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1800000395

第395章 (1)

见蕴第八中智纳息第四之二

若法与彼法作所缘或时此法与彼法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于所缘缘法执所缘缘法无实体性。显所缘缘是实有法故作斯论。此中无时非所缘者以心心所法于所缘定故。问云何心心所法于所缘定。为于处定。为于青等定。为于刹那定耶。此中有说。心心所法但于处定非于青等及刹那定。所以者何。若于青等及刹那定者则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欲令无如是过故唯于处定。问若唯于处定者彼色处中有青黄等多种色性。若于此不定者彼了青觉则了。黄等余亦如是。不可一觉有多了性无二决定故。有说。心心所法于处定。亦于青等定非于刹那定。所以者何。若于刹那定者则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勿有斯过是故不说于刹那定。问若尔者如青色中有多种青。谓青根青茎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若当于此不说定者彼了根觉则了。茎等余亦如是。不可一觉有多了性无二决定故。如是说者。心心所法于三事定。问若尔者则应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答即无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复有何过。未来世宽无容处耶。然彼本来已有住处。问心心所法如于所缘定亦于所依定耶。答于所依亦定。谓眼等五识及相应法。在未来世与所依远。现在则俱过去复远。有说。未来与所依远。现在过去与所依俱。余义广说如杂蕴智纳息。

若法与彼法作增上。或时此法与彼法非增上耶。答无时非增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愚于增上缘性执增上缘非实有者意。显增上缘体性实有故作斯论。问缘和合故诸法生灭。此缘无有不和合时。诸法云何不恒生灭。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诸法生灭和合各异。谓余缘和合故诸法生。余缘和合故诸法灭。是故不恒生灭。复次此法生已余法随生有多刹那次第邻逼。是故无有重生功能如人堕涯隤壤所压欲起复压。彼人尔时尚不能动何况得起。诸法亦然。是故无有恒生灭过。余义广说如杂蕴智纳息。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心所则心。或有说。触则根境识。为止彼意显心所非心别有触体与心相应。又为止他疑故。谓或有疑眼触乃至身触名三和合是义可尔。彼根境识俱时生故意触亦名三和合触云何可尔。所以者何。意根过去意识现在法或三世或离世故。今欲决定显意触亦名三和合。触以互不相违共生一果名为和合非唯俱起名和合故。由此因缘故作斯论。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答诸意触彼一切三和合触。无触不因三和合故。有三和合触非意触。谓五识身相应触。故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意界有法界有无明界。无明触所生受。受所触故无闻愚夫便执有执无。或执有无。此中有意界者谓过去意界。有法界者谓三世法界。有无明界者谓现在无明界。无明触等者谓于无我事愚。便执有者。谓起常见。便执无者谓起断见。或执有无者谓起断常见。胁尊者言。此中意说。于自体愚名无明界。彼无间灭六识身名意界。尔时心心所法所于转者名法界。无明触等如前说。问五识相应触由现在根境识。有名三和合触是义可尔。意识相应触根在过去境或未来识在现在云何名三和合触。答和合有二种。一俱起不相离名和合。二不相违同办一事名为和合。五识相应触由二和合故名和合。意识相应触由办一事和合故名和合。所以者何。如五识根境现在所有作用如是。意识根境异世作用亦尔。是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以根境识同办一事故名和合。非以俱起不相离故名为和合。如此三法随在何时皆能展转办一事故尽名和合。有余于此作增益文。诸眼触乃至身触彼一切三和合触耶。答诸眼触乃至身触彼一切三和合触。有三和合触非眼触乃至身触。谓意识身相应触然今不作如是说者有何意耶。欲显此中但成立不极成义。眼触乃至身触名三和合触义自成立故不说之。意触名三和合触义非极成是以故。说由此如前所诵者好。诸慢彼一切自执耶。乃至广说。问此见蕴中但应分别见何故分别慢耶。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以相似故谓一切烦恼中无有烦恼非见自性。而似见转犹如慢者。有说。先已说一一蕴中分别一切法。若此蕴中不分别慢者。云何名一一蕴分别一切法耶。是故此中亦分别慢诸慢彼一切自执耶。答诸慢彼一切自执。以慢是自举自恃执竞法故。有自执非慢。谓诸见趣。故世尊说苾刍当知。自执有我自执有我所。此中自执有我者显示我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见。复次自执有我者显示五我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十五我所见。复次自执有我者显示我执行相。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执行相。有作是说。自执有我者显示我爱。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爱。有余师说。自执有我者显示我愚。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我所愚。

