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500000006

第6章 淹没在千年积雪下的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的故事,它流传至今已足足有6000年了。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为有无诺亚方舟争论不休。

据《圣经》记载,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

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

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

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当时,有个叫诺亚的人勤劳正直,心地善良,上帝对他说:“念你善良纯朴,与众不同,所以我决定帮助你和你妻、你儿、你儿媳。你要用‘歌斐木’制造一座大方舟,带上各种动物,每种一公一母,躲进方舟,天便下四十天倾盆大雨。”后来,诺亚就花了好长时间修筑了一艘分上中下三层的方舟,方舟长125米、宽22.5米、高16米,里外都抹上松香,里面分为一间一间的。

方舟上边还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开了一道门。方舟制成后,诺亚一家和一些动物就乘上了船。不久,天上果然下起了雨。大雨持续下了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水冲走了,水势不断上涨,洪水逐渐淹没了高山的山顶,方舟在一片汪洋中漂到了阿美尼亚的艾亚特拉山顶。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

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而诺亚所造的那艘方舟,便永远地停留在5000多米的艾亚特拉山上。

《圣经》如此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诺亚方舟停靠在艾亚特拉山项,这样,它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下流传千古的谜:阿拉拉特山上到底有没有诺亚方舟呢?千百年来,不论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是探险家、信仰宗教的人,蜂拥而至,历尽艰难,要寻找那与我们命脉息息相关的方舟。艾亚特拉山位于土耳其、伊朗和前苏联交界的地方,海拔5千多米,山势陡峭,终年积雪。

公元前300年巴比伦的一个祭司和作家治贝斯曾在一本书中说,有一些人曾走近过诺亚方舟。

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后,曾实地去过阿拉拉特山,他在日记中记道:诺亚方舟依然停泊在某一座高高山峰极顶之上,那里终年积雪,不仅不会融化,而且随着冬雪增加,积雪越来越厚,将方舟淹没于千年积雪之下。

后来,一些探险家也加入了寻找诺亚方舟一行列,1792年、1850年、1876年,探险家们屡次登上阿美尼亚的艾亚特拉山顶,仍然一无所获。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1883年,当时,一次大地震使艾亚特拉山脉的一个冰川地段开裂了,据说开裂处露出了—条船。

当时,有个赴艾亚特拉山区考察和评估地震灾情的委员会,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亲眼看到过那条大船,船身有12—15米高。因为木船有一大部分还嵌在冰川中,大家无法估计它的长度。

这一消息震惊了当时世界。

30多年过去,到了1916年。第—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执行侦察任务之后,沿着土耳其与伊朗边境飞回基地。

当飞越艾亚特拉山上空时,他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一团青紫色的奇怪东西,极大的好奇心促使他急忙把飞机掉过头来细看。他惊讶地看到山上有一艘很大的船体,船的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门已毁坏。他拍下了照片,回去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沙俄政府,政府马上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方舟。1个月后,士兵们找到了,并月进行了全面测量,拍摄了大量照片。方舟里有几百个房间,有些交叉的木块做成的大栅栏,这些房户前面还有一排排铁栓……

第一次世界大战约束后,热心探索诺亚方舟的人越来越多,前苏联军官马斯科莱茵少校派出的一架飞机,也在阿美尼亚的艾亚特拉山上发现了—只巨大的木船。船只的一半已没入一座冰川中,它的长度大约120米,这与《圣经》记载的长度125米基本吻合。

据说在20世纪40年代,一位土耳其飞行员也拍到了—张艾亚特拉山上诺亚方舟的航空照片,由美国照相测量专家蒙登贝经过放大处理,测出该船长度为150米,宽50米。

1955年夏季,曾经留下两次探索失败记录的法国探险家、考古学家、作家约翰佛尔兰.纳瓦拉,带着他十多岁的儿子拉斐尔第三次登临艾亚特拉山,结果他的儿子首先发现了奇迹:一截方舟的残块有一点露在冰河上面。他们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纳瓦拉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诵起《震旦》(哥伦比亚诗人瓦伦希亚翻译中国古诗的一本集子)中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方舟残块被发现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快轰动了全世界。

残块被陆续送到巴黎大学、法兰西研究院、西班牙和埃及的最高学府与考古机构。经碳14等先进的科学手段反复进行测定,都确切地证明这些残块是“歌斐木”,年代在5000年以上。

根据其周围加工痕迹与凹凸方式来分析,是一个较大建筑物的一部分。纳瓦拉本人在《我发现了诺亚方舟》这本书中,向世人详细描述了探险挖掘与研究的整个过程。纳瓦拉发现的果真是诺亚方舟的残块吗?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东诸国和美、法、英、德、日等国的考古学家已找到证据,发现在五六千年前,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的确曾被洪水吞没过。而且在古老的亚述王国的京城尼尼微的巴尼拔国王图书馆遗址内,又发掘出了“泥版文书”,其中也留存着洪水泛滥的记载。就是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萨拉图书馆里,也找到了有关洪水的记录。

据此可以推断,《旧约》中所载上帝用洪水惩罚人类的传说也许是历史事实的反映,诺亚方舟也有可能产生于那时。于是许多人猜测,纳瓦拉发现的残木很有可能就是诺亚方舟的组成部分。但也有可能是诺亚死后近千年、亚美尼亚人为了纪念此事而特地造的大方舟的一块木板,至今亦有5000余年。

