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7900000007

第7章 刚正不阿不信谗言(2)

御史大夫桑弘羊因自恃有功,要求为子弟谋官不成,也怨恨霍光。

于是,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和刘旦等密谋陷害霍光。

刘旦先后派人十余次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和桑弘羊等人。一次,霍光检阅御林军,仪仗队浩大庄严,声威如同天子。后来,他又把一名校尉调到他的大将军府上。上官桀等抓住霍光这两件事,派人假冒燕王刘旦名义上书说:“霍光离开长安校阅诸郎及御林军时,在路上清道禁止行人,派大官先行于其住处馔置饮食,一切规格有如天子。霍光的长史杨敞没有什么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霍光又擅自增选自己的校尉,专权纵恣,可能有变。”

上书奏报之后的第二天,霍光得知有人上书弹劾自己,遂住在画室中不敢入殿。

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

左将军上官桀回答:“因燕王控告他有罪,不敢进宫。”

昭帝下令:“召大将军。”

霍光进殿,脱帽叩头请罪。

昭帝说:“请将军戴上官帽!我知道这个上书是假的,将军无罪。”

“陛下怎么知道是假的?”

昭帝说:“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军,乃是近期之事,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就得知这些事?况且将军要谋反,也不需要用什么校尉。”

结果以刘旦名义上书的人畏罪逃走,昭帝下令追捕。上官桀等害怕获罪,便向昭帝说:“这不过是件小事,勿需穷追。”昭帝不听。以后凡有上官桀等党羽谗毁霍光,昭帝均予以怒斥,从此以后,上宫桀等人再不敢谗毁霍光。

上官桀等人谗毁霍光不成,又进一步谋划,让盖长公主宴请霍光,乘机杀掉霍光,然后废昭帝,迎燕王刘旦为天子。刘旦设置驿站传递文书,许诺做皇帝后封上官桀为王。刘旦将谋杀霍光、废昭帝和自立为帝的计划告知相国平,平说:“大王前不久与刘泽合谋起事没有成功,结果刘泽被杀,大王受到宽恕未予追究。我听说上官桀为人不稳重,上官安又年轻骄纵,我担心他们会像刘泽一样,又怕成功之后他们会谋害大王。”

刘旦说:“我是先帝长子,难道还有人反对我?”

上官安又谋划将刘旦骗到长安后将他杀掉,废昭帝而立上官桀为皇帝。上官安说:“现在我们家虽因出了个皇后而地位显赫,但一旦皇帝转宠,皇后的家人恐怕就是想做平民百姓也不可能了!”

盖长公主的父亲、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他们的阴谋,密告大司农杨敞。杨敞又将情况告知杜延年,杜随即上报。

昭帝即令追捕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和丁外人等人,他们的宗族全部被诛杀,盖长公主自杀。刘旦听到消息后,知道大祸临头,自缢而死。

孙中山有句名言:“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一国之君如果不能使臣子尽其力,而听信小人谗言最终就会害人终害己。上官桀等奸佞之臣想谗毁他人,却引火烧身。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罪最终会有报应。

第八节姑息养奸的齐王

轻信小人是兵之大忌,姑息养奸更会毁家丧命。

齐国君王后为人贤惠,侍奉秦国亦很谨慎,与各诸侯国交往很守信用,加之齐国地处东海之滨,秦国日夜忙于攻取楚、燕、韩、赵、魏五国,这五国又都忙于自救,所以齐王建在位40多年,未受到战争的威胁。

君王后临死时,向齐王建推荐大臣。

齐王听后说:“请允许我取来纸笔记下。”

待纸笔取来时,君王后已不行了,说:“我已忘了。”

君王后死后,后胜任齐国宰相,多次接受秦国重贿,后胜的宾客出使秦国,也都接受秦国贿赂,为秦国充当间谍,劝齐王去朝拜秦国。

齐王要去秦朝拜,齐都雍门守卫司马问齐王:“齐国设立君王,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己?”

