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7900000007

第7章

万先廷的气力早已耗绝了,他只是用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强迫着那一双腿跟着弟兄们跑、跑……他觉得自己的那双腿已经肿得又大又粗,好像不属于他的了。他记得在童年时,有一回跑北兵,也是在深夜。他懵懵懂懂,被大叔的手紧拉着直往前跑,两腿好像驾云似的,落地也没有一点知觉。现在,他又体会着这样的味道了。这无形中拉住他的手的,就是整个团队。可是,当跑到离驻地大约还有一小半路程,前面传过来“齐步前进”的命令时,万先廷就觉得全身的力量突然消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试想:一夜的紧张、劳累、困乏、饥饿……这一切在陡然松弛的刹那间都冲击到一起来时,人们会怎样呢?不光万先廷,整个的队伍也显出了疲乏不堪,脸色发青,眼窝下陷,脚步变得沉重起来了。

突然,万先廷听到队伍前面响起了一个略显嘶哑、但却依然热情有力的声音,这声音使他的神经陡然间又振作激奋起来:

“弟兄们!革命军哪有这样行军赶路的?我们来唱个军歌好不好?”

霎时间,士兵们都昂起了头,挺起了胸,有力的回答声震撼着宇宙:“好!”

于是,前面那个有力的声音唱出了开头两句,这是在他们团里弟兄们最爱唱的《少年先锋队歌》:

走上前去啊,

曙光在前!……

雄壮粗犷的声音应和起来,汇成一道澎湃的巨流:

同志们奋斗!

用我们的刺刀和枪炮,

开自己的路!……

万先廷只觉得心里一阵异样地发热,这热流迅速地在全身扩展开来,变成了一种出奇的陡然而来的力量。疲乏、劳累、饥饿、寒冷全都无形间逃开了;他感到自己的精神那样充沛,步伐那样有力,似乎前面再有十倍、百倍的路程,他也能毫不困难地直走到底。

这个领头唱歌的人,就是为万先廷、也是为全团官兵们热爱敬佩的第一营营长——齐渊。

每逢想起这些,万先廷的心里便总是充满了一种幸福自豪的情感。来到这里,他遇见了多少美好的事,多少美好的人啊。正像老冯那回在广州告诉他的:这个团里正是集中了许多革命的精华,集中了许多我们党的优秀种子。是的,这里的每一个人,从团长到士兵,都是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革命和民众的。他们没有丝毫自私的想法,他们来这里丝毫不为贪图什么。在这个团里,关饷比别的队伍少,吃穿比别的队伍差,但艰苦劳累的差事却比别的队伍多得多。他们随时预备为北伐去流血、去拼命、去牺牲。

万先廷一面缝补着军服的肘拐地方,一面想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的磨炼,已经使他养成了对时间的格外准确的反应。只要根据太阳的光线,就能知道哪个时间里该干什么;而且不管他正在专心干什么,到时候他都会毫不迟误的惊觉出来。这时,他不觉抬头看看,便顿时发现夕阳的余光已经从城楼最高层的那一角消失了。这是说,已经到了上晚课的时候。可为什么晚课的号声还没有响起来呢?……是值日的号兵迟误了?不,这不会的。万先廷自到这个团以来,还从未遇到过号兵迟误的事。他们的号声,总是跟每天阳光的位置一般准确。难道是营里的值星官忘记时间了?那当然更不会。在他们团里,这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那么,又是为什么呢?号声明明没有响过,他的耳朵不会欺骗他的。他又想到,团里安排的操课,从来都没有更改过一回的。他们团里就是这样,下一道命令,就好比铁板上钉了钉。做不到的不说,说出来的就得做。何况这又是关乎全团行动的大事;即或是必需临时更改,那也会早在下午就向全团宣布了。这变化,意味着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是的,万先廷想,一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了。

