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5800000007

第7章 怪秘地带——令人困惑的自然异景之谜(4)

冰河弯——“冰雪幻境”

冰河湾形成于四千年前的小冰河时期,数千年后冰河不断向前推进,并在1750年时达到鼎盛,然而自此之后冰河却开始融化后退。从近乎垂直的冰崖所崩裂下来的冰山,点缀在冰河湾上,天气好的时候每每受到阳光的照拂,形成了海上晶莹的冰体,仿佛童话世界里的“冰雪幻境”。

走入童话般的“冰雪幻境” 冰河湾国家公园坐落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交界处,距旧纽西50英里,占地330万公顷,围绕在陡峭的群山中,只能乘船或飞机到达。那里有无数的冰山、各类鲸鱼和爱斯基摩人的皮划舟。到达冰河湾的游人在只能居住在帐篷中或在乡村田舍中。根据碑文的记载,冰河湾国家公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就是巨大海湾中活动着的冰河。

缪尔是第一个仔细研究冰河的科学家。1879年,他曾经攀登过高耸入云的费尔韦瑟峰。他描述道:“翼状的云层环绕群峰,阳光透过云层边缘,洒落在峡湾碧水和广阔的冰原上”“黎明景色非凡美丽,山峰上似有红色火焰在燃烧。”陶醉其中的缪尔写道,“那五彩斑斓的万道霞光渐渐消退了,变成了淡淡的黄色与浅白。”如此美景至今仍可看到。自缪尔探险时代之后,冰河沿海湾向北移动了很远,这种现象在北半球其他地方也曾被发现。

整个冰河湾国家公园包含了18处冰河、12处海岸冰河地形,包括沿着阿拉斯加湾和利陶亚海湾的公园西缘。几个位置遥远,且罕有观光客参观的冰河,都属于冰河湾国家公园所有。

缪尔冰川

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哥华乘“发现”号来到艾西海峡时,还没有冰河湾。他所看到的只是一条巨大的冰川的尽头——一堵16千米长、100米高的冰墙。但是85年后美国博物学家缪尔来到此地,发现的是一个广阔的海湾。冰川已向陆地缩回了77千米。冰川一直都在移动、融化……现在,在冰河湾国家公园里,冰蚀的峡湾沿着两岸茂密的森林,伸入内陆100千米,尽头是裸露的岩石,或是从美加边境山脉流下的16条冰川中的某一条。高高的山峰远远耸立在地平线上,俯视这片哺育冰川的冰雪大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4670米的费尔韦瑟峰。

缪尔冰川,位于冰河湾内,在阿拉斯加北端突出的地方,是以科学家缪尔的名字命名的。狭长的冰川湾伸入内陆约一百零五公里,边缘地带还有更多的小湾(其实这是由冰川所刻凿出来的),这些小湾多是遽然而起的冰壁,而这冰壁即为自山坡延伸至海岸的冰山鼻。自1982年以来,缪尔冰川后退速度很快。随着冰川的后退,植物很快地代替冰川,而覆盖了地表。除冰川外,冰川内的野生动物也深深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知识链接

冰河湾特有动物——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又叫秃鹰、白头鹫,生活在北美洲的西北海岸线,常见于内陆江河和大湖附近,是世界珍禽之一。幼雕的羽毛是全白的,长大时褐色羽毛覆盖到只余下头部,所以从远处观看它们的头好像是秃的,但事实上它们的头一点也不秃。白头海雕虽然外貌美丽,但性情凶猛,体长近1米,展翅宽约2米,有“百鸟之王”的美誉。白头海雕飞行能力很强,在阿拉斯加冰河湾国家公园内的峡湾两岸的森林亦可看到它的身影。它们经常在半空中向一些较小的鸟发起攻击,夺取它们的食物。被攻击的鸟都往往会屈服,将食物扔掉,使白头海雕非常轻易地得到美餐。白头海雕也靠捕食鱼蚌为生,也能吃海边的大型鱼类的尸体。

巨人之路——屹立在大海之滨的“天然阶梯”

山依海势,海借山景,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的“巨人之路”,是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天然阶梯”,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

奇特的石柱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屹立在大海之滨。它被称为“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海岸包括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高地。峭壁平均高度为100米。巨人之路是这条海岸线上最具特色的地方。这37000多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形状很规则,看起来好像是人工凿成的。大量的玄武岩柱石排列在一起,形成壮观的玄武岩石柱林。它们以井然有序、美轮美奂的造型,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横截面宽度在37~51厘米之间,典型宽度约为0.45米,延续约6000米长。岬角最宽处宽约12米,最窄处仅有3~4米,这也是石柱最高的地方。在这里,有的石柱高出海面6米以上,最高者可达12米左右。也有的石柱隐没于水下或与海面一般高。

