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1200000027

第27章 小师娘重病

“三狗啊,这件事你做得很不对啊,如果你跟你师娘说了,她一定会非常非常的生气,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她,懂吗?你跟我来,我给你的罐子打扮打扮。”

说着,他就拽着我往他的家走。

我不知道他要干嘛,他说的打扮,是什么意思。

到了他家,他从找了一口锅,然后用一块小刀开始刮锅底灰。

把锅底灰刮下来后,他把那些锅底灰全部摸到了罐子上。

罐子被烧过以后,发白,现在他这么一抹,颜色正好。

我噗嗤一下笑了。

他拍拍手,指着罐子说:“怎么样,你叔我的手艺不错吧,我跟你说,我可是个艺术家。行了,你走吧,记住,千万不要跟你师娘说,懂吗?如果你跟你师娘说了,她会非常非常伤心的。”

孙大癞子最后一句话说得语气特别重。

我点点头。

刚往门口走了两步,他又喊我。

“等等,三狗啊,你记住,每天一定要去43楼啊。”

我一愣,转头说:“叔,那女孩子现在变得特别凶,我还去43楼吗?”

他点头,说:“恩,必须要去,没事,她凶也是一时凶,过一会儿就没事了,你记住哦,一定要每天去,一天也不能断。”

说着,他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我离开了他的家。

在去师娘的路上,我心里对孙大癞子的话做了一个评估,他这个人说话我能信六成,虽说他经常忽悠我,不过大部分事情还是为了我好的。

而对于师娘,我只能信四成,因为师娘的姐姐是那个旗袍女,她肯定向着那边。

回到师娘家里,我把罐子放到床底下,就躺在床上。

我跟师娘说的是我累了,想回来睡觉,可怎么都睡不着。

这会儿,手机响了。

是小师娘打来的。

“三狗,你在哪儿呢?”

“我在师娘家睡觉呢。”

“我有点难受,你能过来看我一下吗。”

我心说就你还难受,昨天跟师娘打架的时候你怎么不说难受呢,亏我还一直把你当重病号看待,没想到你也是骗我的。

不过我还是答应了。

因为昨天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听出来了,她是那个小女孩的姐姐。

我想从她嘴里知道一些关于那个小女孩的事情,还有那个小女孩到底为什么突然对我翻脸不认人的原因。

我来到医院的时候,她确实在病床上翻滚的。

医生在给她做检查,她说她身上哪儿都疼,没有一个不疼的地方。

医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给她打了一针止痛剂。

这下,她感觉好多了。

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她的神情,确实不像是伪装的。

“三狗,你来了...多亏你来了,不然,我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我笑着说怎么会啊,你身体不是好了吗。

她凄惨的笑着。

“我真的不行了,可能随时就会死掉,我没有骗你,也没有必要骗你。三狗,你是个好人,谢谢你。”

我一听,眉头皱了起来,我已经不是刚来的时候那个单纯的三狗了,别人说点可怜的话,我就冲上去帮忙,她说这些话,是为了让我可怜她吗?

“你如果认为我是想让你可怜我,那就错了。我没有必要再让你可怜我了,你看看,这是诊断证书。”

说着,她递给我了一张单子。

我看不懂上面写的啥,密密麻麻的,她指了指下面,说:“我已经被查出来了,子宫癌。昨天做检查的时候,查出来的。”

我觉得像是个晴天霹雳一样。

“真的,不信你去问医生,医生说要让我转院,我说不用了,三狗,你让我回你师父家可以吗?我想在哪儿过最后的一段时光。”

我二话不说,跑出去问医生。

得到的是确定的答复。

医生说,昨天给她做了全身的体检,无意中发现她有这个病的,现在看来,已经是晚期了。

我知道这个病有多严重,不过还是不能相信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竟然会得这个病。

“这种事情也是正常的,我们临床发现过好多这样的按理,确实挺可惜的,不过她这样的情况,如果肯去大的医院好好治疗,还是有很大的康复的希望的,只是费用肯定要高一点。”

我似乎抓到了一根稻草,抓住医生的手说:“不怕花钱,真的不怕花钱,您说,我们去哪个医院比较好?我们现在就去!”

医生给我提供了两个医院做参考,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协和医院,让他帮忙联系,尽快做转院手续。

回到病房,小师娘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我断然的说:“这件事必须要听我的,去协和医院治疗,你知道,我师父有钱,现在他死了,你有权花他的钱。”

小师娘一愣:“他死了?”

我知道自己说秃噜嘴了,赶紧说:“他可能死了,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回来,不是死了,就是不想回来了。”

小师娘哦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她突然说:“三狗,你真好。”

我没心情跟她开玩笑,我在帝都不认识几个人,师父算是我最亲的人了,然后就是孙大癞子,师娘,小师娘。师父已经离开我了,我不想让他们三个中的任何一个再离开我。

沉默了一会儿,她又说:“三狗,昨晚我和你师娘打架,你都看到了是吗?”

我没吭声,算是默认了。

“三狗,如果我和你师娘必须得活一个,你会选择谁?”

