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1400000032

第32章 傷寒方一

傷寒例第一

論曰:《易》稱天地變化,各正性命。然則變化之迹無方,性命之功難測,故有炎凉寒燠、風雨晦冥、水旱妖災、蟲蝗怪異。四時八節,種種施化不同;七十二候,日月運行各別。終其晷度,方得成年,是謂歲功畢矣。天地尚且如然,在人安可無事?故人生天地之間,命有遭際,時有否泰,吉凶悔吝,苦樂安危,喜怒愛憎,存亡憂畏,關心之慮,日有千條,謀身之道,時生萬計,乃度一日。是故天無一歲不寒暑,人無一日不憂喜,故有天行瘟疫病者,即天地變化之一氣也,斯蓋造化必然之理,不得無之。故聖人雖有補天立極之德,而不能廢之,雖不能廢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賢人,善於攝生,能知撙節,與時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癘,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知方,則病無所侵矣。然此病也,俗人謂之橫病,多不解治,皆曰日滿自瘥,以此致枉者,天下大半。凡始覺不佳,即須救療,迄至於病愈,湯食競進,折其毒勢,自然而瘥。必不可令病氣自在,恣意攻人,拱手待斃,斯為誤矣。今博採群經以為上、下兩卷,廣設備擬,好養者可得詳焉。

《小品》曰: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治之疾,時行瘟疫是毒病之氣,而論治者,不判傷寒與時行瘟疫為異氣耳,云傷寒是雅士之辭,天行瘟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考之眾經,其實殊異矣。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說其要。

經言: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凉,冬氣凛冽,此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或觸冒之者,乃為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而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骨中,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病、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冒寒冷之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冷,秋時應凉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傷寒之病,逐日深淺,以施方治。今世人得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去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師,師苟依方次第而療,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乃有效耳。

華佗曰: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炙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膚,可依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復一發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復發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蘆圓,微吐之則愈;若病困,藜蘆圓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則愈也;視病尚未醒,醒者,復一法針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熱毒在外,未入於胃,而先下之者,其熱乘虛入胃,即爛胃也。然熱入胃,須要下去之,不可留於胃中也。胃若實熱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虛熱入,爛胃也,其熱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者,此候十死一生。但論人有強弱,病有難易,得效相倍也。

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彩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勿以火迫之,但以豬苓散一方寸匕服之,當逼與新汲水一升,若二升,強飲之,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隨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強與水,水停則結心下也,當更以餘藥吐之,皆令相主,不爾更致危矣。若此病輩,不時以豬苓散吐解之者,其死殆速耳。亦可先以去毒物及法針之,尤佳。

夫飲膈實者,此皆難治,此則三死一生也。病者過日不以時下,則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春夏無大吐下,秋冬無大發汗。發汗法:冬及始春大寒時,宜服神丹圓,亦可摩膏火炙。若春末及夏月、始秋,此熱月不宜火炙及重覆,宜服六物青散,若崔文行度瘴散,赤散、雪煎亦善。若無圓散及煎者,但單煮柴胡數兩。傷寒、時行,亦可服以發汗。至再三發汗不解,當與湯,實者轉下之。其脈朝夕囗者,為僻實者。朝平夕囗者,非僻也。轉下湯為可早與,但當少與,勿令大下耳,少與當數其間也。

諸虛煩熱者,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裹實,不可下也。如此內外皆不可攻,而強攻之,必遂損竭多死,難全也。此虛煩,但當與竹葉湯;若嘔者,與橘皮湯一劑,不愈,為可重與也。此法數用,甚有效驗。傷寒後虛煩,亦宜服此湯。

王叔和曰:夫陽盛陰虛《外臺》作表和裹病,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外臺》作裹和表病,下之則死,汗之則愈。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外臺》作表裹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然則桂枝下咽,陽盛則斃《外臺》作表和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外臺》作裹平以亡。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不知不識,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於冥路,夭死盈於曠野。仁愛鑒此,寧不傷楚。

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汗則愈。三日以上,氣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頭痛,胸中滿,當吐之則愈。五日以上,氣沉結在臟,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則愈。明當消息病之狀候,不可亂投湯藥,虛其胃氣也。經言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又夏月亦不可下也。此醫之大禁也。脈有沉浮,轉能變化,或人得病數日,方以告醫,雖云初覺,視病已積日在身,其疹疹結成,非復發汗解肌所除,當診豐其脈,隨時形勢,救解求免也。不可苟以次第為固,失其機要,乃致禍矣。此傷寒次第,病三日以內發汗者,謂當風解衣,夜臥失覆,寒溫所中,并時有疾疫邪風之氣相染易,為邪惡所中也。至於人自飲食生冷過多,腹臟不消,轉動稍難,頭痛身溫,其脈實大者,便可吐下之,不可發汗也。

