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1600000010

第10章

智犍度第三之一

五跋渠颂曰。

八种有五处  知他人心智

若能修行智  相应最在后

八道跋渠第一

八十种智  择恒在前  诸相应觉

世见无漏

又世尊言。八种成就学迹。十种漏尽阿罗汉。八种学迹几种成就过去。几种成就未来。几种成就现在。十种漏尽阿罗汉。几种成就过去。几种成就未来。几种成就现在。云何为见。云何为智。云何为慧。若见是智耶。设智是见耶。若见是慧耶。设慧是见耶。若智是慧耶。设慧是智耶。见摄智耶为智摄见见摄慧耶为慧摄见智摄慧耶。为慧摄智。若成就见彼智耶。设成就智彼见耶。若成就见彼慧耶。设成就慧彼见耶。若成就智彼慧耶。设成就慧彼智耶。若见已灭无余彼智耶。设智已灭无余彼见耶。若见已灭无余彼慧耶。设慧已灭无余彼见耶。若智已灭无余彼慧耶。设慧已灭无余彼智耶。问定理摄成就灭。所谓等见是择法觉意耶。设是择法觉意是等见耶。所谓等智是择法觉意耶。设是择法觉意是等智耶。念觉意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精进喜猗定护觉意。等见等志等语等业(身也)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诸法与念觉意相应。择法觉意彼耶。设诸法与择法觉意相应。念觉意彼耶。诸法念觉意相应。精进喜猗定护觉意等见等志等方便等念等定彼耶。设诸法与等定相应。念觉意彼耶。诸法乃至等念相应。等定彼耶。设诸法与等定相应。等念彼耶。云何世俗等见。云何世俗等智。若世俗等见是世俗等智耶。设是世俗等智是世俗等见。世俗等见世俗等智所摄耶。设是世俗等智世俗等见所摄耶。若成就世俗等见。彼世俗等智耶。设成就世俗等智。彼世俗等见耶。若世俗等见已灭无余。彼世俗等智耶。设世俗等智已灭无余。彼世俗等见耶。问定理摄成就灭。云何无漏等见。云何无漏等智。若无漏等见是无漏等智耶。设是无漏等智是无漏等见耶。无漏等见无漏等智所摄耶。设无漏等智无漏等见所摄耶。若成就无漏等见彼无漏等智耶。设成就无漏等智。彼无漏等见耶。问定理摄成就。此章义愿具演说。