他顾不得再缝下去,便迅速插上针,戴上军帽,站了起来。他向宽大的场坪上望了一眼,这才注意到,操场上的人已经不多了。大约弟兄们也都从这反常的变化中猜测着要发生什么事,已经回到营房里去了。还有一些弟兄正在三三两两地往营房那边走;有一些还在操场上,神情显得有些诧异地互相小声探询着。万先廷正想走过去找个人问问,却见他们的连长康洪生正向他这里走来。

康洪生生得中等身材,结实粗壮,宽头大脸。从外貌看,他显得粗糙、冷漠、甚至有些笨拙。照有些星相家的说法,这种人是命里注定做粗活路的。他那一双又大又厚的手脚上布满老茧,皮肤发黑;不知是他的沉默用心过度,还是从小过于沉重的劳动的折磨,使他的相貌远比他那二十三岁的年纪苍老得多了。他走路也跟他的为人一样,稳稳当当,不慌不忙。不过,使万先廷诧异的是,在他那经常沉默的脸上,这时明明微露着开朗的喜悦。这又是为着什么呢?

万先廷疑惑地迎到他面前,行了个举手礼,立正站着问:“连长,夜里的晚课还上吗?”

“不上了。”康洪生摇摇头说,他的湖北口音还挺重。接着又欣喜地说道,“老万,我们的队伍就要开差了呢。”

这消息把万先廷陡地震动了。开差,这就是说,要打出去了!北伐就要开始了!

这一天,万先廷盼望过多久,他的家乡和亲人们盼望过多久,全湖南、全中国的民众又盼望过多久啊!多少年来人们在梦里都想着的事,怎么就这样突然地要实现了?……

万先廷当然不知道,这件事的实现并不是突然的。早在他刚到这个团来的那时——甚至早在他离开家乡之前很久——这件事就已经在激烈地酝酿着了。半个月以前国民政府的一次常务会议上,出师北伐的议案被正式提了出来。蒋介石和他的谋士们“将”的这一军果然厉害,而且通过在这以前的充分准备活动,得到了各军将领们的一致支持。共产党人诚恳地答应了考虑这个提议。事情是明摆着的,共产党人不会看不出来。但他们却认真地开会、商讨、分析条件,同各方面接触。这样严肃冷静的态度,反而使蒋介石变得焦躁狐疑起来,不知共产党人手里握着什么法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十多天之后,出于蒋介石和他的谋士们的意料之外,共产党人主动向国民政府提出,立即派遣由共产党员做骨干组成的团队担任北伐先遣队,打向湖南去。

“从广州来了好多同志哩。”康洪生小声地说。他们都明白:这就是说,党的领导机关已经在为他们团队的出征进行过具体商讨了。康洪生沉默了一会,又接着兴奋地说道,“刚才,营长已经赶到团部开紧急会议去了。”

万先廷知道,连长是不轻易说话的,他说出的消息,一定是千真万确的了。这时他顾不得多想,只是性急地问:“连长,几时出发呢?”

康洪生望着他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知道万先廷盼北伐盼得最急,才赶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虽然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出发就是这一两天之内的事情;可他平时养成了说一是一的习惯,估计中的事从不轻易说出。只说道:“团里办事你还不晓得?说动就动的。”

万先廷点点头。在他们这个团队里,全体长官和弟兄都养成了紧张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光今天的事不能拖到明天,哪怕是头一分钟能做好的事情,也决不允许推迟到下一分钟去的。也许北伐的行动,比他们所预料的还要快得多。

“看,一定是有事情了。”康洪生忽然冷静地望着营房外面说。

万先廷抬头看时,只见营长的勤务兵从大操场上匆匆向他们走来。那勤务兵走到面前,向康洪生敬了个礼,报告道:

“三连长,营长请你马上到团部去。”

