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9500000007

第7章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性格(6)

过了一段时间,媛媛回到家后突然哭着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宁宁说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爸爸为什么还不回家啊?”“我们为什么不去奶奶家看爷爷奶奶了?”因为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城市,爸爸经常在周末带着媛媛去奶奶家,所以她对爷爷奶奶的感情也很深,爸爸走后的很长时间里,媛媛再也没有去过爷爷奶奶家,不免会想他们。妈妈依然忍着悲伤告诉女儿说,爸爸出差了,要很久才回来。

“那我们给爸爸打电话叫他回家嘛。”媛媛不依不饶。“不行。”妈妈对女儿最近这段时间总是提起爸爸很恼火,这段时间她身心都很疲惫,忍不住冲女儿发起了火。她在心里斗争了很长时间,该不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女儿。思虑了很久,也许是抵不住女儿一再要求找爸爸的纠缠,妈妈最终跟女儿说:“你爸爸这个坏蛋不要我们了,他不会回来了。”

自从知道了爸爸不要她和妈妈之后,媛媛似乎变了一个人,原本活泼可爱的她变得很内向自卑,也不再爱说话,时常抱着爸爸给她买的那个玩具小熊伤心地流泪。她也不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疯玩,而常常是一个人面无表情地静静地待在一个角落,小小年纪的媛媛有了自闭的倾向。

媛媛的性格变化就是因为父母的离异带来的。离婚对于夫妻双方和孩子以及对于双方家庭中的其他人而言都是一件很大的负性事件,而其中伤害最大的往往会是年幼的孩子。因而,离异常常会成为很多父母很难帮助孩子面对的难题。当然,离异家庭并不一定会让孩子出现性格缺陷,这主要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面对父母离婚这件事情,如何教育孩子面对以后完全改变了的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小强的父母做得很到位,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广大父母学习。小强父母离婚时,他们就告诉了儿子父母离婚的真相,并告诉他,爸爸妈妈离婚不是小强的错,而是父母的生活习惯、人生观点等不一致,导致他们很难继续生活在一起。他们告诉儿子,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了,但爸爸妈妈都还是爱他的,他依然是爸爸和妈妈的宝贝。他们离婚之后,与小强生活在一起的妈妈每到周末就鼓励儿子去爸爸那边生活两天,要他和爸爸好好玩、好好交流。背地里,小强的父母从不在儿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而只是告诉儿子,爸爸(妈妈)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希望儿子幸福快乐。虽然离婚了,但小强的父母依然努力在儿子面前维护对方的形象,他们相信这样才不会让儿子的内心产生迷茫和彷徨。

在离异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只要父母努力做到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爸爸和妈妈依然是最爱他的人,虽然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了。父母要努力增进孩子与对方的关系,而不要让父母的矛盾影响到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和孩子一起面对单亲家庭生活这一事实,这样就会避免孩子出现性格缺陷。同样,对于丧偶的单亲家庭,健在的父母如果能够在亲友中给孩子找一个男性或女性榜样,让孩子经常与他或她接触、交流,这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隔代教育要有方法

在现今,有很多家庭对孩子实行隔代教育,老一辈的人退休后没有什么事情缠身,且身体还算健康,而年轻的父母因为要挣钱养家,整天忙于工作,就大多把孩子交给老人来带。这既让年轻父母减轻了负担,老人又发挥了余热。

但不可避免的是,隔代教育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俗话说“隔辈亲”,有很多老人对孙辈相对来说都比较溺爱,很多事情都会依着孙子或孙女,这就容易让孩子出现一些性格上的问题。再有一点就是,很多老人大都带着传统的育儿观念,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他们大多只满足于让孩子不饿着、不冻着、不伤着,不知道如何对孩子实行科学的早期教育,这常常会影响孩子某些方面的性格养成。

