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000000003

第3章 不龟手之药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②,我树之成③,而实五石④。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⑤。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⑥。非不呺然大也⑦,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⑧。”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⑨!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⑩,世世以洴澼絖为事(11)。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12)。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14)。越有难(15),吴王使之将(16),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7)。能不龟手一也(18),或以封(19),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20),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21)之心也夫!”

【注释】

①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②魏王:即梁惠王。贻:赠送。瓠(hù):葫芦。

③树:种植、培育。

④实:结的葫芦。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⑤举:拿起来。

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⑦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⑧为:因为。掊(pǒu):砸破。

⑨固:实在,确实。

⑩龟: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11)洴(píng):浮。澼(pì):在水中漂洗。絖(kuàng):丝絮。

(12)方:药方。

(13)鬻:卖,出售。

(14)说:劝说,游说。

(15)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6)将:统帅部队。

(17)裂:划分出。

(18)一:同一,一样的。

(19)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

(20)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21)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赐给我一种大葫芦的籽种。我把它种活了,果然结了一只大葫芦,能容五石。我想用它盛水,但它的坚硬程度又无法承受;把它割开做了很多瓢,一个个又平又浅,不能舀水。您看,这只葫芦不能不算容积很大的庞然大物了,但是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索性把它打碎了。”

庄子听了,说:“先生,您真是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为了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到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以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之后,便拿去献给了吴王,并向吴王夸耀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爆发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去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非常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这药可以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然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现在您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之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呀!”

【寓意】

物各有其用,只有物尽其用,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

【延伸阅读】

惠子觉得那只葫芦既不能用来盛水,也不能用来舀水,所以认为它根本就是个毫无用处的废物,索性把它砸碎扔掉了。很明显,惠子没有做到物尽其用,把一个大有用处的“宝贝”当成垃圾扔掉了。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

手机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有的人使用手机总是常用常新,不断更换新款式。然而在生活富裕的美国又是什么样子呢?《环球时报》上有一篇记者见闻:记者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美国人用的手机为什么老掉牙?报道说,不论是来美国的华侨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使用的手机可是土得掉渣,老得掉牙。当中国的手机一款新过一款时,半个砖头大的摩托罗拉在美国依然随处可见。经深入了解才知道,美国人生活就是这么“小气”,一部手机一直要打到不出声音才肯罢休。

这或许是我们很多人所想像不到的。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报刊文摘》上还有一则消息:一位学者访问日本,在面包车上,接待员小姐给大家送水喝,大家原以为像咱们国内似的每人发一瓶矿泉水,实际上没有,只给每人发一只纸杯,然后分一大瓶水。之后接待员告诉大家,用过的纸杯千万不要扔掉,路上还要继续使用。在这一天的行程中,所有的人就各用了一只纸杯。

中国有句古老的成语,叫做“物尽其用”,然而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日本排名第二。中国即使再奋斗几十年,实现了全面小康,仍然难以达到现在日本GDP5万亿美元的水平。然而即便如此,人家还是如此精打细算,善待一丝一缕。仔细想来,这也非常符合常理,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如果没有这样克勤克俭、细大不捐的生活态度,哪里来的富裕?哪里来的幸福?

中国还有一个成语叫“开源节流”,开源即发展、创造、增收;节流即俭用、不铺张、不浪费。这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不是这样,大进大出,甚至少进多出,什么东西还没用尽就扔掉,吃了一半就倒掉,长此以往,开再大的“源”,恐怕也顶不住无节制的“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却比比皆是。饭店、食堂的后门整车整车地往外拉剩鱼剩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还有很多物品的使用都是“一次性”的:一次性手巾,一次性钟表,一次性相机,一次性包装罐。使用纸张,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只用一面;邮寄的贺卡大多是高纤维纸制造的;电脑的使用,有了“奔四”就想淘汰“奔三”……

