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017

第17章 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七

问名为随语地系。为随补特伽罗地系耶。有说。名随语地系。彼作是说。生欲界者。若作欲界语。彼欲界身。欲界语。欲界名。所说义或三界系或不系。若作初静虑语。彼欲界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生初静虑者。若作初静虑语彼初静虑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欲界语彼初静虑身。欲界语欲界名。所说义如前说。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若作欲界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欲界语欲界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初静虑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问若尔者。上三静虑为有名不。有说。无。有说。有。而不可说。评曰。彼不应作是说。宁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说以无用故。有说。名随补特伽罗地系。彼作是说。生欲界者。若作欲界语。彼欲界身欲界语欲界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初静虑语。彼欲界身初静虑语。欲界名。所说义如前说。生初静虑者。若作初静虑语。彼初静虑身初静虑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欲界语。彼初静虑身欲界语初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生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若作欲界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欲界语。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若作初静虑语。彼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身。初静虑语。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名。所说义如前说。问若尔者。无色界为有名不。有说。无。有说。有。而不可说。评曰彼不应作是说。宁说无不应说有。而不可说以无用故。如说名。文句亦尔。

问名等为是有情数。为非有情数耶。答是有情数。问名等为有执受。为无执受耶。答无执受。问名等为是长养。为是等流。为是异熟生耶。答是等流。非长养非异熟生。问若名等非异熟生。契经云何通。如说。佛告阿难。我亦说。名从业生是业果。答名亦是业增上果故作如是说。谓作好业亦得好名。然非异熟。问名等为善。为不善。为无记耶。答无记。非造业者故。思起故。如四大种。

问谁成就名等。为能说者为所说耶。设尔何失。若能说者则阿罗汉。应成就染污法。离欲染者应成就不善法。异生应成就圣法。断善根者应成就善法。以阿罗汉等亦说染污等法故。若所说者。则外事及无为亦应成就名等。以彼亦是所说法故。答唯能说者成就名等。问若尔后难善通。前难云何通。答阿罗汉等虽成就染污等名。而不成就染污等法。以染污等名皆是无覆无记法故。

问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能说一字耶。答佛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能说一字。声闻独觉一刹那心能起一语。一刹那语不能说一字。彼说[褒-保+可]时必经多刹那故。由此唯佛。其言捷利声韵无过词辩第一。问三世诸法一一各有三世名耶。答有。过去诸法有过去名者。如过去佛。以如是名。说过去法过去诸法。有未来名者。如未来佛。以如是名。说过去法过去诸法。有现在名者。如现在佛。以如是名。说过去法未来现在法。广说亦尔问一切名皆能显义耶。答一切名皆能显义。问若以此名显断常。第二头第三手第六蕴。第十三处第十九界等。此名何所显耶。答此名即显断常等想。问若以此名显诸法无我。此名何所不显耶。有说。除其自性及俱有法。余悉能显。有说。唯除自性余悉能显。有说。唯除四字余悉能显有说。一切悉显。谓于此中萨能显婆。婆能显萨。达能显磨。磨能显达。是故此中。虽显一切而无自性显自性失。问名之与义何者多耶。答义多名少。所以者何。义摄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处一处少分四蕴一蕴少分。名摄一界一处一蕴少分。有说。名多义少。所以者何。以一一义有多名故。如古所制尼健荼书。一一义有千名。次后略之。于一一义唯留百名。今一一义唯留十名。又说法者以无量名说一义故。如是说者义多名少。所以者何。名亦义故。设名非义义犹为多。以摄十七界一界少分。乃至广说。况名亦是义。是余名所显故。是则义摄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名但摄一界一处一蕴少分。问若名亦是义者。名义有何差别。答能显是名所显是义。复次名是非色。义通色非色。名唯无见。义通有见无见。名唯无对。义通有对无对。名唯有漏。义通有漏无漏。名唯有为。义通有为无为。复次名唯无记。义通善不善无记。名唯堕三世。义通堕三世及离世。名唯欲色界系。义通三界系及不系。名唯非学非无学。义通学无学非学非无学。名唯修所断。义通见修所断及不断。复次名唯不染污。义通染污不染污。如染污不染污。有罪无罪。有覆无覆是退非退。黑法白法亦尔。复次名无异熟。义通有异熟无异熟。名非异熟。义通异熟非异熟。名不相应。义通相应不相应。如相应不相应。有所依无所依。有所缘无所缘。有行相无行相。有警觉无警觉亦尔。复次名唯苦集谛摄。义通四谛及非谛摄。由如是等。名义差别。问义为可说。为不可说耶。设尔何失。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刀应割舌。说不净应污舌。说饮应除渴。说食应除饥。如是等。若不可说者。云何所索不颠倒耶。如索象应得马。索马应得象。如是等。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所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答义不可说。问若尔前难善通。云何所索不颠倒耶。答劫初时人。共于象等假立名想。展转传来。故令所索而不颠倒。有说。语能起名名能显义。语虽不能亲说得义而依展转。如子孙法故于象等所索无倒。问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所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尊者世友作是释言。语能起文文能显义。故作是说。复作是言。为异外道故作是说。谓诸外道所说法。或少义或无义。世尊所说有义多义。是故说言。我所说法文义巧妙。复作是说。外道所说文义相违。世尊所说文义相顺。欲显异彼故作是说。