我这才想起来这次来找她的目的,我是想打听那个小女孩的。

“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不过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那个抱娃娃的小女孩我知道,我也知道她是怎么死的,也知道你和她的关系,我想问的是,她到底怎样才能获救?”

小师娘的脸上露出一丝欣喜。

“你肯帮她了?救她很简单,只需要把那个罐子里面放点土,放在火上烤九个小时,然后把里面的鞋子取出来给她就行了。”

我摇摇头。

“没这么简单吧,你跟我说实话。”

她愣了一下,然后说:“这些都是她托梦告诉我的,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不过我和我妹妹感情特别好,我真的不想让她再受罪了。”

我赶紧问她:“托梦?托了什么梦?”

她痛苦的抓着自己的头发,说:“我妹妹一直跟我托梦,每天晚上都会进入到我的梦里,反复的跟我重复着,让我找到一个命格最软的人,去电梯里面做那件事,她跟我说了一个人名,那个人名就是...你。”

我一愣,看来小师娘接近我师父的目的不单纯啊。

“我之前也是住在这个小区里的,认识孙大癞子,后来,我听孙大癞子说过你的名字,就打听到了你师父头上,你师父勾搭我,我就顺势跟了他。”

我听着这些真相,心里有一种无奈,这个当姐姐的真是个称职的姐姐。

“你肯定帮我是吗?”

她抓着我的手,可怜巴巴的看着我。

我犹豫了半晌,说:“你真的确定,那个出现在你梦境里的人,是你的亲妹妹?”

她愣了一下,说:“是啊,怎么了?我妹妹死的时候,十一岁了,从小我俩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我俩相依为命,我不能让她死后还继续受苦。”

我突然想起来了那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那个长的和抱娃娃女孩子特别像的女孩。

“你说你妹妹死的时候是十一岁了,那你有没有一个十四五的妹妹?长的和她特别特别的像。”

她摇摇头:“没有啊,我只有一个妹妹,你说还有一个长得和她特别像的?”

我仔细回忆了下,这个女孩子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孙大癞子等人的面前出现过,不过我确实见过她许多次,甚至我分不清她到底是人,还是鬼。

“是的,她简直就是你妹妹长大后的样子。你想想,你妹妹是不是有双胞胎姐姐或者妹妹?”

她摇摇头,说:“不可能吧,如果我还有一个妹妹的话,我不可能不知道的,我奶奶从来没跟我说过,我爸爸妈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两个人都下落不明了。”

我点点头,现在看来,小师娘知道的也不全面,她也是被利用的人。

同类推荐
  •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是宁青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中国第一代孩子,是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具有标志性的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是雷锋精神诞生之初学习雷锋精神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新中国产生的规模最大的艰苦奋斗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汇入振兴中华洪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群体中的主体。新中国的第一代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群体,透出过纯洁的时代风貌,经受过艰难的时代磨砺,展现过光荣的时代价值。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纯洁、艰难、价值”的三者合一,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恒久的印记。
  • 老麦的秋天

    老麦的秋天

    早上九点多钟,变天了。先是太阳变黄了,光线薄薄的,再就是起风了,风从郊外过来,一路攻城掠地。马路两边的行道树,全往一个方向狂摆。树叶死鸟一般哗哗坠地,又和着地上的灰尘扬起来,一起直扑过来。老麦正上坎,因此他感受到了双重的压力。老麦的三轮车,堆得满满的。先是一张板,两张桌面那么大,横盖在车厢上。板下面码了一车厢的书报杂志。板上面压着两条钢筋焊的支架,担板用的。一张小马扎,一把靠背椅。另外还有一把硕大的“可口可乐”遮阳伞,颜色已经发白,撑开了能罩住一张床。除此而外,老麦的三轮车把上,还挂了另外两样物事:一把旧二胡,和一把崭新的,装在琴盒里的小提琴。
  •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畅销书作家贾九峰全新中短篇故事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作者沿用一贯真诚朴实的笔调,向读者细细诉说生命中的人和事,他的文字如同午后的一盏茶,真实、恬淡,而又余味绵长。全书围绕“陪伴”这一永恒的主题,如同一部电影,为你定格生命中的人和事,那些温暖与美好、柔软与坚强,都凝聚在一个眼神里、一句话里、一首歌里,无一不提醒着人们,趁着时光正好,去珍惜、去付出、去爱人。
  • 孤独的鱼(中篇小说)

    孤独的鱼(中篇小说)

    杨俊峰以为跟冷斯雨的夫妻关系算是彻底完蛋了。事情来得不算凶猛,倒也有些空前绝后。石林的三月非常暖和,对气候敏感的女人们已经开始脱去冬装换上了长裙,大街小巷便是一片花枝招展春意盎然。吃过晚饭,杨俊峰站在店门口懒洋洋地剔着牙,眼睛却专注地盯住对面的牛肉馆。牛肉馆的伙计胖三手里拎着塑料管冲洗地板,另一个女工正一扇一扇地关梭门,牛肉馆打烊了。牛肉馆一关门,即宣告牌局正好开张。杨俊峰对冷斯雨说了一声我玩牌去了,便摇摆着身体走进了牛肉馆。冷斯雨没有吭声,她依旧一丝不苟地收拾着碗碟。
  • 孽债

