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019

第19章 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九

问身语业何等随心转。何等不随心转耶。答色界戒及无漏戒随心转。欲界戒及余身语业不随心转。问何故欲界戒不随心转耶。答欲界于彼随心转戒。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复次欲界非定界非修地非离染地故。无如是道戒可随转。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离染地故。有如是道戒可随转。复次欲界戒义。问欲界心言汝能为我。断破戒及起破戒烦恼不若能者我随汝转欲界心义。答欲界戒言我不能戒义。言若不能我何为随汝转如人怖怨。问他人曰。汝能为我作救护不。若能者当依止汝随汝而转他。答不能彼便语言汝若不能。我何为依止。汝随汝转此亦如是。问色界善心一切皆有随转戒不。答非一切有。谓初静虑有六善心无随转戒。一善眼识。二善耳识。三善身识。四死时善心。五起表善心。六闻所成慧相应善心。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有二善心无随转戒。谓死时善心及闻所成心。问何故无色界无随转戒耶。答彼界于戒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复次戒是色一分摄。彼界无色故亦无戒。复次戒是大种所造。彼无大种故亦无戒。问如虽无无漏大种而有无漏戒。如是彼界虽无大种何妨有戒耶。答无漏戒非大种力故成无漏。但由心力随无漏心所等起故。有漏戒由大种力系属界地故不相似。复次戒者对治破戒及起破戒烦恼。无色界道不能对治。破戒及起破戒烦恼故彼无戒。问因论生论何故无色界道。不能对治破戒及起破戒烦恼耶。答彼唯欲界。无色于欲有四事远故无对治。四事远者。一界地远。二所依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问若尔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亦无破戒及起破戒烦恼。对治彼应无戒。答对治有二种。一断对治。二厌坏对治。上三静虑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虽无断对治而有厌坏对治。如世尊说。圣弟子入不动心解脱。能断不善修习善法。非彼身中犹有不善可断。然依过患对治故作是说。无色界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无断对治亦无厌坏对治是故无戒。

随心转戒总有二种。一道俱有戒。二定俱有戒。道俱有戒者谓无漏戒。定俱有戒者谓色界戒。若是道俱有戒彼非定俱有戒。若是定俱有戒彼非道俱有戒。有作是说道俱有戒谓无漏戒。定俱有戒谓一切有漏无漏随心转戒。彼作是说。一切道俱有戒皆是定俱有戒。或是定俱有戒而非道俱有戒。谓有漏随心转戒。有余师说。道俱有戒谓无漏戒。定俱有戒谓根本静虑有漏无漏戒。依如是说应作四句。有是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谓近分地诸无漏戒。有是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谓根本地诸有漏戒。有是道俱有戒亦是定俱有戒。谓根本地诸无漏戒。有非道俱有戒亦非定俱有戒。谓近分地诸有漏戒。彼师依得复作四句。有得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谓未离欲染入正性离生十六心顷。若已离欲染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见道十五心顷。若诸圣者为离欲染起加行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若未离欲染信胜解炼根。作见至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若诸圣者未离欲染依未至定。起无量不净观持息念及念住等。如是等时得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有得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谓诸异生离欲染一切最后解脱道。即彼为离初静虑染依初静虑起加行道。及一切最后解脱道。即彼为离第二静虑染依第二静虑起加行道。及一切最后解脱道。即彼为离第三静虑染。依第三静虑起加行道。及最后解脱道。即彼为离第四静虑染。依第四静虑起加行道。若诸异生依根本静虑。引发诸通起加行道。五无间道三解脱道。若起无量不净观持息念念住暖顶忍世第一法。初三解脱八胜处前八遍处。及无色界殁生色界时。色界上地殁生下地时。如是等时。得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有得道俱有戒亦得定俱有戒。谓已离欲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道类智时。若依上地入正性离生十六心顷。若诸圣者离欲染最后解脱道。即彼为离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染。诸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已离欲染信胜解练根。作见至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时。解脱阿罗汉练根作不动诸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若杂修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时。若诸圣者引发诸通起加行道。五无间道三解脱道。若诸圣者已离欲染依未至定。等起无量解脱胜处遍处。不净观持息念及诸念住。若起无碍解边际定无诤愿智。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想微细心。如是等时得道俱有戒亦得定俱有戒。有不得道俱有戒亦不得定俱有戒。谓诸异生为离欲染。起加行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依未至定静虑中间起暖顶忍世第一法。若诸异生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近分。为离初第二第三静虑染。起加行道九无间道八解脱道。若诸异生依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为离第四静虑乃至无所有处染。起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若诸异生未离欲染。或已离欲染。依未至等诸近分定。或无色定起无量解脱胜处遍处。及不净观持息念并念住等诸功德时。若诸圣者依未至等诸近分定。起有漏无漏成就诸功德时。依无色定起有漏无漏成就诸功德时。一切不定及无心位如是等时。不得道俱有戒亦不得定俱有戒。彼师依舍复作四句。有舍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谓得预流果或一来果。或渐次者得不还果。未离欲染信胜解练根。得见至从一来果一来胜果道。及预流果预流胜果道退时。从预流果退时者。谓从练根所得果退。如是等时舍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有舍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谓诸异生从离欲染。乃至从离第三静虑染退。若诸异生及诸圣者。欲色界殁生无色界。若色界殁生欲界。若诸异生从根本地胜功德退。如是等时舍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有舍道俱有戒亦舍定俱有戒。谓诸圣者从离欲染。乃至从离非想非非想处染退。若依四静虑及静虑中间得不还果。若得阿罗汉果已离欲染。信胜解练根得见至时。解脱阿罗汉练根得不动。从不还果不还胜果道。及阿罗汉果阿罗汉胜果道退时。如是等时舍道俱有戒亦舍定俱有戒。有不舍道俱有戒亦不舍定俱有戒。谓除前相诸余位。彼依成就复作四句。有成就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谓未离欲染圣者。有成就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谓诸异生生欲界已离欲染。若诸异生生色界有俱成就。谓诸圣者生欲界已离欲染。若诸圣者生色无色界有俱不成就。谓诸异生未离欲染。若诸异生生无色界。依不成就亦作四句。谓次前第二句为今第一句。次前第一句为今第二句。次前第四句为今第三句。次前第三句。为今第四句。一切律仪总有四种。一别解脱律仪。二静虑律仪。三无漏律仪。四断律仪。别解脱律仪者谓欲界戒。静虑律仪者谓色界戒。无漏律仪者谓无漏戒。断律仪者谓离欲界染。九无间道中所有静虑无漏戒广说。此四律仪。如业蕴害生纳息。

