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记者曾这样问李嘉诚:“你今天的生活环境已经是相当富裕,并没有任何压力。你为什么还在拼命工作呢?”
李嘉诚这样回答说:“这就说来话长了。简单地说,主要有四大原因,其一,我十二分地理解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很想赚一些钱,做一些善事,帮帮他们;其二,我爱读书,却因为穷,没法完成学业,实现我心中的理想,所以我很想赚更多的钱,才方便在教育上更好地发展;其三,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父亲因为没有钱买药而失去生命的情景,所以我很想再多赚一些钱,去帮助那些被病魔缠身的人,去不断地发展人类的医疗事业;其四,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挑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讲求实力的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而且,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你要赚钱就必须利用你的胆识去面对或者接受这种挑战。你看我随便一说就有四大压力,我的压力其实大得很啦。”
以哲学的角度而言,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由儿时的梦想到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两个环境:其一是你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就是你无法抗拒的,他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练你意志的过程。
李嘉诚说:“就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或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博学多识的教师。但是后来环境一改变,贫困的生活迫使我孕育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
“当我1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长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没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的,这样志向就有了改变。而且,因为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勤奋工作,努力向上,再加上忠诚可靠,反而一路进步,薪金也一路增加。”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你的工作一定会做好。
1986年,李嘉诚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向记者坦露了他从一个“打工仔”成为“超人”的秘密。“是培养自己对所从事行业的浓厚兴趣。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保持这样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做每一件事情,是没有困难可言的。做哪一行就要培养出对哪一行的兴趣,否则,要成功,要出人头地不容易。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状况,对这一行业未来至少是一到二年的发展前景有了预测,那么你面对每一件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准确得多。如果你从事这个行业,你对这个行业却没有兴趣,你的兴趣在那一行,但你并没有去从事那个行业。你的手里仅仅只是这一行,那么这时候,你就不能够说你喜欢做的事,而应该说你应该做的事。人,其实就是一样的,当然是希望自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譬如当年我开办长江时,我的预算是只做3年,然后像我的祖辈、父辈那样,去从事教育事业,说心里话,起初我是根本不喜欢做生意的。但后来,生活环境的改变,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却又是一回事,慢慢地,我就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强迫自己培养做生意的兴趣,然后,真的有了兴趣,这样才一路不停地发展到今天。”
我认为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当然是好,但是时间就浪费得多了,如果能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李嘉诚另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他特别喜欢读书。知识可以帮助人得到成功,更可以将人的命运改变。李嘉诚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不仅始终重视追求新知识,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李嘉诚说:“我最初做塑胶生意时,外国最新的塑胶杂志,在当时的香港,看的人并不多,但我学,我看。”
我这棵小树是从沙石风雨中长出来的,你们可以去山上试试,由沙石长出来的小树,要拔去是多么的费力啊!但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
2001年2月2日李嘉诚在与中山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的学生座谈时,才透露出这个小秘密。他说:“我昨天刚与一个欧洲著名家族吃午饭,他们已有五代的成功历史,十分有修养、有礼貌。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但今天的教育、组织不同,令事业可以继续,相信这句话日后将会修正,正如这个欧洲家族今天的事业比过去任何一代都好。过去中国有些有钱人家宁可让子弟去吸鸦片,因此避免他们沉迷赌博等不良嗜好,这是落后的思想。当年,我朋友的儿子去外地读书,买了Rolls Royce(劳斯莱斯)开蓬车代步,我不便批评。但我两个儿子买的只是两部单车,在美国Stanford(斯坦福)大学行走也十分方便。直到有一天,我在九楼apamnent(公寓)等他们回家吃饭,看到一辆单车冒雨在车群中‘之’字型穿梭,险象环生,看清楚才知道是其中的一个儿子,而他到家时已浑身湿透,还背着几十磅东西。这时,我才叫他们第二天去学习考牌照,买一辆坚固的、去年款式的新车。”
