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900000004

第4章 地球大气是怎样变化的

大气,即包围在地球上的空气,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人们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离开了大气就无法生存。大气产生的天气变化,又是我们整个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动力。也正是由于今天的大气成分如此“祥和”,才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命。然而,地球诞生的数十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气决非一下子就变成了今天这样。这当中经历了漫长的变化过程。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35亿年前,由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浓雾产生了令人窒息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当时,原始大气燥热异常,空气构成也以二氧化碳居多,并不适于地球早期生命的生存。可见,早期的原始大气由于地球地壳运动的频繁,经常变化,难以稳定。所以,地球上早期的生命状况应当难以维系。一些科学家们引用这一观点解释了曾经地球上的霸主——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一直在探讨数十亿年前大气到底是怎样的。起初,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的空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构成的浓雾。后来随着化学、大气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倾向于原始大气包含着氢、氨和甲烷的说法。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到二氧化碳是金星和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占有重要地位是非常可能的。一些科学家推测,如果封闭在碳酸盐岩石中的二氧化碳都被释放出来,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将提高60倍。

1986年,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卡斯汀和阿克曼研制出了具有二氧化碳高含量的大气气候模型。他们推断,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比现在高10到20倍,地球表面温度会陡然增加到85℃。至于原始大气为什么如此高温,他们认为除了地球自身的地壳频繁运动之外,无数彗星核小行星的撞击,使得地球上的岩石汽化并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大气对人类的影响如此巨大,却在很长一段历史中被人类忽视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程度前所未有,无以复加。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向自然排放着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自然原本用来净化自身的湿地、森林遭到人们无休止的开发。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使我们的大气越来越热,形成温室效应。据科学家观测,北极冰川由于温室效应正逐年融化。这些巨量的水体将在未来淹没大片的低地和岛屿。当然,这些人类自我毁灭的行为最终的施刑者首先就是将会炙热无比的大气。如果人们还不停止这些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将窒息在越来越热的大气中。

所幸的是,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呼吁人们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禁止再向大自然无度地索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守护住我们唯一的家园,也是守护住我们自己。

海底下沉之谜

众所周知,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海沟,它们的深度都在6000米以上。而且,海沟附近发生的地震是十分强烈的。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都集中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及其附近的大陆和群岛区。这些地震每年释放出的能量,可与爆炸10万颗原子弹相比。有趣的是,海沟附近发生的都是浅源地震,向着大陆方向震源的深度逐渐变大,最大深度可达700千米左右。把这些地震源排列起来,便构成一个从海沟向大陆一侧倾斜下去的斜面。1932年,荷兰人万宁?曼纳兹利用潜水艇测定海沟的重力,发现海沟地带的重力值特别低。这个结果使他迷惑不解,因为根据地块漂浮的地壳均衡原理,重力过小的地壳块体应当向上浮起,而实际上海沟却是如此的幽深。经过一番研究,万宁?曼纳兹认为,可能是海沟地区受到地球内部一股十分强大的拉力作用,所以才有下沉的趋势,从而形成幽深的海沟。

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识到大洋中脊顶部是新洋壳不断生长的地方。在中脊顶部,每年都要长出几厘米宽的新洋底条带(面积约3平方千米),而地球表面积却并没有逐年增大。可见,每年必定有等量的洋底地壳在别的什么地方被破坏消失了。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在100~200千米厚的坚硬岩石圈之下,是炽热、柔软的软流圈,在那里不可能发生地震。之所以有中、深源地震,正是坚硬岩石圈板块下插进软流圈中的缘故。这些中、深源地震就发生在尚未软化的下插板块之中。海沟地带两侧板块相互冲撞,从而激起了全球最频繁、最强烈的地震。也正因为洋底板块沿海沟向下沉潜,才造成了如此深的海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曼纳兹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地下的呢?日本学者上田诚也等人认为,洋底岩石圈密度较大,其下的软流圈密度偏低,所以洋底岩石圈板块易于沉入软流圈中。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升高,岩石圈发生变化,密度还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好比桌布下垂的一角浸在一桶水中,变重了的湿桌布可能把整块桌布拉向水桶。海沟总长度最长的太平洋板块,在全球板块中具有最高的运动速度,上田诚也等人据此认为海沟处下插板块的下沉拖拉作用可能是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如果确实如此,洋底板块理应遭受扩张应力作用,而近年来的测量发现,洋底板块内部却是挤压应力占优势。这一事实对于重力下沉的说法是个不小的打击。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地幔物质对流作用的观点,认为大洋中脊位于地幔上升流区,海沟则处在下降流区,正是汇聚下沉的地幔流把洋底板块拉到地幔中去的。这一看法与上述万宁?曼纳兹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地幔物质黏度太高,很难发生对流。

海底为什么会下潜?科学家们仍在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

海平面上升新解

海平面的上升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可能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海平面的上升是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是由于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导致的呢?

