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121

第121章 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一

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实成就不成就性。为遮彼执显成就性不成就性体俱实有故作斯论。问何故此中及后定蕴俱依七种补特伽罗而作论。前于结蕴不善纳息。唯依五种补特伽罗而作论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复次前结蕴中依有结者而作论故。不说后二补特伽罗。此及定蕴依有智定补特伽罗。而作论故亦说后二。复次前结蕴中以补特伽罗为章。以烦恼为门故不说后二。此及定蕴以补特伽罗为章。以智定为门故亦说后二。以慧解脱及俱解脱虽无烦恼。而有智定故具说七补特伽罗。广辩七种补特伽罗如前结蕴不善纳息答随信行于八智。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义不定故。谓苦法智忍时无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者。若未离欲染入正性离生。不成就他心智故名无他心智。彼成就一世俗智。若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成就他心智故名有他心智。彼成就世俗他心二智。苦法智苦类智忍时。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者。此二心顷若不成就他心智但成就三。谓法智苦智世俗智。若成就他心智则成就四。谓前三加他心智。后位增智准前应知。随法行亦尔者。如随信行或成就一乃至八故。以此二圣地等道等所依身等离染亦等。唯根有异。谓随信行是钝根摄。若随法行是利根摄。信胜解于八智或成就七八。谓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者。谓未离欲染不成就他心智故唯成就七。若已离欲染亦成就他心智故具成就八。见至亦尔者如信胜解。或成就七。或具八故。以此二圣地。等道等所依身等离染亦等。唯根有异准前应知。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于此八智皆成就者。以此三圣皆已离欲染具成就八智故。

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八智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过去未来俱非实有。为遮彼执显彼实有。复次前虽总说成就八智。未依三世分别多少。今欲说之故作斯论。答随信行于八智。苦法智忍时无他心智过去未来一。现在无有他心智过去未来二。现在无者无他心智有他心智义如前说。一谓世俗智。二谓世俗他心智。忍非智故现在都无。苦法智时。无他心智过去一者。谓世俗智未来三者。谓法智苦智世俗智。现在二者谓法智苦智。有他心智过去二未来四。现在二者过去未来加他心智现在不加。以他心智见道决定无容现前亦不修故。后位增智准前应知。随法行亦尔者。此二地等广说如前。信胜解于八智。无他心智未来七。有他心智未来八。过去若已灭不失。现在若现在前者。过去若已灭非得果练根及退故失则成就。若未已灭设已灭三缘故。失则不成就。此说无漏智。或他心智非世俗智。以世俗智过去未来定成就故现在或一或二或三。若无心时都不成就。见至亦尔者准前应知。身证等三如文具说。已灭不失谓若已灭非练根等及退故失则成就。

随信行乃至俱解脱。法智乃至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诸智虽可一一现前不得有二。为遮彼执显智现前或一或二或复三种。有余复执。入现观时总观四谛。四智顿起为遮彼执显现观时。各别观谛无二谛智俱时起义况得起多。或复有执。多识俱生多智并起。为遮彼执显一有情一刹那中唯起一识。智体亦尔故作斯论。答随信行法智现在前时。二智现在前。谓法苦智二。广说乃至道智现在前时二智现在前。谓道法智。二者谓见道位七智现在前时。一一刹那智体虽一而义说二。谓对治故或名法智或名类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随法行亦尔者。此二地等广说如前。信胜解法智现在前时。或二三智现在前。谓法苦智二广说乃至道智现在前时。或二三智现在前。谓道法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道类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者。谓修道位诸智现在前时。一一刹那智体虽一。而义说二或义说三。谓无漏智现在前时。若苦集灭智及他心智所不摄道智但义说二。谓对治故或名法智。或名类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若他心智所摄道智则义说三。谓对治故或名法智或名类智。行相故名道智。加行故名他心智。有漏智现在前时。若非他心智则唯一智。谓世俗智。若是他心智则义说二。谓自性故名世俗智。加行故名他心智。见至身证亦尔者。谓位等故诸智现前义相似故。慧解脱法智现在前时。或二三智现在前。谓法苦智。非尽无生智二。是尽或无生智三。广说乃至道智现在前时。或二三智现在前。谓道法智。非尽无生他心智二。是尽或无生或他心智三。道类智非尽无生他心智二。是尽或无生或他心智三者。谓无学位诸智现在前时。一一刹那智体虽一而义说二。或义说三。谓无漏智现在前时若尽无生智所不摄苦集灭智。及尽无生他心智所不摄道智但义说二。谓对治故或名法智。或名类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若尽或无生智所摄苦集灭智。及尽或无生。或他心智所摄道智则义说三。谓对治故或名法智。或名类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事办故或名尽智。因圆故或名无生智。加行故或名他心智。有漏智现在前时。若非他心智则唯一智。谓世俗智若是他心智则义说二。谓自性故名世俗智。加行故名他心智。问何故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体不相杂耶。答尽无生智非见自性。他心智是见自性故不相杂。尽智无生智所起行相互有异故亦不相杂。谓苦我已知等是尽智所起行相。不复当知等是无生智所起行相。俱解脱亦尔者。谓位等故。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三三摩地几成就几不成就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三三摩地体唯是一义说三种。为遮彼执显此三种自性各异故作斯论。答随信行于三三摩地。灭法智忍未已生成就二。已生成就三者。谓灭法智忍未现在前但成就空无愿二。苦法智忍时二双修故。灭法智忍已生。乃至道类智忍现在前时皆成就三。复成就无相故。随法行亦尔者。此二地等广说如前。信胜解乃至俱解脱于三三摩地皆成就者已具得故。