总之,实际上很多东西我们都用得过于奢侈,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价值和效用。物尽其用只停留在了书面和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实践中。物尽其用不只是聚积财富的问题,更是一种环保意识。地球资源毕竟有限,多一分奢侈就对资源多一分掠夺,多一分浪费就对环境多一分糟蹋。一款手机如果能使用10年,但实际只用了3年,那么7年的可利用价值就被浪费了,同时这10年间还多了3倍多的手机垃圾。假如你想到了这一点,那么在生活上就不要那么追求阔气了吧?为此,我们应尽力做到物尽其用。

节俭和环保只是物尽其用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物尽其用还在于落实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上,而要实现“尽其才”、“尽其用”,关键在于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把物放在恰当的地方。小材大用不仅会贻误了工作,更可能给工作造成巨大的损失。

现在有一些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一味讲究高学历。有的单位用大学生端茶倒水,也有银行用研究生当门童。尽管我们说人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仔细一琢磨,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总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用牛刀杀鸡的味道。

尽管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确实非常严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人才过剩。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人才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如何爱护人才、如何珍惜人才、如何合理使用人才,便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个人如果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能力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那么他做门童是利用了有效的社会资源。但是让一个研究生去干这种根本就不需要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工作,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更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根本是在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而对于企业来说,也增加了用人成本。因为这样的员工很难专心于本职工作,一有机会就会立即跳槽。这样的用人方式,无疑给单位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祸害”。

做管理讲究“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到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即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某公司有一位咨询师,在工作中被老板发现很有管理潜质,在和他沟通后,老板决定让他给自己做助理,果然,他在新的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

员工适合干什么,管理者就应该尽可能地让他们干什么,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既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有莫大的好处,对公司而言,也把人才的作用最大化了,公司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聪明的管理者和无能的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优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他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做到了人尽其才。房玄龄不善于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太宗把他任为宰相;戴胄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太宗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而敢于直言不讳的魏征,太宗则让他做了谏官。

在李世民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最重要的是唐太宗对他们长短优劣了若指掌,并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所长。在唐太宗的管理下,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君臣共同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管理学上有这样一条定律:“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知人善任,让自己的下属去做适合他们的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实现人才的有效利用。很多领导者常常感叹手下无人可用,其实在很多时候不是手下没人,而是没有把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很多成功的管理者都善于识人,并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就是善任的巨大作用。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对员工的才能、兴趣等了然于胸,只有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针对某项特定的工作选择适当的人选,让适当的人去做合适的事,这样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达到人事相宜的效果。当然,善任不是管理者的随心所欲,而必须按规律办事,在最适合的时机把最适合的工作分配给最适合的人,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多一些人尽其才的意识,少一些大材小用的虚荣。管理者必须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安排适当的位置,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的调整,这样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达到人与事的统一,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人生大智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同类推荐
  •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共有54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3部分组成:1.庄子语(原话);2.作者的解读及感悟;3.书法(庄子语)。作者为知名书法家及作家,稿中有些是在《书法报》等媒体发表过的篇章,有些则是新写的内容,作者对庄子话语的解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书法书写飘逸洒脱、独具一格。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热门推荐
  • 施公案(上)(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上)(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白雨斋词话

    白雨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生有你宠又甜

    此生有你宠又甜

    好不容易考中帝都的楠木大学,以为从此以后撩男神,走上人生巅峰。结果被眼瞎老师分配到男生寝室。从此女扮男装,撩男神被唾骂成基佬,弯的Boy。“家主,秦同学陷害!”“把人往死里整。”“家主,秦同学被人卖了!”“买回来。”“家主,秦同学被人踩了!”“把人丢下直升机,踩回来。”“家主,秦同学说,倪少的公司才是娱乐圈的龙头老大。”阴沉脸:“闽瑞老总呢?”闽瑞老总上演坐着,实力躺枪。“家主,秦同学把那辆全球定制款劳斯莱斯幻影给撞烂了。”“换两辆。”成吨狗粮压倒一群单身狗,甜文虐渣。
  • 延福里秋怀