又世尊言。八种成就学迹。十种漏尽阿罗汉。八种学迹几种成就过去。几种成就未来。几种成就现在。答曰。若依有觉有观三昧。学初见现在前。彼不过去八种未来八种。现在彼灭已不失。若依有觉有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八种成就过去八未来八。现在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八过去八未来七现在(无等志也)。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彼八过去八未来四现在(除等志等语等业等命无色义)。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尽三昧若世俗心现在前。彼八过去八未来现在无有(有觉有观竟)。若依无觉无观三昧。学初见现在前。彼无过去未来八现在七。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七未来八现在七。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七未来八现在四。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七未来八现在无。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七未来八现在八(无觉观竟)。若依无色定。学初见现在前。彼过去无。未来八。现在四。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四未来八现在四。彼灭已不失。复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四未来八现在无。若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四未来八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四未来八现在七(学迹竟)。十种漏尽阿罗汉。几种成就过去。几种成就未来。几种成就现在。答曰。若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初智现在前。彼过去无未来十现在九(无等见也)。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智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九。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智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八(无等志等见)。彼灭已不失。若依无色定。无学智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五(初上无戒)。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无(智竟)。彼灭已不失。若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初见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九。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未来十现在九。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未来十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未来十现在无(有觉观竟)。若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初见现在前。彼过去无未来十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八未来十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八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八未来十现在无。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八未来十现在九(见竟)。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初见现在前。彼过去八未来十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八。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入灭尽三昧。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无。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九未来十现在九(无觉观竟)。若依无色定。无学初见现在前。彼无过去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五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若入灭尽定。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五未来十现在无。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五未来十现在九。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见现在前。彼过去五未来十现在八(见竟)。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初见现在前。彼过去五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色定。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六未来十现在五。彼灭已不失。复入灭尽三昧。世俗心现在前。彼过去六未来十现在无。彼灭已不失。复依有觉有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六未来十现在九。彼灭已不失。复依无觉无观三昧。无学若智若见现在前。彼过去六未来十现在八(真人竟)。云何为见。云何为智。云何为慧。云何为见。答曰眼根。五见。世俗等见。学见。无学见也。云何为智。答曰。除所修行忍。诸余意识身相应智。及五识身相应智。尽智无生智也。云何为慧。答曰。意识身相应慧。及五识身相应慧。尽智无生智(问竟)。诸见彼智耶。答曰。或见非智。云何见非智。答曰。眼根所修行忍。是谓见非智。云何智非见。答曰。除五见及世俗等见。诸余意识身相应有漏慧。及五识身相应慧。尽智无生智。是谓智非见。云何智见。答曰。除所修行忍。及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五见世俗等见。是谓智见。云何非智非见。答曰。除上尔所事。所谓见是慧耶。答曰。或是见非慧(梵言明智十智之一)。云何是见非慧耶。答曰。眼根。是谓见非慧。云何是慧非见。答曰。除五见。及世俗等见。诸余意识身相应有漏慧。五识身相应慧。尽智无生智。是谓慧非见。云何见慧。答曰。除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及五见世俗等见。是谓见慧。云何非见非慧。答曰。除上尔所事。诸智彼慧耶。答曰。如是智是慧也。颇有慧非智。答曰。有所修行忍(定理竟)。所谓见是智摄耶。答曰。或见非智。云何见非智。答曰。眼根所修行忍。是谓见非智。云何智非见。答曰。除五见世俗等见。诸余意识身相应有漏慧。五识身相应慧。尽智无生智。是谓智非见。云何见智。答曰。除所修忍及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五见世俗等见。是谓见智。云何非智非见。答曰。除上尔所事。所谓见彼慧所摄耶。答曰。或见非慧。云何见非慧。答曰。眼根。是谓见非慧。云何慧非见。