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0600000006

第6章 真的是红颜祸水吗?(5)

杨玉环除了有出众的容貌,还具有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是一位“善歌舞,通音律”的女子。这适可与多才多艺的玄宗相匹,结为艺术知音。唐玄宗的音乐才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他的父亲唐睿宗以喜音律而著名。玄宗自小在深宫中与乐工为伴,长大后“万知音律”。在作曲方面,他可以即事谱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比一般的乐工还要技高一筹。他会弹奏多种乐器,尤其精通羯鼓。羯鼓本是从西域传入中原,鼓声雄健,能给许多乐种伴奏。玄宗曾多次在宫廷宴会或小范围的欢娱场合亲自击鼓尽欢,成为当时宫廷音乐界的一大盛景。唐玄宗曾经研习印度佛曲《婆罗门曲》,加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用以咏唱众仙女翩翩起舞的意境。唐玄宗将此曲交给杨玉环,命她依韵而舞。玉环稍加浏览,便心领神会,当即载歌载舞地表演起来。歌声婉转若凤鸣莺啼,舞姿翩跹如天女散花,使观者仿佛身临众仙齐舞、飘渺神奇的瑶池之会。她对乐曲领悟之深,表现力之强,令玄宗兴奋不已。玄宗亲自击鼓伴奏,两人都沉浸在灵犀贯通的音乐意境之中。杨玉环对《霓裳羽衣曲》的配舞,推动了盛唐舞蹈艺术的发展。她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吸收传统舞蹈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蹈的回旋动作,因而使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乐曲与舞姿的协调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白居易写诗形容道: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燃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杨玉环成了玄宗晚年的舞乐知音,两人的爱情生活,几乎都伴随着歌舞展开。在轻歌曼舞中,这对忘年恋人不但找到了精神寄托,而且还吸收了外来文化,培养了音乐人材,推动了盛唐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此外,杨玉环还是一个智巧过人、善于察颜观色、以缠绵之情取悦玄宗的女子。她侍候唐玄宗,无时不揣摸其心意。晚年的唐玄宗对女性美的渴望,已由少年天子那种单纯迷恋肉体情欲,逐步过渡到一种对审美情趣的追求,更加看重彼此间感情志趣的投合。史称玉环“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说明杨玉环不仅仅是以美色诱人,而且能够心灵相通。两人之间的爱情,逐渐由最初的一厢情愿而演变为相互依赖,相互眷恋。还有,杨玉环虽然时有悍妒之举,但史书中却鲜见她干涉朝政、恃宠弄权的记载。玄宗晚年虽昏庸荒唐,但对后宫乱政的危害还是心存警惕。玉环无意在政治上出人头地,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玄宗对她的信任,也是她得以固宠的原因之一吧!

李杨之恋,在开元末期和天宝年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炽热的宫廷爱情故事又因为伟大诗人李白的渲染,而变得极富情趣。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李白来到长安,以平民身份被玄宗召见,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兼做宫廷侍奉。在不少的宫廷活动中,尤其是文学艺术活动中,都留下了李白狂傲、浪漫的诗歌和身影。像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李白醉书狂草等故事,虽未必是历史的真实,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美谈。有一次,唐玄宗与太真妃杨玉环在兴庆宫沉香亭赏牡丹。其时正值春暖花开,百卉争艳,玄宗回目杨玉环,更似花中魁首,美貌绝伦,一时兴致大增,召令李白即席作诗填词,以备乐工演奏。李白欣然命笔,当即写就《清平调》词三章,诗中洋溢着对杨玉环的热情赞颂: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玄宗看过这首以“名花”喻“美人”,以西汉成帝之艳后、杰出舞蹈家赵飞燕喻“太真妃”的诗歌,顿时龙颜大悦,当即命李龟年谱曲歌唱,自己吹玉笛伴奏。李白《清平调》的创作,无疑是杨玉环专宠后宫的一个真实写照。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七月,唐玄宗颁布诏令,册立韦照训的女儿的韦氏为寿王妃,从而结束了自杨玉环入宫后寿王就一直没有正妻的局面。寿王李瑁一颗久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父皇在夺妻之后,并没有向自己再下毒手,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新王妃的册立,彻底断绝了寿王与杨玉环团聚的可能,为李隆基名正言顺地将杨玉环纳入后宫做了铺垫。