在儿子入大学之前,我每周日均拒绝所有应酬,带他们到一艘绝不豪华的小游艇上去,好处是跟他们说道理,他们也无处可逃。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的那种,解释给他们听,然后问他们问题。我想,到今天他们也未必看得懂,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宗旨。
在李嘉诚的眼里,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是体现在给钱的多少上。“是否疼爱不是靠金钱或物质去衡量。儿子在外地念书时,我给他们开了两个户头,一个他们绝不动用,但已准备足够他们完成PHD课程的费用。至于使用另一个户头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我报告,我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这才是有用的疼爱,我个人认为太多物质反而有害。”
李嘉诚给儿子们的“最高指示”是:凡事要低调,不可大张旗鼓,大肆渲染。但是在一些适当的场合里,他也会做一些巧妙的安排,让两个儿子爆光亮相,出现在众人面前。
但是在一些平常场面里,他总不让儿子“露面”于众,以免树大招风,无助于心理成长。
一个发了财的人,不应该只顾自己的挥霍,也不应该当守财奴,更没有必要把财产遗留给自己的子孙!因为如果子孙是好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独立自强之路,不依靠父母,自己独创天下。反之,如果子孙没出息,不求上进,好逸恶劳,一味追求享乐,存在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某,那么给他们金钱就会助长其骄奢淫逸的恶习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到头来一无所成,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蛀米虫,岂不是反而害了他们一辈子。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做父母的都喜欢省吃俭用给予子孙留下一笔财产,岂不知这反而助长了子女的依赖心理。李嘉诚却说:“西方传说留下一代炼金术,而非黄金术;中国人说是给渔而非鱼,意思都是一样的。”
超人也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嘉诚已是花甲老人,并且已年近古稀。因此,李嘉诚白手起家一手创下的庞大的商业王国由谁接班继承,自然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李嘉诚曾多次声称,他素来不主张古老的家族性统治,而是看重西方股份公司的一套。公司首脑由董事股东选举产生,而非父传子承,这样方可保持活力。如果他的儿子不行,不会考虑让他们接班。他不在乎是家族内还是家族外的人执掌大权。李嘉诚饱读经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十分清醒,决不能上演“二世而亡”的悲剧。同时,李嘉诚又十分注意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股份公司的模式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
确实,如果儿子不行,李嘉诚不会考虑让他们接班。但如果儿子行,李嘉诚就会义无反顾地把重担放到他们肩上。“亲情难舍”,乃人之常情。李嘉诚毕意是中国人,骨子里是希望儿子争气,继承大业。实际上,为了培养儿子将来能够接班,李嘉诚、庄月明夫妇可谓煞费苦心,深谋远虑。
如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历史上,“成大事者”,都是以“信义著于四海”。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实力的“倍增器”,它可以使你进可攻、退可守,始终立于主动地位。但是要真正做到诚信,却是一个比较苦难而漫长的过程,惟有意志顽强的人才行。当然它需要有远大的抱负来做支撑,必须要有一种执著无悔、至死不渝的信念。行走在世上固然要提防别人害你,然而,若想取信于人,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成功的女神只钟情那些有胆有识,敢冒巨大的风险,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为达目的百折不饶,并善于运用各种手腕来形成强大的优势力量,抓住对手的弱点,一举将其击倒的强者。“欲成霸业,必行霸道,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是成不了大事的。”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要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凡事前怕狼后怕虎,总想着先留下后路,这样,既无法集中精力,也无法建立信心,十之八九会以失败而告终。
未攻之前,一定要守,每一个策略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为人处事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兵不血刃,以柔克刚。正如太极拳以绵柔见长,却能克刚猛之力,其奥妙就在于“化解”和“忍耐”,而非“硬碰”和“冒进”。化解之中暗藏反击之势,即可保全自身,又可达到攻敌之目的;忍耐之中等待时机,暗聚实力。这也就是兵圣孙武所谓,“凡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性”的精髓所在。未攻先守、以退为进正是以柔克刚的要旨。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耐心地等待,在等待中蓄积实力,在等待中寻找机会,成功离你就已经不远了。
我旅港数十年,每碌碌于商务,然日日不忘恋桑梓,缅怀家园,图报母愿。
李嘉诚发迹了!老母亲舒心地微笑着。他尊重母亲信佛的信念,数次捐资以老母亲的名义在家乡潮州整修开元护国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