问名句文身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何故佛说四蕴名名。答佛于有为总立二分。谓色非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为名。有说。色法粗显即说为色。非色微隐。由名显故说之为名。然实名等唯不相应行蕴所摄。名有六种。一功德名。二生类名。三时分名。四随欲名。五业生名。六摽相名。功德名者谓依功德立名。如解。或诵素怛缆者名为经师。若解或诵毗奈耶者名为律师。若解。或诵阿毗达磨者名为论师。得预流果名为预流。乃至得阿罗汉果名阿罗汉。如是等。生类名者。谓依生类立名。如城市生者名城市人。村野生者名村野人。刹帝利种中生者名刹帝利。乃至戍达罗种中生者。名戍达罗。如是等。时分名者。谓依时分立名。如童稚时名为童子。乃至衰老时名为老人。如是等。随欲名者。谓随乐欲立名。如初生时。或父母等。或沙门等。为其立名。如是等。业生名者。谓依作业立名。如善画者名为画师。锻金铁者名金铁师。如是等。摽相名者。谓依摽相立名。如执杖者名执杖人。执盖者名执盖人。如是等。复次名有四种。一假想名。二随用名。三彼益名。四从略名。假想名者。如贫贱者名为富贵。如是等。随用名者。如腹行者名腹行虫。如是等。彼益名者。如天神边求得者名为天授。因祠祀而得者名为祠授。如是等。从略名者。如具五功德者名为五德。系属王者名曰王人。如是等。复次名有二种。一生名。二作名。生名者。如刹帝利婆罗门等。作名者。如父母等所为立名。有说。生名者谓初生时父母等所立名。作名者。谓于后时亲友知识所为立名。复次名有二种。一有相名。二无相名。有相名者。如无常苦空无我等。无相名者。如我人有情意生等。若佛出世则有相名多无相名少。若不出世则无相名多有相名少。问火名为是有相。为是无相。答若云尸弃是有相名。若云阿耆尼。是无相名。复次名有二种。一共名。二不共名。不共名者。如佛法僧蕴界处等。共名者。谓余世间共所立名。有余师说。无不共名。以一法可立一切名。一切法可立一名故。名皆是共如共不共名。曾未曾名亦尔。复次名有二种。一定名。二不定名。定名者。如苏迷卢大海洲渚等。不定名者。谓余世间随共立名。有余师说。无决定名。所以者何。苏迷卢等。边方亦为作种种名。此方文颂亦作余名。如是说者苏迷卢等有决定名。劫初成时苏迷卢等名已定故。问前劫坏时一切失坏。今劫成已谁传彼名。答有诸仙人得宿住智。忆前劫事复传彼名。或劫初人由法尔力。心想欻有彼名现前。问诸所有名。为皆先有展转传说为新立耶。答苏迷卢等诸名先有。余名不定。或有新立。复次名有二种。一者诠体。二者诠用。诠体名者。如盆中果舍中人等。诠用名者。如刈者诵者等。有说。诠体名者。如坚湿暖动等。诠用名者。如持摄熟长等。有说。诠体名者谓诸恶等。诠用名者。谓莫作等。问名为有边际不。有作是说。名无边际法无边故。于一一法有多名故。复有说者。名有边际。唯佛能知余无知者。以佛能知名边际故名一切智。有说。佛及独觉知名边际。余不能知。有说。佛及独觉到彼岸声闻知名边际。余不能知。评曰。初说为善。唯佛能知名之边际。余皆无有一切智故。问有佛无佛世间恒有名句文身。何故经言。如来出世。便有种种多名身等出现世间。答依不共名故作是说。如佛法僧蕴界处等。唯佛出世方。有此名。有作是说。唯佛出世。有顺解脱顺空无我。违生死苦违我我所。断诸见生觉意。背烦恼向出要。止愚痴生智慧。断犹豫生决定。厌生死乐涅槃。毁外道赞正法。诸如是等。名句文身出现于世。余时不尔故作是说。如契经说。有三种言依。无第四第五。云何为三。谓依过去说曾诸法。依未来说当诸法。依现在说今诸法。问言依以何为自性。答品类足说言。依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