站在一些比较矮小的石块上,可以看到它们的截面都是很规则的正多边形。不同石柱的形状具有形象化的名称,如“烟囱管帽”“大酒钵”和“夫人的扇子”等。

“巨人之路”的传说

巨人之路又被称为巨人堤,这个名字起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代爱尔兰巨人芬·麦克库尔要与苏格兰巨人芬·盖尔决斗。为此,麦克库尔历尽艰辛开凿石柱,并把它们移到海底,铺成通向苏格兰的堤道。大功告成后,他回家睡觉,准备养精蓄锐后跨堤去攻打盖尔。此时,盖尔却捷足先登来跨堤察看敌情,他见到沉睡中的麦克库尔身躯如此巨大,不由暗暗吃惊。而麦克库尔的妻子急中生智,诡称沉睡巨人是她初生的婴儿,盖尔听了更为惊恐,“孩子如此巨大,其父该是怎样的庞然大物?”他吓得撤回苏格兰,并捣毁了其身后的堤道,只剩一段残留的堤道屹立在爱尔兰海边。

火山熔岩的结晶

美丽的传说仍在传诵,但是这道通向大海的巨大天然阶梯之谜,被地质学家们揭开了谜底,原来它是由火山熔岩的多次溢出结晶而成,独特的玄武岩石柱之间有极细小的裂缝,地质学家称之为“节理”,熔岩爆裂时所产生的节理一般具有垂直延伸的特点,在沿节理流动的水流的作用下,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聚集在一起的多边形石柱群,加上海浪冲蚀,将之在不同高度处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

知识链接

·巨人之路面临的威胁·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巨人之路这一世界遗产正在面临威胁。专家预测到21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一米,而更严重的是随之而来的海浪和风暴将更加猛烈地袭击巨人之路,在2050年到2080年,巨人石道上的石块将变得更加陡峭,到22世纪初,人们将难以见到部分巨人石道上的独特景观。

乞力马扎罗山——赤道的雪峰

“乞力马扎罗”在非洲斯瓦希里语中,意即“光明之山”。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和“赤道的雪峰”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

非洲之冠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是非洲最高的山。根据气候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乞力马扎罗山基本气候,由山脚向上至山顶,分别是由热带雨林气候至冰原气候。风景包括赤道至两极的基本植被。因为位于赤道附近所以植被从热带雨林开始。气候分布属于非地带性分布,因此乞力马扎罗山多容易形成地形雨,给它带来丰富降水。

在海拔1000米以下为热带雨林带,1000~2000米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00~3000米间为温带森林带,3000~4000米为高山草甸带,4000~5200米为高山寒漠带,5200米以上为积雪冰川带。因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顶的积雪融化,冰川退缩非常严重,乞力马扎罗山“雪冠”一度消失。如果情况持续恶化,15年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盖将不复存在。援引联合国的报告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融化,在15年后完全消失。违法的伐木业、木炭生产业、采石业及森林火灾,都加剧了冰盖的融化。而乞力马扎罗冰川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据有关研究报告称,气候变暖导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体积过去100年间减少了将近80%,造成附近居民的饮用水供应减少。

赤道雪峰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享有“非洲屋脊”美誉。早在150多年前,西方人一直否认非洲的赤道旁会有雪山存在。1848年,一位名叫雷布曼的德国传教士来到东非,偶然发现赤道雪峰的奇景,回国后写了一篇游记,发表在一家刊物上,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连雷布曼自己也没有想到,就是这篇文章给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众人指责他在无中生有地宣传异端邪教,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使这位传教士备受冤枉。1861年,又有一批西方的传教士、探险者来到非洲,亲眼目睹赤道旁边的这座峰顶积雪的高山,并拍下了照片,西方人开始相信雷布曼所讲的事实,从而结束了对他长达13年的指责。尽管后来仍然有人否认非洲赤道旁会有雪峰,但赤道雪峰的存在至少已有数万年的历史。

被誉为“赤道雪峰”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的坦桑尼亚东北部。在赤道附近“冒”出这一晶莹的冰雪世界,世人称奇。酷热的日子里,从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很少有人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

坦桑骄子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人心中的骄傲,他们把自己看作草原之帆下的子民。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神降临到这座高耸入云的高山,以便在高山之巅俯视和赐福他的子民们。盘踞在山中的妖魔鬼怪为了赶走天神,在山腹内部点起了一把大火,滚烫的熔岩随着熊熊烈火喷涌而出。妖魔的举动激怒了天神,他呼来了雷鸣闪电瓢泼大雨把大火扑灭,又召来了飞雪冰雹把冒着烟的山口填满,这就是今天看到的赤道雪山这一地球上独特的风景点。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世代在坦桑尼亚人民中间传诵,使大山变得神圣而威严无比。1999年4月1日,该国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称“欧盟发达国家准备出巨资用沙石把乞力马扎罗山抬高几百米”。“喜讯”传来,许多坦桑人欢腾雀跃起来,心想:“它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珠穆朗玛峰?”然而,第二天权威人士将事情捅破,原来4月1日是“愚人节”。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人坚信不疑,因为他们明明看到二十多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天天扛着仪器测量雪山么!谜底是在坦桑尼亚举行“2000年世纪登山活动”之前揭开的。政府宣布:乞力马扎罗山的准确高度是5891.77米。许多坦桑人心里开始不平衡了:怎么搞的,山又矮了3米多!其实山还是那么高,只不过过去测量有误差而已。据悉,从1889年开始至今,德国和英国学者几乎像比赛一样对这座大山进行过轮番测量,分别得出过6011、5982、5930、5965、5963、5895等五花八门的数字。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人民的母亲山,世世代代用她的乳汁抚育自己的儿女,给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欢乐。然而,19世纪德国殖民者首先侵入了这片美丽多娇的土地,扰乱了这里的平静和安宁。他们把早已被非洲人民命名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说成是由他们“首先发现的”,并把他们的所谓“功绩”铭刻在石头上。这方记录着殖民主义罪恶的“功德”碑至今仍竖立在莫希一所老式洋房的大门前,现在已变成坦桑尼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尔后英国殖民者又占领了这块土地,伊丽莎白女王又在德国皇帝威廉生日时把乞力马扎罗山雪峰作为“寿礼”送出,演出了一幕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滑稽剧。其实,谁是赤道雪山的主人,原本是最明白不过的。

