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9000000010

第10章 公孙丑章句上(1)

[原文]

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②,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③。或问乎曾西曰④:‘吾子与子路孰贤⑤?’曾西蹵然曰⑥:‘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⑧,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⑨,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⑩——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11),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12),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13)。’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

①公孙丑:齐国人,孟子的弟子。

②当路:当政掌权。

③管仲:名夷吾,曾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晏子:指晏婴,字平仲,是齐景公的宰相。

④曾西:曾参的儿子,字子西。

⑤子路:孔子的弟子,字仲由。

⑥蹵(cù)然:不安的样子。

⑦艴(fú)然:恼怒的样子。

⑧百年而后崩:周文王去世时九十七岁,比举其整数。崩,古代天子死叫崩。

⑨汤、武丁:商代的贤君,还有太平、太戊、祖乙、盘庚等,一共是六个君主,故说“六七作”。

⑩微子,微仲:是纣王同母的庶兄。王子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孔子称微子、比干、箕子为三仁。胶鬲(ɡé):殷代的贤人。

(11)镃基(zījī):大锄。

(12)夏后: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他,国号夏,也称为夏后氏。

(13)置邮:古代用马递送公文叫置,步行递送公文叫邮。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先生要是在齐国当政,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复兴吗?”

孟子答道:“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晏子而已。曾经有人问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贤能?’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先祖父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哪个又强些呢?’曾西怒形于色,说:‘你怎么竟把我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国君的信赖,主持政务是那样的长久,然而取得的功绩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你怎么拿他来和我相比呢?’”接着,孟子说:“管仲那样的人,连曾西都不屑和他相比,你认为我会愿意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他的国君称霸,晏子辅佐他的国君显扬,管仲和晏子还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齐国称王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您这样说,弟子就更加不明白了。像文王那样德高望重,又活了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未能把德政推行于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事业推行了王道。现在您说称王天下是那样的容易,难道周文王也不足以效法吗?”

孟子说:“我怎么能和周文王相比呢?从商汤王到武丁,这中间出了六七个贤明的君主,天下归向殷商已经很久了,时间久了就难以变动。武丁使诸侯来朝,治理天下,就像把一样东西放在手心里转动一样容易。商纣坏,但离武丁没多久,那些勋旧世家、良好习俗以及仁德政教还存在着,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贤德的人,一同来辅佐他,所以商纣延续了很久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商王的土地,没有一个老百姓不是商王的臣民,然而周文王那时刚凭借着方圆百里的国土兴起,所以当时要夺天下就很艰难。齐国人有句俗话:‘纵然有智谋,不如趁时机;纵然有锄头,不如待农时。’”

“现在的时机容易称王天下,夏、商、周那样兴盛的时候,国土没有超过千里的,而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见,从国都一直抵达四方的边境,说明齐国有这样稠密众多的民众。国土不需要再扩张了,民众不需要再增多了,如果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住的。况且贤明的君主再现,从来没有比现在更久的了;老百姓对暴政迫害的担心,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容易吃得香甜,干渴的人容易喝得甘美。孔子说过:‘德政的推行,比驿站邮亭传递上级的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出来施行仁政,那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就如同倒挂着的人被解救下来差不多,所以只要做古人一半多的事,就可以获得比古人多一倍的成功,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如此。”

[延伸阅读]

当今时代,不管是做生意、炒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越来越突出的是机遇的问题。如何乘势待时,抓住机遇,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孟子关于“王道”、“霸道”的论述也许不能引起你多大的兴趣,但他关于“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镦基,不如待时”的看法,关于如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讨论,一定会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了。

咱们先撇开孟子关于王道的种种论述不谈,单讲他关于乘势待时、事半功倍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

俗语说得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不如运气好。”实际上,只是强调抓住时机、捕捉机遇的重要性罢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具优良的确不如时机重要,个人智慧也的确不如时势重要。所以,很多人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就是强调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这里所说的“乘势待时”,主要是说要分析情况,抓准时机,而不是说在政治上窥风向,赶形势,搞投机。其区别可以用田径赛中的起跑为例:如果你错过了起跑的口令,老是慢半拍才回过神来,这是没有抓住时机,自然要影响你的成绩,被别人甩在后面;如果你投机取巧,抢在口令发出之前起跑,那你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反而还犯了规,有可能被逐出赛场。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乘势待进,其实也离不开智慧。有智慧才能正确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出决断,抓准时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会让时机从自己的身旁悄悄溜走而不自知。就像有人所说:“许多人对于时机就如小孩子们在岸边所做的一样,他们的小手盛满沙粒,又让那些沙粒一粒粒的漏下去,以至毫无保留。”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①。”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②。”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③: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④,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⑤,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⑥,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⑦。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⑧:‘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⑨,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⑩,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1)。”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1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3)。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14);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15);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16),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17)、伊尹何如(18)?”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19),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20)。’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释]