问言即是语彼依是名。但应一界一处一蕴所摄。何故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耶。答彼论应说。言依一界一处一蕴所摄。而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者。依展转因故作是说。谓语依名转名依义转。义是言展转依义中。具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故。说者听者皆为于义。是故彼论依展转因。说言依自性。有说言依是名及所说义。是故具有十八界等。以言依名及义转故。问何故但依三世法说三言依。不依无为法说言依耶。答亦应说无为法是言依。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无为摄在现在品中。以现在法得无为故。有说。言多分依有为法转故。无为法不说言依。有说。为止有情增上愚故说三言依。于有为法所起无明多增上故。有说。有情多于三世犹豫故。佛为说三种言依。有说。为止外道执有我故说三言依。谓外道言若无我者。我言何依故。佛为说三种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有说为止拨无去来二世。并止现在是无为执说三言依。依是有体有用法故无必无体。无为无用故非言依。有说有为法粗多信是有。易起言说故立言依。无为法细少信是有难起言说。故非言依。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为无为分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谓语名义立为言依。无为聚中虽得有义。而无余二故非言依。大德说曰。若法有用取果与果可立言依。无为无用是故不说。胁尊者言。有为诸法与言可有俱时转义故立言依。无为不然是故不说。问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法。依未来说过去现在法。依现在说过去未来法。彼是何等言依摄耶。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复有说者。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即摄在过去中。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即摄在现在中。有余师说。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未来者摄在未来。现在者摄在现在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过去者摄在过去未来者。摄在未来前说言依义为体故。问若于一时顿说二世。或复三世何言依摄。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复有说者随能显名。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有余师说。随所显义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前说言依义为体故。问契经但说有三种言依于义已足。何故复说无第四第五。答无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执有第四世故。无第五者遮无为法。恐执无为是言依故。有说二言郑重遮止。欲令所说义决定故。契经依世建立言依故。说有三无四无五。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应说有一无第二第三。无第二者遮有第二如理作意。无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不摄法。若依止观建立言依。应说有二无第三第四义如前说。若依三解脱门建立言依。应言有三无第四第五义如前说。若依四圣谛建立言依。应说有四无第五第六义如前说。若依五蕴建立言依。应说有五无第六第七义如前说。若依六随念建立言依。应说有六无第七第八义如前说。若依七等觉支建立言依。应说有七无第八第九义如前说。若依八圣道支建立言依。应说有八无第九第十义如前说。若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应说有九无第十第十一义如前说。若依如来十力建立言依。应说有十无第十一第十二义如前说。如是若依余法建立言依应如理说。此经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说三无四无五。即此经中作如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处非处。二者智论。三者分别。四者道迹。若于此四善安住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问如是四事有何差别。答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是处非处。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智及尔焰。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世俗胜义。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趣苦集行及趣苦灭行。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识是处耳等为缘生眼识。乃至眼等为缘生意识非处。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十智差别。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了义经及不了义经。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四种行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有理无理。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圣者正论。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假设言论。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他言句义。前中后别而辄酬对。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能如实立所立宗。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能堪受他所问难。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善了知诡诳真实。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成办增上觉慧。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说。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了知他以量为先有所诘难。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了知他前后次第相应言论。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满足所求胜事。有说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善了知现非现量。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先所闻坚执不舍。不欲观察前后德失。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他正说心怀犹豫。如不能决是饭是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了知现比至教为先问难。胁尊者言。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所知境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能知智不善了知。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邪正教不善了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邪正行不善了知。尊者僧伽筏苏说曰。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多界经中所说。处非处义不善了知。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杂染清净不善了知。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趣色灭行乃至趣识灭行不善了知。与上相违名善安住。

