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2900000006

第6章 巧舌如花交际场上如鱼得水(3)

7.同陌生人交谈的技巧

和自己不认识的人说话,是训练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大难关,处理得好,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处理得不好,又能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和陌生人间的相同点呢?

第一,察颜观色

察颜观色就是要寻找与陌生人的共同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会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一位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其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之后,还没有修好。

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一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

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听说后来他们还成了好朋友。这就是在了解对方之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

很显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当然还要与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这个也很感兴趣,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打破沉寂的气氛。否则的话,即便是发现了相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也会给对方带来一些尴尬。

第二,用话语进行试探,找出共同点

如果两个陌生人要相处很久,一直保持着沉默就会感到无聊。为了打破这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更甚者还有的借火吸烟,不过这样也可以发现对方的特点,找开口语交际的局面。

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南京,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

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到家里做客。

其实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非常地偶然,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了共同点。

第三,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假如当你去朋友家串门的时候,突然遇到朋友家里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当然会很快出面说明其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以及爱好等等,当然从主人的介绍当中就能够了解到自己与对方有何相同之处。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县中的教师与县物价局的一位股长,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了,主人对这对陌生人做了一番介绍后,他们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都是主人的同学,他们就以“同学”为话题,这样进行了谈话,并且还相互认识了,并且了解了,最后也变得熟悉起来,他们能够相互的熟悉也是因为在听介绍的时候,仔细地对对方进行了一下分析,一旦了解了相同点以后,以此为话题进行交谈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这样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第四,领会谈话,探索共同之处

陌生人与自己虽说有共同点,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留心分析、加以揣摩与别人谈话时的一些话语,从而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

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顾客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道地的苏北土语。

另一位也是苏北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的时候,就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想要买的东西,然后走出了商店门就开始谈了起来,从自己的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并介绍着将来的打算如何。

两位在异乡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无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由于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最终效果。显而易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的确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并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好朋友的关系。

第五,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一些相同点是很容易的,而这只能是谈话初级阶段的需要。随着交谈内容的继续,共同点显然会越来越多的。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

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朋友家聚餐,经过主人介绍认识之后,随后两个人就谈了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很相似,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了讨论。

他们从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土壤沙化的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

如此一来双方都认为这次的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的要求,都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另外寻找一些相同点有许多方法,例如在面临共同的生活环境下,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一旦仔细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后,陌生人之间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8.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打个比较通俗的比喻:在现代社会里,人离不开说话犹如鱼儿离不开水。

的确,国外有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叫亚诺·本奈,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

此话说的颇有道理。何故?只要我们细查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谈吐的缺陷往往可能导致个人事业的不幸或损及所服务机构的荣誉与利益,常常决定了企业是否愿意聘请你工作、与之交往,或者是不是愿意与之发生商业关系。

如果一个人谈吐有障碍,或者是表达能力不足,必然会被人低估他的能力,这样也会被人散布残酷无情的谎言,还会被人扭曲形象。

即使一个人思想如星星般光耀生辉,即使勤奋得如一头老黄牛,即使知识渊博得像一本百科全书,但如果缺乏良好的谈吐能力,则往往成功的机遇要远比其他人少得多,也常常难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中国古代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之说。此言道出了说话的重要性。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崇尚口才,天下学者贤士则趋之若鹜。以推行连横策略而著称的游说家张仪,便是当时的佼佼者之一。

据说,他初到楚国当说客时,一天碰到相国家丢失了玉璧,主人一口咬定他是窃贼,将其严刑拷打后逐出家门。

回家后,妻子叹着气说:“如果你不游说的话,那么怎样会遭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呢?”

妻子说:“还在。”

谁知道张仪并不生气,却答非所问地道:“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吧?”

