大芦荟丸;又用四味肥儿丸、大枫膏而愈。

东垣大芜荑汤(一名栀子茯苓汤) 治黄疳土色,为湿为热,当利小便。今反利(知黄色中为燥,胃经热也。)发黄脱落,(知膀胱肾俱受土邪,乃大湿热之症) 鼻下断作疮,(上逆行,营气伏火也)能乳,(胃中有热也,寒则食不入。)喜食土(胃不足也。)面黑色,(为寒为痹。)大便清(寒也。)褐色,(热蓄血中,)间黄色。(肠胃有热。)治当滋荣润燥,外致津液。

山栀仁(三分) 黄柏 甘草(炙。各二分) 大芜荑(五分) 黄连 麻黄根(各一分) 羌活(二分) 柴胡(三分)防风(一分) 白术 茯苓(各五分) 当归(四分)上水煎服。

葛花解醒汤 治乳母酒醉后,乳儿遗热为患。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钱) 干生姜 白术 泽泻 神曲(炒黄。各二钱) 白茯苓 陈皮 人参 猪苓 木香青皮(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

愚按∶前汤先哲不得已而用之。盖醉酒耗气,又服辛散,重损真阴,折人长命,可不慎哉!大芦荟丸 治疳杀虫,和胃止泻。

胡黄连 黄连 白芜荑(去扇) 芦荟 木香 青皮 白雷丸(破开赤者不用) 鹤虱(微炒。各半两) 麝香(二钱,另研)上为末,粟米饭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饮下。

虾蟆丸 治无辜疳症,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渴痢住。

蟾蜍(一枚,夏月沟渠中,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癞 者)上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上要干,不令虫走出,却将蟾蜍扑死,投蛆中食一昼夜,以布袋盛置浸急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一字,粳米饭揉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六味肥儿丸 消疳、化虫、退热。若脾疳,饮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颈细,发稀成穗,项间结核,发热作渴,精神怠倦,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头疮,肚腹青筋,啮下痢便白,宜用此丸。即四味肥儿丸,加干蟾一两、芜荑五钱。

四味肥儿丸(方见热毒瘰 )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

目录:卷十一

篇名:热毒口疮

属性:经云∶手少阴之经通于舌,足太阴之经通于口。因心脾二经有热,则口舌生疮也。当察面图部位,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元气无亏,暴病口生白屑,或重舌者,用乱发缠指,醮井水揩之,或刺出毒血,敷以柳花散。敷之上以肿胀或有泡者, 令刺破,敷前散,或以青黛搽之,刺后又生,又刺。若唇吻热烈者,用当归膏调柳花散敷之。若元气亏损,或服寒凉之药,或兼作呕少食者,此虚热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若泄泻作渴者,脾胃虚弱也,用七味白术散。若腹痛恶寒者,脾胃虚寒也,用六君、姜、桂。若因母食酒面煎者,用清胃散。若因母饮食劳役者,用补中益气汤。肝脾血气者,用加味逍遥散。郁怒内热者,用加味归脾汤,子母服。若泥用降火,必变慢脾风矣,仍参吐舌弄舌治之。凡针重舌,以线针直刺,不可横挑,恐伤舌络,致言语不清也。

一小儿口舌生疮,手热饮冷。属胃经实热,用柳花散、加味解毒散而愈。后因伤食吐血,不时弄舌,属脾经虚热,用四君子汤而痊。

一小儿口舌生疮,延及头面胸背,脓水淋漓,此胎毒也,内用牛黄解毒丸,外以当归膏调黄柏末,涂之而愈。

一小儿发热饮冷,口患疮,额鼻黄赤,吐舌流涎,余用导赤、泻黄二散而愈。后复作,自服清热化毒之药,益甚,更加弄舌,余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及六君子汤而愈。盖吐舌为脾之实热也,弄舌为脾之虚热也。治者审之!一小儿患前症,久不愈,恪服清凉之剂,痰喘不已,口开流涎,手足 冷。又欲治痰,余谓∶经云,脾主涎,肺主气。此因脾土虚寒,不能生肺金而然,非痰火为患也。先用温中丸二服,痰喘顿止,又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口内生疮,用寒凉之剂,更发热饮汤不绝,此中气虚寒,隔阳于外,非实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一剂而愈。

