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1500000003

第3章 反经十二(1)

反经指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对历史反向思考,在多棱镜的折射里可以得到更深刻的解释。同样的一种理论、一个典型,用之于正面会起好的作用,而用之于反面,就会发生负效应。勇猛、智能为正人所用,也可为鸡鸣狗盗之辈所用。由此可见,一种理论再完美,一种谋略再完备,也要看谁来执行?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经文】

臣闻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者,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尹文子》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敬谨,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生乖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

《文子》曰:“圣人其作书也,以领理百事,愚者以不忘,智者以记事,及其衰也,为奸伪,以解有罪而杀不辜。”其作囿也,以奉宗庙之具,简士卒,戒不虞。及其衰也,驰骋弋猎,以夺人时。

【译释】

我听说夏、商、周三个朝代之所以消亡,并不是因为三代的法规制度过时了,而是因为执政的人不是合适的人选。这证明所谓法制,亦即前代圣君的主张、路线,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就不会凭空得以贯彻实行。所以战国时的尹文子说:“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这八种政治措施,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和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因此,仁爱这种政治主张,本来是要普遍地、一视同仁地爱全国的民众,可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会生出偏心来,鼓励了某些人的私欲。节义这种品操的提出,本意是要建立一个德行的标准,结果却成了某些人哗众取宠、背弃大节的借口,走向了节义的反面。礼仪规矩的建立,是为了让人们的言行恭敬严谨,但是懒惰和散漫也会同时产生,结果走向了“礼”的反面。文学艺术,本来是陶冶性情,柔和心灵的好东西,但是也会叫人淫佚放浪。名位等级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对身份的高低有个明确的划分,但是骄慢、篡夺的野心也就因此产生了。

建立法制法规,是为了使人们行为有准则,人人都安分守己,用心本来很好,但想不到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有人偏偏会找到法律的漏洞,作出大奸大恶的事来。

刑罚的运用,本来是要威慑、惩罚那些犯法的人,但是执法的人,会出于种种目的滥用刑法或者来欺辱犯人,甚至久而久之会使自己丧失人性,有时也会放过真正的罪犯、制造冤假错案。

奖赏的运用,本来是为了劝勉人忠心效力,尽展其能,但是也会出现卑鄙的竞争。

老子的学生文子说:“古代有大本领的人创造出文字来,为的是指导民众,叫人理解天下之事,使愚笨的人变得聪明起来,使聪明的人学识渊博。可是事与愿违,等到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学识的人却变得更坏了,他们把学到的文化知识作为自己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工具;为有罪的人辩护,冤杀无辜的人。”至于国家建筑林园,那是为了使祖宗的灵位有个存放的地方以便祭祀。平时则可以搞军事训练,以防意外变故。到了国力鼎盛的时候,林园便丧失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驰骋狩猎的场所,结果劳民伤财,贻误农时。

【经文】

其上贤也,以平教化,正狱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人怀德。至于衰也,朋党比周,各推其与,废公趋私,外内拑举,奸人在位,贤者隐处。

太公谓文王曰:“君好听世俗之所举者,或以非贤为贤,或以非智为智。君以世俗之所举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是以世乱愈甚。”文王曰:“举贤奈何?”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君以官举人,案名察实,选才考能,则得贤之道。”

【译释】

崇尚、重用人才的政策,是为了提高百姓的文化教养,人人都奉公守法,从善如流,有道德、有觉悟的人从事领导工作,有才能有经验的人管理各行各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丰富了,给全社会带来幸福祥和,举国上下就会感谢这种政治的恩德。到了这种政治被败坏以后,好人和坏人往往要结为同党来争权夺利,党同伐异,趋炎附势,狼狈为奸,各自推举圈子里的人,把国家、百姓的利益置于脑后,苦心经营小集团的势力,内外勾结把私党里的人安插到各个部门中。最后,一旦被大奸大雄的元凶利用,操纵权柄,窃国篡权,真正有贤德的人就会被冤杀,或被迫退隐。

鉴于此,姜太公对周文王说:“你如果完全听任社会一般人的推荐,社会上说张三是圣人,李四是天才,你就信以为真,那就坏了。殊不知世俗中人说好说坏都没有标准,老百姓有时很盲从,他们所说的圣人,也许是个奸雄,因为社会关系多,众人把他塑造成圣人的样子;他们所说的天才,也许是个骗子,私党把他吹捧成天才的样子。你如果根据社会舆论,把世俗群众推举的当作有贤德的人,把世俗群众诋毁的当作坏人,那么朋党多的人就会上台,朋党少的人就会被排挤,于是结成死党,蒙蔽群众的人就会利用时机,打击、陷害真正有本事的人,天下就会越来越乱。”

文王问道:“那该怎么做才能任用到真正的贤能呢?”

