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玄宗纪》(上):开元十九年十二月,州都督张审素以劫制使监察御史杨汪伏诛。二十三年三月丁卯,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为仇人所杀。《旧孝友传》: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按州都督张审泰赃罪在路,为审素党与所劫,胁令奏雪罪。
汪还至州,因深构成其罪,斩之。汪后累转殿中侍御史,改名万顷。开元二十三年,审素子皇、绣候万顷于都城,杀之。(《新传》略同。)《顾云文集》:开元二十三年,张杀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于阙下,复父仇也。(《广记》一百七十四。)
徐恽(见郎官吏中,又监察。)
阳润(见郎官金外,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姚子彦(见郎官礼中补,又右侧侍御兼殿中。)
独孤及《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铬》:柱下方书,主张纶翰。尤精其选,非盛名莫居。繇是自左补阙迁公殿中侍御史。(《毗陵集》十一。)
吉温(见郎官户中,又阴额知亲。)
《旧酷吏传》:天宝中,自京兆府士曹擢户部郎中,常带御史。 《新传》:自京兆士曹擢户部郎中兼侍御史。 《新颜真卿传》: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
贺兰进明(见郎官主外。)
监察御史并(并是立碑至于今。武后中至玄宗末。)
李顾行(见郎官金外。)
《旧冯定传》:宝历二年,长寿县尉马洪沼告郢州刺史冯定,诏监察御史李顾行鞫之。
贺遂涉(二人在监察字下,见郎官户外。)
陆景初(见殿中。)
《旧传》:自洛阳尉迁左台监察御史,转殿中。 《新书》:自洛阳尉俄迁监察御史。
辛长孺(见殿中。)
柳诠(见殿中。)
裴子余(见郎官户外。)
《旧孝友传》:累补鄂县尉。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冀州刺史。(《新传》同。)
王守廉(见殿中。)
司浔
李元敬《新表》:陇西李氏姑臧大房玄运子元敬,济州刺史。
路幼玉《新表》:勋、吏二郎中元子幼玉,监察御史。
王景(见郎官祠中。)
张佶《新表》:始兴张氏浼子佶。不详历官。
李诚(见殿中。)
王怡《旧宋传》:开元五年秋,驾幸东都,次永宁之崤谷,驰道隘狭,车骑停拥,知顿使王怡等失于部伍,上令黜其官爵。宋入奏曰:‘陛下富有春秋,方事巡狩,一以垫隘,致罪二臣,窃恐将来人受艰弊。’于是遽令舍之。曰:‘陛下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由于下。请且使待罪于朝,然后诏复其职,则进退得其度矣。’上深善之。(《新传》略同。) 八年,京兆人权梁山构逆伏诛,制河南尹王怡驰传往长安穷其枝党。怡禁系极众,久之未能决断。
(《新传》略同。) 《石刻》韦纾《唐故朝散大夫秘书省著作郎致仕京兆韦公(端)玄堂志》:先太夫人太原王氏,曾祖讳子真,皇襄州录事参军。祖怡,河南尹、东郡留守。 韦缜《大唐华州下わ县丞京兆韦公夫人墓志铭》:曾祖真行,有唐汝州叶县令。祖怡,河南尹、柬都留守。初为御史,正惮奸息。
李朝隐(见侍御。)
祖夙《元和姓纂》(十姥):祖庄生夙成,殿中御史。(原本误人杜氏注。)
从训
萧嵩(见殿中。)
《旧传》:景云元年,为醴泉尉,僚陆象先为中书侍郎,引为监察御史,骤迁殿中侍御史。
褚ギ(见侍御。)
李忄曳(见侍御。)
李怀让(见侍御。)
杨挺
李庭言《新表》:陇西李氏姑臧大房叔仪子庭言,楚州刺史。 《唐会要》(五十八):开元五年四月九日敕,尚书省案牍稽滞,兵部员外郎李廷言等一道。
宋庭(见诗御、殿中。)
富嘉{其言}《旧文苑传》(中):中兴初,为左台监察御史,卒。
陆大亨
谭瑰张说《广州都督宋公遗爱碑》文称,广府司马潭环。(《全唐文》二百二十六。)
齐氵(见郎官勋外。)
《旧传》:景云二年,中书令姚崇用为监察御史,弹劾违犯,先于风教,时以为称职。开元中,崇复用为给事中。
柳泽(见殿中。)
郭震(见侍御、殿中,又见下。)
《旧韦安石传》:开元二年,姜晦为御史中丞,以韦安石等作相时,向受中宗遣制,宗楚客、韦温削除相王辅政之辞,安石不能正其事,令侍御史洪子舆举劾之。子舆以事经赦令,固称不可。监察御史郭震希姜皎等意,越次奏之。(《新传》同。)
李畲(见殿中,又见下。)
