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4700000004

第4章 地理科学(3)

处于干燥地区的一种由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一般称为“戈壁滩”、“戈壁荒漠”,蒙古语译为“草木难以生长的地方”。按成因可分为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硬质戈壁和风成的沙质戈壁。戈壁上气候干燥,降水量小且易被地表的粗砂、砾石吸收,草木无法生长,在我国的内蒙古北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的山麓都有戈壁分布。只有在近水源的地方引水灌溉,才能进行农业、牧业生产。

绿洲

指沙漠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有草木生长的地方。绿洲上植物生长较好,与周围的戈壁、荒滩景观迥异,是沙漠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分布于河流附近、高山冰雪消融流经地带及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海岸

广义的海岸指海滨与陆地之间的逐渐过渡的地带,范围并不十分明确。狭义的海岸指海滨倾斜角度较大的海岸断崖部分,在涨潮时最高潮面上。按构成物质不同可将海岸分为岩石海岸和沙砾海岸;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海岸、堆积海岸。

海底高原

指海底的顶底平坦、四周陡峭、宽广而伸长、凸起的高地。一般高出海底1000—2000米,绵延几千公里以上,相当宽广而起伏不大。也称作“海底长垣”。

海底山脉

又称“海岭”、“大洋中脊”,由海底的一系列平行的山脉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山峰露出海面而成为岛屿。海底山脉绵延很大而且相对高度大。

大陆架

又称“大陆棚”,也称“大陆礁层”,在水深200米以下的大陆边缘,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大陆架的形成一方面受波浪潮汐等海水运动的冲击破坏,另一方面受大陆排出物与海底堆积而拓宽。大陆架范围大小,主要视大陆边缘坡度大小而定,坡度较小则范围大,坡度较大则范围较小。大陆架上深度较浅,海底营养物质丰富,是海洋生物繁殖的最佳场所,所以在渔业上非常重要,大陆架还是石油储存的主要场所。当今对海洋的利用大多是对大陆架的利用。

也称“岛屿”,指四周被水包围,而比大陆小的陆地,一般大者称“岛”,小者称“屿”,并无明确界限。通常由砾、砂、泥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世界上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磁层

地球磁场在太阳风的影响下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范围就叫作“磁层”。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制约,地球磁场所发生的磁力线向后弯曲,向背着太阳的方向延伸,可以延伸至相当于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地球半径长度以外的空间,磁层开始于地表上600—1000千米处的地球外层空间,起着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各种宇宙辐射和带电粒子流袭击的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

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圈。由于地球重力的吸引作用,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大气圈的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五个大气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目前人们在大气层中的活动大部分是在对流层中进行的。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干净的空气中氮、氧、氩、氖等约占99.97%以上,其次是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大气中的氮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约占空气总量的78%,大气中的氧是生物呼吸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氧,生命就会停止。氧约占大气总量的21%,臭氧含量很少,但作用极大,它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免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吸收了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而少量透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却可起到杀菌抗病的作用,对人类的作用不可低估。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球表面起着保湿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同时防止地球向外辐射能量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以大气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而水汽则使地球的热冷转换不致太强烈,二氧化碳和水汽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大气中的杂质具有凝结核的作用,使大气中的水汽能凝结降水。杂质是导致天气现象变化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每一种物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大气,地球上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生命。

大气窗口

指波长在8.5—11.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辐射,能透过大气层。意指这个波段之内的辐射几乎不能为大气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好像对这一波段的辐射开了个窗口,故称大气之窗。

气温

即空气的温度。是用于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对气温测定目前国际上有两种标准:摄氏温标(°C)和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是以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公式(见“华氏温标”条),观测的气温是指每高出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里的温度表或温度计所读取的温度。

台风

形成于太平洋上的强烈的热带气旋,属暖性低压系统。台风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大风区、涡旋区、眼区。大风区是台风的外围部分,风力多在6—12级之间,当大风区临近时,云层加厚增多,气压下降,气温升高,风力加强。涡旋区是台风的主要部分,是破坏力最大的部分,风力最强。在靠近台风眼的附近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宽达数十千米、厚8~9千米的垂直云墙。附近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常超过12级。眼区是台风的中心部分,因为在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当气旋带动周围空气上升时,中心地区气压降低,在眼区外缘的空气高速旋转,离心力大,使得空气向外运动,眼区空气也随之向外流,这样高空中的空气流就流向眼区进行补充,形成下沉气流,所以当眼区来临时,强风停止,云消雨散,天气平静、晴朗。但当眼区移过后,又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来临时天气恶劣,出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强大的台风能掀倒大树,吹倒房屋,毁坏庄稼,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掌握了台风发生发展移动的规律,台风来临时,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台风的危害。

