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3900000013

第13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他的政治理想是:“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不壹于正,而无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显然,董仲舒早已把人类看成了宇宙的主宰,并希望通过人间的努力使社会乃至整个自然变得美丽祥和。

根据同类相动的原理,董仲舒主张用人为的方法去除灾害,去否取泰。

“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这是由于徭役繁多,赋税太重,百姓离散所致,应该用“省徭役,薄赋税,出仓谷,赈困穷”的办法来解决。

“火有变,冬温夏寒”这是由于君主不明,善人不赏,恶人不黜,庸人在位,贤士不举的缘故,应该用“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的办法来解决。

“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则说明君主不信用仁义贤士,不敬父兄,淫荡无度,宫室美盛;解决的办法是“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

以上是通过政策和行政办法可以解决的问题。至于求雨、止雨之类的事,则可用其他的办法。

董仲舒认为:“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在求雨之日,要开阴闭阳,“禁男子无得入市”,“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在他看来,“致雨非神也,而疑于神者,其理微妙也。”而止雨之法,则要“开阳而闭阴,阖水而开火”,“以土日塞水渎,绝道,盖井,禁妇人不得行人市。”董仲舒用于免除自然灾害的方法,完全是以天人感应、同类相动的理论为依据的。

班固说:“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从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有一次,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在家里用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学说推说其意,草成文章,被来访的中大夫主父偃看见,窃其书而上奏皇帝。

或许其中对朝政有所指责,汉武帝读后大为震怒,把董仲舒下吏入狱,判处死刑。后来终于因其弟子的百般请求,董仲舒才得以免死,从此遂不敢复言灾异。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纵观儒家经学的历史,在学术倾向上有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广义的汉学包括西汉的今文经学和东汉的古文经学及其支流;狭义的汉学则仅指东汉以后的古文经学。所谓宋学,则是指宋儒继承和发挥思孟学派的“性命义理”之学并且兼综佛道二家思想而成的“性理学”,也就是一般所谓宋明理学或道学,是儒家经学的一支突起的异军。实际上,宋学的思想是与思孟学派、董仲舒今文经学、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中国化的佛学思潮一脉相承的,因此它实际上是今文经学的一个变种。如此说来,中国儒学实际上只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相互作用、交替登场的历史。所谓汉学与宋学之争,其实质还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经典除了《易经》以卜筮之书得以幸存外,其余各经皆为秦火所毁。入汉之后,五经的传授全靠记忆,由师徒之间一代代口耳相传而来,汉人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成书。由于记忆不确、口音不清等原因,西汉的经学形成许多不同的师法和家法,而这些师法和家法又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所以汉武帝初设五经博士时,规定“各以家法教授”。后来增设博士时,这个传统被保留了下来。终西汉之世,共设了十四个博士,即三个易经博士(施氏、孟氏、梁丘氏),三个礼经博士(欧阳生、大夏侯、小夏侯),三个书经博士(申培、辕固生、韩婴),三个礼经博士(大戴、小戴、庆氏)和两个春秋博士(颜氏和严氏)。其中《春秋公羊传》强调大一统、华夷之别、尊主弱臣等内容,最得汉武帝宠信。所以有人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归根到底是尊《公羊》。”以上所传各经皆用西汉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称为今文经,这种学术也总称为今文经学。

在今文经学流传和发展的同时,又有一些古本经典从地下或孔壁中发掘出来。它们包括在孔子宅壁中发现的《礼记》、《孝经》、《尚书》和《论语》,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左氏传》、《周官》、《毛诗》、《古孝经》和《礼古经》等。这些典籍是用先秦六国文字写成的,所以称为古文经。

在西汉两百年间,一直是今文经学占统治地位。古文经虽有传本,但或藏秘府,或为民间流传,不立于学官。西汉末年,刘歆向哀帝建议把《左传》、《毛诗》和古文《尚书》等列于学官,遭到今文学博士的反对,刘歆又写《移让太常博士书》予以反击,从此开始了两派的争论。王莽篡汉时,出于学习周公“制礼作乐”的政治需要,大力佑助古文经,《周礼》、《左传》、《毛诗》和《古文尚书》得立于学官。光武帝上台,又尽罢古文经,今文经又一次受到政府的尊崇和褒奖。但古文经并未被扼杀,古文经学家仍然可以做官和讲学。