①孟贲(bēn):卫国人,当时著名勇士。

②告子:名不害,墨子的弟子。

③北宫黝(yǒu):齐国人,刺客。

④不受:指不接受挫辱。褐宽博:指穿粗布制的宽大衣服的人,实指卑贱之人。

⑤无严诸侯:意为心中没有可敬畏的诸侯。

⑥孟施舍:勇士。

⑦子夏:卫国人,孔子的弟子。

⑧子襄:曾子的弟子。

⑨蹶(jué):指失足摔倒的人。趋者:奔跑的人。

⑩知言:赵注云:“闻人言诵知其情所趋。”

(11)浩然:朱熹《集注》云:“盛大流行之貌。”

(12)宋:周初所封诸侯国,其始封国君是商王的后裔,据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13)遁辞知其所穷:遁,逃避,躲闪。穷,理屈词穷。宋代江西余干的学者饶鲁对于以上四句话作了这样透辟的分析:“当看四个‘所’字,如看病相似。‘设’、‘淫’、‘邪’、‘遁’是病证,‘蔽’、‘陷’、‘离’、‘穷’是病源,‘所蔽’、‘所陷’、‘所离’、‘所穷’是病源之所在。”

(14)宰我、子贡:此二人都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

(15)冉牛、闵子、颜渊:此三人都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

(16)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此用比喻说法,意为上述三个弟子都只得了孔圣人四肢中的一个肢体。

(17)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大儿子,因与弟弟叔齐互让王位而双双逃奔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曾拦住马头劝谏,武王不听,于是一同隐居在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为他们立传,置《列传》之首。

(18)伊尹:商初大臣,辅佐商汤王灭夏桀,有名的贤臣。

(19)有若: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三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因他的相貌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一度“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20)尧、舜: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贤君,是儒家最推崇的人物之一。

同类推荐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本书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历史联系及内在逻辑关联性;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理解和体系定位,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难题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解答。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先生成就卓越,他低调为人、高调治学,与家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这正是对如今骄纵、虚妄的社会风气的鞭策和激励。
热门推荐
  • 穿越成为农家女

    穿越成为农家女

    一朝穿越一介女特工居然成了五岁的农家小妞,父亲上了战场渺无音讯,家里一贫如洗没有隔夜粮,只有母亲带着他们几个瘦的只剩皮包骨的兄妹,还有那为了争夺家产不惜将他们一家赶出家门的极品亲戚,且看她杨蝉儿如何在古代发家致富,带着一家人过上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 现代社会想象

    现代社会想象

    查尔斯·泰勒 加拿大哲学家,晚近英语哲学的关键人物之一,社群主义的主将,现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与政治科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以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再解读、对原子主义式的消极自由的批评、对社会价值的强调、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文化多元论的论证,强烈影响着西方思想界。
  • 摄政王的废材妃

    摄政王的废材妃

    不就是想捡个小鱼小虾吗?至于让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吗?苏芷玥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炊事班小兵穿越异世,成为一个满身垃圾毒气不能修炼的废材,为了不做食物链最底层的那个,努力让自己变强,在变强的路上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君轻尘以为自己的人生路上注定孤独,没想到生命里会出现一个小师妹。她,为亲情可以倾尽所有,为朋友两肋插刀,为爱情奋不顾身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重生九爷:帝少哥哥你站住

    重生九爷:帝少哥哥你站住

    阴暗的地下室。隐隐还渗透着水。一个身上衣衫褴褛,面容俱毁的人,恻坐在地上,脖颈上……
  • 绝色神医之腹黑四小姐

    绝色神医之腹黑四小姐

    宋妤“我遇到一个大魔王,小混蛋但是我好像爱上了他?”
  • 凤倾城:绝世毒后

    凤倾城:绝世毒后

    一朝穿越,她比之前行事更为狠辣……继母迫害?白莲花姐妹争相构陷?那就是一路打脸踩渣,只希望渣渣不要死太快,她还没玩过瘾。“千金,退亲之事我并不知情,求你回来。”某女抬脚指向大门:“滚远点,回头草,我怕吃伤了胃。”“和我成亲,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某女冷笑,一剪刀让其断子绝孙:“你难道不知道,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要相信,我是身不由己,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好好爱你。”某女把玩着手中的鱼肠剑:“你凭什么认为,我有一颗菩萨心肠,会原谅背叛我的人?”看着每天踏门而入的不同男人,某王终于怒了,直接将某女打包扔回房,从此以后,某女就开始了安胎、安胎、继续安胎的悲催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濛濛雨滴,杨柳依依

    濛濛雨滴,杨柳依依

    两个同胞姐妹,相貌相同,却是命运不同。早早的分离,却是预示着以后的相聚。四个相熟男女,痴缠相恋,却是被迫分开。命运的改变,到底有多少未来的期许。生命中有多少次,我们以为就是永远,但是其实等待我们的还有其他的惊喜,在下一个转角,我们总能遇见另外的美好。我以为我遇见你就是永远了,但是没有想到,我们之间的事情仅仅是一个开始,也没有想到老天会这么的折磨我们。一段纯真的恋爱,牵扯出许多年前的命案,更是让两个相爱的人分开,到底以后的人生我们该何去何从。
  • 星际列车

    星际列车

    新书发布,地狱通告一个灵异的故事,有惊悚情节,对此不适的同学谨慎围观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