飓风

形成于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西岸的东部和北太平洋上的剧烈热带气旋。性质、成因与产生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相似。风速每小时可达190千米,破坏性很大。飓风也泛指任何具有狂风特别的热带气旋及风力达到12级的大风。

风力

即风的强度,风力大小一般用风级来表示。

沙暴

指空中带沙的强风。出现沙暴天气时,狂风带着大量沙尘、干土,使空气污浊、天色昏黄,能见度差。沙暴以在有松沙的沙漠地区发展得最好,常见沙丘中,没有混入许多尘土。沙暴产生是由于地面加热产生或扩大强大风力所致,一般白天出现夜晚则没有。我国北方的春季常出现这种沙暴现象。

大气环流

是大气圈内各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的总称。大气运动状况极为复杂,运动千姿百态,规模也不相同,活动时间和变化发展规律都不一样。我们所说的大气环流,既包括短期内的运动状况,也包括长期观察的平均状况。按大气运动的规模,大气环流包括:全球性的行星风系、大型的季风环流以及局部性的风系(如海陆风)、气旋、反气旋等,一般来说,我们把全球性的行星风系称作大气环流。这种大气环流的产生是由于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衡造成的。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聚积到高空,形成高压带,而近地面则形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接受太阳辐射最少、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而高空则形成相对的低气压带。赤道与极地间的气压差促使空气的流动,赤道高空聚积的空气向两极运行,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向东偏移,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基本与纬线平行,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东西运行的闭合环流。气流在这一地区下沉、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这些气压带之间又形成大气环流,于是在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形成信风带,在纬度40°~60°之间形成西风带,在极地附近形成极地高风带。在这几个风带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热量、水分等输送交换的重要方式,促进地球上水、热的平衡,是导致天气变化、气候形成及演变的重要条件。

信风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风向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南半球是东南风,一般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副热带地区的近地面,下沉的气流分别向赤道和极地两侧流去,向赤道流去的气流,在地球偏向力作用下,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东南、东北信风。信风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向不变,风速度有变化,信风是地球上最一致的风。

季风

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行星风系中的风带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大范围、大规模的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夏季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冬季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冬季风。夏季风温暖湿润,冬季风干冷。随着冬夏季风的转变,天气和气候特点也随之变化。世界季风分布区域很广,尤以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最强。亚洲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也是最大的大洋,故季风发育最强。从形成原理上讲,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基本相同,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日变化而引起的,风向变化以一日为周期,昼夜风向不同,影响范围小,仅限于滨海地区。而季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季节变化引起的,以一年为周期,影响范围极广,规模也很大。季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的陆面和邻近的洋面相比,有较大的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冬季造成大陆上气压过高,海面气压很低,形成冬季风,夏季大陆上气压较高,海面气压很低,形成夏季风。但其他因素如陆地地形对季风形成也有较大影响。

液体水滴形成的降水。主要由云中的冰晶、雪粒等因水汽凝结、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最后融解成较大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就会降落。在下降过程中遇到其他液体水滴,直接增大而降落成为雨。一般将降雨强度分为:微雨(毛毛雨)、小雨、中雨、大雨。

降水量

某一地点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的和固态的水,在未经蒸发、渗透的情况下,在一特定时期内积聚的程度。降水包括雨、雪、冰晶、雹、露、霜、雾凇等。常以固定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每天8时和20时测量两次,由此得出某一地区一月或一年内的降水量。多年预测得出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降水量或年平均降水量,这两类降水量一起反映了这一地区降水的基本情况。我国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量最多的在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000mm以上,最少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约为10mm。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在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在10000mm以上,最少的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有时多年连续无雨。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地形、海陆分布等有很大关系。

天气

某一地区短期内大气的状况。它是对气流、温度、降水、云、亮度、能见度和风等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天气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晴、阴、雨、雪、云、风等。其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大,天气主要是受气团和降雨等因素影响而变化的。为预测天气情况,一般准备两个表,一个表用来观测现在的天气,另一个表用来观测过去天气。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天气预报

根据当前的天气形势,结合天气变化的规律,对将来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加以预测,这就是天气预报。对于天气的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天气图表的分析,也结合季节特点、地形、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经验等综合做出预测。通常分为短期(2—3天)、中期(3—5天)、长期(10—15天以上)预报三种。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气象卫星、电子计算机进行天气预报准确性很高。