康洪生点点头,向万先廷道:“你也回排里去,要冷静一些!”他便跟勤务兵一起向营房走去了。

万先廷在原地呆站了一瞬,他完全沉浸在预料不及的兴奋和憧憬里了。故乡的峰峦重叠的山村,村外那明镜一般清澈碧绿的荷塘,那熟悉而亲切的山字脑的房屋和白粉墙……霎时间一起都涌现到面前来。在这中间,又出现了他久已渴念的亲人们的脸:大叔、大婶、还有那个结义的兄弟黑牯——他是个性子火暴、倔强的毛头小伙,十七岁。他们一块在三公家做长活的。——最后,大凤的那张红润妩媚的、焕发着青春光彩的脸,和那双光芒闪闪、含情脉脉而又略带羞怯的大眼睛,清晰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似乎她也已经知道了这个激奋人心的喜讯,在向他微笑着。……想起连长的话,他不觉难为情地叹了口气,决心不再想这些。一路走,一路他还这样提醒自己,可是不行。

他的心又怎能平静,他又怎能片刻忘记那些曾经为他的成长饱经忧患,而今还在苦难和血泪中盼望着革命军的亲人啊!北伐,对于万先廷来说,是一个多么实际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祖祖辈辈无数先人为它流血拼命过的那个目标:土地和生存啊!说起来,这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真理:人,都需要生存;而农夫,生存就靠土地。可在世界上,就出现了这样惨痛的事实:成千上万人的生存权利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几千年来,为了夺回自己这起码的权利,多少人前仆后继地进行了斗争。几千年来,在这条斗争的道路上,前一代倒下去,后一代接上来;多少先烈的头颅和热血,多少孤儿寡妇的惨痛的血泪……直到今天,他们才找到了这条光明宽广的出路:革命!

这一切,有谁比万先廷感受得更深刻。他们的一家——千千万万这样家庭里的普通的一家——就是这血泪写出的历史的见证。

一九。六年(农历丙午年),万先廷刚满一岁,他就失去了父母。那年遇上大灾荒,东家逼租,官府催粮。草根树皮都抢光了。许多被饥饿熬红了眼的人,到深夜把刚埋下的死尸都扒出来吃掉。急公好义的人纷纷在乡里揭竿而起,打贪官、劫富豪,杀富济贫。在平浏醴一带,哥老会、天地会、洪江会都聚集起成千上万的饥民,开仓放粮,“替天行道”。那时,洪江会在浏阳东乡起事,几天之内,集起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浏阳城。安平桥靠近东乡。万先廷的父亲万东升,素日为人义气,专爱打抱不平,最受穷弟兄们爱戴。这时听到消息,他扎起青布包头,抄起一根冲担,站到青龙寺门前的台阶上;洪钟敲响,一呼百应。他们集拢几千人,竖起了洪江会的大旗。深夜,义军打着火把,扛着梭镖大刀,头扎青布头巾,漫山遍野一条条火龙,赶往浏阳去参战。可是刚靠近县城时,就传来洪江会失败的消息,大头领姜守旦在乱军中不知下落,义军队伍死伤无数。浏阳城一片血腥恐怖,四门挂满起义弟兄的头颅。那时节,万东升正是血气方刚,冲担一举,带着义军队伍猛扑上去,同清兵的巡防队展开了血战。那清兵都有洋枪,义军队伍经过英勇残酷的奋战后,终于失败了。万东升身负重伤,他掩护着弟兄们撤退到最后一个人,但是他自己,却从此没有回来。……

那时节,赵五公刚从先人手里接过族长的大权。“一人造反,九族当诛”。万先廷的母亲娘家姓赵,又是“造反首领”的妻子,当然逃不脱族规家法的魔手。在一个昏天黑地的夜晚,她被五花大绑地从祠堂里拖出来,被藤条打得遍体鳞伤,颈上挂着磨盘,沉到了那条通向县城的河底。多少人含着热泪,多少人嘤嘤低泣,在火把的忽明忽灭的闪光下,眼看着那无情的波浪,抹去了水上的漩涡……

