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禁。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他并不理解。后经多年研读、揣摩,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尔后再按照这些义理去做。
朱熹在十七八岁时读《孟子》,到了20岁,只能逐句去理解。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止,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楚辞、诗、兵法样样涉猎。但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一博”、“一专”,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熹的读书经验值得后人认真学习。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的很小,但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只拿出10分钟的时间来读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坚持做下去,你将会受益无穷。
5.学会善于思考——人的能力是在思考中提高的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是由一个人的思考力决定的。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没有正确的思考,是不会克服困难的,如果你不学习正确的思考,是绝对没有办法防止受挫的。
懒惰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时机。相反!那些成功人士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难题。可以讲,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于思考,而且思考得越痛苦,收益就会越大。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能发生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领土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受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是由一个人的思考力决定的。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更长远的利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是不会克服困难的,如果你不学习正确的思考,是绝对没有办法防止受挫的。
少数正确思考者一直都被当作是人类的希望,因为他们在所做的事情上,都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充分施展了他们的优势。他们创造了工业和商业,不断使科学和教育进步,并鼓舞发明和宗教。爱默生说得好:“当上帝释放一位思想家到这个星球上时,大家就得小心了,因为所有事物将濒临危险,就像在一座大城市里发生火灾一样,没有人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也没有人知道火什么时候才会熄灭。科学的神话将会发生变化,所有的文学名声以及所有所谓永恒的声誉,都可能会被修改或指责。人类的希望、人类的思想、民族宗教以及人类的态度和道德,都将受下一代摆布。普遍化将成为神力注入思想的新汇流口,因此悸动也跟着而来。”
在克服自身劣势的过程中,如果你是一位正确的思考者,则你就是你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你不应给予任何人控制你思想的机会,你必须拒绝错误的倾向。一般人开始时,会拒绝某一项不正确的观念,但后来因为受到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影响而改变初衷,进而接受这一观念。
一般人往往会接受那些一再出现在脑海中的观念(无论它是好的或是坏的,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作为一位正确的思考者,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人性特质,使你今天所思考的到了明天仍然反复出现,并进而接受此一再出现的思想,这正是明确目标和积极心态的力量本质。而另一项人性共同的缺点,就是不相信他们不了解的事物。
当莱特兄弟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会飞的机器,并且邀请记者亲自来看时,没有人接受他们的邀请。当马可尼宣布他发明了一种不需要电就可传递信息的方法时,他的亲戚甚至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检查,他们还以为他失去了理智呢。
在调查清楚之前,就采取鄙视的态度,只会限制你的机会、应用的信心、热忱以及创造力。不要把质疑未经证实的事情和认为任何新的事物都是不可能的两种态度混为一谈。正确思考的目的,在于帮助你了解新观念或不寻常的事情而不是阻止你去调查它们。
请学会思想,思想是一个人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因为你的思想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你必须借着有利的心理习惯,来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这种过程叫做“习惯控制”。
控制习惯的过程是不可思议的,它将你的思考力量转变成行动,但如果你没有这种习惯,或所学到的是不良习惯的话,则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悲惨和失败。你必须控制你的习惯。
刚开始时,行动可能需要你的心理控制,但是每当你行动一次,你的习惯控制能力就会有所增进,进而使得控制习惯的程序更为根深蒂固。你的热忱和你所应用的信心同样也会鞭策你,如果你能使行动变成一种处于控制中的习惯时,这两种特质都会有所增进。
古人云:行成于思,毁于随。央视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其实,勤于思考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摇篮,是工作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实效的基本要求。
6.学习要善于求新求变——让能力在学习中提高
学习就是一个追求新知的过程,人生在世,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千世界里如同九牛之一毛,只有不断地追求新知,才能让自己的学识更渊博,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个人水平。
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就会退步。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说,一旦停止学习,发展道路也就到了尽头。通常情况下,人的潜能是很大的,成功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所以,要养成追求新知的好习惯,并用新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为自己充电。
成功需要用学习做基础,学习则需要形成一种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方法,终究难成大事。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不甘沦为平庸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学习将成为成功的基础。
其实,中国古代哲人荀子早就说过“学不可以已”。人一旦放弃了学习,就会等于把自己局限在旧知识的沼泽里,一旦时代发生了变化,人就会溺死在沼泽里,这么做无形中是在挤压自己的发展空间,把自己一步步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