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三三摩地。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答随信行于三三摩地。若依空入正性离生苦法智忍时。过去无。未来二现在一。广说乃至灭法智。乃至道类智忍时过去二。未来三。现在一者。谓若依空入正性离生。见苦初心顷过去无。见苦四心顷现在一。谓空见苦后三心顷。及见集初心顷过去一。谓空见集后三心顷。见灭初心顷过去二。谓空无愿见苦见集各四心顷未来二。谓空无愿见灭四心顷现在一。谓无相见集四心顷见道三心顷现在一。谓无愿见灭后三心顷。见道三心顷皆过去具三。见灭四心顷见道三心顷皆未来亦具三。若依无愿入正性离生应知亦尔。有差别者。谓过去定无。空唯有一或二见苦见集各四心顷见道三心顷皆现在一。谓无愿。问何等补特伽罗依空入正性离生。何等补特伽罗依无愿入正性离生耶。答若见行者依空入正性离生。若爱行者依无愿入正性离生。唯除菩萨。虽是爱行而依空入正性离生。又见行者复有二种。著我见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离生。著我所见者依空行相入正性离生。诸爱行者亦有二种。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离生。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离生。复次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离生。若钝根者多依无愿入正性离生。如利根钝根乃至开智说智应知亦尔。若依无愿入正性离生者。彼或依无愿无相离三界染尽众同分空不现前。随法行亦尔者。此二地等广说如前。信胜解乃至俱解脱。于三三摩地皆未来三。过去若已灭不失。现在若现在前者。此皆准前应知其相。随信行乃至俱解脱空无愿无相三摩地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耶。答随信行空三摩地现在前时。或二或无。广说乃至俱解脱亦尔者。谓见道中忍时无智。智时有二智。修道中苦集灭智时有二智。道智时或二或三智。无学道中苦集灭智。无学正见摄者一一有二智。非无学正见摄者。一一有三智。道智若非无学正见摄者有三智。若是无学正见摄他心智者亦有三智。即此若非他心智者唯有二智。问何故尽无生智不与空三摩地相应耶。答行相异故。谓空行相非尽无生智。若尽无生智行相非空。复次空三摩地与见相应。尽无生智非见性故。复次空三摩地自性是胜义。所起行相亦是胜义。尽无生智自性虽是胜义。而所起行相非胜义。谓此智后作是念言。我生已尽等有我行相是世俗摄非胜义故。