由于古文经内容丰富而新颖,所以东汉时诵习者甚众,出现了许多古文经学大师,其中以马融的成就最大。马融学问广博,兼通各经,有弟子数千,他为群经作注,首开会通今古文经学的先河。马融的弟子郑玄更是博习古文、今文和谶纬之学,他采用今文经学的长处遍注群经,融今古文经学于一炉,从而结束了今古文经学的论争,成为两汉经学的总结者。从此,今文经学便由郑学取而代之了。

今文经和古文经原只是记录文字的不同,后来却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学术派别。他们各立师法、标榜门户,在史料解释、研究原则和方法上产生许多分歧。

今文经学家以为六经皆孔子手定,孔子删定六经是经学的开辟时代;古文经学家则认为,六经只是古代的史料,并非始于孔子。

今文经学家以孔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认为六经是孔子的治国之道,所以偏爱其中的微言大义,注重从中寻求和阐发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古文经学家则以孔子为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把六经当史料看,因而有“六经皆史”的说法。

古文经学家把六经当史料,所以按时代顺序排列各经:伏羲画八卦,所以《易经》列第一;《书经》首篇为《尧典》,所以列第二;《诗经》中最早的是《商颂》,所以列第三;《礼》、《乐》是周公所作,所以分列第四和第五;《春秋》是鲁史,由孔子整理而成,所以列在最后。

今文经学家把六经当成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不同课程,其中《诗》、《书》、《礼》、《乐》是初级课程,因而分列在前;《易》和《春秋》是孔子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思想所在,是孔子授徒的高等课程,所以排列在后。

从学统上说,今文经学以《公羊传》为主,古文经学以《周礼》为主;今文经学家把六经看成是孔子“托古改制”的手段,古文经学家则只把孔子看成是古代史籍的继往开来者;今文经学家一般好讲阴阳五行、灾异谶纬及天人合一之学,古文经学家则注重名物训诂,学风朴实而流于繁琐。

此外,今文经学家以为古文经的传授不大可靠,疑为刘歆伪造,斥古文经学为变乱师法;古文经学家则以为今文经只靠口耳相传,是秦火的残缺之余,斥今文经学家为抱残守缺。

总之,今文经学长于哲学思维,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创造者,受到哲学界的重视;古文经学长于考据训诂,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开拓者,多得语言学界的青睐。

东汉初年,儒家经学呈现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谶纬之学互相冲突的矛盾景象。总的情况是,古文经学势头日高,今文经学根基深厚,谶纬之学也登上了统治思想的宝座,形成三家鼎立的形势。

建初四年,杨终向章帝建议说:“宣帝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

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所谓“章句之徒破坏大体”,是说各方经师皆以己说解经,标新立异,六经的章句越来越繁琐,而且内容互相冲突,已难以担当统治哲学的重任了,必须加以统一才行。

于是章帝下诏说:“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日承师,亦别名家。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此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艺也。,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

于是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共聚白虎观,讲议五经异同。由五官中郎将魏应提出问题,侍中淳于恭把渚儒的解答上奏,章帝亲临白虎观,以诏制作出裁决。后令史臣班固撰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简称《白虎通》。

参加白虎观会议的学者大都是今文经学家,讨论的也大都是今文经学的问题,所以《白虎通》基本上是一部统一今文经学的著作。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贾逵、班固等少数古文经学家,而裁判者章帝也爱好古文经学,所以《白虎通》也受到了古文经学相当大的影响。谶纬之学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论与今文经学是一致的,所以《白虎通》也保留了不少纬书中的内容。另外,在殿文中对答最好的是丁鸿,被誉为“殿中无双丁孝公”,丁鸿的特点是兼通今古文。总之,《白虎通》虽然以今文经学为主,却也可以视为对两家学说的一个初步综合,它实际上预示了东汉经学的发展方向,后来今、古文经学终于在郑玄等人的著作中达到了统一。