亏得赵柄清冒着性命危险,把周岁的万先廷抱到家里。那时节,他们夫妻立下弘誓大愿:纵然自己的孩子一个也活不下来,也要把这个英雄的幼苗扶植成人。是啊,为万先廷,他们耗费了多少心血!在那些艰辛的岁月里,他们终年过着半糠半菜的生活。

遇到忙月,他们都下了地,只得把孩子也带到地里。万先廷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到他两岁时,赵柄清便有了第一个女儿。在劳动和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懂事得早;他们从父母的脸色和目光里,接触到了这个残酷不平的世界。他们从小便养成了一颗善良而又倔强的心。

好几年过去了,丙午年的“造反”已经变成了遥远的故事,万先廷才头一次知道了自己真正的父亲和母亲。尽管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赵柄清还是和妻子商议着,把七岁的万先廷送到邻村的一个学馆里去上学。他在那里读了四年。在那四年里,他懂得了许多。除了知识的增长,最使他难忘的,便是那些势利的冷眼和富家子弟的欺凌。

不过,在那些岁月里,也有最使他感到欣慰和幸福的,那就是跟他一同成长起来的赵柄清的大女儿,比他刚小两岁的大凤。她已经长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了。她鲜润、姣好,像一朵尚未开放的带着清晨露珠的蓓蕾。有时候,万先廷在学馆里读书人了迷,中午不回去吃饭。大凤便提着一个小圆篮给他把饭送来,看着他吃下去。有时万先廷不愿吃,她就跟他摘一把辣椒,用火烧了拌在菜里;万先廷最爱吃这样的辣椒了。他也教她认字,把从塾师那里听来的故事讲给她听。这时候,她便好奇地睁着那双黑晶晶的大眼睛;听得兴奋时,她那圆圆的苹果样的小脸上便泛起一阵阵红晕。他们忘记了自己眼前的苦难,也忘记了家庭的不幸,他们似乎觉得,一起进入了另外的一个开阔而美好的世界。

同类推荐
  • 遥远的大红枣

    遥远的大红枣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幽灵汽车》作者福翠尔共创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机器凡杜森教授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布局离奇、解答高明,体现了福翠尔高超的推理创作天赋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凡杜森教授拥有天才的大脑、敏锐的直觉和精湛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任何费解的谜团,被誉为“美国的福尔摩斯”。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着短篇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诠释着推理小说“解谜至上”这一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其中如《逃出十三号牢房》等名作,几乎入选了所有推理小说的推荐书单,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一九一二年,杰克·福翠尔携妻子前往英国洽谈作晶出版计划。
  • 尼罗河上的惨案

    尼罗河上的惨案

    琳内特·里奇卫拥有一切——年轻、美貌、过人的头脑,而且还继承了巨额财产。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闪电般地与自己的地产经纪人,也就是好友奎杰琳的男友多伊尔结了婚。婚后幸福的二人决定去埃及度蜜月。决意复仇的杰奎琳、偷偷在琳内特财产上做了手脚的律师,以及其他许多似乎是外人的游客,与他们登上了同一条船。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是程贤章著名获奖作品,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将笔触深入到主人公杨洋的心灵深处,通过他与三位女性的交往与爱,展示了一个特定年代青年人的特定的爱情以及人物因情而爱而发自心灵的火花生活历程。小说的创作颇具客家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从小说创作艺术角度进行研究。
  • 那些远比电影更好看的原著小说(套装10册)

    那些远比电影更好看的原著小说(套装10册)

    本套装包含10本电影原著小说:《悟空传》今何在作品,同名电影上映首日票房过亿。《步履不停》同名电影豆瓣评分8.8,拿遍各大国际影展重要大奖。《长夜漫漫路迢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自传性代表作,9次改编成影视剧。《怦然心动》在网络获得极高赞誉的电影同名原著。《刀锋》毛姆以自己的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看哭全北欧的瑞典票房冠军电影同名原著小说。《走出非洲》同名电影获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了不起的盖茨比》多次被翻拍为电影且荣获两项奥斯卡大奖。《无境之兽》美国年轻小说家伊维拉处女作,洛杉矶时报图书奖。《起风了》宫崎骏动画生涯收官之作。
热门推荐
  • 蜀山灵蛇

