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4700000003

第3章 哲学遐想(1)

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哲学史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个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黑格尔语)。同时,哲学史又是“思想英雄较量”的场所,正是在这种“思想英雄较量”的过程中,哲学显示出“整体的生命”,成为一个“真理的王国”。问题在于,哲学不仅是一个“真理的王国”,而且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在这个问题的王国中,最折磨哲学家耐心的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用一位日本哲学家的话来说,那就是,对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哲学是什么?

按照西方传统哲学的观点,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提供“全部知识的基础”和“一切科学的逻辑”,是知识的“最高智慧”和人生的“最高支撑点”;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哲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折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可是,在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看来,哲学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形上的迷失”、“意义的失落”和“人生的危机”;在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看来,“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石里克语)而在中国现代新儒学看来,人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生境界,哲学就是要使人具有人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生活,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冯友兰语)

苏联马克思主义认定,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普遍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得到的是某种特殊的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或世界的普遍联系,得到的是普遍规律;西方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就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霍克海默语)。“理智地消除以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马尔库克语)。

不仅如此,古代哲学家具有一种高度的自信,这就是,努力把哲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当代一些哲学家却表现出一种相反的信念,这就是,竭力淡化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或者从文学、艺术的观点界定哲学,或者使哲学成为一种具有“应用”性质、“实用”目的的科学。

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现象印证了黑格尔的见解,这就是,“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别的科学比较起来,也可以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它的本质,对于它应完成和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看法。”的确如此。作为同原始幻想相对立的最早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是同科学一起诞生的。然而,对于什么是哲学,又从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不存在为所有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定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派别的不同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看法,不仅哲学观点不同,而且哲学理念也不同。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因此成为最折磨哲学家耐心的问题,由此导致哲学“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从头做起”(石里克语)。

在我看来,这是科学史、思想史的正常现象。科学史、思想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外,往往还要回过头去重新探讨像自己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职能这样一些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哲学不仅如此,而且更为突出,用石里克的话来说,这是“哲学事业的特征”。实际上,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理论内容和社会职能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什么“先验”的规定,也不可能形成超历史的、囊括了所有哲学的统一的哲学定义。不同的哲学之所以能被称为“哲学”,就在于它们都具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并进行前提批判的性质。这就是不同哲学的共同性质,是哲学的“本性”。可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何谓根与底、本与源,如何进行前提批判,认识就立刻进入分歧了。

从根本上说,哲学的位置是由实践活动的需要决定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语);从直接性上看,哲学的位置是由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不同时代的实践需要、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哲学具有不同的位置。古代的实践需要、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古代哲学的“知识总汇”这一位置;近代的实践需要、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了近代哲学的“科学的科学”这一位置;现代的实践需要、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哲学分化为科学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流派,其中,分析哲学着重对科学命题的意义分析;存在主义哲学注重对人类的“存在主义”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则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其志在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要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要关注自然科学。马克思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给自己划定了单独的活动范围”,随着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形而上学”这种哲学形态就“变得枯燥乏味了”,此时就应改变哲学的这种存在形态。恩格斯指出: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然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因此,“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二要关注政治。马克思在评论费尔巴哈哲学时指出:“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这就是: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而这一联盟是现代哲学能够借以成为真理的唯一联盟”。因此,哲学的批判要“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真正哲学的批判,不仅要揭露这种制度中实际存在的矛盾,而且要解释这些矛盾;真正哲学的批判要理解这些矛盾的根源和必然性,从它们的特殊意义上来把握它们。”(马克思语)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就是通过哲学的政治效应实现的。

三要关注“时代的迫切问题”。“问题”是“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语)。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哲学体系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解决了它那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时代的迫切问题”反映的实际上是人类在特定时代的生存困境,并与人心向背密切相关,反过来说,人心向背体现的就是“时代的迫切问题”。因此,哲学又必须关注人心向背,“把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从而成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马克思语),成为“真正的哲学”。“最不可取的是仅仅根据威望和真诚的信仰来断定哪一种哲学是真正的哲学”(马克思语)。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为历史服务”的社会批判理论。

哲学具有历史性,同样,哲学要“为历史服务”。然而,“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哲学,从其体系的发展来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内部进行的隐秘活动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超常规的、不切实际的行为;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马克思语)因此,必须“否定迄今为止的哲学”(马克思语)。“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语)。

这就是说,哲学必须具有批判性。联系到马克思后来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可以说,哲学这种社会批判理论包括经济(资本)批判、政治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这种批判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从现存的现实本身的形式中引出作为它的应有的和最终目的真正现实”,从而“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马克思语)。换言之,哲学是通过社会批判“为历史服务”的。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

哲学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的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马克思语)。因此,哲学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宗旨是“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哲学因此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

在现代,现实的人的发展的问题首先就是消除人的异化,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这是一个“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在这个革命和解放的过程中,“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马克思语);而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是人类解放的“头脑”。哲学不是黄昏中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仅仅进行事后的“反思”;哲学是黎明时分“高卢雄鸡的高鸣”,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换言之,哲学是反思、批判和预见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学说。

哲学不能仅仅“为了认识而注视外部世界”,相反,“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马克思语)。这就使“那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就变成为转向外部的吞噬性的火焰”,使哲学这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就“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之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马克思语)这就是说,哲学既要“入世”,又要“出世”;既要把握世界,又要改变世界。哲学必须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反思“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哲学批判必须“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即和实践批判结合起来。