陈湖陆钦若,子患前症,敷服寒剂,手足 冷,口唇时动,余曰∶此中气虚寒,而变慢脾风也。后果殁。

东垣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牙齿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 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稍(四分)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清热消毒散 治实热,口舌生疮,及一切疮疡肿痛,形病俱实者。

黄连(炒) 山栀(炒) 连翘 当归(各五分) 川芎 芍药(炒) 生地黄(各六分) 金银花(一钱) 甘草(二分)上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热,口舌生疮。或但胃气复伤,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若作呕泄泻,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气逆,肢体倦怠,面目浮肿,宜用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惊搐口直口噤诸症。(二方见腹痈)五味异功散 治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因误服克伐之剂,脾胃复伤,而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吐泻不止,饮食少思。或惊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 冷。若母有病,致儿患者,子母并服。(方见用败毒之剂)人参理中汤人参 白术(炒) 干姜(泡) 甘草(炙。各等分)上每服一二钱,水煎蜜丸,即人参理中丸,加附子,即人参理中汤。

四物汤 治疮疡血虚,发热烦躁。或晡热作渴,头目不清。若因脾虚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汤。(方见腹痈)柳叶散 治热毒口疮。

黄柏(炒) 蒲黄 青黛(真正者) 人中白( ,各等分)上为末,敷之。

加味解毒散牛黄解毒丸(二方见胎毒疮疥)

同类推荐
  • 全唐诗话续编

    全唐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学究语

    老学究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恩灵济真君灵签

    洪恩灵济真君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宣宗皇帝御制诗

    宣宗皇帝御制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randfather'  s Chair

    Grandfather' s Ch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被遗忘的人姐姐日记

    被遗忘的人姐姐日记

    她最恨,自己爱而不得的,别人弃如敝履。最讨厌,明明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却不闻不问。
  •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来临,安心琪同闺蜜和男友一同所在的地方,即将被丧尸攻陷时,闺蜜却爆出和男友有一腿,并抛下了她,变成丧尸后将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精神光芒

    精神光芒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

    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都妖逆

    天都妖逆

    天都小子,身具奇异能力,人神通通逆袭……人:此人是恶魔,谁惹谁倒霉……神:这人是大爷,请他不易,送他更难……粉丝群号-666847018
  • 萌妃痴王:盛世娇宠唯倾心

    萌妃痴王:盛世娇宠唯倾心

    聋哑配痴傻,听上去简直就是天生绝配。穿越而来的闻心攸便是本朝驰名的痴傻郡主,还没搞清楚情况,头顶着一个血窟窿就被送进了王府的喜房。不曾想,英俊神武的王爷不仅不聋不哑,还是个宠妻高手。敌人再狡诈阴险都没关系,本王妃有护妻大神在手,妖魔邪怪统统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如今的生活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变化迅速。不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情况下,各个家庭都要面对诸如衣食住行、健康保健、家庭关系、交往处世等各种问题。同样是面对这种或那种问题,一般人看起来也许觉得困难重重,“生活的高手”却能够轻松应对,处理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名门挚爱,总裁不二婚

    名门挚爱,总裁不二婚

    唐娩vs厉天擎当男人利刃般的目光,凌迟在她身上的时候。她咬着牙当着众人,宽衣解带,直到剩下贴身衣物“现在,我可以走了吗?”他是凌驾众人之上的大人物,而她只是个辍学的女大生,为了重病的母亲,四处奔波赚取生活费。她从没想过,会再与这个男人有所交集。然而,第二次,当她从他床笫间醒来,身上布满淤痕,男人冰冷的捏起她的下颔,冷笑着说“唐娩,你这个诱饵,我收下了。”
  • 打官司故事

    打官司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