暖随转戒。于破戒为舍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顶忍世第一法见道修道中。道类智随转戒于破戒。但为持对治远分对治。离欲界染加行道随。转戒于破戒为舍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但为持对治远分对治。于起破戒烦恼。但为断对治舍对治。七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但为持对治远分对治。于起破戒烦恼。为断对治舍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第九无间道随转戒于破戒。为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于起破戒烦恼。为断对治舍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九解脱道随转戒及余。后时乃至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随转戒。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但为持对治远分对治。问法智品道能断破戒及起破戒烦恼。可有随转戒。类智品道无此功能。云何亦有随转戒耶。尊者世友说曰。类智品道于彼虽无断对治舍对治。而有持对治远分对治故。复次法智品道与类智品道展转为因。展转相续展转相属展转相生故。有余师说。类智品道。亦能断破戒及起破戒烦恼。然法智品道先断彼故。今无所断故亦有随转戒。譬如多人共一怨家一人已害。余无所害非无害能此亦如是。大德说曰。若法智品道有随转戒。类智品道无随转戒者则应律仪。唯于能处转不于不能处转。然诸律仪通于能处不能处转。是故法智类智品道俱得有随转戒。问欲界色界何者戒多。有作是说欲界戒多。所以者何。欲界戒于根本业道及加行后起处得。色界戒唯于根本业道处得。欲界戒离性罪及离遮罪故得。色界戒唯离性罪故得。如是说者色界戒多。所以者何。且未至定所摄戒尚多欲界。有无量功德对治彼故。况复更有上地余戒。问有漏无漏何者戒多。有作是说。有漏戒多。所以者何。有漏戒摄二律仪一律仪少分无漏戒摄一律仪一律仪少分。复次有漏戒摄二界一界少分二处一处少分。无漏戒但摄一界一处少分。如是说者无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忍随转戒尚多有漏。有无量功德对治彼故。况复更有上位余戒。问苦法智忍与苦法智乃至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诸随转戒。何者为多。有作是说。苦法智随转戒。于苦法智忍随转戒一倍为多。如是展转乃至无学正见随转戒。于无生智随转戒一倍为多。复有说者如苦法智忍随转戒。如是苦法智随转戒。乃至道类智随转戒亦尔离欲界染诸加行道。九无间道九解脱道。诸随转戒后后转多。所以者何。如如渐断破戒及起破戒烦恼。如是如是戒渐增多上诸位戒前后相似。如是说者苦法智忍随转戒。与苦法智乃至无学正见随转戒等无有异。所以者何。同于身语七支转故。问若尔施设论说当云何通。如说苦法智于苦法智忍为胜。乃至尽智于金刚喻定为胜。答依因长养故作是说。谓苦法智忍唯一刹那因所长养。苦法智二刹那因之所长养。乃至尽智无量刹那因所长养。彼说品胜不说戒多。问声闻与佛何者戒多。有作是说声闻戒多。所以者何。声闻戒依二界身。佛戒但依欲界身。复次声闻戒依二趣身。佛戒但依人趣身。如是说者佛戒多。所以者何。且力无畏随转戒尚多一切声闻独觉。况复更有无量无边殊胜功德诸随转戒。问诸佛世尊有百年位。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有乃至于八万岁位。若百年位得菩提者。亦得八万身中戒不。设尔何失。若得者云何此身得异身戒。若不得者施设论说当云何通。如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平等。答应言亦得。问若尔云何此身得异身戒。答若依此身得异身戒。亦无有失相续一故。然百年位得菩提者。于百年位随心转戒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八万岁位随心转戒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八万岁位得菩提者。于八万岁位随心转戒。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百年位随心转戒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有说不得。问若尔施设论说当云何通。答由三事等故名平等。一修行等。谓如一佛于三无数劫。修六波罗蜜多得圆满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余佛亦尔故名平等。二利益等。谓如一佛出现于世度无量百千那庾多众生令般涅槃。余佛亦尔故名平等。三法身等。谓如一佛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住。十八不共法等无边功德。余佛亦尔故名平等。复次根等故名平等。诸佛皆住上品根故。复次戒等故名平等。诸佛皆得上品戒故。复次地等故名平等。谓如一佛依第四静虑。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余佛亦尔故名平等。问得阿罗汉果时。得几地身随心转戒。西方诸师作如是说。得二十六处身随心转戒。谓欲界九色界十七。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得二十五处身随心转戒。以大梵天无别处故。是未来修非皆现起。谓欲色界随何地身得无学果。即彼地身随心转戒。亦未来修亦得现起。所余地身随心转戒。虽未来修而不现起。无彼异熟所依身故。生无色界得无学果。虽得彼戒而不现起。生上不起下地定故。问依自地身能起自地一切戒不。答不能尽起。所以者何。恶法尚无能尽起者。况诸功德加行生故。问何故圣者生无色界。成就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耶。答有漏法系属界地。非上界者生上便失无漏不尔。复次有漏法胜劣随地。生上厌下无所用者。必不成就无漏不尔。是故圣者生无色界。唯得成就道俱有戒。傍论已了应复正论。

