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2200000014

第14章 产业观察(12)

白酒骨干企业的人士认为,全国白酒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大家可以接受。但是,由于当前的竞争属不平等竞争,且各地都有不同的保护政策,新税制使严格规范的酒厂活不好,甚至活不了;而那些偷逃税款的小酒厂也是死不了,有的可能还会过得更好。骨干企业都有严格的财务制度,严格照章纳税,而对于一些偷逃税的企业来说,新税制对其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却可趁机扩大市场,目前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有效的手段对小酒厂进行有效监控,这只会进一步加深了守法与不守法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为保证国家重要财政来源——白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有关部门还应该尽早为企业“洗牌”制订出“规则”。

首先,要加快国家立法进度、依法治酒,克服地方保护、市场封锁。由于国家统一的规定一直没有出台,地方的规定又不一致,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缺乏统一协调、执法力度不够,致使酒类的产销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各方面对酒类立法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国家尽快进行酒类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酒类产销目前的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这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全背离。由于新税制的执行,白酒产品提价,但那些偷逃税的企业或受地方保护主义“庇护”的企业,却没有动作,导致骨干白酒企业的利润下降,销售困难。2001年4月以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开展,以及不断创造的骄人战绩,把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对于酒类行业打破地区封锁、进行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可能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其次,严格当前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全面清理整顿,压缩过大的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行业效益。实行许可证管理是对企业资格和行为的管理,是全行业管理,不限制身份,任何经济成分的企业只要具备资格就可以进入酒行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正在进行白酒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要达到监管的目的,就必须严格标准、严格管理,首先是资格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资金、技术、人员、场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在规模、工艺、质量、环保和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其次是行为规范,要求企业的生产、批发、运输和管理等方面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必须按章纳税。凡在资格和行为上达不到要求或标准降低,就要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处罚或行业禁入。只有这样,才能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才能最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行业的效益,才能达到“洗牌”目的。

再者,加强税收征管,发挥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以利于优胜劣汰。税收征管,可以对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效益好的企业产生促动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还是小型企业的白酒行业来说,税收征管的力度只会被这些无序的小企业“化解”,最终还是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因此,要达到目的,还是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严格准入条件,严格税收,使那些效益差、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被“洗掉”——自然淘汰,同时配合税收部门做好管理监督工作,使酒类行业这一可以也应该为国家财政积累资金的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加强行业管理,更好地为企业、为政府服务。行业协会是国家了解行业信息、对行业进行管理的中介组织和重要力量,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以及国内外的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可以使行业更好地发展。新税制实施中的问题,白酒企业可以及时向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反映,协会把企业的意见反馈到有关政府部门,以使政府部门做好决策。

(原文发表于2001年9月26日《华夏酒报》)

五毛的从量消费税给白酒企业带来什么

从2001年国家出台白酒每瓶五毛的从量消费税,白酒企业一直为此叫苦不迭,五毛的从量消费税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给规范守法白酒企业造成种种困难。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为此经过多次调研,以及召开大中型骨干企业座谈会,多次将“实施五毛的从量消费税”情况向国家有关财税部门反映企业的呼声。那么,五毛的从量消费税到底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什么?

一、扶大不明显,限小不成功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酿酒行业的骨干中坚,这些企业设备、工艺、技术、管理、治理污染等方面有优势,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些企业兴衰决定着行业和产业的兴衰。但实行从量消费税以后,生产低价白酒对于依法纳税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无利可图,只得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压缩产能。据调查,“五粮液”酒厂、“兰陵”酒厂等上万人的企业,已有上千人的熟练工被迫下岗;“沱牌”酒厂,原有从业人员一万多人,现已有65%的下岗;河南省的“仰韶”酒厂过去有8500人,现在只剩下几百人。大量的下岗人员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社会稳定。

据统计,200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量为476万吨,全国白酒产销量为72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销量的66%。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量为311万吨,全国白酒产销量为74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销量的42%。三年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加了60%。从绝对产量看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比2000年少产酒165万吨。而全国产销量比2000年增加20万吨,合计增近200万吨。这说明开设从量消费税以来,非规模企业的产量新增20万吨,同2000年非规模企业253万吨的产量比,相当于翻了一番。

据悉,自2001年以来,江苏、山东、山西、安徽、河南、四川等产酒大省每省约增加作坊式小酒厂1000家-3000家不等。这些企业大部分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质量不稳定、工业污染严重,大大降低了酿酒行业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阻碍行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扶优限劣成为纸上空谈