即此经中复作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应一向记问。二者应分别记问。三者应反诘记问。四者应舍置记问。若于此四如应记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云何名应一向记问。此问应以一向记故。谓有问言如来应正等觉耶。法善说耶僧妙行耶。一切行无常耶。一切法无我耶。涅槃寂静耶。应一向记此皆如是。问何故此问应一向记。答此问能引义利能引善法。随顺梵行能发觉慧能得涅槃。是故此问应一向记。云何名应分别记问。此问应以分别记故。谓有请言为我说法。应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有欲界系有色界系有无色界系。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有见所断有修所断。有不断欲说何者。云何名应反诘记问。此问应以反诘记故。谓有问言为我说法。应反诘言法有众多。汝问何者众多法者。谓过去等如前广说。问应分别记论。应反诘记论有何差别。答答意虽无差别而问意有异。谓彼问者有为知解故问。有为触恼故问。若为知解故问。应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广说乃至。有见所断有修所断有不断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告彼言过去法亦有多种。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善法。应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种。有色有受想行识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色法。应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种。有离杀生乃至有离杂秽语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离杀生。应告彼言离杀生有三种。谓从无贪生。从无嗔生。从无痴生。欲说何者。若言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告彼言无贪生者复有二种。谓表无表欲说何者。若为知解故发问者。则应如是分别而答。若为触恼故问。应反诘言法有众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有过去乃至有不断。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反诘言过去法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善不善无记。若言为我说善法。应反诘言善法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色乃至识。若言为我说色法。应反诘言色法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离杀生乃至离杂秽语。若言为我说离杀生。应反诘言离杀生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从无贪生乃至从无痴生。若言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反诘言从无贪生亦有众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表及无表。若为触恼故发问者。则应如是总相反诘。令彼问尽或令自答。如有为知解故问。有为触恼故问。如是有为求善故问。有为试他觉慧浅深故问。有为求义故问。有为摧他故问。有质直故问。有谄曲故问。有柔和故问。有憍傲故问应知亦尔。如是名为分别反诘。二论差别。云何名应舍置记问。此问应以舍置记故。谓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世间常耶乃至广说。四句世间有边耶乃至广说四句。世尊告曰。皆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世间。来诣佛所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答言常或无常等。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常无常等。如有问他此石女儿。恭敬孝顺及爱语不。彼作是念石女无儿。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恭敬孝顺及爱语者。便不应理石女无儿。如何可说有恭敬等。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命者即身为异身耶。世尊告曰。俱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命者。来诣佛所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即身。或异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与身一异。如有问他兔角牛角为相似不。彼作是念兔角本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便不应理。兔角本无。如何可说与牛角相似不相似耶。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如来死后为有为无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如来。彼执此我本无。而有问。佛死后为有为无乃至广说。佛作是念。如是本无今有。实我毕竟无体。若答此我今尚是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今有无。若我答言死后有等便不应理。如是实我今尚是无。如何可说死后有等。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自作自受。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彼复问言他作他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我受果。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彼复问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自他。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彼复问言非自他作无因而生。无作无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答世尊常说果从因生。自作自受故不应答。问何故于彼外道诸问应舍置耶。答彼问不引义利不引善法。不顺梵行不发觉慧不得涅槃。是故彼问皆应舍置。问前三有答可名为记。第四无答云何名记。答佛虽告言此不应记。而实已与答理相应。是根本答故亦名记。令彼问者得正解故。或有默然于理得胜。况酬彼问而非记耶。昔有外道名扇帙略。聪明广学。是大论师为论议故。来入迦湿弥罗国。尔时此国有阿罗汉名筏素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学穷内外恒住波利质呾罗林中。时扇帙略为捔论故。来诣其所共相问讯。种种慰劳在一面坐。白言苾刍。欲相捔论。尊者与我谁先立宗。筏素罗言我是旧住应先立宗。但汝远来稍当疲倦随意先立。时扇帙略便立宗言。一切立论皆有报答。觉慧若尽其论乃穷。时筏素罗默然而住。彼扇帙略与诸弟子欢喜而起唱如是言。今此苾刍已堕负处。时筏素罗告彼弟子。汝师若是扇帙略者。不久当悟谁堕负处。彼诸弟子闻之嗤笑随逐其师。从林而出。时扇帙略寻即思惟。何故沙门作如是说乃便自悟。我立论言一切立论皆有报答。苾刍默然是我堕负深生惭赧。告弟子言吾所立论今已堕负。可与汝等驰还忏谢。弟子白言何名堕负。时扇帙略具为述之。弟子报言。已对大众得胜而来。何须复往忏谢取辱。其师报曰。我宁于智者边。受劣不能于愚者边取胜。即与弟子还入林中。到尊者所顶礼双足。作如是言尊者得胜。我已堕负尊者是师我是弟子。从今以后请常教诲。如是默然于理得胜。况酬彼问而不名答。是故四种皆名为记。