问俱有因以何为自性。答一切有为法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俱有因。俱有是何义。答不相离义是俱有义。同一果义是俱有义。相随顺义是俱有义。此俱有因定通三世有士用果。

云何同类因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过去未来非实有体。或执现在是无为法。或执自类为同类因。谓心唯与心。受唯与受余法亦尔。为止如是种种异执。显示实有过去未来。及现在世是有为法并自他类为同类因故作此论。云何同类因。答前生善根与后生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过去善根与未来现在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现在善根与未来自界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问此中何故不说过去与过去为同类因耶。答前生与后生言已说彼故。问何缘不说过去自名。答欲显后法非前因故。若说过去与过去为同类因。或有生疑过去后法亦为前法因。若说前生与后生为同类因此疑便息。有说此文欲显过去有前后义。若说过去与过去为同类因。或有生疑过去诸法同时展转为同类因。若说前生与后生为同类因此疑便息。问何故前生等唯说善根。后生等兼说相应法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前生等亦应说相应法而不说者。当知此是有余之说。有说。此文为遮相似相续沙门意故彼作是说善根唯与善根为因。善根相应法唯与善根相应法为因。为遮彼意显示善根与善根为因。亦与相应法为因。善根相应法与善根相应法为因。亦与善根为因。故作是说。问此中何故唯说善根及相应法非余法耶。答就胜说故。谓善法中善根最胜。彼相应法极相邻近故偏说之。不善无记应知亦尔。自界者谓欲界。唯与欲界为同类因。色无色界应知亦尔。如说自界自地亦尔。系缚别故。谓初静虑唯与初静虑为同类因。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应知亦尔。有余师说。如说自界自地自处亦尔。谓那落迦唯与那落迦为同类因。乃至色究竟天应知亦尔。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若作是说则五净居处。初刹那起。应无同类因。无始时来未生彼故。应作是说同地异处。所起烦恼展转相缚。随类展转为同类因。然除异部五部随眠。系缚分剂有差别故。复说过去等者。欲显过去未来体是实有现在是有为故。如善根不善无记根亦尔。差别者。不善中除自界是谓同类因。问何故不善除自界耶。答以不善根无异界故。若说自界无所简别。有说不善中。亦应说自界以自界声亦说自部。谓见苦所断唯与见苦所断为同类因。乃至修所断应知亦尔问若尔此中但应说如善根不善无记根亦尔不应复说差别等言。答若但作如是说。或有生疑如无记根通三界不善根亦尔故。复须说差别等言。问此中何故。不说前生等不善根。与后生等无记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前生等无记根与后生等不善根。及相应法为同类因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若作是说。或有生疑不善根亦通三界。或无记根唯在欲界。或复生疑因少果多。或因多果少是故不说。文虽不说而义实有。自部互为同类因故。问未来世中有同类因不。设尔何失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说。谓此中但说前生与后生为同类因。过去与未来现在为同类因。现在与未来为同类因而不说未来与未来为同类因。又若有者应有二心展转为因便违前说。若无者此论见蕴当云何通。如说若法与彼法为因。或时此法与彼非因耶。答无时非因若法已生是同类因。若未已生非同类因。是则若法与彼法为因。或时此法与彼非因。云何答言无时非因。又若无者品类足论复云何通。如说云何非心为因法。答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心及余异生。定当入正性离生者。初无漏心然彼异生。未来所有无漏心皆非心为因。何故但说彼初无漏心耶。又若无者品类足论复云何通。如说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非与有身见为因。除未来有身见及彼相应苦谛。诸余染污苦谛。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亦与有身见为因即所除法。若未来有身见不与未来有身见为因。何故言除未来有身见。及彼相应苦谛耶。又若无者识身足论复云何通。