根据纳瓦拉的发现,不少人认为诺亚方舟就座落在土耳其和伊朗之间的艾亚特拉山上。今天的艾亚特拉山自山峰至山间的确有厚厚的冰河。

也许当时大洪水之后,天气骤变,洪水的一部分冻结为冰河,诺亚等人爬上山巅躲避洪水,方舟便冻结在冰河中了。

这些年来,—些有关诺亚方舟的报道时时见诸新闻媒体。

1974年,据说土耳其在艾亚特拉山拍到了方舟照片;1989年,美国查克.阿伦驾驶直升飞机在艾亚特拉山也发现了冰川覆盖的方舟。

据新华社安卜拉19864年4月9日电,土耳其官方通讯社宣布,已在艾亚特拉山顶发现了诺亚方舟的遗迹,方舟船头呈洋葱状。

虽然,有关诺亚方舟的发现不时传来,但是相信此事为子虚乌有的科学家也大有人在。伴随着方舟的寻找,反对、质疑之声也一直不断。

对于1989年美国人驾驶直升电机拍下的方舟照片,土耳其的地质学家就认为,这只是一块经过了数千年风化的顽石而已。总结起来反驳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阿美其尼亚的艾亚特拉山海拔5185米,如果洪水真淹到山顶,有那么多的水,以后这些水怎么会不见了?即使说水全渗入地下,也不会有那么快。

据《圣经》描述,方舟体积有4307立方米,这个体积不可能装下世界所有动物的雌雄各1只,何况还有大量的食物需要携带。历史上如果真的经历过这么一场灾难,那现在的地面不应该是这样了。

而且,也没有多少地方发现过这样的大洪水侵袭过的痕迹。

尽管如此,方舟的探索者们仍然兴致勃勃,信心百倍。—个美国学者提议:将方舟从冰河内整个地发掘出来,搬入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中,供人们研究、参观或追忆往古,假若阿美尼亚的艾亚特拉山上真有这么—个古船的话,理应如此。

同类推荐
  •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地理知识博大精深,地球广袤无边,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这样丰富多彩,值得大家多多了解和探索。《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这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地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追踪飞碟痕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血脉:河流与湖泊(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上有数不清的江河,它们就像是地球的大动脉,日夜奔腾不息。这些大动脉哺育了大地,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早期的历史便是一部河流的历史。一条大河可以孕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精神……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不是在河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人们将江河赞誉为“母亲河”,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长江和黄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伏尔加河。
  • 发现外星人

    发现外星人

    本书重温了对外星人的探索史,解释了现代科技的应用,介绍了太空科学的先驱们及其最新的惊人发现。
热门推荐
  • 重生医女有空间

    重生医女有空间

    (已完结,中医)被未婚夫出卖拱手推给他的上司,本以为可以逃掉,哪知道电梯竟然坏了,最后华丽丽的重生到了十年前!当他睁开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某男,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修仙的道路。从此,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异军突起,更是成为患者心中的仙女,富豪所拉拢的对象。无论是中医界的天之娇女还是商业界的女强人,都是充满着光环,吸引着一个个俊秀美男的注意。什么商业天才,什么修炼奇才,什么闪耀明星,谁敢打她的主意,某男第一个打翻醋坛将他们踹飞。某男霸气的搂着她,昭告天下,“敢抢我的女人,谁敢欺负我的女人,先过我这关!”QQ群:122719777,敲门砖:男女主任意一个名字,QQ号1144180880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雷峰宝卷

    雷峰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拜六的快行列车

    礼拜六的快行列车

    本书收入邵丽的九个中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城外的小秋》《糖果》《木兰的城》《马兰花的等待》等。集中体现了邵丽走上文坛以来的大致创作风貌。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之中,营养、美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被我们称之为食品的那些东西。在这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将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因为食品安全不但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 苍灵渡

    苍灵渡

    在雪尘马上,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他是俊美威武、精明凌厉的小将军,然而卸下戎装,她又是一番怎样的面容?似男非女的模棱两可,身世隐含的种种谜团,始终盘桓在她身上。不该开始的错爱,在刀光血影中展现柔情,她的身份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却幽怨了一份泣血的辜负。白莲怒放,圣洁如沐佛音。上苍有灵,她似莲的良善,缔结了天下太平。除去血染的征衣,按照自己的意志,她找到了宁静的归宿。
  • 嫡女重生:勾上俏王爷

    嫡女重生:勾上俏王爷

    一封退婚书,逼得她听信小人的话,上吊自杀。再世为人,且看她如何重写人生,脚踩渣男,手撕庶妹,上演烈女训夫大戏!
  • 越狱专家

    越狱专家

    塔克曼在午后的走道里拦住了凯尔,对他说:“帮我拿块肥皂,大方块儿、崭新的,晚饭前我要见到它。”对面的红头发男孩条件反射地缩起肩膀,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毫无疑问,在他眼中塔克曼是个危险分子。他瘦而有力,皮肤透着久不见天日的白,一头乱发旗帜般向后梳起,发色是纯正的深咖啡色,眼中永远闪着一种疯子艺术家似的狂热精光。
  • 傅先生,偏偏喜欢你

    傅先生,偏偏喜欢你

    【已出版预售,天猫、当当特签预售中,出版名《傅律师有点甜》,欢迎宝宝们预订!】律政界最胆寒的传奇傅怀安携子归来,订婚在即。订婚前……他问:“既然心里爱着温墨深,为什么又来找我?!”她说:“因为不能眼看着温墨深的女人,和你订婚。”傅怀安唇角咬着香烟,修长的双腿交叠,隔着轻烟薄雾,半眯着眸子……看着林暖纤细的手臂环上他的颈脖,有些触动,原来爱一个人可以炙热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