陳廪丘云:或問得病連服湯藥發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醫經云,連發汗汗不出者,死病也。吾思之,可蒸之如蒸中風法。熱溫之氣於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後以問張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極汗出,臥單蕈中冷得病,但苦寒倦,諸醫與圓散湯,四日之內,凡八過發汗,汗不出。苗令燒地布桃葉蒸之,即得大汗,於被中就粉傅身,使極燥乃起,便愈。後數以此發汗,汗皆出也。人性自有難汗者,非惟病使其然也,蒸之則無不汗出也。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者,便宜發汗,溫粉粉之,勿令遇風。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則不可大汗也,數少與桂枝湯,使體潤漐漐,汗出連日,當自解也。

論曰:凡人有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冀望自瘥,須臾之間,以成痛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若時氣不和,當自戒謹。若小有不和,即須治療,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早治,鮮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臟則難可制止,雖和緩亦無能為也。癰疽疔腫,喉痹客性,尤其為急,此自養生之要也。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凶,覺痛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服藥當如方法,若縱意違師,不須治之也。

凡傷寒,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裹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也。凡得時氣病,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所以爾者,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為人作病矣。若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勿令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澀,若喘若噦,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者,欲自愈也。人得病能飲水,欲愈也。

凡溫病,可針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六百五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論曰:夫尋方學之要,以救速為貴,是以養生之家,須預合成熟藥,以補倉卒之急,今具之于左。

辟溫第二方濕堅病證

屠蘇酒,辟疫氣,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歲旦之方:

大黃十五銖白术十八銖桔梗蜀椒各十五銖桂心+八銖烏頭六兩菝葜十二銖

右七味,囗咀,絳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懸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曉出藥,置酒中煎數沸,於東向戶中飲之。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飲藥酒得,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可世無病。當家內外有井,皆悉著藥,辟溫氣也。又一方有防風一兩。

太乙流金散,辟溫氣方:

雄黃三兩雌黃二兩礬石一兩鬼箭羽一兩半羚羊角燒,二兩

右五味,治下篩,三角絳袋盛一兩,帶心前,并掛門戶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燒之。溫病人亦燒熏之。

雄黃散,辟溫氣方:

雄黃五兩朱砂一作赤术菖蒲鬼臼各二兩

右四味,治下篩,以塗五心、額上、鼻人中及耳門。

預備一物柏枝散,天氣不和,疾病流行方:

取南向社中柏東南枝,曝令乾,搗末,酒服方寸匕,神良。

粉身散,辟溫病常用方:

芎藭白芷藳本各等分

右三味,治下篩,內米粉中,以粉身。

殺鬼燒藥方,辟溫氣:

雄黃丹砂雌黃各一斤羚羊角羖羊角亦得蕪荑虎骨鬼臼鬼箭羽野丈人石長生猳猪屎馬懸蹄各三兩青羊脂菖蒲白术各八兩蜜蠟八斤

右十六味,末之,以蜜蠟和為丸,如彈許大。朝暮及夜中,戶前微火燒之。

虎頭殺鬼圓,辟溫方:

虎頭五兩朱砂雄黃雌黃各一兩半鬼臼皂莢蕪荑各一兩

右七味,末之,以蜜蠟和為丸,如彈子大,絳袋盛,繫臂,男左女右,懸屋四角,晦望夜半,中庭燒一圓。

辟溫殺鬼圓,熏百鬼惡氣方:

雄黃雌黃各二兩羖羊角虎骨各七兩龍骨龜甲鯪鯉甲猬皮各三兩樗鷄十五枚空青一兩芎藭真珠各五兩東門上鷄頭一兩

右十三味,末之,烊蠟二十兩,并手圓如梧子。正旦,門戶前燒一圓,帶一圓,男左女右。辟百惡,獨宿、吊喪、問病各吞一圓小豆大;天陰、大霧日,燒一圓於戶牖前,佳。

雄黃圓,漢建寧二年,太歲在酉,疫氣流行,死者極眾,即有書生丁季迴從蜀青城山來,東過南陽,從西市門入,見患疫癘者頗多,遂於囊中出藥,人各惠之一圓。靈藥沾唇,疾無不瘥。市中疫鬼數百餘,見書生施藥,悉皆驚怖而走。乃有鬼王見書生,謂有道法,兼自施藥,感眾鬼等奔走若是,遂詣書生,欲求受其道法,書生曰:吾無道法,乃囊中之藥。呈於鬼王,鬼王睹藥,驚惶叩頭,乞命而走。此方藥帶之入山,能辟虎狼蛇蟲,入水能除水怪蛟蜃。