如说于过去染污眼识。所有随眠彼于此心。或能为因非所随增。或所随增不能为因。或能为因亦所随增。或不能为因亦非所随增。且能为因非所随增者。谓诸随眠在此心。前同类遍行即彼随眠。若不缘此设缘已断。及此相应随眠已断为所随增不能为因者。谓诸随眠在此心后。同类遍行即彼随眠。缘此未断能为其因。亦所随增者。谓诸随眠在此心前。同类遍行即彼随眠缘此未断。及此相应随眠未断不能为因。亦非所随增者。谓诸随眠在此心后。同类遍行即彼随眠。若不缘此设缘已断。若所余缘若他随眠。若不同界遍行随眠。如彼过去染污眼识。未来染污眼识亦尔。过去四句其理可然。未来如何可作四句。若有前后如何无因。又若无者施设足论复云何通。如说诸法四事决定。所谓因果所依所缘。若未来世非同类因生已乃是云何决定。又若无者则应无因而有因。亦应无果而有果。便坏所宗。答应作是说未来世中无同类因。以彼无故此中不说。亦无二心互为因过。问此论见蕴当云何通。如说若法与彼法为因乃至广说。有说彼依俱有因作论。以俱有因遍有为法。亲能办果通三世故。有说彼依相应俱有二因作论。以此二因俱遍三性。亲能办果通三世故。有说。彼依相应俱有异熟三因作论。以此三因亲能办果通三世故。有说。彼依相应俱有异熟能作四因作论。以此四因通三世故。有说。彼依五因作论。除能作因遍一切法皆不遮故。此中有说。除遍行因体用狭故。应说彼依六因作论。因名所表通六因故。问若法已生是同类因或遍行因。若未已生非同类因非遍行因。是则若法与彼法为因。或时此法与彼非因云何。答言无时非因。答依最后位密作是答。谓若法于此位定能作同类因。或遍行因从是以后。无时非因故作是说。问若尔见蕴复云何通。如说若法与彼法为等无间。或时此法与彼非等无间耶。答若时此法未至已生。此中亦应依最后位。密作是答。无时非等无间。谓若法于此位定能作等无间。从是以后无时非等无间。何故不作如是说耶。答亦应作如是说。而不说者有别意趣。为现异相异文说故。若以异相异文而说义则易解。复次为现二门二略二灯二明。二炬二光。二曜二影文故。如同类因依最后位。密作是说无时非因。等无间缘亦应依此位。密作是说无时非等无间。如等无间缘依一切位说。若时此法未至已生同类因。亦应依一切位作如是说。二文相影俱通二义。问品类足论复云何通。如说云何非心为因法乃至广说。答彼唯说毕竟非心为因法。虽彼未入正性离生者。诸无漏心皆非心为因。然彼若入正性离生。唯有初无漏心是非心为因。余心无不以心为因。有余师说。彼文不辩同类因义。何者唯辩二种异生。谓有般涅槃法及无般涅槃法。文虽不举无涅槃法。义准理门显示知有。谓彼既说有余异生决定当入正性离生。由此义准亦有异生决定不入正性离生。此则名为无涅槃法。即无涅槃法名非心为因。问品类足论复云何通。如说或有苦谛。以有身见为因。乃至广说。答彼论但说除未来有身见相应苦谛。无及彼言设作是说是诵者谬。问识身足论复云何通。如说于过去染污眼识所有随眠。乃至广说。答彼于未来应作三句。除所随增不能为因彼无后故。然说未来如过去者有别意趣。谓正生时必入现在定为同类。或遍行因望余未起可说为前。对此可说余名后故有余师说。彼说未来亦有四句。不说未来有心前后。同于过去且能为因。非所随增者。谓此相应随眠已断为所随增。不能为因者。谓有同类遍行随眠。在未来世于未来世染污眼识缘而未断能为其因。亦所随增者。谓此相应随眠未断不能为因。亦非所随增者。谓有同类遍行随眠在未来世。若不缘此设缘已断。若所余缘若他随眠。若不同界遍行随眠。问施设足论复云何通。如说诸法四事决定。乃至广说。答因者四因。谓相应俱有异熟能作因。果者三果。谓士用异熟增上果。所依者六种所依。谓眼耳鼻舌身意。所缘者六种所缘。谓色声香味触法。如是四事三世决定故不相违。问若未来世无同类因。及遍行因过现乃有。则应无因而有因。亦应无果而有果。如是便坏三世有宗。答许亦无失约位非体。以和合作用位果非体果。然位与体非即非离。体虽恒有而位非恒。故同类因及遍行因。本无今有亦无有失。有余师说。未来世中有同类因。问若尔后说六难善通。此中论文何故不说。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所说六因皆有余故。复次若同类因有力能取果与果者。此中说之未来同类因。无力不能取果与果是故不说。复次若同类因已现在已和合。已有作用。荷负担者此中说之。未来同类因无如是事。是故不说。复次若同类因。已行世相显了者此中说之。未来同类因。未行世相不显了是故不说。问若未来世有同类因。应有二心互为因过。答如四行相各有系属。余法亦然故无斯过。谓未来世无常行相。有四行相应无间生。彼是所修系属。于此无常行相与彼为因。彼非此因系属此故。无常行相起必居前。苦空无我行相亦尔。余有为法类此应知。故无二心互为因过。若作是说有依第四静虑得阿罗汉果。能修未来九地无漏。所修无漏皆系属此。后起余地圣道现前。更不能修未来无漏。无余圣道系属此故。应在过现非同类因是则违害。此中所说前生善根与后生者为同类因。乃至广说勿有此失。故未来世无同类因于理为善。