《白虎通义》一共汇集43条名词解释,内容涉及社会、礼仪、风习、国家制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如对爵、号、谥、三纲、六纪、宗族、姓名、嫁娶、崩薨、丧服、三军、诛伐、五刑、社稷、封公侯、巡狩、考黜、谏诤、致仕、耕桑、商贾等各个方面都有规范性的解释和说明,具有经义标准和国家法规的性质。

《白虎通义》的中心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作论证,所以首先对三纲六纪作了规定:“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日:敬诸父兄,六纪通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白虎通义》的名词解释中也包含了不少哲学思想。如关于天地、五行、人、性情的解释。关于天地:“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天道所以左旋,地道右周何?以为天地动而不别,行而不离,所左旋右周者,犹君臣阴阳相对之义。”

关于五行:“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谓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一行,尊于天也。火者阳也,尊,故上;水者阴也,卑,故下;木者少阳,金者少阴,有中和之性,故可曲可直,可从革。”

关于人:“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姓,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命者何谓也?人之寿也,天命已使生者也。命有三科以记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习。死之为言澌,精气穷也。尸之为言失也,陈也,失气亡神,形体独陈。”

关于性情:“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之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决》日: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白虎通》的这些思想不仅是对今、古文经学的综合,也是对董仲舒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王莽的灭亡和东汉的建立,士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东汉初期,土族和与其关系密切的儒生们享受了空前的尊宠和荣誉。不仅“三老”、“五更”受到尊养,连皇帝本人也以充当经学大师的门生为荣。可是,随着士族力量的增长,他们总想把皇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最终导致皇权与士族之间的尖锐矛盾。

在各种社会力量中,最便于皇帝利用的是宦官和外戚。皇帝信用宦官和外戚来对付士族,必然招致士族和儒生们的反对。如他们上书说:“地者阴精,当安静承阳,而今动摇者,阴道盛也。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盛于持权用事之象也。”“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士,其为乖滥,胡可胜言!”这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最终导致了党锢之祸。

所谓党锢之祸,其实质是宦官、外戚和皇权共同打击士族及经学知识分子的惨剧,其中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导致盛极一时的两汉经学走向衰落。

同类推荐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清代学术源流

    清代学术源流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源流嬗变,而且对学术演进与世运变迁、政治文化导向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做了深入阐释。总之,这是一部功底扎实、内容丰厚、史论结合、视野开阔、多维创新的重要清代学术史著作。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等等。
热门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重生洪荒青莲道

    重生洪荒青莲道

    这里有老套的巫妖大战,这里有人族大兴的秘史,这里有封神的壮举,同样这里有不一样的西游,这里还有巫妖最后的归宿,最后是无量量劫的毁灭......巫妖过后,那鲲鹏妖师去了何处?那冥河老祖为何拒门不出?封神后为何圣人不知去向,无量量劫到底如何化解,是天道被毁,还是......本人建立个讨论群,群号为:11069589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凤凌九天之恶魔女帝

    凤凌九天之恶魔女帝

    什么忍让谦虚善良,她统统踩在脚下,她就是邪恶就是狂傲就是暴力,又怎样?谁可以将她怎样?她是月舞国的女皇,再也不是那个人尽可欺的北延二公主。她就是恶,高高在上的随意践踏其他人;她就是狠,她可修成别人无法达到的一身术法;她就是狂,永远站在最高处,不屑于看任何人;只有她才最终统一整个大陆,成为唯我独尊的女帝。在这个世界上,唯她一人。什在这个大陆上的四个国家之中,除了她的故乡男尊王朝北延国;还有位于南边崇尚胜者为王,不拘执政者性别出身的澜海国;位于西面,充满神秘的狐仙鬼怪的魔国白空国;东边国力最强的以女子为尊的月舞国。在这个人和魔妖混居的大陆,充满着奇幻的魔法。她本来是北延国的公主,却成了女尊国月舞国的女帝。在那个轻视女子的北延国,在那个冷漠的漠视亲情的父皇,和欲将她置于死地的碧贵妃和姐姐那里受的所有的欺辱和痛苦,她将百倍千倍的奉还给他们!她将一手毁了北延国,让他们所有人以亡国俘虏的身份最屈辱的哭泣。她真心爱的谁?是背叛她她却没有杀他的男子?是月舞国最妖孽诱惑的男子;还是澜海国以权力为目标,却甘心为她身居后宫成为男妃的男子;还是白空国的妖孽狐妖呢?“不喜欢就走!”不过她似乎永远学不会温情呢。美人计?她这个大陆上最绝美的女子怎么没听说过?
  • 首富嫡女