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三无漏根七觉支八道支随应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耶。答随信行未知当知根现在前时。或二或无。广说乃至俱解脱亦尔者。谓见道中八忍时全无智。七智时各有二智。修道中苦集灭智时各有二智。道智时或有二智或有三智。无学道中苦集灭道智。皆或有二智或有三智准前应知。问此中数说慧解脱者起他心智。此起必依根本静虑。若慧解脱亦能现起根本静虑。岂不违害苏尸摩经。彼经中说。慧解脱者不能现起根本静虑。答慧解脱有二种。一是少分。二是全分。少分慧解脱于四静虑能起一二三。全分慧解脱于四静虑皆不能起。此论中说少分慧解脱。故能起他心智。苏尸摩经说全分慧解脱。彼于四静虑皆不能起。如是二说俱为善通。由此少分慧解脱者。乃至能起有顶等至但不得灭定。若得灭定名俱解脱。诸法法智相应。彼法类智相应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心心所法。一一而生无相应义。为遮彼执显心心所必俱时生有相应义。或复有执。心心所法前后相应。有余复执。自性与自性相应。为遮彼执显相应者必俱时生。别有自体故作斯论。此中诸法由三缘故。互相交涉对显相应。谓或有法由相摄故。互相交涉如智与智。或复有法由相应故互相交涉如智与三摩地。或复有法由相摄相应故互相交涉如智与根觉支道支。是谓此处略毗婆沙。诸法法智相应。彼法类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类智相应。彼法法智相应耶。答不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所缘异故。对世俗智亦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有漏无漏聚各异故。诸法法智相应。彼法他心智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法智相应非他心智。谓他心智所不摄法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苦集灭法智。及他心智所不摄道法智相应法。有法他心智相应非法智。谓法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类智世俗智所摄他心智相应法。有法法智相应亦他心智。谓法智所摄他心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此相应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法智相应。亦非他心智。谓法智他心智。及法智他心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法智他心智者。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法智他心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者不摄。除彼自性不相应。除彼相应。取诸余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谓苦集灭类智他心智所不摄。道类智相应聚。无漏忍相应聚。他心智不相应一切有漏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皆非法智相应亦非他心智无所缘故。对苦集灭道智及正见亦尔者。如法智对他心智作四句。此对苦集灭道智及八道支中正见亦尔。

诸法法智相应彼法空三摩地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此中法智与三三摩地相应。空三摩地与二智二忍相应。二智者。谓苦法智苦类智。二忍者。谓苦法智忍苦类智忍。是故此中作大四句。有法法智相应非空。谓法智相应空。及空不相应法智相应法。此中法智相应空者。谓法智俱生空三摩地。此与法智相应非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空不相应法智相应法者。谓无愿无相俱生法智相应法。有法空相应非法智。谓空相应法智。及法智不相应。空相应法。此中空相应法智者。谓空俱生法智。此与空相应非法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法智不相应空相应法者。谓苦类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相应法。有法法智相应亦空。谓二相应法。此中二相应法者。谓法智空俱生聚中。除二自性。诸余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谓二相应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法智相应亦非空。谓法智不相应空。空不相应法智。及法智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法智不相应空者。谓苦类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此非法智相应是他聚故。亦非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空不相应法智者。谓无愿无相俱生法智。此非空相应是他聚故。亦非法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及法智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者不摄。除二自性不相应。除二相应。取诸余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谓法智不相应无愿无相相应聚。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皆非法智相应。亦非空无所缘故。对无愿无相喜觉支正思惟亦尔者。如法智对空作大四句。此对无愿无相喜觉支正思惟亦尔。

诸法法智相应。彼法未知当知根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法智相应非未知当知根。谓未知当知根所不摄法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已知根具知根所摄法智相应法。此与法智相应非未知当知根。是他聚故。有法未知当知根相应非法智。谓未知当知根所摄法智。及法智不摄不相应未知当知根相应法。此中未知当知根所摄法智者。谓未知当知根俱生聚中法智。此与未知当知根相应非法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法智不摄不相应未知当知根相应法者。谓诸类智及无漏忍俱生聚中。未知当知根相应法。此与未知当知根相应非法智。是他聚故。有法法智相应亦未知当知根。谓未知当知根所摄法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余八根及彼相应。余非根心所法。有法非法智相应亦非未知当知根。谓未知当知根所不摄法智。及法智未知当知根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未知当知根所不摄法智者。谓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法智。此非法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亦非未知当知根相应。是他聚故。及法智未知当知根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者。谓法智不摄不相应。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皆非法智相应。亦非未知当知根。是他聚故。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皆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已知具知根亦尔者。如法智对未知当知根有四句。此对已知根具知根亦尔。