“是为了国家。”

“君王既是为国家而设,您为何要去朝拜秦国?”

齐王听了,只好转车而回。

即墨大夫得此消息,即前往拜见齐王说:“齐国国土方圆数千里,军队数百万。韩、赵、魏各国大夫逃来齐国的有好几百,如果大王收留他们,让他们去收复三晋故土,晋关就可以攻进去了。楚国大夫逃到齐国的也有好几百,如果收留他们,让他们去收复楚国故土,武关也可以攻进去了。如此,齐国威望可以树立,秦国也将灭亡。我们怎能只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不顾邻国呢?”

即墨大夫的计谋可谓深具道理,可是齐王不予采纳。

不久,秦将王贲突然进兵齐国都城临淄。秦军派人引诱齐王投降,齐王同意。结果,秦王将他流放于共邑,在山上饥饿而死。

齐王并未为国家着想,而只为自己能够苟延残喘。他不听忠臣良策及早与诸侯各国建立合纵联盟,一味听从奸臣和间谍宾客的话,而使自己亡国、毁家、丧命。后人应当引以为鉴。

第九节昏庸无能的桓帝

做事要有主见,要刚正不阿,不能轻易听信谗言。桓帝就是因为轻信谗言而错杀了贤臣。

张成依靠方术与朝官交往,曾为桓帝占卜。张成父子因犯杀人罪而为李膺所杀后,宦官指使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告说:“李膺等人豢养太学游士,交结各郡生徒,互相标榜,诽谤朝廷。”

桓帝震怒,向各郡颁发命令逮捕“党人”。

在李膺供词中牵连列出的好友有200余人,都是天下贤才。

诏令下达后,遭各郡检举的党人多达数百人,惟有平原郡相史弼没有上奏检举。诏令催促奏报党人,州郡长官甚至剃光史弼的头发,并加以鞭笞,史弼亦不愿从命。

从事责问史弼:“皇上对党人深恶痛绝。青州有六个郡国,其他五个郡都有党入,惟独你平原郡没有奏报一人,何故?”

史弼说:“先王治理天下,划分郡国境,怎能一概而论?如果迎合上面意旨,乱施刑罚,岂不可将平原郡各家各户人人都说成党人。此事我断不能从命。”

从事大怒,立即逮捕史弼下狱,上奏弹劾。

陈蕃免官,史弼下狱,使朝中的忠贤大臣为之震恐。但贾彪一身正气,敢于冒死陈言,说:“我不西去洛阳,这场大祸不能解决。”于是到洛阳,劝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盲,请他们为党人辩冤。

窦武受贾彪之请,上书桓帝:

“陛下即位以来,没有推行什么善政,而常侍、黄门等人竞行狡诈,将爵位随意授予不该授之人。回想前汉时期,就因佞臣执政,致使天下丢失。我担心秦二世之难可能再现,政变早晚要发生。”

“我认为李膺等人精忠高节,志在经略王室,却不明不白地被奸臣诬陷,致使海内失望。恳请陛下留心审察澄清,即刻令其出狱,以满足众人向慕之心。”

窦武上书呈奏后,即称病辞职,交还城门校尉和槐里侯印绶。

霍盲亦上表为“党人”求情。

为了正义,总有敢于冒死之人。

桓帝怒气稍减、心中稍明,令中常侍王甫前往狱中审讯“党人”。王甫依次诘问说:“你们相互推荐提拔,相互依恃,用意何在?”