隔代教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多都具有自我中心意识严重、任性、脾气暴躁、不懂感恩等性格缺陷,这主要是由祖辈对于孙辈的溺爱造成的。有一个4岁的男孩,他非常任性、霸道,脾气也不小,在家里真是“无法无天”,谁也不能违逆他的意愿,俨然一个“小皇帝”、“小霸王”。他喜欢吃香蕉,妈妈买来香蕉,只有孩子自己能吃,其他人谁也不能吃一口;他喜欢看中央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或其他节目,几乎每天都是他一个人“霸占”着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别人谁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都不让;他要买一辆昂贵的电动童车,就一定要得到,不管父母如何囊中羞涩、如何劝阻不给他买,他都不同意;他吃饭时不想吃蔬菜,他就不吃,父母如何“诱惑”都没用。一句话,这个男孩在家在外一直都是:他想要的,怎么着也要得到满足;他不想要的,什么办法都不好使,稍不如意,他就会满地打滚、大哭大闹或者摔砸东西以示抗议。

这个男孩的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爷爷奶奶惯坏的,孩子自小由他们带大。因为是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对他百般溺爱、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把他当做一个价值无量的宝贝宠爱着。孩子的父母要是因儿子做错了事要批评他、惩罚他,爷爷奶奶就会护着孙子,不让父母伤孙子一丁点儿。老人动不动就跟父母说:“别伤着我孙子。”好像他们才是孩子真正的亲人。很多时候,孩子的父母对老人的做法也无可奈何,但也很难说服固执的他们。

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家庭都会存在,年轻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要负起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来,有条件自己教育孩子就要自己教育。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要让祖辈带孩子,父母要和祖辈多交流,平和而耐心地给老一辈讲解溺爱孩子的危害,和他们一起学习一些科学的儿童教育知识,告诉他们要真正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以科学的爱。

父母教育观点要一致

对于一个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其父母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时,家里的老人还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但在一个家庭里,缺乏生活和人生经验的、幼小的孩子需要接受家人观点一致的教育,如果家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点不一致,就容易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容易让他产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

11岁的刘勇读小学五年级,和许多家庭“严父慈母”的家庭环境不一样,他们家是“严母慈父”。刘勇的爸爸是个心胸开朗的人,或者可以说他是个大大咧咧、很“粗”的男人,他对儿子也是很宽容,他觉得只要儿子吃得好、身体健康、心情快乐、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不会强求儿子一定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不是非要他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不可。总之,他觉得只要让而子顺其自然地成长和生活就可以了。

然而,刘勇好强的妈妈就不一样了,她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学习一定要名列前茅,做事一定要做得很地道。她要儿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班,要他发展几项个人的特长;她要求儿子吃饭不能吧唧嘴、不能狼吞虎咽,读书学习时不能搞各种小动作。儿子的一点小缺点,妈妈就要借此大做文章;儿子的一点小失误,妈妈就要唠叨半天;儿子稍有懈怠,妈妈就会严加管教。

为了儿子的教育,刘勇的父母常常会争论不休、各不相让,有时候还会互相争吵、打骂,爸爸说妈妈“过于苛求”,妈妈说爸爸“对儿子不负责任”。而刘勇夹在中间常常会不知所措,特别是父母都在身边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听妈妈的还是该听爸爸的。刘勇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惧怕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刘勇会非常轻松、自由、快乐,而和妈妈在一起,他会拘谨、紧张,但妈妈在的时候,刘勇不敢表现出亲此疏彼,他害怕妈妈的训斥和打骂。因此,刘勇在父亲面前总是自信而勇敢,而在母亲面前却像是一头小绵羊,表现得很懦弱。

刘勇的两重性格表现就是父母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观点所导致的结果,这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影响他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经常交流和沟通,要统一教育观点,避免对孩子的性格培养造成不良的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教育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很多教育”,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比教育本身更重要。为什么许多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儿童教育,但他们的孩子却非常优秀呢?这主要是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城市,有很多有高能力、高学历或较高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父母,因为总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总喜欢居高临下地训斥、教导孩子或严厉地管教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却仍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某些生活地位低微、家境并不富裕、也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因为和孩子像朋友似的相处,平静温和地对待孩子,他们的孩子反而性格很好,而且学业、交际、做事都很不错。因为这些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似的关系,这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被尊重,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父母之爱,因而能够用良好的言行去回报父母。而那些对孩子发号施令,居高临下地训斥、教导孩子和管教孩子的父母,虽然他们为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但这些付出在孩子看来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会觉得没有被理解、被尊重、被欣赏,这必然会伤害他的心,也自然不利于他的性格养成了。

