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700000002

第2章 总序(2)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熟悉和接纳的主要是苏俄马克思主义,甚至把它当成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统”,从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适应人们了解国外思潮的需要,学界开始译介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进入9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再次掀起高潮。因为随着苏东剧变,苏俄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其权威和“正统”地位,人们比以前更加迫切地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形态,即西方马克思主义。近二十年来,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形成一种颇具声势的学术潮流。首先,研究视野拓宽了,除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外,进一步扩展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一些新思潮,如分析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等。其次,研究基调改变了,逐渐从以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性中摆脱出来,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许多学者充分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事实上,自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学界以来,它就以各种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且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学者们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著作大都已翻译成中文,先后出版了几套丛书,如徐崇温主编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重庆出版社)、郑一明和杨金海先后任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段忠桥主编的“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高等教育出版社)、魏小萍主编的“马克思与当代世界”译丛(东方出版社)、刘森林主编的“马克思与西方传统”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此外,张一兵主编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周宪等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商务印书馆)、刘东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译林出版社),也都收入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出版了大量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著作,总数多达几十种。其中既有通论性质的著作或教材,又有专题、思潮研究以及人物和文本个案研究。即使不专门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现在也比较注意在自己的研究中参考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内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我建构。事实上,国外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锻造和培育了一批学养深厚、素质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烈程度相比,中国学界对国外马克思学的译介和研究则相当冷清。这主要与人们对“马克思学”所持有的约定俗成的偏见有关。

对于西方马克思学研究的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通过苏联学者的一些著作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受当时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西方“马克思学”持完全排斥否定的态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学界开始对以吕贝尔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学进行系统的评介,但是一直持续到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基本定性并未改变。其实,从国外马克思研究的总体格局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外马克思学,以版本考证、文献梳理、人物思想关系研究为特征和内容;一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即带有明显现实关怀的研究。“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回到马克思”成为国际马克思主义学界的大趋势并在中国产生回响,较之颇具意识形态色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国学者更能从西方马克思学研究成果中发现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

2007年初,在众多前辈学者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发起成立了“马克思学论坛”。在此期间,鲁克俭向杨学功和张秀琴谈了编译“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的设想,迅即得到他们的响应。三人开始协商编译原则,搜集和遴选书目,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丛书的方案,同时联系国外作者、版权以及国内译者和出版社。后经征求论坛成员的意见,大家都积极献计献策。在此过程中,中山大学的刘森林、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向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歌给予了十分热情的襄助,他们或者帮助推荐书目,或者联系作者和版权,或者承担相关译事。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外国作者向我们免费赠送了版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兼总编辑杨耕教授独具慧眼,慷慨接受了我们的计划,高教分社副社长饶涛博士和责任编辑祁传华同志为本译丛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所以,本译丛得以顺利出版,是全体编委协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出版者敬业工作的产物,还包含众多前辈学者以及国外作者的关切和帮助。这里虽然不能一一列出他们的尊名,但我们一定会记住他们为此所做的一切。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学的评价还很不平衡。有的学者明确提出“创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口号和纲领,有的学者则仍然对马克思学抱着怀疑的态度。我们认为,这在学术研究中是十分自然和正常的。说实话,即使是在主编之间和编委内部,对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但这并没有影响译丛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不同意西方马克思学的具体观点或结论,但不能回避他们提出的问题。譬如西方马克思学中所谓“马恩差异(对立)论”,作为一种观点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是借用卡弗的话来说,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是一个“标准的研究课题”,谁也不能否认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解。

应该承认,与国外马克思学成果相比,中国的马克思研究仍然有很大的距离。一方面,我们缺乏原创性的版本考证和文献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所探讨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超出西方马克思学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问题。苏联马克思学以考证研究见长,西方马克思学以文本解读研究见长。中国不像苏共马列主义研究院那样拥有马克思著作全部手稿的复制件,也没有实质性参与MEGA2的编辑工作,因此中国学者要在版本考证和文献学研究方面超过苏联马克思学,是相当困难的,但中国学者完全有可能超越西方马克思学。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解放的深入,中国马克思研究者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宽松的学术环境,因此完全有可能像西方马克思学者那样生产出有分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