复有说者。自执有我者显示无别异事萨迦耶见。自执有我所者显示有别异事萨迦耶见。一切烦恼中无有烦恼非慢自性而似慢转。犹如见者故说见趣自执非慢。

诸慢彼一切不寂静耶。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唯分别慢与见相似行相。未分别与一切烦恼相似行相。今欲分别故作斯论。诸慢彼一切不寂静耶。答诸慢彼一切不寂静。以慢是自举自恃执竞法故。有不寂静非慢。谓余烦恼现在前。故世尊说苾刍当知。动为魔所缚不动脱恶者。此中余烦恼者。谓见疑无明贪嗔缠垢。现在前者显不寂静相。问何故现在烦恼有不寂静相非过去未来耶。答现在烦恼于自身中障碍圣道及圣道加行。过去未来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于自身中能取果与果。过去未来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于自身中能取等流果异熟果。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能令自身成可诃责可厌贱可远离。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烧然自身损坏自身逼恼自身。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自害害他。或复俱害。过未烦恼不尔。复次现在烦恼是不寂静性。有不寂静用是故说之。过去未来烦恼是不寂静性。无不寂静用是以不说。动为魔所缚等者。此中初句显不寂静者为烦恼魔所缚。后句显寂静者解脱天魔。性弊恶者唯天魔故。有余师说。此中二句皆显示烦恼魔性。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起恶业故复名恶者。若诸有情不寂静时为烦恼所缚。若能寂静修习对治则于烦恼便得解脱。诸业彼不律仪耶。答应作四句。有业非不律仪。谓身语律仪。有不律仪非业谓根不律仪。有业亦不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非业亦非不律仪谓根律仪。诸业彼律仪耶。答应作四句。有业非律仪谓身语不律仪。有律仪非业谓根律仪。有业亦律仪谓身语律仪。有非业亦非律仪谓根不律仪。问此中根律仪根不律仪以何为自性。有作是说。根律仪以念正知为自性。根不律仪以忘念不正知为自性。云何知然。经为量故。如契经说。时有天神告苾刍曰。苾刍苾刍莫生疮疣。苾刍答曰我当覆之。天复问言疮疣既大以何能覆。苾刍答言我当以念正知覆之。天则赞言善哉善哉。能如是覆是为善覆。由此故知根律仪以念正知为自性。根不律仪以忘念不正知为自性。问若然者经云何通。如契经说念及正知满足故能满足根律仪。岂以自性满足自性耶。答念及正知有因性有果性。因性者以念正知名说。果性者以律仪名说。以因满故令果圆满是故无过。有说。根律仪以不放逸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放逸为自性。有说。根律仪以六恒住法为自性。根不律仪以依六根生诸烦恼为自性。有说。根律仪以根永断遍知诸妙行善根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根不永断不遍知诸烦恼恶行不善根为自性。如是则以妙行恶行为根律仪根不律仪体。有说。根律仪以不成就根不永断不遍知。及成就彼对治道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成就根不永断不遍知。及不成就彼对治道为自性。如是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成就不成就为体。有说。根律仪以不染污法为自性。根不律仪以染污法为自性。如是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五蕴为其体性。昔迦湿弥罗国招吉祥僧伽蓝中有兄弟二阿罗汉。俱是法师世称为难地迦子。彼说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无覆无记不相应行蕴中根律仪。根不律仪为自性。此自性成立谓体是实有。此则摄在复有所余心不相应行中。问若根律仪根不律仪。俱以无覆无记行蕴为自性者。此有何差别。答此无覆无记行蕴有随顺善品者。有随顺烦恼品者。顺善品者名根律仪。顺烦恼品者名根不律仪。

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耶乃至广说。于前所说五种十种事中。此中依自性事而作论。欲止说无成就不成就性者意。显成就不成就性是实有故。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耶。答若事未得彼不成就。谓不净观持息念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等事若未得彼不成就。有事不成就非未得。谓得已失此谓则前不净观等。非未得而不成就。若事已得彼成就耶。答若事成就彼已得。谓则前不净观等得已不失。有事已得而不成就。谓得已失此谓则前不净观等已得而失。

同类推荐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集古今佛道论衡

    集古今佛道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avalry General

    The Cavalry Gener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武亲征录

    圣武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谈薮

    谈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杜司空席上赋

    杜司空席上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有宥王想害朕

    总有宥王想害朕

    主人格(被害妄想症):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总有刁民想害朕,尤其是宥王这个大胆有权势的刁王。次人格(粗鲁暴力狂):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总有人欠揍想害我,所以,我成全他了。第三人格(冷漠厌世症):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即使我拥有了天下,依旧觉得无聊。这是一个讲述拥有三重人格的人穿越在古代成为皇帝,成天觉得有人害自己的爆笑故事。宥王:我没有想害你啊!(委屈)
  • 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

    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

    《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一本温暖读者心灵的治愈之书。路边的野花虽体态娇小,内心却无比的坚强,它经历了风雨的磨练,与温室中的花朵相比,正是这种一无所有,造就了别样的沁人心脾。岁月会破坏我们的容颜,但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如蚌中的沙粒,慢慢的光润起来,等到我们发苍齿摇、步履蹒跚的时候,还可以让珍珠的光泽晕红最后的行程。请认真活出自身的灿烂和美好,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最基本的追求。生活本来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坚持住,你定会看见坚强的自己。守得初心,等待光明,沉淀后,去做一个温暖的人。
  • 饕餮衔首金簪