孙云晓的女儿在一个周末晚上要去庆祝同学的生日,回来时爸爸去接她,他们事先约定8点钟在地铁站见面。但女儿回来却晚了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里,爸爸焦急万分,虽然对于女儿食言很生气,但他克制住自己的焦躁和愤怒情绪,细心地给女儿分析了一个女孩晚归的不便。对于自己没有遵守约定,女儿很是歉疚,也连夸爸爸这么理解她,这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爸爸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而训斥女儿,只是大声地责怪女儿不该晚归,只是严厉地教导她如何注意安全、晚上要早回家,这就是居高临下的教育了。而这样做的效果远不如前一种方式,这样会更容易激起女儿的反感,会让她反而强词夺理。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尊重和理解孩子,信任和宽容孩子,与孩子平等地相处和交流互动,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和孩子如朋友似的亲密、平等关系中让他潜移默化地接受正面的教育,这比许多语言的教育和教导要有效得多。因而,爱孩子的父母们,无论你们是否具备儿童教育的专业知识,都要努力与子女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努力与孩子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这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7.两朵玫瑰的命运

据报载,暑假期间,某省一位年轻妈妈觉得自己14岁的儿子比较叛逆,喜欢上网玩游戏,没有吃过什么苦,学习成绩也不好。她听一位朋友说暑假里有个吃苦夏令营可以帮助改变孩子、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这位妈妈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报了名,要他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希望夏令营能改变儿子的一些坏习惯。

儿子在夏令营待了7天的时间,从没有吃过苦的他每天跟着营员和教练进行军训、背着背包拉练、攀岩。他们每天要吃粗茶淡饭,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没有零食可吃,一盘回锅肉很快就被营员们抢光了,他们还要给父母写感恩信。这些事情对于这个男孩来说的确是在吃苦,因为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做过。因为害怕完不成任务遭到教练的批评,所以这个男孩每天都努力坚持完成每一个任务。

等到儿子结束夏令营回到家,妈妈看到儿子被晒得又黑又瘦,非常心疼,赶紧给儿子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让他美餐一顿;儿子要洗碗,妈妈夺过来没让他洗,一是觉得愧对儿子,二是怕他洗不干净;儿子自己洗衣服,妈妈嫌他没洗干净,又重新洗了一遍。没过几天,这个男孩又恢复了夏令营前的样子:上网打游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做了。这让妈妈很是不解:不是说吃苦夏令营能改变孩子吗?为什么儿子参加了夏令营还是没有任何作用?他还是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不愿意再吃苦?

上面这位妈妈的困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对于这种情况,父母除了抱怨孩子难教育、抱怨现在的各种教育机构有问题之外别无他法。然而,这些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他们自身出了问题,因为父母缺乏对儿童教育规律、对儿童心理的认识,因为他们自身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才最终使孩子走向了父母期望的反面,甚至抵消了各教育机构正常教育的效果。比如上面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她自身缺乏正确教育孩子吃苦的能力,她也不了解孩子的吃苦品质不是靠一场“恶补”就能一劳永逸的,她不了解正是自己剥夺了儿子在家里吃苦、爱劳动的条件和动力。

同类推荐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从牙牙学语、缓慢爬行到会认出爸爸妈妈、蹒跚走路,再到学会摆弄玩具、做游戏、独自过马路、乘车、骑车等,期间其实一直是危险与成长并存的,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知道一切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父母要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作为生存的首要技能。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本书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养而教之,父母之责;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优秀,尽在爱与赏析;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精华版)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精华版)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精华版)》教给广大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口才,变不爱讲话为善于表达,变不敢讲话为出口成章,变不会讲话为口才优异。口才的训练能为孩子插上人生飞翔的翅膀。人的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就是让孩子拥有未来走向成才的重要能力。
  •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传奇?他们的智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世代相传的独特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神奇与智慧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千万家庭。学习犹太人的家规,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让孩子由平凡走向杰出并拥有勇气、创新、智慧,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天才儿童!文中全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犹太人的哲理名言,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热门推荐
  • 帝尊大人是总裁