雄黃雌黃曾青鬼臼真珠丹砂虎頭骨桔梗白术女青芎藭白芷鬼督郵蕪荑鬼箭羽藜蘆菖蒲皂莢各一兩

右十八味,末之,蜜丸如彈子大。絹袋盛,男左女右帶之。卒中惡病及時疫,吞如梧子一丸,燒一丸彈子戶內。

赤散,辟溫疫氣,傷寒熱病方:

藜蘆躑躅花各一兩牡丹皮皂莢各一兩六銖附子桂心真珠各六兩細辛乾薑各十八銖

右九味,末之,內真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置絳囊中帶之,男左女右,著臂自隨。覺有病之時,便以粟米大內著鼻中,又酒服一錢匕,覆取汗,日三服,當取一過汗耳。

又方:

正月旦,取東行桑根如指,長七寸,以丹塗之,懸門戶上,又令人帶之。

斷溫病,不相染著方:

汲水瓶綆長七寸,盜著病人臥席下,良。

又方:

以繩度所住戶中壁,屈繩即斷之。

治溫,病不相染方:

以桃樹蠹屎末之,水服方寸匕。

又方:

术、豉等分,酒漬,服之妙。

又方:

正旦吞麻子、赤小豆各二七粒,又以二七粒投井中。

又方:

新布袋盛赤豆一升,內井中,三日出,舉家服二七枚。

又方:

松葉末之,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常以七月七日合家吞赤小豆,向日吞二七枚。

又方:

常以七月七日,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

又方:

神仙教人立春後有庚子日,溫蕪菁菹汁,合家大小并服,不限多少。

斷溫疫轉相染著,乃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收視者方:

赤小豆鬼箭羽鬼臼雄黃各二兩

右四味,末之,以蜜和服如小豆一丸,可與病人同床傳衣。

治溫,令不相染方:

新布袋盛大豆一升,內井中,一宿出,服七枚。

治溫疫方:

藥子二枚,末,水服之。

又方:

白蜜和上色朱砂粉一兩,以太歲日平旦,大小勿食,向東方立,吞服三七丸,如麻子大,勿令齒近之,并吞赤小豆七枚,投井泉中,終身勿忘此法。

又方:

凡時行疫癘,常以月望日細剉東引桃枝,煮湯浴之。

治瘴氣方:

蒜五子,并皮碎之豉心一升

右二味,以五歲男兒屎二升,煮五六沸,去滓服之,良。

又方:

青竹茹二升,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治患霧氣者,心內煩悶少氣,頭痛項急,起則眼眩欲倒,身微熱,戰掉不安,時復憎寒,心中欲吐,吐時無物方:

新猪屎二升半,內好酒一升,攪令散,以生布絞取汁,更以綿濾,頓服之取盡,即地鋪暖臥覆蓋,鋪前著火,常汗出。若得汗,當細細去上衣,勿使心寒,寒即不瘥,看汗自乾乃起,慎風冷。亦治瘧及風勞蠱毒。

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頸背雙筋牽,先寒後熱,腰強急縮,目中生花方:

桂心一兩白术芒硝大青梔子各三兩柴胡五兩石膏生薑各八兩生地黃香豉各一升

右十味,囗咀,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先寒後熱,頸筋攣牽,面目赤黃,身中直強方:

玄參一兩細辛二兩梔子黃苓升麻芒硝各三兩石膏八兩竹葉切,五升車前草曝,切,二升

右九味,囗咀,以水一斗半,煮竹葉、車前,取七升,去滓,下諸藥,煎至三升,下芒硝,分三服。

治心腑臟溫病陰陽毒,戰掉不安,驚動方:

大青黃苓梔子知母芒硝各三兩麻黃四兩玄參六兩石膏生葛根各八兩生地黃切,一升

右十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腑臟溫病陰陽毒,頭重頸直,皮肉痹,結核隱起方:

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各三兩梔子四兩寒水石五兩玄參八兩

右八味,囗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肺腑臟溫病陰陽毒,咳嗽連續,聲不絕,嘔逆方:

麻黃梔子紫菀大青玄參葛根各三兩桂心甘草各二兩杏仁前胡各四兩石膏八兩

右十一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治肺腑臟溫病陰陽毒,熱暴氣斑點方:

梔子大青升麻芒硝各三兩葱須切,四兩豉一升石膏生葛各八兩,一作生薑

右八味,囗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下芒硝,分三服。

治腎腑臟溫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熱毒內傷方:

茵陳蒿梔子芒硝各三兩苦參生葛各四兩生地黃石膏各八兩葱白豉各一升

右九味,囗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下芒硝,分三服。

萎蕤湯,治溫風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其汗者必識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失便利,如此疾者,宜服之方:

萎蕤白薇麻黃獨活杏仁芎藭甘草青木香各二兩石膏三兩

右九味,囗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熱,加朴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下之;如無木香,可用麝香一分。《小品方》云,萎蕤湯治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則發熱頭腦痛,喉咽乾,舌強,骨肉疼,心胸痞滿,腰背強,亦治風溫。

夫囗病與百合、狐惑、濕風、溫病、鬼魅皆相類,宜精察節氣,其新故二氣相搏,喜成此疾。

同类推荐
  • 胜宗十句义论

    胜宗十句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论

    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轩诗话

    空轩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olden Dog

    The Golden Do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夏錄

    平夏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西子谪仙

    西子谪仙

    "她才是真狠,从没有她这样的,我是错了,那也要给我弥补的机会啊,可她就不给,一次都不给!"男人灌了一大口酒,喉咙里火烧的疼,却赶不上心里闷的难受"最远的距离是什么?不是你站在我面前,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而是生死,再怎么努力,一点用都没有,你想听她的声音,想让她对你发脾气,想摸着她的脸说我爱你都不行!拼命的找她的气味,却发现她存在过的痕迹越来越淡。"这个在外面丰神俊朗,手段强硬的男人哭的像个孩子,那么无助"她一定恨死我了,给我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命还给你了,我不欠你的了"男人趴在桌子上,丹凤眼无神的看着桌面,喃喃的自语"我不要你还,我要你活着
  • 爱由来已久

    爱由来已久

    她与他纠缠,她与他相爱,然,爱似乎总夹着喜嗔痴怨。她与他分离,然,笑语嫣然,赶着把自己嫁出去,心,却隐隐的似在等待,有那么一个人,已深深植入,无法拔除。原本不会再有期待,却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填词浅说

    填词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厨萌嫁

    神厨萌嫁

    小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某丫鬟一脸坏笑。“靠这身厨艺赢遍天下!”某神厨倒一脸正经。“不对不对!”丫鬟笑得诡异。“那你说是什么?”小姐问得心虚。“当然是找个如意郎君!”“……”她哪儿来的理直气壮?“像逍遥王那样的如意郎君!”“……”某神厨只觉脸上好热好热。“难道不好吗?”“他过于英俊位高权重受人追捧又喜怒多变,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比较靠得住!”“靠不住?那我今天不该来咯?”身后忽然传来男声。她吃惊地回头,却见他笑意暖暖,已手捧大红吉服向自己走来……
  • 大瓦山(二)

    大瓦山(二)

    大瓦山像一叶孤舟游弋在茫茫云海之上,耸立于圣洁的雪原之巅,远处群山环绕,巍峨耸立,此情此景,我拙于用文字的排列来描绘它,只能唏嘘慨叹,得此美景,此生足矣!艾祖国在他的日记本上继续写道:我没去过天堂,但我知道它很美。自从见到大瓦山,她大气磅礴,浩浩荡荡,让我知道之前所见过的雄浑不叫雄浑;她美轮美奂,韵景非凡,让我见识了以前见过的精美不算精美;她气韵流动,变化莫测,让我明白了之前所见过的幻境不是幻境。于我而言,也许这就是一种颠覆。可惜,面对颠覆,我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只能睁大双眼,却总也看不够……
  • 高维空间游戏

    高维空间游戏

    这是一场轮回游戏,现在到你来参加游戏了。
  • 怎奈大神是傲娇

    怎奈大神是傲娇

    【已完结】玩游戏第一天被追杀,她不就是手误把被人打到只剩下最后那么一丝丝血的BOSS给收为宠物了嘛,身后那一大群追着她满地图跑的人能不能求放过啊!偶遇大神求救命,一声“大侠”哄得某大神心花怒放,随手秒杀追杀者。某女感激涕零要报恩,某大神轻移脚步,一脸不屑:“救你?别自作多情了。”哈?大神您还能更傲娇一点吗?终于某一天某女翻身农奴把歌唱,勾唇一笑:“大神,傲娇一个给我看看?”【一个关于傲娇大神的节操如何被一个无下限菜鸟慢慢吃掉的故事】
  • The Fashion Insiders' Guide to Paris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女人一辈子的梦想。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日趋成功。优美的文字,富含哲理的故事,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