姜太公答道:“文官和武官,职权要分明。国王要出以公心,按职务、按国事的需要提拔人才,实事求是,不讲人情,选拔优秀人才,考核他的政绩、才能,这才是获得人才的正道。”

【经文】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有势尊贵不以爱人行义理,而反以暴傲。家富贵不以振穷救不足,而反以侈靡无度,资勇悍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凌私斗,心智慧不以端计教,而反以事好饰诈。貌美好不以统朝人,而反以盅女从欲。”

【译释】

《韩外诗传》说:“古代的士大夫在贵、富、勇、智、貌五种素质方面都有相反的一面。比如有些人有了势力,地位也尊贵了以后,本来应该爱护别人,爱护朋友,行侠仗义,通情达理,实际上恰恰相反,出身贫贱的一旦发迹后,一阔脸就变,变的不近情理,不行仁义,飞扬跋扈,残暴不仁。”

“家道富裕以后,本应周济贫困,扶危急难,可是有的富贵之家,不但不帮助穷人,投资社会福利、社会公益事业,广积功德,反而骄侈淫逸,挥霍无度,最后难免落个钱财散尽、家业凋零的下场。”

“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勇猛膘悍,不是去保家卫国,而好勇斗狠,欺负弱者,或者在结成流氓团伙,聚众殴斗。”

“有智慧的人如果不用来干正事,做不益于国家、社会的事,而是使奸作诈,颠倒是非。”

“容貌姣美,风度翩翩的本来是件好事,如果放到树立形象、讲究礼仪的场合如公关、外交之类的地方,是很恰当的,但是如果凭脸蛋漂亮去乱搞男女关系,去行淫纵欲。”

【经文】

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察则人扰,人扰则人徙,人徙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

晏子曰:“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夫,谓之嫉妒。”

《吕氏春秋》曰:“夫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人之主,不阿一人。”

申子曰:“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而乱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辕,莫得专君焉。”

【译释】

姜太公说:“刑罚太严明,国人便会被弄得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人整天处在这种状态便会生出变故,反而要出乱子。这就是明罚的反作用。什么事都看得那么清楚,人就觉得骚扰不安,为了逃避骚扰,大家便要迁移,不再安居原地了,这样容易发生动乱。”

齐国的名相晏婴说:“一个好的臣子,固然应对上司忠心,然而忠心得过分了,就变成专权,那就不是忠了;当儿子的孝敬父母是好事,但是如果只突出他一个的孝顺,把其他兄弟姐妹都比下去,那就是不孝;妻子爱自己的丈夫是家庭和睦的保障,但是如果丈夫还有二房小妾(这是针对古代多妻制而言),做妻子的霸住丈夫独专其房,醋劲太大不能容纳别人,也会产生嫉妒心。”

《吕氏春秋》说:“阴阳调和滋养万物,香花毒草,一视同仁。甘露雨水,普泽天下,东西南北,不遗一隅。一国之君,普天同仰,老少美丑,平等对待。”

战国时的法家、韩国的申不害说过:“一个妇人独霸了丈夫,其他的太太就要捣乱;一个大臣独揽大权,其他臣子的积极性就会被压下去。所以嫉妒心太强的妻子很容易破家,权力欲太重的大臣很容易破国。有鉴于此,一个高明的领导人,对于部下,决不偏听偏信,也不专权重用某个人,而是同心协力,各尽其能。就像车轮上的根根辐条一样,不让其中的某一根单独起作用,就不会发生一个人专权的现象了。”

【经文】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乱代,而适足重非。何以识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

鬼谷子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有,固。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惟恐缄滕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者乎?”

【译释】

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救了一个落水的人,父母亲非常感激,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愉快接受后,跑来向孔子讲述。孔子说:“子路做得对,以后鲁国的人都愿意救人于危难之中了。”

子路做了好事收了礼,是鼓励大家都做好事,倡导了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劝人为善。子贡因自己有钱就不收人家的赎金,显得很谦让大方,影响别的奴隶主都不愿释放奴隶了(得不到好处嘛),家中有奴隶的也不敢去赎人了,结果堵塞了行善的路子。由此看来,在该廉洁的地方讲廉洁是应该的,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眩耀自己的廉洁,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战国时的法家慎子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多次要把亲生儿子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像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出来殉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面。

鬼谷子说:做小偷、扒手一类的盗贼,或是溜门撬锁,或是从别人的口袋里、皮包里偷东西,为了预防这些小偷,人们有了财宝,总是小心翼翼地放在保险柜、珠宝箱里,外面还要层层捆扎,加上大锁,生怕不牢固。这种防盗的做法,历来被世俗的人们当做是聪明智慧的表现。可是如果一旦江洋大盗来了,把皮箱、保险柜连锅端走,这时大盗惟恐你捆得不紧,锁得不牢呢。这样看来,以前被认为有脑子的人,不正是为强盗储蓄、保管财富吗?