答曰。除五见世俗等见。诸余意识身相应有漏慧。五识身相应慧。尽智无生智。是谓慧非见。云何见慧。答曰。除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五见世俗等见。是谓见慧。云何非见非慧。答曰。除上尔所事。智摄慧慧摄智耶。答曰。慧摄智非智摄慧。不摄何等。答曰。所修行忍(忍智不得慧也)。成就与灭亦复如是。问定理摄成就灭也。所谓等见是择法觉意耶。答曰。或等见非择法觉意。云何等见非择法觉意。答曰。世俗等见。是谓等见非择法觉意。云何择法觉意非等见耶。答曰。尽智无生智。是谓择法觉意非等见。云何等见择法觉意。答曰。除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是谓等见择法觉意。云何非等见亦非择法觉意。答曰。除上尔所事。所谓等智是择法觉意耶。答曰。或等智非择法觉意。云何等智非择法觉意。答曰。世俗等智。是谓等智非择法觉意。云何择法觉意非等智。答曰。所修行忍。是谓择法觉意非等智。云何等智择法觉意。答曰。除所修行忍。诸余无漏慧。是谓等智择法觉意。云何非等智非择法觉意。答曰。除上尔所事。念觉意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答曰。若依未来有觉有观三昧。学念觉意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若依初禅学念觉意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若依禅中间。学念觉意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若依二禅学念觉意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若依三禅四禅学念觉意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若依无色定学念觉意现在前。彼六意觉现在前。及四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五道种法。精进猗定觉护意等见等方便等念等定亦复如是。喜觉意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答曰。若依初禅学喜觉意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若依二禅学喜觉意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等志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答曰。若依未来有觉有观三昧。学等志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智见不并)。若依初禅学等志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等语现在前时。几觉意几道种现在前。答曰。若依未来有觉有观三昧。学等语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若依初禅学等语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九道种。若依禅中间学等语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六觉意(无喜)现在前。及八道种。若依二禅学等语现在前。彼七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等志也)。无学七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若依三禅。四禅。学等语现在前。彼六觉意现在前。及七道种。无学六觉意现在前。及八道种。等业等命亦复如是。诸法念觉意相应彼择法觉耶。答曰。或念觉意非择法觉意。云何念觉意非择法觉意。答曰。择法觉意。是谓念觉意非择法觉意。云何择法觉意非念觉意。答曰。念觉意。是谓择法觉意非念觉意。云何念觉意择法觉意。答曰。除择法觉意诸余念觉意相应法。是谓念觉意择法觉意。云何非念觉意非择法觉意。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念觉意非择法觉意。精进猗定护觉意等方便等定亦复如是。诸法念觉意相应彼喜觉意耶。答曰。或念觉意非喜觉意。云何有念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及喜觉意不相应。念觉意相应法。是谓念觉意非喜觉意。云何喜觉意非念觉意。答曰。喜觉意相应念觉意。是谓喜觉意非念觉意。云何念觉意喜觉意。答曰。除念觉意诸余喜觉意相应法。是谓念觉意喜觉意。云何非念觉意亦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不相应念觉意。及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念觉意亦非喜觉意。等见等志亦复如是。诸法念觉意相应彼等念耶。答曰。如是。设诸法等念相应彼念觉意耶。答曰。如是。诸法择法觉意相应彼精进觉意耶。答曰。或择法觉意非精进觉意。云何择法觉意非精进觉意。答曰。精进觉意。是谓择法觉意非精进觉意。云何精进觉意非择法觉意。答曰。择法觉。意是谓精进觉意非择法觉意。云何择法觉意精进觉意。答曰。除精进觉意诸余择法觉意相应法。是谓择法觉意精进觉意。云何非择法觉意亦非精进觉意。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择法觉意亦非精进觉意。猗定护觉意等方便等定等念亦复如是。诸法择法觉意相应彼喜觉意耶。答曰。或择法觉意非喜觉意。云何择法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及喜觉意不相应。择法觉意相应法。是谓择法觉意非喜觉意。云何喜觉意非择法觉意。答曰。喜觉意相应择法觉意。是谓喜觉意非择法觉意。云何择法觉意喜觉意。答曰。除择法觉意。诸余喜觉意相应法。是谓择法觉意喜觉意。云何非择法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不相应择法觉意。及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择法觉意亦非喜觉意。等志亦复如是。诸法择法觉意相应彼等见耶。答曰。如是。诸法等见相应彼择法觉意。颇择法觉意无等见耶。答曰。有等见不摄择法觉意。诸法精进觉意相应。彼有喜觉意耶。答曰。或精进觉意非喜觉意云何精进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及喜觉意不相应。精进觉意相应法。是谓精进觉意非喜觉意。云何喜觉意非精进觉意。答曰。喜觉意相应精进觉意。是谓喜觉意非精进觉意。云何精进觉意喜觉意。答曰。除精进觉意。诸余喜觉意相应法。是谓精进觉意喜觉意。云何非精进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不相应精进觉意。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精进觉意非喜觉意。等见等志亦复如是。诸法精进觉意相应彼猗觉意耶。答曰。或精进觉意非猗觉意。云何精进觉意非猗觉意。答曰。猗觉意。是谓精进觉意非猗觉意。云何猗觉意非精进觉意。答曰。精进觉意。是谓猗觉意非精进觉意。云何精进觉意猗觉意。答曰。除猗觉意诸余精进觉意相应法。是谓精进觉意猗觉意。云何非精进觉意非猗觉意。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精进觉意非猗觉意。定护觉意等念等定亦复如是。诸法精进觉意相应彼等方便耶。答曰。如是。设诸法等方便相应。彼精进觉意耶。答曰。如是。诸法喜觉意相应。彼猗觉意耶。答曰或喜觉意非猗觉意。云何喜觉意非猗觉意。答曰。喜觉意相应猗觉意。是谓喜觉意非猗觉意。云何猗觉意非喜觉意。答曰。喜觉意及喜觉意不相应。猗觉意相应法。是谓猗觉意非喜觉意。云何喜觉意猗觉意。答曰。除猗觉意。诸余喜觉意相应法。是谓喜觉意猗觉意。云何非喜觉意亦非猗觉意。答曰。喜觉意不相应猗觉意。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喜觉意非猗觉意。