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000000012

第12章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原文】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①,以蜄盛溺②。适有蚉仆缘③,而拊之不时④,则缺衔毁首碎胸⑤。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⑥,可不慎邪!

【注释】

①矢:屎,粪便。

②蜄(shèn):大蛤,这里指蛤壳。溺:尿。

③蚉:通“蚊”、“虻”,即牛虻。仆缘:附着,指叮在马身上。

④拊(fǔ):拍击。

⑤衔:马勒口,“缺衔”指咬断了勒口。首:辔头,“毁首”指挣断了辔头。胸:胸饰,“碎胸”指弄坏了络饰。

⑥亡:失。“意有所至”是说本意在于爱马;“爱有所亡”是说失其所爱,适得其反。

【译文】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意在爱马却失其所爱,能够不谨慎吗!

【寓意】

爱和善良都没有错,但都要把握好尺度,给对方一个接受的空间。

【延伸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奇怪的动物。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人性中有许多忌讳,一不小心便会使人跌入失败的陷阱。

一只老山羊在小河边碰到一只小鸟在饮水,便说:“你只顾在这里喝水,却完全不知道提高警惕。如果狐狸过来,你的小命儿就会丢掉了!”然后,又严肃地讲了许多道理。小鸟笑着表示接受。但老山羊一走开,小鸟就对身边的蚂蚁说:“依仗胡子长冒充懂道理,去年,它的孩子还不是在这里让狼给吃了吗?”

老山羊的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某些时候,不管你出于何种心态,也不管你的提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就会侵犯对方的忌讳。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着重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就爱好那一点,当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所以,他明知道你是为了他,但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南先生最后总结道: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是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倘若你不了解此点,认为为了对方好就可以揭露了他的错误,那么他就会明显地感觉自我受到了侵犯,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这个道理体现在职场中,就是如何对待上司或同事的错误的问题。

黄昆和徐帅是大学同学,同时进入一家大公司的市场部工作,听命于同一位上司。两人工作能力和表现都不错,两年以后都成了部门骨干。可是两人在工作风格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当上司的决策出现问题时,黄昆往往会直言不讳地当着众人的面给上司指出来。如果上司安排的事情有明显的错误,黄昆甚至会顶着不办。徐帅则完全不同,当他觉得上司的决策有问题的时候,他会先私下给上司写一封邮件,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担心。如果上司坚持,他也能认真去实施,尽量配合上司的想法。即使失败,他也会主动承担自己那部分责任,从来不在众人面前抱怨上司。3年过去了,上司升职在即,在挑选接班人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徐帅。

为什么处处为公司着想、耿直的黄昆没得到上司的青睐呢?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道理。黄昆虽然其心可嘉,但其言却不可取。他过高估计了上司的心理承受能力,忽视了上司“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上司的自尊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埋下了祸根。

即便身边的人知道你是为他好,也可能在一时的冲动下伤害你。正如一心直言进谏、忠心社稷的魏征,即便被后世称为一代良臣名相,被李世民誉为“得失铜镜”,最终还是难逃晚年唐太宗的积恨爆发,致使墓碑被砸。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交友之道。

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因为被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找到的最佳距离对于友情也有所启示,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感受不到友情的温暖,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

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和、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否则,默契和平衡就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冲突,造成隔阂。待友不敬,或许只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已经埋下了破坏性的种子。因此,维持朋友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长地久。

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主张“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互相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励,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但规过劝善,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孔夫子就曾告戒弟子子贡“忠告而善告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告之”,尽力劝勉他,让他改正错误。但实在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反而会与你慢慢疏远,甚至与你变成陌路冤家。

从“以筐盛矢,以蜃盛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见马儿所享受到的优厚待遇了,所以当看到有蚊子,虻蝇等附着在马身上吸食马儿的时候,出于爱马儿,用手去挥打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马儿与人想的不一样,它或许会把这一举动误认为是对它的袭击,因此异常生气,它会挣开限制了它的衔勒和辔头,发动反击。

在常人看来,爱总是美好的。爱是对对象的一种主动的施予,是推己及人的,但是爱同样要讲究分寸,把握尺度,即你和你所爱的人之间应该保持距离,毕竟两个完全异存的思想系统不能完全统一价值观。给对方自由,给对方空间,不必强迫对方了解自己的快乐,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让对方快乐。彼此都快乐才是双方关系的和谐点。相处不是占领也不是奉献。

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离不开爱。但如果你想把爱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它却终将从你的指缝中悄悄地溜走。所以,与其将爱牢牢抓紧,不如对爱坚持“半糖主义”!