    首富嫡女

    身为天下首富嫡女,却接连遭遇不幸,母亲被害、庶母夺嫡,庶妹虐待、表哥污辱,新婚之夜还被丈夫强行下药,丢给数十个男子,挣扎中,被人了结性命……再度睁眼,她回到了三年前,父亲慈爱,母亲健在,庶母仍在外宅之中,一切重新开始!重活一世,她再不是那个善良可欺的大小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庶母谋害嫡母,巧计送她入地府,庶姐庶妹谋权,让她偷鸡不成蚀把米,表哥禽兽,让他当众受辱,永生悔恨,皇族贪财,妙计周旋,保全家人,前世的恶毒夫君,此生却对她纠缠不休,甚至连那前生未见过的太子殿下也上门提亲,更有邻国皇子,狂妄将军,智多星丞相紧追不放,究竟是倾心爱慕,还是阴谋诡计,且看她一一将所有面具揭开……
  • 我吞噬了亿万世界

    我吞噬了亿万世界

    绝世天才叶天宸遭人暗算,霸气玄灵被废,沦为废人,遭人厌弃!背叛!轻视!欺凌!幸得父亲留下神秘晶石相助,获得无上妙法,万物归源秘术,侵吞天地万物精华,提炼无上秘宝万物源液,变废为宝,弥补一切不足,让他从废物之身,再度成就天才之名。“只要有足够的万物源液,我,就可以比任何人,都天才!”自此,一代绝世天才,吞天噬地,塑最强根骨,凝无上神魂,聚万道法则,演无尽世界,化为震世妖孽,上九天,夺十方圣器,入魔界,诛盖世魔尊,升神界,败绝代天骄,踏外域,灭万界至尊,吞噬亿万世界,终成混沌之上,永恒之主!从今以后,我要这世间,再无一人,敢负我!
  • 农门坏丫头

    农门坏丫头

    谁说穿越不是技术活?甜美妹子突然变小村姑,欲哭无泪。更悲催的是,爹娘木讷姐懦弱,面对一群极品亲戚,怒了,诓不死你们!
  •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上部:为了任务,她只身潜入,奋身步入虎穴大婚当日,新郎远赴法国救治,独留新娘,看似跨世纪的奢华婚礼,却处处透着诡异的画面,别人的婚礼都是热热闹闹,而她方菁的婚礼却是安安静静。新婚之夜,她轻灵如猫夜行,只因豪华的别墅内似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勘察。却不想,她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是他人眼中玩物不知死活的举动。既然她如此不乖,那么,猫戏老鼠的游戏他也不在乎多玩几天。★☆★☆★☆★☆★☆★☆★☆★☆下部:当她沉入海底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开始逆转。千年前的记忆,千年前的情深,以及千年前的伤痛席卷而来。而当他再遇她,他惊喜,他彷徨,他失措。千年后那个会令他再次怦然心动的女人竟然是千年来他魂牵梦萦的那个人。而她却是心冷,情更怯。究竟他该如何弥补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又该如何挽回那颗被他伤得体无完肤的心灵。放手与禁锢,只在刹那之间。片段:“妈咪!那男人在看你。”宝宝说“他是看妈咪的美色,谁叫你的妈咪太过迷人啦!”某女眼皮也不抬,非常自恋道。“妈咪,那男人看你的眼神好像要吃了你。”宝宝继续说。“那当然,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要是他没有吃妈咪的眼神,那就怪了!”某女解释道。“妈咪,那男人走过来了!”宝宝持续说某男走过来道:“小姐你胸前的扣子掉了”某女捂脸四处逃窜........
  • 犬夜叉之歌姬天下

    犬夜叉之歌姬天下

    小孩:姐姐姐姐。女孩:杀生丸,怎么啦!杀生丸:我要你唱安眠曲给我听翼清姬:好!那你乖乖盖好被子,我就唱给你听。有QQ群的哟!欢迎加入犬夜叉之歌姬天下,群号码:325099334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道德真经注疏

    道德真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