诸法法智相应彼法念觉支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法智相应非念谓法智相应念觉支。此与法智相应非念。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有法念觉支相应非法智。谓法智及法智不相应念觉支相应法。此中法智者。谓念觉支俱生法智。此与念觉支相应非法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法智不相应。念觉支相应法者。谓无漏忍及类智俱生聚中念觉支相应法。此与念觉支相应非法智。是他聚故。有法法智相应亦念。谓二相应法即法智俱生聚中除法智及念。诸余心心所法与二相应。此复是何。谓二相应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法智相应亦非念。谓法智不相应念觉支。及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法智不相应念觉支者。谓无漏忍类智俱生聚中念觉支。此非法智相应是他聚故。亦非念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余心心所法者。此非无漏心心所法。但是有漏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皆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精进轻安定舍觉支正精进正念正定亦尔者。如法智对念觉支有四句。此对精进觉支乃至正定亦尔。诸法法智相应。彼法择法觉支相应耶。答诸法法智相应。亦择法觉支法智。皆是择法觉支摄故。有法择法觉支相应非法智。谓法智所不摄择法觉支相应法。此法是何。谓无漏忍类智俱生聚中择法觉支相应法。此与择法觉支相应非法智。是他聚故。如法智对后。类智对后亦尔者。如法智对类智。乃至正定类智对他心智乃至正定亦尔。诸法他心智相应。彼法世俗智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他心智相应非世俗智。谓世俗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无漏他心智相应法。有法世俗智相应非他心智。谓他心智所不摄世俗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他心智所不摄。诸善染污无覆无记世俗智相应法。有法他心智相应亦世俗智。谓他心智所摄世俗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此相应。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他心智相应。亦非世俗智。谓他心世俗智及他心世俗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他心世俗智者。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他心世俗智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者。谓无漏忍苦集灭智。及他心智所不摄道智俱生聚心心所法。俱不相应是他聚故。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道智择法觉支正见亦尔者。如他心智对世俗智有四句。此对道智择法觉支正见亦尔。诸法他心智相应。彼法苦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苦智相应彼法他心智相应耶。答不尔。对集灭智空无相三摩地未知当知根亦尔者。非一心故。或行相异故。或所缘异故。诸法他心智相应。彼法无愿三摩地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他心智相应非无愿。谓他心智相应无愿及无愿不相应他心智相应法。此中他心智相应无愿者。谓他心智俱生无愿。此与他心智相应非无愿。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无愿不相应他心智相应法者。谓有漏他心智相应法。此与他心智相应非无愿是他聚故。有法无愿相应非他心智。谓无愿相应他心智。及他心智不相应无愿相应法。此中无愿相应他心智者。谓无愿俱生他心智。此与无愿相应非他心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他心智不相应无愿相应法者。谓苦集无愿。及他心智不相应。道无愿相应法。此无愿相应非他心智是他聚故。有法他心智相应亦无愿。谓二相应法。即无漏他心智俱生聚中。除他心智及无愿三摩地。诸余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谓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他心智相应。亦非无愿。谓他心智不相应无愿。无愿不相应他心智。及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他心智不相应无愿者。谓苦集无愿及他心智不相应道无愿。此非他心智相应是他聚故。亦非无愿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无愿不相应他心智者。谓有漏他心智此非无愿相应是他聚故。亦非他心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诸余心心所法者。谓空无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他心智不摄不相应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应是他聚故。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念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亦尔者。如他心智对无愿有四句。此对六觉支四道支亦尔。

诸法他心智相应。彼法已知根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他心智相应。非已知根。谓已知根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具知根所摄他心智相应。及有漏他心智相应心心所法。此法他心智相应非已知根是他聚故。有法已知根相应。非他心智。谓已知根所摄他心智。及他心智不摄不相应已知根相应法。此中已知根所摄他心智者。谓修道中无漏他心智。此与已知根相应非他心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他心智不摄不相应已知根相应法者。谓修道中苦集灭智俱生聚。及他心智所不摄道智。俱生聚中心心所法。此与已知根相应非他心智是他聚故。有法他心智相应亦已知根。谓已知根所摄他心智相应法。此法是何。谓修道中无漏他心智相应法。即此相应八无漏根。及彼相应余非根心所法。有法非他心智相应。亦非已知根。谓已知根所不摄他心智。及他心智已知根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中已知根所不摄他心智者。谓具知根所摄他心智。及有漏他心智。此非他心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亦非已知根相应是他聚故。及他心智已知根不摄不相应。诸余心心所法者。谓未知当知根俱生聚心心所法。他心智不摄不相应。具知根俱生聚心心所法。他心智不摄不相应。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应是他聚故。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具知根亦尔者。如他心智对已知根有四句。此对具知根亦尔。诸法世俗智相应彼法苦智乃至正定相应耶。答不尔。设法苦智乃至正定相应。彼法世俗智相应耶。答不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苦智乃至正定皆无漏故。