同类推荐
  • 宗宝道独禅师语录

    宗宝道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ing Solomon's Mines

    King Solomon's Mi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生无生论注

    净土生无生论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行素斋杂记

    行素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推荐婉婉新文《毒妃很忙,腹黑王爷药别停》http://m.wkkk.net/a/1172950/一次坠崖,特种军医穿越成软弱无用,被人陷害致死的相府三小姐。人前,她是软弱无用的“无盐丑女”,被心爱之人唾弃,所以坠崖而死;人后,她怒整奸诈姨娘,拳打恶毒庶姐,是最会扮猪吃虎的“毒医圣手”。当狡诈军医遇到王爷——第一次见面,她在解决人生大事,他从天而降。她怒不可遏,在他脸上留下“佛山无影脚”。第二次见面,他优雅端坐马车,她狼狈赤脚而立;他美眸半眯,毫不犹豫将绣花鞋砸向她的脸,并赐昵称“丑女人”。自此之后——她说要嫁谁,他便放话要灭人九族,所有男人见她都避而远之。“跟我玩儿?”某女冷笑,第二日全国便传出了王爷是断袖的消息。人人都道相府三小姐与王爷水火不容,有你没我,却不知——人前,他是冷血嗜杀的“第一邪君”;人后,他却是温柔溺宠的完美夫君。当狡诈遇上腹黑,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文推荐———《毒女归来,王爷惹不得》晴七七:http://m.wkkk.net/a/890832/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有了《三国群英传Ⅶ》在手,以一当千就如家常便饭,随时随地可见。 处处长坂坡,遍野当阳桥。 关云长匹马征胡地,赵子龙只身跨东瀛。 潘上将手持一把长柄斧,力敌手提画戟的吕奉先,虽然咱滴个战斗力远远不及,但要是想撑上个百八十回合,soeasy! -------------------- 带着《三国群英传Ⅶ》抽奖系统穿越到三国,这是好事啊!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好事啊! 但!但是—— “醉卧美人膝,美人比我大十七!!!” “醒掌天下权,天天都是小不点!!!” “我擦嘞!!!” “擦你奶奶个腿嘞,还醉卧个屁啊!好事个屁啊!!”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
  •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由李超主编,是一本关于青少年索质培养的励志类书籍,《让青少年学会沟通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教育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养成一份必备的好索质。
  • 落花生(中小学必读丛书)

    落花生(中小学必读丛书)

    《落花生》主要包括了上编空山灵雨《空山灵雨》弁言,心有事(开卷底歌声),蝉,蛇,笑,三迁,香,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小俄罗斯”的兵,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你为什么不来,海,梨花,难解决的问题,爱就是刑罚,债,暾将出兮东方,鬼赞,万物之母,春底林野,花香雾气中底梦,茶蘼,七宝池上的乡思,银翎底使命,美底牢狱,补破衣底老妇人,光的死,再会,桥边,头发,疲倦的母亲,处女的恐怖,我想,乡曲底狂言,生,公理战胜,面具,落花生,别话,爱流汐涨,下编俗世微尘,无法投递之邮件,无法投递之邮件(续),危巢坠简等。
  • 凰妃倾世我倾她

    凰妃倾世我倾她

    一朝重生,两世为人!害她者必诛之!呵!你有圣兽,姐有神兽!一支血笛还可御天下万兽!顶级丹药随便扔,手执上古神器星辰剑,分分钟戳瞎尔等浊眼!九幽神戒,神秘空间,顶级功法,无所不能!阴谋诡计接憧而至,看姐玩不死你们!人欲杀她,她必杀之。神魔欲诛她,她必诛神魔。天欲灭她,哼!她誓灭天!“女人,既为我妻,便不可拈花惹草,要时刻恪守夫纲!”某男突然将她禁锢在怀,警告道。某女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毫不客气的反回道,“男人,身为我夫,要时刻谨记为妻之道,莫要招花引蝶。否非——”
  • 权妃一笑

