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历史访谈录
(此文是访谈摘要)
采访者:韦蔚、冯伟光
访谈人:程树礼、王同勋、任家麟、于凤梧、贺允清、杨寿堪
时间:2013年5月15日上午9—12时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主楼A区802
问:非常感谢各位先生能够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访谈,帮助学院梳理政教系的历史。请问政教系成立前有没有学科基础?
程树礼:新中国成立前包括北师大和辅仁大学都没有这个专业。刚解放的时候有一个叫大课委员会就是负责全校政治课的,这完全是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列主义的思想教育。1953年政教系建立,政教系建立的前身是马列主义教研室。它没有自己的学生,1953年建系后才开始招学生。
问:政教系是怎么建立的?政教系成立时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程树礼:建系时,老师是从各个院系挑出来的。建系的目的是专门培养中学政治教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特别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所以把四年改成三年制,他们毕业的时候我正是他们的辅导员。咱们政教系,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它的基础是原来的马列主义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当时的负责人,先是丁浩川,后是何锡麟,这两个人在政治理论界和教育界很有名,何锡麟一直是中宣部的理论三人组之一,丁浩山是青年教育家,也很有名。
问:建立政教系是不是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于凤梧:政教系是1953年建立的,经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建系的时候我是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后分配到北师大的,安排在政教系马列主义基础教研组,所以我觉得政教系建立的艰难过程和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当时所面临的困难是直接相联系的。当时其他的教研室都有基础,就是马列主义基础教育是新建立的,教师清一色都是新来的,所以我就重点谈一下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在整个政教系建立过程中是怎么样走过来的。这段历史很值得回忆,我今天来的时候在汽车上想了一想,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的教师队伍当时是什么情况。这个教师队伍很庞大,直到1956年为止,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全体成员,一共35个人,是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
我想了一下,名字我都记下来了:胡恒立、任家麟、韩天平、王庚、于凤梧、王希增、张丽文、淳于毓济、周桂苓、徐桐轩、姚如荪、张庆年、尹淑英、石盘、翁世盛、叶小玫、董友(还有一个姓刘的老头儿,那个名字我叫不起来,他是那个翻译组的,搞俄文翻译,很有名)、刘锦辉、王瑞珍、李生林、王冶平、邓阑茹、刘真、张莹、张刚。张刚是副任系主任。后来有一段时间,纵瑞堂曾调到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当秘书,还有张伟垣、魏金陵、胡青钰、王冬林,这都是后来的,包括张达生、苗景安、赵贻忠。咱们现在细想一下,一个教研室,这么大一个庞大的队伍,可以说是罕见的,全校恐怕也是绝无仅有。但1956年当时支援一个兄弟院校,调走了一批人,我和任家麟留下来了。当时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所面临的困难是相当大的,因为除了任家麟、王庚、胡恒立、韩天平等在业务上比较有基础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新手,而且大部分人都没有系统学过马列主义。当时所谓马列主义是一种什么课程呢,可能有些年轻人不大知道,马列主义基础就是学习苏联共产党史。
问:政教系的前身是马列主义教研室,那还有没有别的教研室?
程树礼:当时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总的来讲是一个教研室,实际活动是分成几个小组,一个是专家组,当时说的专家就是库兹涅佐夫,还有四个翻译,共五个人,这是一个组。另外呢,二三四年级三个小组:二年级教学小组,三年级教学小组,四年级教学小组。当时四年级教学小组由王庚负责,三年级教学小组由李生林和韩天平负责,二年级教学小组开始由胡凤丽,后来是由我负责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另外还有几个附属专业:哲学和逻辑学。当时就是这么一种情况,所以这个摊子很大,面临的困难很多,可以说是悠悠岁月路漫漫,走过这么一个艰难的过程。当然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全是年轻的人,生机勃勃。林熹当时属于政治教研室的,林熹、马特,包括哲学小组,后来成立哲学教研室,它是从属于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哲学小组还有毕淑芝,她从苏联回来就在这儿。还有彭万春、张敏清,就他们三个人,当时没有成立教研室的条件,就建立了一个哲学小组,李思温后来也在里面。
问:石盘当时在系里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程树礼:石盘不是搞哲学的,他是搞马列主义基础的。他基本上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课,他是给研究生上课。当时有四个研究班,他还给教育、中文研究班上课。
问:那个时候政教系有研究班吗?
程树礼:1953年以后有研究班。咱们是有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班,苏联的专家讲课。外系也有研究班:教育系、中文系、物理系、数学系,它们都开马列主义基础课,所以马列主义基础课不仅仅是本科的课,还是研究生、夜大的课。
问:当时的教材和师资情况是怎样的?
程树礼:当时我们讲的课程就是以《联共党史简明教程》为课本,这个课本是斯大林审定的,现在反思一下,可以说联共党史有些内容,是反历史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我们这些人担任的教学任务,那时候是马列主义基础课,在学校来讲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二三四年级都开,另外还有夜大,任家麟就是教夜大的,所以我称他是“教授王”,因为当时很多教授都来听他的课。
任家麟:那个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我给全校教师讲课。从1954年开始,就要系统地给全校的教师讲课,我是第一个,因为马列主义基础首先要讲,就是给全校的老教师讲课,包括全校的老教授,都得来听课。
程树礼:当时的背景是东北师大有个政教系,李生林老师是东北师大政教系毕业的,其他的同事全是改行的,因为老师大没有政教系,像任老师这是中文系毕业的,要讲联共党史,王老师是中文系的,开始讲政治经济学,讲资本论。贺老师是辅仁大学经济系毕业的,结果让他搞党史。我是历史系毕业,但我一毕业就教经济学。
问:当时老师上课情况是怎样的?