范滂说:“善人和善人在一起,共同清白;恶人和恶人在一起,共同污浊。本以为朝廷会希望如此,却不料朝廷反认为此是结党。古人修德行善,自会求得多福,而今修德行善,却身陷大罪。”

王甫认为范滂言之有理,立即解除“党人”身上桎梏。

在李膺供词中,又牵连到许多宦官亲属。宦官害怕,故亦请求桓帝赦免“党人”。桓帝于是下令遣“党人”200余人回归乡里,但名字列册,以为存证,终身不得为官。

国家栋梁如此下场,殊为可惜,但尚能保命免死,乃不幸中之大幸。史弼敢于实事求是,不昧良知。遗憾的是,桓帝极不英明。乔治·桑说过:在一个昏庸君主的统治之下,真理无法张显。所以说,坚持真理是成就大事的基本条件。

第十节大兴伪学的宋宁宗

子继父位的世袭制,是继承者不求上进的保护伞,大大局限了选贤任能的范围。所以世袭制下屡出昏君,依靠其无限权威,或奢侈淫乐,或滥杀无辜,或卖国求安,或听信奸佞小人谗言,陷害贤良,或欺压民众,搜刮民财等等。

宋宁宗赵扩是一个昏君,不学无术,听信奸佞小人谗言,以伪学排斥贤良。同时奸佞小人当道,宋朝国势衰败。

赵彦逾自以为宰相赵汝愚会给他一个执政职位,结果赵仅任命他为四川制置使,使他大为不满,于是投向了早已对赵汝愚怀恨在心的韩伍胄的怀抱。他辞行时,写了一张朝廷臣僚的名单交给宁宗,说这些人是赵汝愚的同党。宁宗对赵汝愚有了戒心。

秘书监李沐与赵汝愚有怨,他上书皇帝,说赵汝愚以宗室的身份任宰相,将对朝廷不利。于是昏庸的宁宗免去赵汝愚宰相职。

后来又有人对韩伍胄建议说,道学这个名词,应该改称为伪学,这样,那些人就待不住了。

韩伍胄的爪牙右正言刘德秀于是上书宁宗,要求明查伪学。

宁宗看过刘德秀的上书,不假思索,下令将这封奏章交尚书省处理。于是国子博士孙元卿、袁燮和国子正陈武都被免职。

刘德秀又上奏宁宗说:“伪学魁首朱熹,以一普通文人的身份窃取皇上的权柄,到处散布他那一套学说,以致恶劣的文风不能得到根本的纠正。请陛下下令将《朱子语录》之类的书尽行销毁。”

在韩的谗言下,宁宗免去了朱熹的职务。朱熹黯然离开朝廷。宁宗还任命黄度去平江府任知府,黄度坚决不受此职,退休回家。

大理司直邵褒然上书宁宗说:“近30年来,伪学盛行,掌握科举大权的尽是他们那一派人。请陛下任命大臣审查朝廷官员的师承。”

于是宁宗下令:“凡是伪学之党,均不能充任朝廷官员。”

不久,又有人上书论及伪学之祸,请皇上彻底杜绝伪学之源。

为此宁宗又下令:“今后推荐官员时,必须在荐举前,申明此人不是伪学之党。”

绵州知州王沈上书宁宗,建议朝廷最好开列一份伪学党人的名单予以公布;从今以后,凡是受过伪学党人推荐、提拔、信用的人,与未经科举考试而入仕的官员等同看待,由吏部专门列出名单,对他们只授予闲散职务。

宁宗批准了这一建议。

自从严禁伪学之后,读书人举手投足无不小心翼翼,稍有点名气的儒生都无容身之地。在朱熹门下求学的人,刚直不阿者被发配到穷乡僻壤;见风转舵者则改换门庭,过朱熹之门而不敢入;有的甚至脱去读书人的长袍方巾,一身市井小民打扮到街上游逛,以显示自己非伪学之党。但朱熹本人却并不在意,仍旧每天与门生讲学。有人劝他暂时遣散生徒,他却笑而不答。待他病重时,将自己的一套儒生衣冠和书稿交给门生黄干,然后瞑目长逝。