众所周知,优质产品是优秀企业生产出来的,生产优质产品要靠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质量管理,齐全的检测设施,优秀的技术人才做保证。

但实行从量消费税以后,骨干企业为了生存,只好牺牲市场换效益,大量压缩中低档产品产量,力推高价位产品。不仅形成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而且受社会购买力有限,高端市场空间狭小的制约,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只好拼广告、拼包装、拼促销,导致和引发过度的市场竞争,助长恶性促销、过度包装、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使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长此以往,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将日趋下降。

过去,在白酒行业有句老话,叫作“高档产品树形象,中档产品创效益,低档产品占市场”,据估计规模以上企业的中低档产品产量市场占有接近70%。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对中、低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质量管理十分重视。但到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全部产量约占全国产销量的40%,其中绝大部分是中高档酒,低档产品的份额已经微乎其微。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占总产销量60%的,售价在5元左右的酒类产品大都不是大中型企业生产的。我们不能说目前市场上的低档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但是就其生产者的装备水平,检测能力,其质量保证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低档产品又消费在市场、质检监管能力弱,消费者健康意识低的城镇乡村,这无疑给低档白酒消费市场的消费安全造成隐患。

三、税收增加不明显

由于税赋加重,以及征管不力等原因,导致国家税收并无合理增加。以规模以上企业的税收情况为例,2000年税收总额为84.25亿元;2004年为100.10亿元,增收不足26亿元。实际上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就增加100个亿,仅消费税也应增加20个亿左右,加上增值税收入肯定要大大高于26亿元。按年产酒700万吨计算,全国每年还应多收70亿元的从量消费税,但实际并没有收到。

针对财政部办公厅草拟的《关于白酒消费税政策调整意见》中“白酒消费税的定额税率暂维持每斤0.5元不变”的调整措施,酿酒企业普遍认为政策的初衷是通过税收杠杆达到扶优限劣、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等目的。但从这几年来的执行情况看,从量消费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不仅不能扶优限劣,扶大限少反而加重了骨干企业的负担,助长了违法小酒厂的泛滥,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应该取消。

(原文发表于2005年6月2日《华夏酒报》)

聚焦白酒消费税

近来,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最大的热点莫过于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在经历了一番沸沸扬扬的大讨论后,如今,白酒行业还有一大群眼睛在迷茫地观望着、等待着消费税新政实施后的影响,中小企业还在涨价与不涨价的煎熬中挣扎,部分企业顶着国家税务总局禁止借此次消费税计价调整而涨价的要求而涨价,忽视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与长远利益的影响。

可以说,在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实施一个月以后,经过国家税务总局几次对白酒行业所采取的举措进行解释之后,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已经慢慢开始进入执行期,第一批次的大型企业也完成了消费税核准。但是,当前白酒行业对于此次消费税调整仍然缺乏一个宏观而专业的解读,缺乏专业指导企业应对此次调整的一个完整的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分析体系。

纵观之前业内外的诸多报道,没有对企业形成正面的引导,却对国家宏观政策制定部门造成压力。因此,全方位解读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为企业正确理解和适应消费税新政建言献策,助推白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白酒消费税的前世今生

在经历过白酒企业“涨声一片”、媒体宣传从“白酒消费税调整”到“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转变、国家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一系列阶段之后,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逐步在企业、消费者面前“揭开红盖头”,从争论中逐步付诸实施。正确认识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白酒消费税的诞生

我国消费税于1994年开始实施,是政府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从批发商或零售商征收。烟、酒及酒精,都在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之内。

我国消费税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征收:生产环节、进口环节、销售环节。对国产白酒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对白酒的出厂价进行课税。

目前,我国的消费税按“价内税”的方式征收,税金包含在商品的零售价中,由厂家代为缴纳。“价内税”的方式也给税务计算造成一定难度,价格构成不透明,难以掌握价格和税率,不能形成直观的价税比率。消费者在实际购买烟酒等商品时,很难知道自己缴了多少税金,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纳税的,因此,不利于达到抑制消费的目的,不利于引导烟酒行业的发展,实现对烟酒行业的调控。

(二)白酒消费税的几次调整

我国的消费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近些年来,像其他税种一样,根据税种实施和当时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2001年增加从量税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就根据当时我国消费税实行的情况,通过论证1994年消费税实施以来,酿酒企业存在规避消费税的现象和酒产品计税价格偏低的现象,为实现与国际上对酒类消费税征收惯例接轨,解决对酒产品只采用定额征收办法导致不公平税负的现象,平衡酿酒企业税负,保护国家税收,对消费税进行了调整。