《新循吏传》:历水主簿,擢右台监察御史里行。台废,授监察御史,累转国子司业。(《旧传》失载) 《朝野佥载》:监察御史李畲母清素精洁,畲请禄米送至宅云云。(《广记》二百七十一。)
魏传弓《旧酷吏姚绍之传》:中宗朝,绍之奏使江左,夺汴州录事参军魏传弓,寻拜监察御史。 《新太平公主传》:中宗时,御史魏传弓劾浮屠慧范奸赃四十万。
《新窦怀贞传》:监察御史魏传弓,钜鹿人,忠謇士也。终司农丞。 《旧外戚窦怀贞传》:监察御史魏传弓将奏劾内常侍辅信义,怀贞固止之。
封《新表》:封氏光州刺史叔廉子。不详历官。(《元和姓纂》三锺同。)
裴ㄘ(见殿中。)
《旧传》:拜陈留主簿,累迁监察御史。(《新传》同。)
姬处逊(见侍御、殿中。)
严识玄《全唐文》(二百六十七)《传》:武后朝官魏州刺史,后为兵部郎中。
袁从之(见侍御。)
苗延嗣(见殿中。)
宋宣远(见殿中。)
《旧书孝友崔沔传》:监察御史宋宣远恃卢怀慎之亲,颇犯法,御史中丞崔沔举劾之。(《新传》略同。)
郑溥(见殿中,又见下。)
赵履冲(见侍御、殿中。)
林洋《元和姓纂》(二十一侵):高平令林游道生洋,密、衢、常、润、苏九州刺史。三原(旧作‘源’)县人。 《旧薛播传》:伯父元暧妻济南林氏,丹阳太守洋之妹。
王沛之(见殿中。)
王志(见侍御,殿中。)
韦铿(见殿中。)
阎止(见郎官左中。)
陈敬
陈惠满(见殿中。)
崔希乔(见侍御。)
《御史台记》:自郑县尉转郑丞,岁余迁监察,出授并州兵曹,转冯翊令,寻迁司勋员外。(《御览》四百十一。)
张冽(见郎官主中、殿中,有张冫烈,疑即是。)
张游(见侍御、殿中。)
王道
宋述(见侍御。)
《元和姓纂》(二宋):宋述,监察御史,扶风人。
崔琬(见侍御、殿中。)
《旧宗楚客传》:景龙中,监察御史崔琬劾奏楚客等纳阿史那忠节重赂。
(《新传》同。)
袁守一(见殿中。)
《新魏元忠传》:神龙中,魏元忠贬渠州司马,监察御史袁守一固请行诛。
邵灵(见殿中。)
李守质《旧韦庶人传》:景龙四年六月,临淄王诛后党与将作少匠李守质等。
杜咸(见殿中。)
《新传》:累迁右台监察御史、侍御史。
陆惟逸
员嘉静(见殿中。)
杨瑶
邹守敬
郑齐婴(见郎官吏中。)
魏奉古(见殿中。)
崔子原(见殿中,作‘子源’。)
程文英李邕《桂府长史程府君神道碑》:公讳某,字某,广平新安人也。擢来庭、长安二赤县尉。擢左台监察御史。耻为谇刻,雅欲优闲,朝廷许之,转詹事府司直。 《程氏世谱》:程文英,唐贵州都督府长史,见李邕所传神道碑。
王哲《旧韦庶人传》:景龙四年六月,临淄王诛韦后党与卫尉卿王哲等。
卢微明《新表》:大房卢氏魏州长史敬子微明,洋州刺史。 《新卢藏用传》:与兄徵明偕隐居绛南、少室二山。(‘徵’疑‘微’。)
杨元瑶
张嵩《旧郭虔传》:开元中,以张孝嵩为安西都护,代郭虔。孝嵩身长七尺,伟姿仪,初进士举,常以边任自许。在安西务农重战,府库遂充实。十年,转太原尹,卒官。(《新传》略同。) 《旧杜暹传》: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太原尹。(《新传》同。) 《广记》(四百二十):唐开元中,南阳张嵩奉诏都护于北庭,其子孙承袭在沙州为刺史。
郑力(又见下。)
《新表》:郑氏北祖房雍州司法参军宣道子神力,侍御史。《张燕公集》(三)有《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诗》。(诗云:‘一飞乔木上,一返故林垂。’当即指许、郑也。案:力与冲力,疑即一人。)
刘沼《旧韩思复传》:开元初,姚崇又请令监察御史刘沼重覆山东蝗虫所损之处,沼希崇指意,挞百姓,回改旧状以奏之。(《新传》略同。)
杨轨臣(见侍御、殿中。)
《资洽通监》(《唐纪》二十七):开元四年五月,上命监察御史杨范臣与胡人往海南,又欲往师子国,范臣奏罢之。
司马铨(见殿中。)
齐处冲(见侍御、殿中。)
李尚隐(见郎官吏外。)
《旧良吏传》(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吏部侍郎郑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相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庭劾之,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俄而崔、郑等复用,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等死,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新传》略同。)
乐山甫
郑温琦(见郎官封中。)
蒋岑(见郎官膳外补。)