朱熹尽忠于国,无时无刻不为国家着想。只要听说朝廷政事有什么弊端,他就忧心忡忡,见诸于色;意识到国势的衰弱,便会感慨激动得落泪。然而他于仕途功名十分淡泊,而为人刚正不阿,绝不牺牲自己的主张去迎合权贵,所以常与人发生争执。对这样的人才,宋宁宗却听信谗言弃而不用。堂堂一国之君,竟成了别人的工具,实是可悲。由此可知,他的亡国不足为怪。

第十一节不辨信佞的元帝

信臣是国家的宝贝,奸臣是国家的祸乱。亲信远佞是国之君主的应有美德。

萧望之与周堪都因对皇帝有师恩而受到重用,皇帝多次设宴与之讨论治国大事。

萧望之推荐通晓经术、有德行的刘更生为给事中,与金敞一起在元帝身边辅佐。萧望之、周堪、刘更生和金敞四人同心协力,劝导元帝纠正弊端,革新政治。

仆射石显长期掌握机要,熟悉法律。元帝身体多病,认为石显管事时间长,身为宦官,精心专一,可以信任,就将政事交其主管。因而石显权倾朝廷,百官皆对他敬畏至极。

石显为人灵活,善于逢迎拍马,但内心诡计多端。他同车骑将军史高内外勾结,坚持陈规陋习,与萧望之等人相对抗。

萧望之等人既苦于外戚的骄纵,又痛恨石显和弘恭的擅权,因而向元帝建议说:“中书是朝政的根本,应该任用通达、正派之士。应该解除宦者的官职,以符合古代‘君主不近刑余(宦官)之人’的训诫。”

从此,石显等人更加忌恨萧望之。

郑朋和华龙想攀附萧望之和周堪,萧、周拒绝接纳,郑、华即对萧、周怀恨在心。

石显、弘恭于是乘机指使郑朋和华龙二人控告萧望之等人,诬其密谋罢免车骑将军史高、疏远辞退许氏和史氏。

元帝令弘恭调查。

萧望之回答:“权贵外戚大多奢侈淫乱,疏远他们是要维护国家。”

弘恭、石显见此计不成,指使史高对元帝说:“陛下刚即位,未及感化天下,却先施恩德于老师。九卿、大夫既然已下狱,就应该将他们免职。”

于是元帝下令:萧望之曾为我师,昔日犯下罪过,收回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另周堪、刘更生免官为民。

有关部门在石显等人控制下奏报元帝:“萧望之所犯之罪并非有人谗言陷害,而他却教子上书,引用‘无辜’的词句,实在不恭。请求将其逮捕。”

萧望之仰天长叹:“我曾经官居将相之列,现已年过60。竟会在此耳顺之年被投入牢狱。”于是服毒自杀。

贾捐之与杨兴是好友,贾捐之经常说过石显的坏话,因此得不到官职。杨兴则得到元帝宠幸。杨兴遂对贾捐之说:“眼下你要升迁,暂且只能迎合石显的意愿,才能成功。”

贾捐之就与杨兴在元帝面前吹捧石显,称赞他的美德。

谁知贾、杨二人竟反遭石显陷害。石显得知贾捐之奏荐杨兴,便乘机向元帝报告:“杨兴、贾捐之心怀伪诈,互相推荐赞誉,企图谋取重要官职,实是大逆不道。”

元帝令石显处理此案,贾捐之被斩首示众,杨兴被剃发钳颈,罚做苦役。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有灵性

    做人要有灵性

    中国古代关于做人的子集经典要求人们方圆做人。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不要做“出头的椽子”和“出头鸟”;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 心文化

    心文化

    “心之智”全文19篇。作者像一位心理导师,循循善诱,启迪你的心智,教给你通往理想生活的金钥匙。用“嘀嗒嘀嗒”的钟声,敲醒你珍惜时间,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登上明天理想的客船。用毛泽东的自信与博学,李白的超脱与放达,苏轼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提升你乐观、大气的人格。用社会现实中具体的事例,引导你学会利导思维,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用质变量变、厚积薄发、善于抓主要矛盾的理论和方法,再一次让人们在哲学的观念中,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 男人要懂礼仪学