十天以后,经过精心安排,入宫五年一直身份不明的杨玉环正式接受了唐玄宗的诏命,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身着贵妃礼服,出现在为这一庆典而举办的盛大宫廷宴会上,显得更加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在耐心地等待了五年之后,玄宗煞费了许多苦心,竭力地掩盖着父夺子妻的丑闻,总算度过了最难堪的岁月。杨玉环也终于在没有过多舆论压力的情况下得以入主后宫,光明正大地与玄宗生活在一起,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打这时起,她的心中泛起对宫廷新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唐玄宗夺妻的整个过程,应该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真挚的。就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面言,专制皇帝与妃子间的爱情誓言多半形同闺中戏语,常常是时过境迁。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却与他们形成了格外鲜明的反差,因此吸引了许多文人骚客为此大费笔墨,谱写出一篇篇华美感人的诗歌,从而具备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正在唐明皇沉溺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恩爱之中的时候,安禄山在洛阳即位称帝,自称大燕皇帝。公元755年11月,爆发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6月13日,即潼关失守的第四天拂晓,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姐妹(杨贵妃姐妹4人,她的3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奸相杨国忠、皇子皇孙、宫中近侍和几个大臣,打开城北禁苑的延秋门,在将军陈玄礼所率千名禁卫军的护送下,逃奔在去“四川避难”的路上。

6月14日,玄宗一行来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西)。这时,早就恨透了杨氏兄妹的禁军士兵,见玄宗和杨国忠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不仅不率军抗击叛军,平定叛乱,反而弃城逃走,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在龙虎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下,包围马嵬驿,杀死了罪大恶极的杨国忠及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和杨贵妃的3个姐姐,即韩、虢、秦三国夫人。并要求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眼见大势不可逆转,只得含泪下令,一代艳妃香消玉殒。

倾国倾城的杨贵妃,终于招来了“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一蹶不振,是否就是一些人所谓的“祸水”呢?这也不尽其然。首先,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唐代统治者在太平盛世中怠于政事,生活腐化奢侈,宠臣当政,使得社会矛盾激化等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而非因一女子而起。贵妃本是不干预政事之人,假定她进宫以后,玄宗仍如前期那样励精图治,不懈政事,进取之心不减的话,能出现天宝末年的事变吗?显然是不能出现的。

诚然,天宝乱政与杨国忠专权有很大关系。杨国忠并无治国辅政的才略。他上台后,擅权独断,任人唯亲,横征暴敛,比权相李林甫有过之而无不及。杨国忠为了沽名钓誉,先后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结果均大败而归。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唐玄宗晚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杨国忠非但没有着力治理天宝时期“天下之乱”的政治弊端,相反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个人矛盾的激化,更加速了安禄山叛变朝廷的脚步。

杨贵妃本无政治野心,平日深居浅出,极少过问朝政。但杨氏外戚势力,尤其是杨国忠政治势力的崛起,一方面得力于杨贵妃的扶持,另一方面又稳定了杨贵妃在后宫的统治地位。杨贵妃的内宠和杨国忠的外宠都要求双方最大限度地互相利用,彼此倚靠,因而在杨国忠为相时期,政治上还是可以找到杨贵妃的影子的。在对待安禄山的问题上,杨贵妃就深深陷入安杨斗争的政治漩涡。

同类推荐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浣纱记

    六十种曲浣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鹤山人词话

    大鹤山人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姐,求放过

    御姐,求放过

    秦朗:我长这么帅,就让我喜欢你吧。尹泉:不是说求我放过你吗?秦朗:是啊,求你放我过去吧,别拦着我了。尹泉:……不要脸。小帅哥历经千辛万苦追御姐的故事。
  • 重生娱乐之我为王

    重生娱乐之我为王

    我的人生只为随心所欲四个字,所以妨碍我的要么自己滚,要么我让你滚。这就是一个女汉子,用女神的外表欺骗世人,欺世盗名的故事。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本书是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一部有影响的专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1862-1874)、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并且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其观点虽争议很大,但颇有独到之处。
  •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2016年第12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童养刁妃

    童养刁妃

    她叫瑞希,本是国公府的独生嫡女,襁褓中被调换,七岁时成了山村杨家的童养媳。他叫万经纬,承义王府的世子,身份尊贵,一战成名,放荡不羁。初次因意外而相遇,她十一岁,他十六岁,两人唇枪舌剑,互不想让……此后,瑞希机缘巧合之下,习得粗浅的相面识人之术,在小小的山村混得风声水起。谁知当初的掉包事件逐渐浮出水面,瑞希的身边不再太平,有想杀她灭口的,有想保护她性命的,也有与她爱恨纠缠不清的……万经纬即将奉旨成亲之时,惊闻堂堂国公府的千金,竟是出身于烟花柳巷的冒牌货,伤心愤怒之下,来寻有过几次交集,却念念不忘的‘暖床丫头’。
  •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泥犁经

    佛说泥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

    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百年前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中华民族寻求振兴的起点。江西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省份,萍浏醴起义、九江光复、四易赣督、中山先生莅赣、湖口枪声,轰动一时,影响深远。《赣鄱壮举:辛亥革命在江西》以翔实的数据、史话体的形式,完整地再现了赣鄱大地这段充满理想与热血、激情与拼搏、艰辛与荣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