对于海平面上升这一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国际地理协会专门组织了一支由120多位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这些专家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深入到科研的第一线进行详尽的科考,并且搜集大量的卫星云图资料。经过分析,专家发现,在1870~1970的100年间,澳大利亚的海岸线平均每年后退了约有1.5米。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过多地燃烧石油、煤炭等资源,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如果按照现在人类的使用状况,二氧化碳含量会继续增高。南极冰层很可能会融化得更快,将使全球海面上升5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类的正常生活无疑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而对于这样的一种观点,有些专家予以反驳。他们的结论是,虽然“温室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也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近年来在地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的冰川不仅没有消融,反而增大了,甚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新的冰雪覆盖区。因此,这部分专家认为南极冰川融化导致海面上升的说法未必很准确。

还有专家学者指出,由于温度的上升会促使海水蒸发。一部分水会随着气体进入到大气层,这样海平面实际上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水汽的增加,全球性的降水就会增多,这样冰川的雨水补充也相应地增加了,如果大量的水积聚成两极的冰川,那么海平面很可能会下降。而且,当前世界各地有各种大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这些人造设施也会导致全球性降温,进而导致海平面下降。

那么,究竟海平面会持续上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呢;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下降的趋势呢?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同类推荐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探究考古发现(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究考古发现(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外星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无敌双枪异界行

    无敌双枪异界行

    “如果一枪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再来一枪”一个飞跃,待到肖飞回过神时,眼前出现的确不在是摩天大楼,而是……身怀两把可成长的自制双枪,笑看肖飞如何在异界乐逍遥。
  • 强宠之狼不爱羊

    强宠之狼不爱羊

    什么?!她掉下山崖没被摔死却被拍卖了?!楚未晞悲催的成为被挤下华山的第一人,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可是现实告诉她这世界可没有那么简单!机器人?男多女少?男女比例1:100?还会被政府指定老公?这都是什么鬼啊!楚未晞大怒,那个买了她的将军还是殿下的!快点来解释一下啊!他温柔高贵,他彬彬有礼,他是将军手握兵权战无不胜,他是皇子手握政权权倾天下,他是整个星际最值钱的单身男人,他无条件的宠她、娶她对她有求必应还要和她生孩子。可是,他不爱她。本文绝不小白,女主外表呆萌实则坚强隐忍,走女渐强路线不是女王路线,喜欢的亲欢迎围观~
  •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只是个管理员

    我只是个管理员

    陆羽莫名其妙的被选中当上了所谓的管理员,从此走上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缺钱之路
  • 鲍氏陵园

    鲍氏陵园

    鲍家岗村村委主任鲍德坤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心情抑郁得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产生这种心情,是因为刚才指挥部头头脑脑穷追不舍施加的压力,还是族兄鲍德广为鲍家岗坟地施展的种种计谋,使迁坟的事儿毫无进展,弄得他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东区建设指挥部的会议室在四楼。与其说开会,倒不如说众人一个腔儿逼鲍德坤表态,十日内迁完近千座坟。头儿们对鲍德坤迟迟不能推进迁坟工作几乎到了冷嘲热讽的程度。会议差不多开了两个钟头,说来说去就是鲍德坤思想不解放,不能与组织保持一致性,在迁坟的问题上,观念落后成了群众尾巴。
  •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四号店

    四号店

    亲人,朋友,爱人,仇人,当恶念丛生,那些在仇怨中迷失的灵魂召唤来了一群神秘的人,一家奇异的店。狡黠的少女,诡异的黑猫,阴魂不散的恶灵,神秘莫测的黑影,一件又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件。这里可以实现你的愿望,那么嗜舔鲜血的灵魂,你准备好要付出的代价了吗?欢迎光临四号店!
  • 只能剩一个

    只能剩一个

    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天既不晴也不阴,没有风,几朵云懒洋洋地悬浮在浅灰色的天空上。喻瑾懒洋洋坐在办公桌边,托着腮,看窗外的风景发呆,百无聊赖。派出所内很安静,绝大多数同事都出了外勤。为了拉动旅游经济,宣传城市形象,T县正在举办一个风俗文化节,今天是开幕式,有数万群众参加,并包括省里来的大领导。
  • 剩女恋爱手册

    剩女恋爱手册

    论长相,论家世,论学历……无论哪样,陈薇在“合适”的年龄,能够把自己顺利嫁出去,按道理说应该是件非常“轻而易举”的事的。然而,初恋男友弃自己而去;“数个”爱慕者也都陆续娶了如花家眷;就连那个一直苦苦追求自己,自己当时最看不上的“弱弱小男生”,都如愿娶了娇妻……他终于出现了——完全符合陈薇择偶标准的那个他——睿智、沉稳、魅力无限……陈薇毫不犹豫地沦陷了——没错,她爱上的,是个典型的“霸道总裁”!然而,此“霸道总裁”非彼“霸道总裁”,他有妻,有女,有家室……
  • 最后的道族

    最后的道族

    遥远的宇宙边荒,一柄赤刀蓦然降临劈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