    男人要懂礼仪学

    礼仪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掌握以后多多应用,自然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男人要懂礼仪学》收录了大部分社交礼仪,包括穿衣礼仪、沟通礼仪、交际礼仪、电话礼仪、职业形象礼仪、商务礼仪等。编者墨墨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男人要懂礼仪学》以后,懂得礼仪,在交际场合可以应用自如。
  • 写给女人的心灵能量书

    写给女人的心灵能量书

    本书所精选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财智女性将会用她们的商战经历、职场际遇将所有读者关心的问题一一揭晓。她们有的是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CEO,有的是用自己的知性魅力传播文明的女主播,有的是在广告界呼风唤雨的女斗士,她们背景不一、性格迥异,但同样都具有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财富智慧:永不放弃梦想的执著、战胜自我的勇气、坚韧与责任、仁爱和细致……这些成功的潜质,加上本书详尽的分析,将给读者呈现一本最具有指导意义的商道真经。
  • 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在季老的著作中,时刻透露着他清明睿智的人生智慧,季老无疑成了指引后人的一盏指路明灯,聆听季老的人生观,仿佛是季老本人站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处,疏导误入歧途的人们。这本关于季老做人哲学的书,既是一本人生智慧书,也是一本劝人向善、修身养性的书。如果你是一个有感于人世清浊的人,此书就会成为你最忠诚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尊上

    尊上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已发布上古终结之时,诸天浩劫降临,天道开始审判世间一切罪恶威震三千大世界的一代传奇霸主古清风,因其一身罪恶,遭天道审判当古清风在自己的陵园苏醒,他名字早已成为上古时代那些传奇故事中的传说。
  • 精灵变

    精灵变

    精灵侦探社是由警方支持的一个私人侦探社,专门处理一些警方无法处理的怪异案件。他们一起侦探了花斑豹伤人案、菊花流泪和被夺走的心脏等多起案件。悲悯感人,诡异恐怖,震撼人心是这部小说的基调,有每次真相大白后的痛快淋漓,也有轻松活泼的情感描写,喜笑怒笑皆全,不经意间带出很理性的善恶道理。
  • 自然村列记

    自然村列记

    全球化、城镇化之下,乡村日渐消失。在密集、雷同、效仿、刻板、喧闹、孤独之后,乡村必将会怀念。这些长篇非虚构作品,着眼于古老村庄及其普通人的习性、文化和精神传统,近代和当代交替中的卑微命运,对北方偏僻乡村起源、流变,于不同时代下众生的生存形态、内心困境和俗世要求等方面做了细致深入的呈现。不需多少年,如书中展现和描摹的乡村会成为新版的《桃花源记》或《瓦尔登湖》。
  •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国家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所以在孩子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引导孩子的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奖惩尺度的科普读物。
  • On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On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岁做人,30岁做事

    20岁做人,30岁做事

    人生犹如一条长长的河,一晃就流到了20岁的港湾。20岁是生命里一个特殊的季节,犹如青春耀眼的朝阳,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人到了20岁,其实才是整个人生的开始。20岁的心脆弱、敏感,20岁的思想、灵魂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20岁的梦想刚刚崭露了一点头角。20岁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才不辜负这灿烂无比的美好时光呢?时光如飞,一转眼,人生之河又流到了30岁的港湾。30岁是许多人人生的分水岭,有的人已经事业有成,有的人却依然在梦想的大道上奔驰,还有的人悲观失望地感叹命运的无情。其实,30岁应该有30岁的作为与心态。
  • 情敌太多绝世城主淡然妻