问色法为有同类因不。外国诸师有作是说。一切色法无同类因。但藉余缘和合力起现见凿地深逾百肘。从彼出泥日曝风吹。后逢天雨即便生草。又复现见屋脊山峰。先无种子亦生草树。故知色法无同类因。问若尔此论大种蕴说当云何通。如说过去大种造色。与未来等大种造色为因增上。答我于他论何事须通。若必须通应作是说。增上缘力有近有远。有在此身有在余身。若近在此身者说名为因。若远在余身者说名增上。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色法亦有同类因。唯除初无漏色。问若尔虽通大种蕴说。彼所引事当云何通。答所出泥中先有种子。余缘阙故草未得生。后遇众缘即便生草。又彼泥聚屋脊山峰。草树生者风吹鸟衔。种子来至故得如是。

同类推荐
  • 彰化节孝册

    彰化节孝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归集

    指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瞑庵二识

    瞑庵二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孝行览

    孝行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直播穿越系统

    王者荣耀直播穿越系统

    我,李白,打钱……哦不,打赏!这里是王者荣耀的世界,魔道与机关术并行,吞噬生命的魔种,潜伏在人类中的觉醒者,稷下学宫的诸子,秦楚汉魏蜀吴宋唐的八国争霸......从大唐边境的长城开始,拒北夷,抗魔种。一人一剑入长安。这是李白携青莲剑仙之名,直播异界冒险的故事。(作者已完本高订七千的优质小说,放心入坑。)【群号151106676】ps:这是起点第一本上过首页强推,三江推荐与首页大封推的王者小说。新书《我的妹妹叫露娜》已发布,作者下方有直通车,求支持。
  • 重生之天生丽质