    孽债

    若不是老婆来了那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徐城西今晚是横着还是竖着走进家都不好说。徐城西和公司的两个副总正在魅力大酒店陪着对自己有用的高官喝得兴致勃勃。按说包间里开着空调,就算是在酷暑,也不至于大汗淋漓。可是,他今天高兴,市里那个让几大家建筑公司馋得红了眼的广电大厦让他给拿下来了。他一改往日的沉稳,边喝边大声嚷:“喝!今天哪个要是清醒着回家就不够朋友!”一仰脖,一大杯啤酒进了肚。手机响了。
热门推荐
  • 凉粉就馍

    凉粉就馍

    李天德的凉粉摊,在这个山区小县的大街上真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都用目光搜寻着它。走近了,吃不吃凉粉是另回事,但都要站在一旁,驻足观望一番。看一看那抹洗得光洁闪亮的凉粉担子和洁白闪亮的坨子,闻一闻油泼辣子的清香和那股沁人心脾的芥末味儿,对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李天德寒暄几句,或是淡淡一笑,打个招呼,才慢慢地走开了。有的人走出老远了,还要扭回头来望一眼。他二十多岁上挑起这副凉粉担子,一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的凉粉摊子也就在这条大街上摆了三十多年。因为,他的家就紧挨着县城。
  •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本书是朗读者系列之一——《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收录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泰戈尔、叶芝、林徽因、朱自清、圣埃克苏佩里……《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适合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对孩子降临的喜悦、给孩子呈现世界的渴望、让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期待、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遐想……《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每天一堂方法课

    每天一堂方法课

    绞尽脑汁找借口,不如千方百计找方法,只为卓越找方法,不为平庸找借口。解决问题的利器,提升业绩的关键。从全新的角度,将方法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分解开来,通过“每天一课”的形式向读者详细解说,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方法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培养正确的工作方法,使自己在公司里脱颖而出。
  • 她又在逃跑路上

    她又在逃跑路上

    宋大小姐对隔壁新搬来的小哥哥可谓是一见钟情。“阿迟,你说我长如此貌美如花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呀?”“阿迟,你说我如此聪明可爱善良你为什么不亲我一下呀?”当时顾大望着宋雯哪喋喋不休的小嘴就亲了上去!!宋雯可谓是呆了,内心的冲击力可是不小,于是接下来的时光宋雯一个劲的躲着顾大。“为什么躲我?”顾今铭一手拦住宋雯。“有吗?哈哈没有吧。”宋雯干笑几声。“阿雯,你招惹了我可是要负责的…”
  • 娇宠记:夫人榻上来

    娇宠记:夫人榻上来

    “我不过是太后派来的棋子,你为什么相信我?”“因为我这个人,聪明......”一场赐婚,两人各怀心事。聪明如苏太傅,以为没有自己俘获不了的芳心。却偏偏被拒之门外。她怕爱上他,只因自己藏着太多的秘密。有些血债,终要血偿。一世情缘,是否能花开见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哥要出远门

    哥要出远门

    好的坏的都掏出来,摊开摆桌上,明明白白让人家看。在县一中读的高中。成绩在年级排前二。没读大学,连个三本都没读。人家问,咋的啦?李佐答,根本就没参加高考,没分数哪能被录取?这么说,别有用心,是讲自己虎落平阳,讲自己不是没能耐。人家又问,书念得这么好,怎么就不去高考呢?也不隐瞒,直说,正当我娘被杀死了嘛。话说得清汤寡水,轻轻巧巧从嗓子眼出来,当时可是惊涛骇浪,字如铅沉。又问,你娘被谁杀死了?也是直说,被那个男人,我原来的爹李仲良。此刻讲到李仲良,李仲良模样又浮现在他脑中。他已好长时间不想这个男子。即使这个男子只出现在记忆里,他也不知道怎样处理。
  • 剧作三种

    剧作三种

    乡间诊所。一张方桌,上面摆放几瓶类似酒精、碘酒、药剂的物品。两边各摆一个长条木凳。六七位候诊的病人或站或坐,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乡下人打扮,穿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破烂。安东·契诃夫医生正弯腰给躺椅上的马车夫看喉咙。契诃夫(一手轻扶患者的头部,一手将压舌板伸进病人张开的嘴里)说“啊——啊——啊啊”……马车夫(发出一串怪声)咿——咿——哎一鸣——呀……契诃夫(身子向后退了两步,用手在鼻子前扇动)您到底喝了多少酒,我的主啊?难道您一大清早就喝酒?马车夫(一手捂着腮帮子,从椅子站了起来)我亲爱的契诃夫医生,谁规定早晨不能喝酒,难道喝酒还要挑个良辰吉日?
  • 林忠宣公全集

    林忠宣公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简要概括了年轻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100条人生经验。阅读本书,年轻人将会懂得人生的成功之道、处世法则;应用本书,年轻人将告别青鲁莽,向人生的成熟迈进。仔细揣摩、用心掌握这本书的细节,将会对年轻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二十几岁的这代年轻人一定能够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成为把握时代命运的弄潮儿。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