    情敌太多绝世城主淡然妻

    本文是一对一,男女主皆身心干净,男主腹黑,女主有些漠然,有些善良,有些乐观,有些任性,有决断有主见,全文不虐女主,小虐男主。(这里的虐是指吃醋)君璃冉,独立于三国之外的宁城城主,权势甚至盖过三国皇帝。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君璃冉已经爱她已久,这是她后来才知道的,他府里有很多倾城佳人,他一个都没碰过,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那天她把他的一位夫人推进湖中,他很生气。“怎么?心疼你的夫人了?我只是想让她还了意儿的那一巴掌,我哪知道她会掉进湖里。”此话一出,暮染心中已是后悔,暗骂自己今日怎这般没头脑。君璃冉终于转过头,走至床边,“夏暮染,你一定要这样吗?你如此聪慧的一个女子怎会看不出我对你的心思,就算你对我无意,也不该说出这番话叫我伤心。好,就算你伤我也就算了,可是你又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以你的能力会挣脱不了南宫月吗?”原来他生气的是自己跟南宫月一起掉进了水中。君璃冉把脸埋进暮染的肩头,说出的话近乎呢喃,可是暮染依旧听得清清楚楚,他说,爱我不可以吗?他很爱吃醋,就算是女人。君璃冉凑到两眼放光的暮染耳边,说道:“你再盯着她看,我可吃醋了,怎么没见你这么看过我呢?她的脸比我还好看吗?”他对别的女人一向狠心,“祈允霏,你还真是能耐,竟然想出这种方法,你以为我会碰你吗?我告诉你,就算你的计谋成功,只会让我更厌恶你,你还期待我会留下你吗?就算你怀了我的孩子,他在我眼里也是孽种,我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我的孩子只能由唯一的一个女人来生,这个女人,相信你知道是谁吧?不要再挑战我的底线,否则我会杀了你。他也会跟她无理取闹,“那是,我为你守身如玉这么多年,你要心存感激。”君璃冉说得那叫一个得意、理所当然。暮染心中腹诽:我又没让你为我守身如玉,算得着我头上吗?可是爱她已久的岂止是君璃冉一人。洛昙辰,洛国年轻的皇帝。“染染,你对我一向是这么客气,如果今天救你的人是君璃冉你也会跟他说对不起吗?”“我,”暮染语结。“你对不亲近的人一向客气,尽管友善可是疏离,但是对你亲近的人,你格外地不讲理,喜欢撒娇、无理取闹,就像是你对待我和君璃冉不同的态度。”暮染看着洛昙辰嘴角的苦笑,心中也是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忧伤,他很了解自己,就像失忆之前的君璃冉一样地了解自己,“洛昙辰,你不要对我这么好,我还不起。”
  • 我的甜心来日方糖

    我的甜心来日方糖

    (双重生宠爽文,男主重生为了女主)前世唐初初识人不清,被白莲花割舌断腿失去所有尊严,而白莲花借她上位,名声与爱情双丰收!一朝重生,唐初初智商上线,打渣女,虐渣男,玩到他们爹妈不认。唯一头疼的,就是那个追随她而重生的男人——不要不和她对着干了,就宠她宠到昏天黑地令人发指ok?男人日常画风,“我想求个亲亲,还得赠个抱抱。”唐初初握小拳拳:“滚……”“遵命老婆”男人从善如流,抱着她滚在床单上。“……”
  • 黄金戏

    黄金戏

    春雨连绵,官道旁边的茶棚下面,几个挑脚头喝着大碗热茶,啃着冷面饼,兴致勃勃听着茶棚掌柜说话。“……咱们栖霞,多的是金矿。就算是以次充好,向上面多报些废矿,瞒下一个矿坑也不难。这天高皇帝远,就这样瞒了一年多,那贪下的金子,少说也有上万两了吧?若不是这次挖出来的狗头金实在惊人,怕还能瞒下去呢。”李继坐在茶棚一角,听众人闲话。十日前,他被点为栖霞县令,将上任时才知道,原来是栖霞出了一件黄金大案:县令贪污黄金一年有余,待上面要查时,竟畏罪自尽。然而,贪污的金子追回来不到三成。
  • 佛说报恩奉盆经

    佛说报恩奉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