    延福里秋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妾美不及妻

    妾美不及妻

    穿越了?竟是个不得宠的嫡女!亲爹不疼,姨娘不爱,庶姐庶妹们更是个个厉害,能耐大的都翘上了天,揉圆搓平由她们玩儿?靠,小样的,她韶兰倾可不是包子,有种敢咬她试试?再世为人,目光潋潋,笑容浅长,意味颇深!哟~不就是斗嘛?想占她便宜?她呸!惩姨娘,办刁仆,斗姐妹,治贱男,看她这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腹黑女,如何家场立威,混的风生水起?!唉,只可惜……一朝奉旨,嫁做正妃,换了地方,斗争不断?南俊王府,内有侧妃当道,外有小妾炸桥;更有亲亲表妹,深情款款;那什么?就连她那娇艳庶姐也想掺合?巴巴窥着她的正妃之位,欲取而代上?!OhSorry,她不是圣母,也不爱受气,所谓生活如戏,各凭演技!既然有人不让她安身,那她就一定奉陪到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寻寻开心,找找乐子也是不错滴……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天翻地覆拍屁股走人!那王爷什么的,切!她不稀罕,一个字:“休——!”【片段一】“世界如此美好,尔却手握尖刀,这样不好、不好!来,都是服侍王爷的,辛苦有余,妹妹你身为王府侧妃,掌管大局,理应大度,身当表率……”某女笑颜,看着前夜还勾引主子,现下却跪地不起的婢女,胸怀宽广的对上面前一脸盛怒之色的余侧妃,笑容浅浅,善解人意,“看,就像你姐姐我……这样!”【片段二】“这就是昨儿个给爷送甜汤的丫鬟?嗯,拉出去——剁了。”“啊?王妃饶命啊——”“哎,等等!记得剁远一点,本王妃心善,向来见不得血~~”某女真诚,对上一旁脸色煞白的人儿,满是笑意的挑眉道:“听说昨儿个庶姐也来了?也给爷送了碗甜汤……?”【片段三】“咦,夫君!干嘛冷板着脸啊?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韶兰倾!本王房里的侍妾,可是你一手安排的?!”“是呀,我娘说了,为妻要大度。尤其是对自家夫君的那些娇美小妾,更是要多多关爱,时时提携……”“你——你娘早就死了!”“尼玛!不带托梦的啊?!”【片段四】“倾倾,你这只雄鹰画的好!苍劲有力,隐忍威风,展翅欲翔而不翔,很有几分我厚积薄发的味道……”某男欣赏,一脸赞叹。闻言某女全身一冷,眼角不由的抽搐道,“你妹啊!姐画的那是芦花鸡!”【片段五】“韶兰倾,你说什么!有种胆敢再说一遍?!”大殿之上,某爷暴怒,面色铁青的冷板着脸!
  • 萝卜的诸天行纪

    萝卜的诸天行纪

    被“兄弟”坑了一把的“萝卜精”发飙了。为查找真相、讨回公道。征战诸天,只为变强。然而天外有天,上层位面为何如此?事情的真相为何这般?既然如此,那我就来重改规则~
  • 通神盗墓者

    通神盗墓者

    仿佛是一个世纪,或者是无数个世纪那样漫长,萧龙感觉自己置身于虚空之中,看不见一点光芒,一切像是黑色的液体缓缓地流动。
  • 西部的太阳

    西部的太阳

    西部历来是神奇而又迷人的。那些黄土地、红土地不仅生长着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五谷,也生长着滋养人们精神和净化灵魂的诗歌。西部大开发,不应该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也同样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兴奋点,而且只有得到文化的虔诚关注,经济才能振兴和腾飞。晓燕的诗关注西部的历史和今天,关注西部的发展和未来,为西部黄金岁月的到来笑逐颜开:“时间之水流至 2000 年时 / 西部一改往日的无言和沉寂 / 突然站立起来 / 甩掉一年四季厚重沉闷的羊皮袄 / 西部,要把惰性和无奈扔掉”与其说这些诗句是诗人对开发西部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警示,不如说是诗人对西部未来的迫切和激动。因为诗人已经预见到西部的土地......
  • 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本书是一部现代都市报业大战的“战地日记”,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觉和切肤之痛,用细敏的笔触为读者勾勒出了现代都市报业大战波澜壮阔却无比惨烈的真实场景,以及发行员在现实生活泥潭里的血泪挣扎和他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悲歌。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