刘升(见侍御、殿中。)
程九皋《程氏家谱》:九皋擢明经第,稍迁岐州扶风尉,俄命为大理评事,迁监察御史里行,终于大理卿。
粱涣(见殿中。)
夏侯宜(见侍御,殿中。)
赵升册(见殿中。)
高昌《唐摭言》(二):王泠然与御史高昌宇书曰:不忆往日任宋城县尉乎?又云:复闻升进,不出台省,近者皇皇者华,出使江外。 颜真卿《崔孝公陋室铭记》:公之澄清中外也,以畿县丞尉高昌寓等并以清白吏能而荐之。(《颜鲁公文集》十四。)
王上客(见侍御。)
洪子舆(见侍御。)
窦慈逊苏《授窦慈岐山县令制》:敕。朝议郎行司农寺丞窦慈逊,爰以干用,{历心}登班秩。宪曹农府,星未深。雍时岐山,弦歌所属。宜迁子男之邑,伫闻人吏之谣。可岐山县令,散官如故。(《文苑英华》四百十五。)
张晤(见殿中。)
陆景献(见殿中。)
韩朝宗(见殿中。)
《旧张嘉贞传》:开元中,张嘉贞作相,荐万年县主簿韩朝宗,擢为监察御史。王维《大唐吴兴郡别驾前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东道采访使京兆尹韩公墓志铭》:试右拾遗,拜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全唐文》三百二十七。)
张敬舆(见殿中。)
徐玄之(见殿中。)
郑瑶(见殿中。)
崔琮(见郎官封外。)
敬昭道(见殿中。)
《旧酷吏敬羽传》:父昭道,开元初为监察御史。 贾至《授敬昭道殿中侍御史等制》称,朝议郎行监察御史敬昭道。(《文苑英华》三百九十五。)
《大唐新语》(四):敬昭道为大理评事,迁监察御史。(《广记》一百六十六。)
贾彦《元和姓纂》(三十五马):工部员外贾彦,濮阳人。 《旧书五行志》:开元四年五月,山东螟蝗害稼,分遣御史捕而埋之,河南、河北检校捕蝗使贾彦等。(《会要》同,详侍御康璀注。) 《古刻丛钞》有《大唐故忠武将军行薛王府典军上柱国平棘县开国男李府君(无虑)墓志铭》。(前题工部员外郎贾彦撰。) 白屠易《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无择)神道碑铬》:公之文学,常为贺知章、贾彦许之。(《白氏文集》四十一。) 《石刻大唐故宣州宣城县尉李府君夫人贾氏墓志铭》:烈考彦,朝请大夫、阆州刺史。(直隶元氏。)
李知古《旧徐坚传》:睿宗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击姚州西洱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黄门侍郎徐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羁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为奴婢。蛮众恐惧,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新传》略同。)
李全交(见殿中。)
《朝野佥载》:监察御史李全交等以罗织酷虐为业,台中号为人头罗刹,殿中王旭号为鬼面夜叉。又云:李全交为白额豹,王旭为黑豹。(《广记》二百六十八。) 《新酷吏周利贞传》:先天初,广州都督周利贞颛事剥割,夷獠苦其残虐,皆起为寇,诏监察御史李全交按问,得赃状。 《王旭传》:监察御史李全交皆严酷,取名号为白豹。
梁升卿(见殴中。)
杨(见殴中,二见。)
朱渭辅(见侍御、殿中。)
徐知仁(见侍御、殿中。)
慕容(见侍御。)
员岘《元和姓纂》(二十文):侍御史员寓生岘,刑部郎中,临汾人。
李《新表》:赵郡李氏东祖房莱州长史思子,扬州长史。 《旧孝友李知本传》:孙,开元中为给事中、扬州刺史。(《新传》同。) 颜真卿《崔陋室铭记》:澄清中外也,以州掾李等并以清白吏能而荐之。(《颜鲁公文集》十四。) 李华《赠礼部尚书孝公崔沔集序》:推举时贤(《文粹》‘权贡举时’),得李扬州等佥为国器。(《文苑英华》七百一。《唐文粹》九十二。)
韩昭尤
张氵宏《唐诗纪事》(十三):张氵宏登久视六年进士第。(毛本校云:或作‘张氵宏’,《搜玉集》作‘张氵宏’。) 独孤及《唐故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从师)墓表》:烈考氵宏,(《英华》作‘法’。《摭言》作‘一法’。)硕学丽藻,名动京师,亦举进士,自监察御史为会稽令。文雅之庆:施于后昆。(《毗陵集》十一。) 颜真卿《崔孝公陋室铭记》:廷和、太极之间,公留司东都,就故人监察御史张法子深河南府崇政坊买宅以制居。(《文忠集》十四。)
郭震(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