    蜀山灵蛇

    我家在醉仙崖,老妈是条美人蟒,邻居是独角神貅和芝仙芝马?这情况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
  • 中唐名将

    中唐名将

    张巡在唐朝开始不过一区区知县,但是经过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之战(睢阳,现在的河南商丘),唐肃宗追赠其为扬州大都督,远荆州大都督,封其为邓国公。赠张巡妻为申国夫人,张巡子为金吾大将军。大中年间,更将张巡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上。由此可见其在安史之乱中所起的作用。 另外,陕西境内有老王会一说,所为孝王,即是两位爱国英雄张巡许远;还有,道教玉帝封为“宝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司马圣王,亦称斩鬼张真君,其像为白面黑须幞头持笏的文臣装束,有联曰:“忠勇称司马,英圣号圣王”。附神有许远、部将南霁云、雷万春、妻刘氏、妾柳氏,还有雷万春等。 在福建莆田,张巡还被尊奉为司马圣王,是保境安民的神灵。每年在正月闹元宵中,有不少地方抬着张巡、许远和手下诸将的神像绕境行道,盛况空前,热闹非凡。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抬着他们的神像呢? 。。。。。。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十年前,她是豪门千金,天价难娶,他是穷小子,身无分文。十年后,她家破人亡,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却成为一等一的精英,傲视群雄,拥有一切。再见时,他邪魅妄笑:“亲爱的前妻,我们的账该好好算一算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初恋不难忘,有多少痛刻骨铭心,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泰尔宣称:幽默只是外表,里面藏着温情,这是因为幽默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是人性、人情的表现,是高尚品德的外化,其深层形态是崇高的和滑稽的奇异结合。语言是“伴随着温度”的东西,而幽默沟通术则是使语言“升温”,赢得人心的绝佳方式。
  • 捡个丫鬟非常弱

    捡个丫鬟非常弱

    长的不绝美,身份不特殊,我认了米有爹娘疼,老是被虐待,我认了可是…为毛我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也就算了…为毛还遇上群战?!“你们继续…”看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某人讪讪的爬回棺材。————————这是一个漂亮的神医美人捡到了一个贰货穿越丫鬟的故事。这个丫鬟.长相很弱!?这个丫鬟.身手很弱!?这个丫鬟.脑子很弱!?到底弱不弱!谁捡谁知道!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5中篇小说卷》选取了2015年优秀中篇小说八篇,包括姚鄂梅、普玄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 飞越云之南

    飞越云之南

    中短篇小说集《飞越云之南》,集薛舒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华,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审视当代生活层面,以及当代生活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警醒人伦道德的七部中短篇小说,共15万字。
  •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大婚十日,她使出浑身解数宠惯后宫,他对她的投怀送抱也乐意之至。然,当他以为这是一场柔情戏码的时候,她却消失无踪。六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对他若即若离,一个躲一个追,最终,他因为他那个可笑的帝王尊严伤害了她。她带着孩子远走,他后悔是否来的及!
  • 穿越异界很累的

    穿越异界很累的

    重生?穿越?校园?都市?异能?未来是好是坏?就把握现在,成为最强存在……楚云瑶:“老哥,别突然自我陶醉了,挡住我看新番了。”魔女:“别忘记去趟涂山妖馨斋买限量五彩棒。”楚云瑶:“还有异世界食堂的……”楚天行:“好,好,知道了,就知道吃,走了。”楚天行随手开了个空间门,一脚踏进去。然而好像忘记拿钱了……只能拿着龙之泪卖了几十块钱。明明一身传奇装备,一套无敌能力,能屠龙,能灭星……却沦落到给家里妹妹和魔女去异世界带饭,哎,去异界也是很累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