    饕餮衔首金簪

    “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本公子和别人出门吃饭,总是能遇见美女,而和你出门吃饭,总是会遇到死人?”青天白日之下,彩华楼中,一位骨瘦如柴的白衣公子瞪眼看着另一位衣裳朴素、袖角打着补丁的灰衣书生,“你身上带瘟神是么?”那灰衣书生叹了口气,慢慢地道:“出门?这里明明是你家的家业,你当我不知道你每次请客吃饭,都上自己家的馆子?”这骨瘦如柴的白衣公子,是江湖“方氏”的大少爷“多愁公子”方多病;而这灰衣书生自是江湖中大大有名的神医,号称能令人起死回生的吉祥纹莲花楼楼主李莲花了。
  • 凤唳九天

    凤唳九天

    她看似痴傻,却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扮猪吃老虎!除了狠毒嫡母,宰了蛇蝎嫡姐,吓傻了无情父亲,气死了腹黑皇帝。终于可以逍遥离开,后面却跟了一堆痴痴追随的人,这么多尾巴,怎么甩掉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七条猎狗

    第七条猎狗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傻子王爷戏呆妃

    傻子王爷戏呆妃

    从大家族中艰难爬出头的她,笑傲生意战场、家族斗争,却始终没有躲过身边的算计,含恨而去。。。。。。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呆笨大小姐,如此,那她便将“呆笨”发挥到极致,扮猪吃老虎,让将军府乱成一锅粥煮。一道圣旨,将她钦点为痴傻王爷的豫王妃,成就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呆笨痴傻,从此不再家乱,而是国乱!当同样的两只腹黑妖孽卖萌相撞、真假相试,最终又是谁输谁赢谁真相?传言,万俟国神秘太后执掌政权传言,万俟国妖孽皇上喜好男风传言,万俟国痴傻王爷笑闹无数。。。。。。如此奇葩皇室组合看似平静却杀机汹涌,某女本欲悠然看戏,却被挑战极限,愤然插足——敢伤她在意之人,反起攻之!毁尽灭之!【颠鸾傻凤*一】“娘子,你是不会穿衣服吗?”手指着某女的胸前,某男两眼放光,像是看到了美食般狠狠咽了咽口水。猛的低头,赫然发现本就没穿好的衣服早已快要滑落,露出香肩锁骨处的一大片白净玉肌,相当于半裸!连忙用衣服将自己遮严实,美眸洋溢怒火恨看向面前的傻子,这家伙看了半天才告诉她衣服没穿好,色胚一个!“你,给我出去!”顿时,房间里女子的怒吼声彻响!【颠鸾傻凤*二】风流倜傥的神医两眼放光,循循善诱:“芷儿,跟我走吧,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某女弱弱道:“可是,我家傻子渊说了,家里有天下第一厨,我懒得动弹。”豺貌双全的丘丽王爷盯着被自己看中的猎物,道:“只要你跟本王走,本王即刻便登上王位,将王后之位赐你!”某女玩弄着纤纤玉指,悲哀的看了一眼男人,“可惜你没戏了,今夜你丘丽国就会被我家傻子渊给一锅端了。”某妖孽皇上饶有兴趣道:“若是皇弟不要你,朕纳你为妃也未尝不可。”某女同情的看向他某处,“不会是皇上你在你的男宠那儿也雄起不能了吧。”某冷傲男子幽幽道:“你只要让我跟在你身后守护你就好。”某女为难,无言以对。面色不善的某男冲到两人中间,“芷儿身边,有我一人,足矣!”======================================================上一世的纷乱,这一世的纠葛,是谁漠视了谁的真心,又是谁将谁的真心倾囊相送!
  • 重生佳缘有约

    重生佳缘有约

    有一个男人,他炫酷拽霸天。他天天上头条……幸好,他是她的富三代前男友。有一个男人,他长发凌乱,胡子唏嘘。他深度死宅科技男。重生前,他与她相见在绝境中,相识恨晚。重生后,他与她携手养娃,过甜蜜小日子。原来,真的有一种奇迹,叫做,我们可以从头来过……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若爱只是一场豪赌

    十九岁,她在许下山盟海誓后悄然失踪;他满世界寻找未果却只得两个噩耗——学业被迫中止,父亲意外去世。再见面,他是新晋商业奇才,她是落魄千金;他恨她入骨,掐着她的脖子,冷漠如冰,“不该记得的,我自然忘了。”却有设下天罗地网将她匡入陷阱。步步紧逼,步步为赢,他捏着他的下巴,“赵薇妍,你以为你还能逃得开?”“逃?许宁川,你太小看我赵薇妍了。”她笑,在他的目光中被撞飞出去,倒在鲜血里,望着他嗜血的双眸,“许宁川,我赌你爱我。”爱上一个人就是一场豪赌,许宁川,我这一生,只赌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