梅雨

在我国江淮流域及日本南部,每年春末夏初时常存在较长时期的阴雨连绵天气。因在这一时期梅子成熟,且天气连续潮湿,故称“梅雨”或“霉雨”,梅雨季在我国为5月到7月,在日本是6月到7月初,梅雨对于水稻的成长非常有利。梅雨的形成与锋面活动有关。春末夏初,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带来热带海洋气团的暖湿气流,同时,中高纬上空逐渐减弱的蒙古高压输送的极地大陆气团,还有一定势力,不时有小股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在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一带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锋面活动产生气旋,从而形成长时间的阴雨连绵,这就是梅雨。梅雨开始前,天气晴朗,开始后,阴雨连绵,结束后,这一地区又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出现炎热天气。这种炎热天气称为“伏旱”天气。

海洋性气候

也称“海洋气候”或“大洋气候”。是指受海洋显著影响的区域气候,就是海洋性突出的气候,与大陆气候正好相反,这种天气常见于盛行风向岸边吹的地方,主要在大洋岛上和中纬度的西海岸。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量分布也较均匀,西欧、北欧是海洋性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温室效应

同类推荐
  •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
  •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海底世界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神奇怪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怪物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

    《地震应急防护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震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逃生及救助,震后的防疫、心理重建等。《地震应急防护手册》基本上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强调实用性、普及性。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灯台

    灯台

    灯台的目标出现了。老慢和往常一样,七点半,慢吞吞走进办公室,进了办公室的第一眼,也总是瞟向灯台的办公桌。那眼神从老慢的眼皮下漫不经心地飘过来,像一丝微风,除非用心,一般觉察不到。单位里,灯台和老慢算是三朝元老,且都是副处,在这个处处暗战的年代,性别特征在副处级这个区域很明显地消失了。灯台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没有穿过长裙,但灯台喜欢买长裙,衣橱里挂一大堆。今年流行波西米亚风,街上到处是细腰长裙地飘着的女孩子和女人们,说飘,是因为那雪纺的柔美,将女性走路的婀娜衬托到极致,偏偏又全是花团锦簇的图案打底,让灯台看了眼馋得厉害。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 当世界被改成了游戏时

    当世界被改成了游戏时

    (幕后文)回到家后发现家里多了一个称作自己为神的小萝莉后该怎么办?经过一系列的解释后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不是在做梦,我居然真的成为了一个世界的神明。但掌管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居然那么的弱,自己的世界只属于一个在世界链最底端的世界。但不要千万放弃治疗,自己可是一个拥有挂的神。别的神明都在搞一些什么独权主义,在压榨人们的劳动成果,在逼着人们去工作,在吞噬其他的小世界……而自己这里却在搞游戏,玩家们会自愿的去熬夜打怪。“停下!这个怪让我来杀!”而对待其他的世界也是要去搞拥有进步性的民权主义,绝不会完全的吞噬。“记住!和我的子民们交易一定要公平的去交易,绝不要免费的给他们提供服务,给东西要交钱!”而在宇宙中的其他神明依然在像老套路一样去管理,却不知道宇宙即将要来临一次超大的变革!
  • 交锋

    交锋

    省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刚结束,小固县县委书记文守卫就被调任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兼书记。而曾经的同学、上级、原县委书记谢天明正在狱中服刑。文守卫上任之初,面对复杂的监狱内外情况,为掌握第一手情况,决定私访监狱。朋友善意的提醒,领导身边人员的暗示,下级的阳奉阴违,让他觉得监狱更像是一个战场。
  • 寻根

    寻根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旋木隐秋

    旋木隐秋

    那天,风很大,语墨兮和夜玄翊站在桥头,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地平线上方还残留下些许橙红的光影。在暗蓝的幕布下,它们是那样的单薄。它们在空中微微得颤动,一下,两下,三下……直至彻底的消失在夜幕之中,被黑暗……所吞噬。她问他:“如果有一天,你喜欢的那个人离开了你,你会怎么做啊?”他答:“只要她愿意回来,我就会一直等,等到她回来的那一天。”
  •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桌球绝恋》讲述了:那些年,我们都很年轻;那些年,我们对爱情懵懵懂懂;那些年,我们分不清喜欢与爱。当感觉来临时,我们会脸红,会心跳,当看不见某个人时,会想念,会想见,当一个人的时候,会憧憬,会傻笑。那些带着青涩的味道,那些关于我们青春里羞羞答答的回忆,那些,长大的我们,总是怀念的校园时代。
  • 死亡脸孔

    死亡脸孔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