张仪听说舌头还在,舒了一口气说:“够了,这完全够了啊!”因为他懂得,舌头在,就还有飞黄腾达之望。

后来,他真凭一张名嘴扶摇直上,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

另据《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揭竿而起时,就是用演说发动群众的。他号召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而戌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这番话的“煽动”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树起了战旗。

关于陈胜的故事,这深刻地揭示了“三寸不烂舌,二行伶俐齿”对说服人心、治国安邦是何等的重要。

人离不开说话,只有懂得说话、会说话,才会使自己走向成功之道。

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些国家,人的说话能力备受重视,演说雄辩之风更是相当盛行。在当时的罗马,聆听演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级享受,演说家也比文学家占有更光辉的地位,而论辩术则是一切高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装饰品。

那时的人们宁愿将时间花在做演讲、听辩论上,也绝对不愿去听音乐、看比赛。其中更为有趣的是,大部分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演说家,他们对演说、雄辩与社交的关系都做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

到公元前4世纪,在雅典更是涌现出了安提芬、伊索克拉底、狄摩西尼等著名的“十大演讲家”。

西方社会这种充分重视人的说话能力、充分重视人的演讲与雄辩能力的良好习惯,一直发扬光大,流传至今。其中典型的体现是,大部分国家的首脑竞选,其演说常常是决定成败的原因之一。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一个鼓动家就是善于对群众讲话,善于用自己的热情之火激发群众,善于抓住突出的、说明问题的事实的人民演说家。”

列宁本人也是一名卓越的演说家、雄辩家。他的一生光辉灿烂,名垂青史,恐怕是与他那超凡出众的演说能力和出类拔萃的辩论之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类推荐
  • 阳光心态·把苦难放在远处欣赏

    阳光心态·把苦难放在远处欣赏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心焦、郁闷、伤心,其实生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糟糕的只是我们的心态。只要你拥有积极的心态,那么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够将你彻底地打败。心态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很多事情,包括工作、学习、未来以及人生等等。
  •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激励成长(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跟他的学历、背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口才出色、能说会道,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那些能够引导、激励、鼓舞和领导他人的人,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是事业有成的人。戴尔·卡耐基指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他们的合作,这是那些往上爬的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
  •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故事以及实际有效的例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诠释了说话深浅、轻重、曲直、时机、场合以及与不同的交谈对象——爱人、孩子、朋友、上司、下属、客户等说话的分寸。通过阅读本书,你与别人的交谈可以变得更加流畅自如。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拒绝抱怨》----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的。但是,在职场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有些人抱怨,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时,人就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不管自己的工作待遇是否高、环境是否好,总是想要更高的、更好的。其实,抱怨本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一旦染上,后果非常严重。
热门推荐
  • 易世九歌

    易世九歌

    玄黄易鼎,天地有变!这是个在科技爆发即将开启星际文明的大时代,却又恰遇上古灵气复苏。想把科技和修仙有机结合,进入现代修真文明,又碰上了一场末世灾难,妖兽崛起丧尸遍地。如今乃大争之世,一切却都乱套了!
  •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着眼于画家陈洪绶的人生交游与地域因缘,以史料以及个性事件为线索,试图通过画家不同时期的人物交游、人生轨迹等片断,或一个点或一个时段或一个横截面,以揭示老莲的典型个性与传奇人生。
  • 西清笔记

    西清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故(十四)

    温故(十四)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武神历练系统

    武神历练系统

    继续写吧,总有一天能有人看到的,会熬出头的。
  • 星球:穿行在星球之间

    星球:穿行在星球之间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在地球内侧的轨道上运行,呈金黄色,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但是金星总是被浓厚的云层包围着,即使用天文望远镜也很难窥见它的真面目。金星的外表最像地球,且质量和大小都同地球相近,因此人们一直把它看作是地球的孪生星球。
  •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本书是赫胥黎所著,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本书描写了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取消胎生实行人工生殖,把人类分成十多个种姓,分等级分层次,低等为高等服务。对人们实行潜意识教育,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同时割断过去,封杀所有过去的产物--书籍建筑等等。人们按照自己的种姓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种没有亲情、爱情的精神世界既空虚,又迷乱。
  • 媚骨生妖:夫君,收了我吧

    媚骨生妖:夫君,收了我吧

    她是清丽可人的妖狐。八百年前,他是天险山青云观的修行之人却被她当枪使。使完了就溜之大吉。他是冰漠之原的狼主,差点夺走她的纯真。而身为梦魇山鬼主的他,只是偶遇,却一眼万年。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八百年后,谁成了谁的伤,谁又牵绊了谁?他,习惯了她的死缠烂打。他,受不了她的冷若冰霜。他,痴恋于她的妩媚娇笑。
  • 盛重来袭

    盛重来袭

    你的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总想着那些色色的事情啊!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不会把身体交给你。但是,如果我是真的爱你,那么,也许我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两个人之间的事,为什么不能正正经经的只谈感情呢?好好的爱我一下,你会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