定护觉意等方便等念等定亦复如是。诸法喜觉意相应彼等见耶。答曰。或喜觉意非等见。云何喜觉意非等见。答曰。喜觉意相应等见。及余等见不相应。喜觉意相应法。是谓喜觉意非等见。云何等见非喜觉意。答曰。等见相应喜觉意。诸余喜觉意不相应。等见相应法。是谓等见非喜觉意。云何喜觉意等见。答曰。除喜觉意相应等见。诸余喜觉意等见相应法。是谓喜觉意等见相应法。云何非喜觉意非等见。答曰。喜觉意不相应等见。等见不相应喜觉意。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喜觉意非等见。等志亦复如是。诸法猗觉意相应彼定觉意耶。答曰。或猗觉意非定觉意。云何猗觉意非定觉意。答曰。定觉意。是谓猗觉意非定觉意。云何定觉意非猗觉意。答曰。猗觉意。是谓定觉意非猗觉意。云何猗觉意定觉意。答曰。除定觉意。诸余猗觉意相应法。是谓猗觉意定觉意。云何非猗觉意非定觉意。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猗觉意非定觉意护觉意等方便等念等定亦复如是。诸法猗觉意相应彼等见耶。答曰。或猗觉意非等见。云何猗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及等见不相应。猗觉意相应法。是谓猗觉意非等见。云何等见非猗觉意。答曰。等见相应猗觉意。是谓等见非猗觉意。云何猗觉意等见。答曰。除猗觉意诸余等见相应法。是谓猗觉意等见。云何非猗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不相应猗觉意。及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猗觉意非等见。等志亦如是。诸法定觉意相应。彼护觉意耶。答曰。或定觉意非护觉意。云何定觉意非护觉意。答曰。护觉意。是谓定觉意非护觉意。云何护觉意非定觉意。答曰。定觉意是谓护觉意非定觉意。云何定觉意护觉意。答曰。除护觉意。诸余定觉意相应法。是谓定觉意护觉意。云何非定觉意非护觉意。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定觉意非护觉意。等方便等念亦复如是。诸法定觉意相应彼等见耶。答曰。或定觉意非等见。云何定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及等见不相应。定觉意。相应法。是谓定觉意非等见。云何等见非定觉意。答曰。等见相应定觉意。是谓等见非定觉意。云何定觉意等见。答曰。除定觉意诸余等见相应法。是谓定觉意等见。云何非定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不相应定觉意。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定觉意非等见。等志亦如是。诸法定觉意相应彼等定耶。答曰。如是。设诸法等定相应彼定觉意耶。答曰。如是。诸法护觉意相应彼等见耶。答曰。或护觉意非等见。云何护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及等见不相应护觉意相应法。是谓护觉意非等见。云何等见非护觉意。答曰。等见相应护觉意。是谓等见非护觉意。云何护觉意等见。答曰。除护觉意诸余等见相应法。是谓护觉意等见。云何非护觉意非等见。答曰。等见不相应护觉意。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护觉意非等见。等志亦如是。诸法护觉意相应彼等方便耶。答曰。或护觉意非等方便。云何护觉意非等方便。答曰。等方便是谓护觉意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非护觉意。答曰。护觉意是谓等方便非护觉意。云何护觉意等方便。答曰。除等方便诸余护觉意相应法。是谓护觉意等方便。云何非护觉意非等方便。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护觉意非等方便。等念等定等亦复如是。诸法等见相应彼等志耶。答曰。或等见非等志。云何等见非等志。答曰。等见相应等志。及等志不相应等见相应法。是谓等见非等志。云何等志非等见。答曰。等志相应等见及等见不相应等志相应法。是谓等志非等见。云何等见等志。答曰。除等见相应等志。诸余等见等志相应法。是谓等见等志。云何非等见非等志。答曰。等见不相应等志。等志不相应等见。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等见非等志。诸法等见相应等方便耶。答曰。或等见非等方便。云何等见非等方便。答曰。等见相应等方便。是谓等见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非等见。答曰。等见及等见不相应等方便相应法。是谓等方便非等见。云何等见等方便。答曰。除等方便诸余等见相应法。是谓等见等方便。云何非等见非等方便。答曰。等见不相应等方便。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等见非等方便。等念等定亦如是。诸法等志相应彼等方便耶。答曰。或等志非等方便。云何等志非等方便。答曰。等志相应等方便。是谓等志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非等志。答曰。等志及等志不相应等方便相应法。是谓等方便非等志。云何等志等方便。答曰。除等方便诸余等志相应法。是谓等志等方便。云何非等志非等方便。答曰。等志不相应等方便。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等志非等方便。等念等定亦如是。诸法等方便相应彼等念耶。答曰。或等方便非等念。云何等方便非等念。答曰。等念是谓等方便非等念。云何等念非等方便。答曰。等方便是谓等念非等方便。云何等方便等念。答曰。除等念诸余等方便相应法。是谓等方便等念。云何非等方便非等念。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等方便非等念。等定亦如是。诸法等念相应彼等定耶。答曰。或等念非等定。云何等念非等定。答曰。等定是谓等念非等定。云何等定非等念。答曰。等念是谓等定非等念。云何等念等定。答曰。除等定诸余等念相应法。是谓等念等定。云何非等念非等定。答曰。诸余心心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是谓非等念非等定。云何世俗等见。云何世俗等智。世俗等见云何。答曰。意识身相应善有漏慧。世俗等智云何。答曰。意识身相应善有漏慧。五识身相应善慧。若世俗等见是世俗等智耶。答曰如是。若世俗等见彼世俗等智。颇有世俗等智非世俗等见。答曰有。五识身相应善慧。世俗等见摄世俗等智耶世俗等智摄世俗等见耶。答曰。世俗等智摄世俗等见。非世俗等见摄世俗等智。不摄何等。答曰。五识身相应善慧。成就灭亦复如是。问定理摄成就灭。云何无漏等见云何无漏等智。无漏等见云何。答曰。尽智无生智不摄无漏慧。无漏等智云何。答曰。除所修忍诸余无漏慧。若无漏等见是无漏等智耶。答曰。或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云何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答曰。所修行忍。是谓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云何无漏等智非无漏等见。答曰。尽智无生智。是谓无漏等智非无漏等见。云何无漏等见无漏等智。答曰。除所修行忍。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慧。是谓无漏等见无漏等智。云何非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答曰。除上尔所事。无漏等见摄无漏等智耶。答曰。或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云何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答曰。所修行忍。是谓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云何无漏等智非无漏等见。答曰。尽智无生智是谓无漏等智非无漏等见。云何无漏等见无漏等智。