2001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1]84号联合发文,将白酒消费税调整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即对以粮食和薯类为原料生产的白酒,在维持原25%和15%比例从价计税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每500克白酒0.5元的从量征税,同时停止企业外购已完税原料酒和酒精的税款抵扣。

总体来讲,2001年消费税调整,是国家为实现消费税更好征收,更适合国内税制,加快与国际接轨而进行的调整,是国家清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消费税调整,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保护主义,对酿酒行业进行了指导和规范。

2006年改为统一税率

2001年白酒消费税调整之后的几年里,我国白酒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依然比较混乱,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白酒生产和流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税收控管缺乏有效手段,税收流失比较严重;二是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实行差别税率形成税收漏洞,增加了税收控管的难度。因薯类白酒税率低,为企业钻政策空子提供了条件,成为企业避税的一个渠道。为解决白酒行业中的现实问题,国家对白酒消费税进行第三次调整。

同类推荐
  •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养殖、饲料、粮食等各类涉农产业的减免税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刘邦驰文集

    刘邦驰文集

    我们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创见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在我国更加完备、更加系统和更加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不再给资本家、投机客、“砖家”当炮灰。
热门推荐
  •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但彼此挂念;抗日战争后,他们在“竞争”中,洋溢着各自的才华。杨绛,一位见证两个世纪文学历史的大家;钱钟书,一位令人拜服的国学大师。
  •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翼战刃

    银翼战刃

    心理学上面有一个现象叫做自证预言,简单解释就是人会不自觉地按自己内心的期望来行事,最终令自己当初的预言发生。当我们渴望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会倾向于找寻更多符合该期望的讯息,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行动,最后那个事情就真的发生了。烧脑程度:★★★★★★☆PS:未满18的小朋友请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新年过后开始更新本书……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上神要历劫:妖妃,嫁到!

    上神要历劫:妖妃,嫁到!

    “注孤生”麒麟帝君是整个天界最不受欢迎的家伙。顶着一张比女神还美的脸,安的一颗比直男还直的心。自己不解风情就算了,天天跟天帝进谏劝婚,自比明镜魏征。天帝被他念烦了,下旨:派去人间,历情劫!传值官:陛下,派哪位女神仙去考验他?天帝:什么女神仙,给他个女妖精!
  • 调皮王妃闹王府

    调皮王妃闹王府

    步雅佳,现代米虫,一朝穿越成丞相之女叶琴歌。什么?叶琴歌年轻貌美,居然是被未婚夫三王爷南宫射和妹妹联手坠崖的?好你个南宫射,嫌叶琴歌太过文静是吧,且看她重生之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滔滔之势三王爷如何抵挡!一番没有烟火的回合之后,孔雀南宫射,动心了吧,嘿嘿,小样,姐姐的选择不只有你,为毛要嫁你?等等,三王府小三各式各样,呼之即来,任其玩闹?这条件不错,考虑考虑,找小三玩可是她人生的一大乐趣。
  • 职场,名人说

    职场,名人说

    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职场人士,现身说法,讲述自己遭遇的种种职场困境,十位知名成功人士结合具体真实的情况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让您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位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职场常识。阅读这本书不但能助您在职场走的更顺,您的人生也会变得有更加轻松和成功。
  • 君若桑榆

    君若桑榆

    侯门嫡女归来,私生女身份成了众矢之的,却不知如今的她,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软柿子。一朝穿越,特种兵变千金,超凡记忆惹人叹,腹中书墨解危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愿化桑榆,悄然相伴。卿本佳人,翻云覆雨,笔书江山,智定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惟有光阴不可轻.2

    惟有光阴不可轻.2

    魏光阴不知去向,叶慎寻林中遇难,留下了很大的伏笔。第二部中,魏光阴从一个病娇少年逐渐黑化,叶慎寻也强势归来,两个人为争夺程改改互相较劲,而背后几大家族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
  • 杂货封神

    杂货封神

    正统简介:唐临有一个荷包,生成杂货,售卖杂货,花钱就能修炼,他觉得这挺好的。不正统简介:山巅云海间,白衣青年,手握光华流转的长剑,面对一位,身边站着两个小童的灰衣少年,“亮出你的宝器,咱们大战三百回合”灰衣少年抬手,站在他身边的小童,左边的粉嫩小姑娘,递上一把扫帚,右边的鼻涕小童,捧上一双草鞋,灰衣少年抬头,懒懒的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