于凤梧:就我个人来讲,我当时就讲六个系的课:中文系、历史系、地理系、数学系、物理系还加一个音乐系。六个系的课有的是两系合并在一起上的,我一周要讲四次课。另外那时候辅导任务是相当重的,你讲完课以后不是就完事儿了,还得去给学生辅导,一周得两次辅导。还有课堂讨论,课堂讨论隔两三周就有一次,所以时间确实排得满满的。而且六个系的课不是在一个地方上,那时学校是分为三个地方,所以我讲课是三个地方跑,一个是和平门外,原来师大旧的校区,再一个就是辅仁校区,另外一个就是新校,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校区。当时从辅仁大学到新校区,有一段路,不是水泥路,是土路,不通公交车,我们或者走路,或者骑车,说实在的,当时比较穷,买不起自行车,只好向学校借车。
问:政教系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
程树礼:我来讲这个过程。老师大跟其他综合性大学不一样,那个时候也不像后来想得那么开阔,比较保守一点。它就针对中学,中学有什么课,我这就有一个什么系,你有数学课,我有数学系,你有物理课,我有物理系。所以那个时候师大,既没有经济系,也没有政治系,也没有哲学系,也没有什么社会学系。中国共产党的改革要添加政治课,这是区别于前国民党政治课。但是中学政治课教师无人培养,无来源,所以北师大政治教育系成立的任务是以培养中学政治教师为发展目标。这样就成立政教系,教师来源于原来教公共政治课的教师。
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面向全校的政治课。开设的课主要有两门: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人民大学负责培养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公共政治课)。政教系同样也需要培育领导干部。
我的主要工作是系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制订教学计划(参考东北师大),聘请教师给政教系的本科生讲授政治课。年轻教师只能上公共政治课,不能上政教系学生的课。聘请人民大学的谢韬,还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老师来讲课。
1953年正式成立了政治教育系,成立了四个教研室,分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政治经济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室和哲学教研室。一开始政教系的学生是三年制,第三届开始是四年制,集中在1955级到1959级。从1960级到1965级改为五年制时期,1966年到1972年没有招生,1973年开始招收了4届的三年制工农兵学员,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
问:1953年政教系成立以后,那时候有多大规模?有多少教师啊?
程树礼:那个时候系的教师和上公共课的教师都在一起,很大一部分讲师是面向全校公共课的,系就招了一个年级,所以大部分老师还是继续上他的公共课。学生就是两个班,大概一百个人,都是三年制。那时候他们班的辅导员一开始是刘锦辉,还有赵贻忠。那个时候教师就是这么三十四五人的样子,和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教师的规模差不多。
问:政教系建立时行政体制是怎样的?
程树礼:1953年正式建系的时候,整个系里有两个党支部,一个叫教师支部,一个叫学生支部,都属于学校党总支领导。后来到1956年,教师的队伍人多了,咱们系成立了党总支。那时候不跟现在当官的那么多,就是一个系主任,也没副主任。张刚来的时候,就是副主任,不设正主任,她的级别还不够,不知道为什么。张刚自个儿就奇怪,她说:我可以当宣传部的部长,但就当不了政教系的正主任。那时候的系主任都是那些老教授,来一个三十多岁好像还不行,不知道为什么。行政上一直是张刚,也没有别的副主任,实际上是由秘书主持工作。
问:听说政教系还和历史系合并过,是怎么一回事?
贺允清:政教系跟历史系是曾合并过,就叫历史政治系,大概在1955年。当时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成立了向苏联学习的专家办公室。苏联专家提的建议你都得记下并加以落实。当时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体制,大学的系所设立以及中学课程的开设都是这样。专家有一个建议,在苏联的中学里面,不设立政治课,设立历史课。用历史课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应该学习这个做法。当时在中国中学设立了政治课,教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等等。但是专家的意见必须执行,怎么办呢?所以,教育部从1954年到1955年,中学逐步减少政治课。到了大概1956年的时候,只剩下一门宪法课。专家除了提这项的意见外,还提出要把北京师范大学和列宁格勒师范学院建成一样,各项设置都一样。因为列宁格勒师范学院里面没有政教系,只有历史系。所以,师范大学不应该有政教系,只设历史系,建议合并。这时候,师大领导决定两系合并,也是苏联专家建议的结果。1954年11月,湖北来的王文枢,原来是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后被任命为历史政治系的主任。历史政治系下设两个专业,一个专业的负责人还是张刚,另一个专业的负责人是何兹全。历史系的系秘书是龚书铎,我还是张刚的系秘书。所以,在这两个专业合并一起的一年时间,总的负责人是王文枢。1956年9月政教系又分出来独立了。1957年正值整风,听取群众意见,就碰上一个问题,学生提出:我们毕业以后,因为中学政治课减少了,没有地方去。特别是1955年招的一届学生,所以在整风过程中,碰到几个学生到教育部提意见,教育部决定由师范教育司和中学司负责接待。王文枢派我跟着学生一起去,表达我们的意见。所以,我有一个印象,当时在学生提意见的情况下,政教系能够保存下来,张刚和王文枢还是表现得很坚定的,后来这个系就延续下来了。1957年初,毛泽东在《正处》里提出,今后应该加强思政政治工作,并且在3月份,毛主席写信要求恢复中学政治课,政教系建制就巩固了。此后,浦安修接替王文枢的工作,我又担任了浦安修的系秘书。这个时候在《正处》里提出了教育方针,浦安修来的时候,就是要贯彻教育方针以及如何落实半工半读等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