    帝尊大人是总裁

    “浅儿乖,不生气了好不好?”“不要,昨天说好的让我去剧组,结果呢!”安思浅微嘟着唇。“那你怎么样才能消气呢?”帝寒离好声好气的哄着。“跪榴莲去。”安思浅指指桌上的榴莲,语气坚定,没有丝毫要放过他的意思。帝寒离:“……”一分钟后“浅儿你累不累?我给你捶肩好不好?”“不用。”“浅儿你饿不饿?我给你做点心好不好?”“不用。”“浅儿你困不困?我抱你上楼睡觉好不好?”“不用,给我好好跪着!”安思浅炸毛,她自己困了不会去睡觉吗?要他抱着上楼吗?她又不是没腿。“浅儿……”“再说一句,多加一小时。”帝寒离立马静音
  • 吻安,首席老公

    吻安,首席老公

    温晴这辈子心愿有三,睡穆北辰,睡穆北辰,睡穆北辰。可是当这个愿望实现以后,她悔恨自己当初年轻不懂事,却只能抱着自己酸疼的小蛮腰叫苦连连。一群记者围着穆北辰和温晴,“穆先生,请问您最满意穆太太什么?”穆北辰眉毛一挑,不假思索:”出得了厅堂,入得了洞房。“温晴:“……”这本书又叫做《许你一世温情》【宠文1V1,男女主双处,欢迎入坑】
  • 潜入皇家美男团

    潜入皇家美男团

    她被他囚禁,终于逃脱,又遇上那一个个的美男,本以为成功逃脱,却又再次被他抓住。“奕儿,再敢逃跑,小心我收拾你。”不止如此,他竟然说:“你不该姓‘洛’”她到底是谁?时别三年,本以为已经死掉的她以当红歌星的身份华丽归来,这一次她要让所有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女王!
  • 第一权少是忠犬

    第一权少是忠犬

    撩上帝国第一权少什么感受?那就是多了一只忠犬!
  • 邪王嗜宠:医品毒妃

    邪王嗜宠:医品毒妃

    穿越千年的回眸,谁与谁修得共枕眠。顾吟雪与暮云之间的羁绊,却是命里注定解不开的劫。顾吟雪这个不信命的人,又会如何抉择呢?
  • 凹凸世界异世界之旅

    凹凸世界异世界之旅

    谁能告诉我,我只是皮个阴阳师怎么就穿越了!还得做任务?穿越也就算了,竟然还是穿到了凹凸世界!吼?参加凹凸大赛?可以看到我喜欢的参赛者,不错啊,唉~只能认命了。欢迎各位来吐槽~人物有ooc
  • 穿梭科技世界

    穿梭科技世界

    一个幸运的倒霉蛋和一个纬度神器碎片的故事。后面写到再改。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我们不问岁月,只愿意活得任性

    我们不问岁月,只愿意活得任性

    任性,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这个充斥着危机、面临着诱惑的社会上,守住真我,用心去活。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奢侈的日子,后来又变得一贫如洗。那段过去的时光,便是青春。四个主人公,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织成蜘蛛网,时间在上面爬行。他们在大学里相识,笑过、哭过、伤过、痛过,他们与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一样,在任性的青春里品尝着喜悦与得意、疯癫与疼痛。幸运的是,不管命运最后将他们置于何处,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不管曾经被撕裂的伤口有多深,他们依然勇敢任性地活着爱着。
  •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本书集结了作者的多篇优秀随笔散文,大部分已经见诸报端,作者集结出版,以飨读者。作品包括在起点中文网发表过短篇小说,在中国邮政报、省、市邮政报刊发表过的百余篇文章。作者认为做人就应当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培育自己优秀的品德,方可在此时代稳当前行。以“天行不息”的精神,加之“修德载物”的品行,步步留印,终达目的。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做文亦是如此。书中渗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为人谦和,作品文采飞扬,曾被多家媒体采访和介绍,希望读者能喜欢此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