乞力马扎罗山属于坦桑尼亚,属于非洲,是粗犷剽悍的非洲人的象征。据知,目前它仍然是一座活火山。

扩展阅读

·赤道的雪峰会消失吗·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洛尼·汤姆逊教授通过对南美、非洲和中国等地的热带或亚热带冰原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短短20年时间里,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已经消融了33%。他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再过15年,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自由峰”上的冰雪将会消融殆尽。1999年11月,坦桑尼亚和德国的专家曾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乞力马扎罗山的高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结果发现它只有5891.77米,比原先测定的5895米“萎缩”了3米多。这可以成为汤姆逊教授“冰雪消融”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然而,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长在国民议会就旅游业的相关问题回答说,汤姆逊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设,不足为凭。因为,虽然气候变暖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气候变化是反复无常的,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雪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减少,但在另一段时间内却可能增多。因此,人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忧。

第四第五章 深海真貌深不可测的大洋之谜

海洋浩瀚无边、绚丽多彩,在蔚蓝色的海水之下,更有一个变化万千的海底世界,以及神秘莫测的海洋动物。你想去幽深的海底寻访各种异象奇观吗?你想了解各种有趣而又鲜为人知的海洋动物吗?

同类推荐
  •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人体怪象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体怪象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神秘的人体(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人体(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游戏中的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

    本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揭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游戏都简单得让你吃惊,所使用的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和家里。本书还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使你的实验轻而易举,快乐无穷!
  •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

    《气象与自然灾害》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和气象知识,让读者领略自然的威力并提高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主要内容包括:你知道大气由什么组成吗;空气有质量吗;常用气象名词有哪些;什么是气象观测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打造科学普及教育权威读本,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热门推荐
  • 太上正一法文经

    太上正一法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有这样两位攀登者,他们的身影频繁闪耀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万千患者心坎里……两位共同走过风雨历程的兄弟院士;两位各自取得辉煌成就的军中名医。一段世界医学史上美妙的传奇;一段中国医学界绝无仅有的佳话。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黎介寿;中国现代肾脏病学开拓者——黎磊石。
  • 咒术师的魔法攻略

    咒术师的魔法攻略

    黎兮兮本来是一位纯真善良又可爱的小咒术师,可惜天妒人怨,自从莫名其妙的来到魔法世界之后,就被迫体验了一系列的悲惨生活。亲,打猎吗?挖矿吗?海底求生吗?你体验过天天被人追杀吗?这里应有尽有。黎兮兮(╯‵□′)╯︵┻━┻ —————————————— 新书开坑,对话小说梦中遗迹,支持的来看一下哦!
  • 恋爱宝典(上)

    恋爱宝典(上)

    这是一个作家与出版人相互角力的故事。小说中的作家“我”发现周围的朋友没人再看书,自己也已经很多年写不出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出版人又因为商业利益不断地催促“我”写书。当“我”难得有灵感,决定认真写一本书之后,出版人又拿到“我”正在写的文本,大刀阔斧地改成了具有商业性质的流行小说。“我”不断地写,出版人又不断地改。在这里“我”代表了“美”,而出版人代表了“好看”。与其说是“我”与出版人在角力,更确切地说是“美”与“好看”之间的对抗。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离开一座城

    离开一座城

    第二天,当飞机从北郊机场起飞飞到城市的上空时,田梅透过机窗俯视着身下的这座城市,突然觉得陌生起来,这就是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吗?此时此刻,她想不起还有谁还在这座城市里……周晓曼去了印尼,刘天水回东湾过年去了,叶一凡逃避得无影无踪,连老蓝也去了另一个城市的拘留所。原来,离开一座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离开后,想想一点儿也不复杂。只是,每个人离开的理由不同。
  • 驯龙高手之我为龙王

    驯龙高手之我为龙王

    魂穿驯龙高手世界,培养万千龙王!PS:不跟主角,自创新龙种!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杂院

    大杂院

    本书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常姮为主线,讲述了豫东某小城一个大杂院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呈现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人对改革开放的不同理解,以及人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从无所适从到找到自己生活定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