诸法苦智相应。彼法集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集智相应。彼法苦智相应耶。答不尔。对灭道智无相三摩地亦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异故。或所缘异故。诸法苦智相应。彼法空三摩地相应耶。答应作四句义不定故。有法苦智相应非空。谓苦智相应空。及空不相应

苦智相应法。此中苦智相应空者。谓苦智相应空三摩地。此与苦智相应非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空不相应苦智相应法者。谓无愿俱生苦智相应法。此与苦智相应非空是他聚故。有法空三摩地相应非苦智。谓空相应苦智。及苦智不相应空相应法。此中空相应苦智者。谓空三摩地俱生苦智。此与空相应非苦智。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及苦智不相应空相应法者。谓苦忍俱生空相应法。此与空相应非苦智是他聚故。有法苦智相应亦空。谓二相应法。此法是何。谓苦智相应空。俱生聚中除苦智及空。诸余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寻伺及心。有法非苦智相应。亦非空。谓苦智不相应空。乃至广说。此中苦智不相应空者。谓苦忍俱生空。此非苦智相应是他聚故。亦非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空不相应苦智者。谓无愿俱生苦智。此非苦智相应。自性与自性不相应故。亦非空相应是他聚故。及诸余心心所法者。谓苦智不相应无愿俱生聚心心所法。无相俱生聚心心所法。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应是他聚故。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者。谓一切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此俱不相应无所缘故。对无愿亦尔者。如苦智对空有四句。此对无愿亦尔。对三无漏根七觉支八道支如法智说。者如法智对三无漏根等。此苦智对三无漏根等。广说亦尔。

同类推荐
  • 原机启微

    原机启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醒杂志

    独醒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福诸山记

    光福诸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Diego Prado has spent most of his time on the Pines' bench. But when Danny O'Brien goes on the disabled list, Diego gets a chance to play—and he's on a winning streak! Danny wants one of Chad's "magic" baseball cards to get back in the game. Diego wants to keep playing. What's a batboy to do?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与尔同行末世

    与尔同行末世

    雪灾、台风、海啸、洪涝、干旱、冰雹……变异的同类。天灾人祸,生灵涂炭,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你不能改变现状,只能改变自己适应现状。改变的过程中……有的人选择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哪怕放弃道德放弃尊严;有些人守着心中最后的一点火,苟延残喘;也有些人却必须逼着自己狠下心肠!末世中的挣扎与爱情。
  • 血型密码全集

    血型密码全集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没有生物的界限,没有时空的阻隔,从远古飘然而来。即使是从未见面的两个人,只要他们血脉相连,无须太多的语言,太多的介绍,只要两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种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连成一条线。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质能使人类自己与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区别?一滴血看起来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这小小的 一滴血却包含着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文明,以及优秀品质,通过血液的模式在子孙身体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断复制。这个秘密除了我们所知的基因外,还有一些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探测的物质。医生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证明它们的存在。
  • 关陇

    关陇

    太康元年,孙皓“泥头入洛”,魏蜀吴三国归一统。也是在此时,一个浑浑噩噩五年的灵魂在此刻苏醒。当大家以为百年乱世终结、盛世即将到来的时候,却不知短暂的太平不过是更汹涌乱世的前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一层接着一层大浪不断打来,主角该如何自处?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血咒

    末世血咒

    "有人説他是神、有人説他是魔、他可以拯救世界、却又因此杀戮太重、丧尸的侵袭、兄弟的背叛、让他一次次在生死逃亡中挣扎、如此的多的磨难、让他变的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强大、可是他究竟是为了给兄弟报仇?还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 玄冥有银如红衣

    玄冥有银如红衣

    一本正剧。架空的异世大陆,其名玄雁大陆,大陆分四界。天界,妖界,魔界,冥界。各司其职,互相牵制,稳定大陆平衡。大陆四界以外,有一黑暗帝国,虽小,但野心满满,实力也不容小觑。仅仅近几百年来,蓄意策划统治大陆野心动静不小。四界各王本不团结,因此时而展开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