【经文】

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间相闻,网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境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同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得其国耶?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同类推荐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中国模范生

    中国模范生

    即将走过的改革开放30年如同一场谁都无法预知答案的世纪“大考”,把浙江称之为这场“大考”中成绩优异的“中国模范生”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其模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在这片土地上贡献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数据,更在于其每时每刻所展现出的与旧思维迥异的改革新世界。很多情况下,活泼泼的改革新世界生发于浙江,进而绽放于中国。正是循着这样的视角,我们清晰地发现了改革开放30年浙江样本的中国价值……本书以客观的记叙和充满理性的思考,使我们再次感受并分享了这一弥足珍贵的宏大篇章。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论自由》是密尔最具个人特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以致被人认为如果不读它,就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如果要列举西方从古到今人文思想的二十部经典,本书定可入选。一个半世纪以来,本书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热门推荐
  • 捉鬼天师

    捉鬼天师

    此小说先从清静的李家村的一桩蹊跷的灵异事件发起,崔正英师徒三人斗丧尸,猎绿尸,智斗法斗鬼公鬼婆,诱杀血蟒,降服厉鬼,超度游魂,人鬼之恋,怒闯地府,义释狐仙。。。。最后也终于跟千年尸王作了隔世的最后的了断。阴宽跟女鬼小娴的隔世不伦之恋也会让你捏一把热泪,浪漫中带着忧伤。。。也令当今世人憾然。
  • 回首一路征程

    回首一路征程

    主要介绍自己从小时候到成长的过程,May不是成长带来的蜕变,是生命带给的礼物
  • 带着美女去修仙

    带着美女去修仙

    神奇的天道系统,助楚南踏上巅峰,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无敌天下!玲珑八面傲立都市,脚踏四方登顶天道。
  • 经七里滩

    经七里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人修道传

    山人修道传

    修仙在左,捉鬼在右,道士修仙,法力无边!喜欢玄幻和灵异的小伙伴们,跑步前进喽! 人为道始,仙亦奠基,神将以吾尊,挥手灭山河,眼动震九州!混沌初开,古道茫茫,万千伊始间重振我古道一派,热血少年开启征途!!!(大道万千,各位道友随我一起战天!)
  •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再嫁豪门:墨少,请自重!

    婆婆霸道,丈夫无情,小三上门。隋晓甜被逼签下离婚协议书,从此与那豪门再无瓜葛。不料一场意外醉酒竟然让她遇到了城中顶级富豪墨洛寒,可他不是从来不近女色么?墨洛寒将她压在身下,声音低哑:“你可以来试试,我究竟近不近女色!”
  • 禽意绵绵,总裁的心尖娇宠

    禽意绵绵,总裁的心尖娇宠

    顾裴琛,“嫁给我顾裴琛,你就是女王。”安恬,“为什么是我?”“因为……”顾裴琛笑得不怀好意,“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那个人。”顾裴琛此人,静若狡兔,动若惊鸿,幽光潋滟的眸底除了目空一切的冰冷,还有掌控全局的算计。他笑得温文儒雅,却像是一挺精准度百分百的狙击枪,谈笑间一击致命,被他盯上,安恬大脑就明晃晃的闪现两个字——完了!没错,这就是一个大尾巴狼坑拐小白兔的故事。一场乌龙一场算计,安恬以为她只是不经意间沦陷爱情,却不曾想,沦陷的只是一个虚无的假象。你以城府筑囚牢,我终究是那自投罗网的困兽,原以为是爱的圈养,却不过是一道血肉的影子。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条法则

    《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常青藤教育,美国上层精英延续百年的教育,常青藤素质,当代世界精英走向成功的素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八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组成了辉煌的“常青藤”久负盛誉的高水平教育使之成为培养精英的聚集地。
  • 花都最强医神

    花都最强医神

    八年监狱归来,女友背叛。欢迎加入老月书友群:435751008(盗版自行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