歌曲《半糖主义》相信大家都听过吧,歌里唱到:“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爱得来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

歌词写得很有道理,有时候,爱得太深太盲目,死死地缠着对方,让对方没有了呼吸的空间,得到的是双方的挣扎和痛苦,最后就会演变成一种伤害。爱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真正要求和需要,只是把自己的爱强加给对方,那你炽热的爱对于对方来说也许就是一种负担,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惨不忍睹的。

爱就仿佛水池中的水藻,你越是急于去捞取,它就越是分散,你越是渴求索取,它就越是逃避。不如停止搅动那一池春水,爱的浮萍就会慢慢地聚拢来,静静地集合成一个整体,呵护在你的周围了。

其实,何止是友情和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一点亲密,有彼此的关心,但又不会太近,不会妨碍他人的私密空间;对事业的追求,努力争取,顽强拼搏,但又不急功近利,不奢求强求;对情感的向往,应该懂得珍惜,好好把握,但不束缚他人,给对方足够的自由快乐;对待婚姻的态度,应该常常在一起,但又要懂得亲密有间的道理。”

人生大智慧:人际交往,要懂得给彼此适度的独立空间。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十七年,五万里,真经回,佛法扬:“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想把妹妹给嫁出去

    想把妹妹给嫁出去

    借三尺明月,街两袖青龙,轻剑快马恣意,携侣江湖同游。
  • 倾世幺女

    倾世幺女

    (1v1)穿越异世界,沐心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灰姑娘。灰姑娘又如何,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变回令人羡慕的‘小公主’。好不容易和心上人组成CP,居然有人要拆他们CP?不管是谁,打!她自己要拆?没关系,盖回去……(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白门柳(全集)

    白门柳(全集)

    本书是当代经典长篇历史小说,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广东省第二、四、六届鲁迅文艺奖。它避开了当代历史小说通常以农民起义、帝王将相等题材为线索的窠臼,突破了大多数历史小说注重人物历史功绩的史传叙事模式,而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破壳而生的过程,以小说的形式演绎思想史。作品集中展现了明清更替之际传统士子在身处传统文化遭到异质文化冲击的危机中的痛苦和裂变,演绎了一代文人的心灵变迁史。与同时代的历史小说相比,它突破了政治反思的视界,而向文化反思渐进,强化了历史叙述中的文化意识,在创作方面和文学史层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由著名文艺评论家谭运长先生点评。
  • 田间有良人

    田间有良人

    落水前李琳是业界赫赫有名的“龟毛冷面李”。睁眼后成了离及笄还有1年的村头傻子李福宝。“未来相公”甚至比她还要小上三岁!不行!换相公!好歹也要找个.....状元吧!穿越异世厨艺高超力大无比理智女主VS前期乖巧弟弟型后期霸道腹黑忠犬型男主,1V1,HE--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急救便方

    急救便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编舟记

    编舟记

    “编舟移动通讯公司”是个店铺。名字拗口,生意却兴旺。鱼欣独撑了三年多,去年年底才请人帮忙。姑娘晓晓上班第一天就问“编舟”何意,鱼欣笑而不答。关于名字,鱼欣只给易家解释过,也主要是老公易达格,说是幼年时父亲出船遇难,自此她和母亲两人命运发生了改变。易达格哦声表示懂了。在他看来,“编舟”是纪念。也不错,但……鱼欣觉得真难解释。不是普大喜奔都取名“中国移动通讯”吗?欣姐要凸显个性,不如改“编舟”名为“欣欣”,顺口、喜庆,又强调了牌子,一举三得。晓晓才懒得深究“编舟”意思,却从实用角度建议。
  • 方舟重启文明重生

    方舟重启文明重生

    当异乡人拿到方舟的核心,这上古神灵所创的神物将再次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是神灵知识的发展还是,毁灭?
  • 仙魔契约

    仙魔契约

    苍茫渺渺天地动,仙魔人界乱乾坤,一纸契约定三界,天路缥缈戮风尘。乾坤动荡,仙路无情,魔道沉沦,人间沧桑,悠悠三界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