从哲学史上看,破解存在的秘密,是不同哲学派别的聚焦点;如何破解存在的秘密,则是不同哲学派别的分水岭。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应关注所谓的世界的终极存在,而应关注人的现实存在,关注“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马克思与他所批评的“哲学家们”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哲学家们”把存在看作是某种超历史的或非历史的存在,以追问“世界何以可能”为宗旨而解释世界;马克思则把存在看作是历史的存在或实践中的存在,以求索“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为宗旨而改变世界。“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本身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塑造、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要实现人类解放,就必须改变世界。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语)

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尽管青年黑格尔派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实际上是“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而“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实际上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具有普遍意义,实际上是对整个传统哲学的批判。“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语)

这,就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哲学的位置。

同类推荐
  • 节气里的村庄(上)

    节气里的村庄(上)

    最后一枝腊梅绽成一株情韵的除夕时,大地像突然从被窝里掀了出来,万物还未来得及躲藏,大片大片地祼露着,偶有棵性急的小草从地里露出个尖儿了,羞怯怯的,杨柳梢像发了疯似的转眼间就泛出微绿,风虽然还透着寒意,但细长的柳枝扭着慵懒的腰肢尽情挑逗着,风,就忘情地满世界奔跑……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3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3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我们的国家公园

    我们的国家公园

    纪念版《我们的国家公园》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中文版本。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对今天疲惫不堪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指南,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让我们与约翰·缪尔一起聆听瀑布、小鸟和微风的歌唱,读懂岩石,学习洪水、风暴和雪崩的语言,与冰川和野外的公园熟识,尽可能地去靠近世界的心灵。
  • 难以忘却的歌声

    难以忘却的歌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是中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的论述。它成书于西汉,总结的是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先知们就已对“凡音之起”的生成原由讲得深刻入理、明明白白,不愧为人类世界音乐思想史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典籍。河曲民歌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人台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以鲜活的姿态诠释了先人古训的深邃智慧和穿越时空的恒定真谛。可以说,它是体现中华民族音乐美学思想的“活样板”!
热门推荐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人生中必须要承担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当你年少的时候学习和成长就是责任,当你长大以后拼搏和奋斗就是你的责任,当你拥有自己的孩子以后,抚育下一代就是你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心,这是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条件之一。这是一本讲述责任感的书。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谪仙记

    谪仙记

    《谪仙记》讲述了本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孕育的仙子,因动了凡心,甘入红尘。她转生为凡间的阿瑕,幼时母亲惨死,不幸沦为乞丐,被玄机门清鸿子搭救,将其收入门下。后来阿瑕下山时与自己曾救过的一只九尾狐令狐磊携手游历天下,后来两人情愫渐生,再修情缘……作家慕容素衣再现了百转柔肠的仙妖之恋,讲述了女娲石经历的千生万劫,呈现出一段天地为之震颤的幻世奇缘。
  • 雪月天无雨

    雪月天无雨

    一位道教宗师多年潜心研究道教著作。无意中领悟金木水火土五大神功,但由于功种相克,招式繁复,无法一人学全。于是招收四名聪明弟子分别传授金木水火四门武功,四名弟子性格各异,日后在江湖中各成一派。时间流逝,元朝末年,各地义军四起,四名弟子的后人逐个重现江湖,与朝廷的神秘机构凌云阁一同卷入进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上一辈的恩怨,家国仇恨,民族大义,天下第一的诱惑,一统天下的野望夹杂着儿女柔情上演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
  • 绣鸳鸯

    绣鸳鸯

    本书是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绣鸳鸯》《大拇指与小拇尕》《梨花雪》等10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凝练生动的现代汉语语言、巧妙地西海固方言及回族语言,描绘西部当下农村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 虐渣行动

    虐渣行动

    我的一生,从父母抛弃成为寄人篱下的人,白莲花替代我的身份,父母派人杀了我。我竟然重生了,这一世我要成王。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豪门总裁的明星老婆

    豪门总裁的明星老婆

    他是站在世界顶峰的霸主,国际排名前三的商业总裁,他冷漠无情残忍霸道,却对她宠爱无边,“夜凌梦,你想要的我都会为你实现。”“你想要当明星?那就开家娱乐公司。”“不想有绯闻?那就结婚。”她是父亲第一任妻子的第一个孩子,是名副其实的豪门千金,却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生活所迫她进入了娱乐圈,不相信爱情的她,却遇到了那个冷漠霸道的男人、一生的挚爱,“我爱你,也奢望你能爱我。”且看豪门总裁与明星千金的的痴缠爱恋~第一次写文,亲们请多支持!^_*哥们,还用淘宝体呐?!偶呢意-_-#
  •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特工王妃又闯祸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她,是二十一世纪绝色女特工,隐世门中身怀灵术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坠崖而亡的洛家废材五小姐。废材?丑女?可笑!谁知,山洞中,冰棺旁,废材变成了怎样的绝世天才?那漫不经心的眼光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代光华?丑陋的容颜下,又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当废材大放异彩,注定是一场风起云涌。当草包不再懦弱,天下唯我独尊。一朝惊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猖狂的不可一世。绝色锋芒,袖手乾坤,纵横世间,她铁血冷酷震天下!凤凰涅盘,火舞飞天,翱翔在天际的不是凤凰,而是蜕变的骄龙!看她如何以狂龙之姿,睥睨天下,震慑群英!本文系列文《很狂很嚣张:医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