    权妃一笑

    简介他在最不堪的时候,遇到了最美好的她。她将最美好的自己给了最不堪的他。凤凰涅槃重生,只为守护在她身旁。他今生最懊悔的事情便是没有在她最难过的时候陪着她一起走过。“言儿,许我一生一世可好?”她在最美好的时候,遇到了最不堪的他。她将自己的美好换取他的一条性命,经历重重磨难,她将自己强大。他将江山为聘,天下为媒。他甘愿做她背后的男人,默默守护着她。“你永远是我的夫君,我的天!”片花一:“我不行了,我忍不住了,”她被下了药,在还清醒前说道:“你救我,我还你一个人情。出去后,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吧!”说完,罗衫轻解,一寸寸露出凝脂肌肤,看着他屏息以待,或许是因为全身酥软无力,衣裳积在若隐若现的润圆之前,远比裸裎更撩人。死亡的飨宴,淋漓尽致,极致的交缠,快感累积。言儿,我并没有救你,而是你给了我希望,爹娘告诫我远离是非,但是,我想为了你而强大。言儿,为了你,即便是尝遍这世间所有痛苦也毫不退缩,只愿在将来的某一刻,我能默默的守护着你,甚至为你遮风避雨。片花二:“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若不没有人知道宫里头的情形,我们只有处于挨打的状态!”女子淡淡的说着。“不行!你明知道他对你势在必得!”不赞同的声音说道。“难不成你要看着大家在这里坐以待毙吗?”“言儿,去吧,我们一起!”此时白衣男子淡淡的一笑,在众人反对中,他依旧相信支持着她。片花三:“这江山是你打下来的!我们是为你而站,如今你却让那个女人当摄政皇姨?”“她是我的妻子,这江山原本就姓东野,只有皓儿才有资格当皇帝!”“即便如此,你可以当摄政王啊!为什么要窝在女人背后?”“言儿有治国之才,而且我只想多点时间跟孩子们相处,我不想她放弃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本文一对一,第一卷男主与女主分离,并没有多少对手戏,全是一些铺垫还有地雷暗线,在后面中极为重要。若亲觉得繁琐,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男女主角重逢后相互扶持,一生一世一双人。文中男配女配极多,不会是炮灰!本文可以收养,嘻嘻……∷∷∷∷∷∷∷∷∷∷收养区∷∷∷∷∷∷∷∷∷∷∷∷∷∷∷∷∷∷百里湛霆:kky20收养(墨墨咬被单,愤恨啊,我家湛霆啊!)东野璇:风倾雪醉〓〓〓〓〓〓〓〓〓〓〓〓【墨墨新坑推荐】〓〓〓〓〓〓〓〓〓〓〓〓★简介★
  • 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

    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

    本书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军事制度、神秘无限的军事演习、令你着迷的军事航模、火力强大的王牌军事武器和叹为观止的新概念武器等内容,
  • 翡翠园迷案

    翡翠园迷案

    那女子手里掂着一把火枪,慌慌张张地奔了下来子夜时分,忽地下起了倾盆大雨。翡翠园潘家老宅前院的丫头杏儿被雷声惊醒,赶忙起身关窗,忽听大门的铜环“当当当”地响了起来。这般急促,多半是潘家大少爷潘枫回来了。潘枫是只“夜猫子”,不学无术,赌钱一赌就是半夜,害得杏儿常常半夜从被窝里起来。杏儿撑了把雨伞,急匆匆向大门走去。这所宅院座落在广宁郊外,潘家大院的主人潘贵荣喜欢这里空气清新,所以,就将家安在这里,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翡翠园。“当当当——”门环声仍然急促地响个不停。
  •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拐错男人进错房,她本想拍拍屁股溜走,无奈还没跑就被抓住,“女人,你在找死!”他凌冽的眼神仿佛万千刀刃射入她心,谁能想到前一秒要杀她的人,下一秒竟然要娶她做娘子?原本桀骜不驯、冷酷飘逸的男人一下子变身黏人的棉花糖?拜托!她身上还有艰巨的任务,要拐一群美男回女儿国,这下好了被妖孽缠上,她还怎么进行她拐男人回去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