答曰。除所修行忍。尽智无生智诸余无漏智。是谓无漏等见无漏等智。云何非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答曰。除上尔所事。若成就无漏等见彼无漏等智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无漏等智。亦无漏等见。颇成就无漏等见非无漏等智耶。答曰。有苦法忍现在前。问定理摄成就。

阿毗昙智犍度八十种跋渠第一竟(梵本四百三十三首卢秦七千二百四十六言)

同类推荐
  • 张庄僖文集

    张庄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文襄公事略

    张文襄公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宗八要

    相宗八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曾用心爱着你

    我曾用心爱着你

    结婚三年,老公心里只有初恋。你没有错,是我飞蛾扑火。如今成了出得厅堂进的厨房的小男人,他一心扑在了童欢颜身上,恨不能时时刻刻都腻在她身边。阳光,总在风雨后!但是,曾经的伤痕还在。
  • 万元修身

    万元修身

    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地球上天道门的修炼天才柳天赐,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天衍大陆。一部无人问津的武学经典,为何会在来到异世后大放异彩?而那一颗造成主角时空穿行的师门重宝,无名的宝珠,又会在陌生的世界中,为刘天赐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故。神奇的魔兽,奥妙的武学,绚丽的魔法,精彩绝伦的神奇际遇,即将会在天衍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你是我的余生所有

    你是我的余生所有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爱的人不爱你。结束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对,结束痛苦唯一的方式是死去。冰冷的产房里,当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破灭时,尹小沫绝望的闭上了眼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林家三少

    林家三少

    箫婉,就是随便跺跺脚,都会让整个东南亚震三震的大小姐。鬼使神差,情迷林家大公子林慕。为了待在他的身边,不惜与她的老爹翻脸。为了他的事业,她甘愿入娱乐圈,一步步登上天后巨星的位子。整整八年,陪在他的身边,最终换来他的一句,“我要订婚了!”她伤心欲绝,意外遇袭,身中数枪,魂归西天。再次醒来,灵魂附体,摇身一变,竟成为林家三“少”。命运捉弄,她重获新生,女扮男装,进入林家。她,重生归来,一改昔日温婉性子,再现她大小姐凶悍本色!相传林家三“少”差点把林二少给废了?相传林家三“少”一怒之下将林四少踹进了小黑屋?相传…从此,林家三“少”无人不知,悍名远扬。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人皇天子

    人皇天子

    穿越者皇九十九子熊岩,无意中通过道门至宝三宝玉如意,获得了数不清的未来片段。大量信息冲刷之下,误以为自己重生到了穿越之初。而后,为了拯救世界,毅然踏上了夺嫡之路。一路走来,主角镇压龙脉之灵所化的潜龙、真仙转世所化的真龙天子、道君降世所建立的地上道国、有着妖族支持的草原天可汗……最终,成为人皇天子。而后,改革儒门,改善人妖关系,征伐域外天魔,开辟多元世界的故事……
  • 手相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手相100问(人生运势500问)

    “对于手,您了解多少?”面对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作出准确且明晰的回答。虽然手时刻陪伴着我们,而且每个人都认为对自己的双手已经相当熟悉了,但对它的真正了解却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多。基于此,自古以来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手的研究。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说:“手并非单一的机能,乃是各种机能的表现。”在他看来,手隐藏着复杂的潜质和暗示力。
  •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之作,“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单词“献歌”的译音。《吉檀迦利》中英双语对照,名家冰心翻译,配合精美插图,意境优美、文笔隽永。泰戈尔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对生命的关怀和思索。
  • 四时序

    四时序

    看穿越女赵霜是如何在古代平凡日子里活出属于自己精彩,种田几天便没了地,只好创业做生意,好不容易赚点钱,为了怕徐青盈那小白莲被宅斗,只得又携手往前冲,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普通故事,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