    重生之天生丽质

    叶暖在十八岁第一次见到夏川时就对他一见钟情十年间情感纠葛不清,不断的分手又复合。在演艺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叶暖毫不犹豫的息影嫁给夏川,用尽十年去爱他,最后的结果却是两人离婚,眼睁睁的看着他回到了他的前女友身边。再一次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八岁,既然能重活一次她绝不重蹈覆辙,重拾事业,远离渣男!
  • 声优养成大师

    声优养成大师

    一个伪宅和另一个世界线的自己重合了。这个世界没有钉宫,也没有东山,没有佐仓……而他,成了一个即将倒闭的事务所的声优经纪人,面对自己的声优落魄潦倒的状况。既然穿越了,那就成为新世界的卡密!没有钉宫,那就造一个钉宫,没有东山,那就造一个东山。Lovelive不只是二次元,我还要办现实世界的学院偶像比赛!没有漫展?那就引爆同人界的原子弹!虚拟偶像?让洛天依和初音未来同台演唱!……而郝平,只想带着他的声优,在武道馆开演唱会。
  • 那个青梅不靠谱

    那个青梅不靠谱

    大学毕业一回家,就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他,原本以为只要帮助他拿到他想要的,她就能全身而退,没想到却越陷越深,根本就离不开他。所有人都知道,明家不受宠的大少爷有个从小爱慕的小青梅,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情都不舍得让她做。他这辈子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护她。
  •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每一场博弈都在寻求平衡。我们和熟悉的、陌生的人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我们同时在和无数人玩跷跷板。54个小故事,54次和另一个自己从博弈到言和的内心体验。这里的冲动、不平、失望、心慌、委屈,你都有过。时间的大风吹走砂砾,剩下闪着光的治愈和希望,正是留给你的。有一天,蓦然发现,那个给你委屈的人也悄悄给了你治愈,那个和你博弈的人也自始至终陪伴你。这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希望。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 词莂

    词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依旧醉春风

    桃花依旧醉春风

    蓝卿说:“玥棽歌,这四海八荒没有比你更好命的人了,神尊的仙气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白俊说:“小桃花,六界之中没有比你更苦命的人了,好好的历个天劫,损了万年修为不说还毁了容貌,连带着失了忆,我都替你觉得憋屈啊……”燃沧曾经问过她:“若可以选,你愿做什么?”玥棽歌低头深思了片刻,道:“做一世凡人吧,白俊常说凡人的命虽然不及你我长久,但却比你我绚烂。”多年后,玥棽歌依旧记得那句:若本君不能救你,那便陪你一起堕魔,这四海八荒又有谁能奈我何!桃花树下,一坛万年佳酿,醉了几世繁华?
  • 宠妻至上

    宠妻至上

    【一个果敢励志女和一个霸道忠犬男的极致宠文】她说,“我要的男人一定要对我忠贞,一心一意,理解我支持我适合我……”他说,“我在。”……她是首席金牌记者,独立勇敢,聪慧凌厉,赫赫声名让不少人闻风丧胆——他是举国最年轻传奇,身份显赫,冷漠霸气,人人巴结又人人畏之三分——从前她不相信爱情,从前他不亲近女人。相遇后——她骂人,他帮着她打人,他顶着她不惧危险奔赴前线采集报道,他毅然亲自披装上阵万里寻妻有人欺负她,他直接让人围了——*【小对话】“你不过就是个小记者,凭什么以为能配得上他?”“你不过就是靠父母的钱养着,你以为你多金贵?”“我跟他这么多年的感情,不是你能代替的,请你退出。”“单方面的感情,要么去找他,要么请圆润地滚出。”“你不要脸!”“抱歉忘了说,我脾气不太好,不过他喜欢。”【小片段】“阿珩,你从前没怎么和女人接触过,你不要被她骗了!以她那样的身份接近你,一定是别有居心!”厉成珩冷冷瞧她一眼,“你怎么不想想,你在我面前晃了那么多次,我怎么就不想接触你?”▲有一种相遇,是天赐良缘。▲双C,1V1,简介无能,请亲们点文阅读决定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