为达此目的,首先有必要全面了解和译介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新成果,避免做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这是深化中国马克思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外马克思学的代表性成果(包括西方马克思学开创者吕贝尔的著作)大都还没有翻译成中文。我们策划出版的这套“国外马克思学译丛”,就是希望把国外马克思学的代表性成果全面译介过来。继首批6本之后,我们将根据版权落实情况和翻译进展,陆续分批出版,形成规模和系统,进一步夯实中国马克思研究的学术基础,以期逐步达到与当代中国地位相匹配的中国马克思研究应有的世界领先水平。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孟子大讲堂

    孟子大讲堂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珍爱的宝物。本书以《孟子》为基础去观察孟子的管理思想,融注着真实感,文笔挥洒,是一部可读之书,对大家提升自己管理能力大有益处。孟子与孔子并称中华“双圣”,不管在做人还是在治国之道上,都极力推行“仁政”,孟子的治国之道当中,丰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本书是法国当今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学者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改变斗破的穿越者

    改变斗破的穿越者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位位来自下位面的天之至尊,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主宰之路。武境武祖,西天百战皇,万墓之地不死主,妖界之地万妖祖,鬼冥境鬼帝……老子不管你们什么妖神鬼怪,不服,老子打到你们服!大千世界,万道争锋,老子当先!你们其他的统统滚远点!主宰之路,我主沉浮!这苍穹榜,老子收了!至于想记名字在上面吗?!也不是不行,统统跪着来求我吧!远古斗技,天罚之眼,大千道源,天道之主…尽在我手,而我,便是从斗气大陆而来,名号黄帝:萧轩辕!
  • 顶罪

    顶罪

    城市的新车如簇簇新箭,齐刷刷地射了出来,沿着高速公路进发。黑的、白的、蓝的、灰的、红的、绿的……缤纷的色彩搅得你眼花缭乱,人心被撩拨得痒痒的,恨不能立马驾车飞驰于其间……吕芸刚从老同学家中出来。走到市中心广场,面对着超市大楼上的巨幅车展广告,思绪就立即游弋在虚拟的车群中。在同学家,她整整搓了一天的麻将,上午是当“送老板”。午饭后手气好转,竟连连糊牌,还好几次清一色、碰碰糊、小七对自摸,不仅挽回了老本,居然还赢了三百八十多块钱。她赢了钱,心情自然爽快,所以瞄着这些五彩缤纷的小车图画。已有些心旌摇荡了。
  • 农家恶女

    农家恶女

    疼!头好晕,好疼!失手从高低杠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夏小翜疼得忍不住呲牙咧嘴,连睡觉都无法睡熟。“娘,二姐好像醒了。”小女娃稚嫩的声音响起,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夏小翜听着,皱了皱眉,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吗?我看看。”又是一道温和的女人声音,“二妞儿,二妞儿?你醒了吗?”夏小翜很不耐烦,张嘴就吼,却吼得毫无气势:“靠!谁特么开着电视呢?吵我睡觉……
  • Dickory Cronke

    Dickory Cron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三道茶

    人生三道茶

    “青年是道苦茶”,“中年是道甜茶”,“晚年是道回味茶”。这种情怀是经过几多历练后才有的一种通透、豁达。有茶的人生又怎能缺得了风景?“江南瓦”“江南柳”“江南岸”……作者用美丽的文字语言记录着诗一样的风景、茶一样的人生,不虚美、不造作,处处流淌着一种清新,一种唯美,渗透着一种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
  • 魔尊大人,你家狐狸落跑了

    魔尊大人,你家狐狸落跑了

    小狐狸自从被魔尊大人捡回家就真真成了被捧在手心上的小公举。她也乐得享受如此舒服安逸的小日子。只是天不遂人愿,糟心事儿纷至沓来。真相剥开竟发现他瞒了她一个惊天秘密。她远走,他紧追。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抱得美人归!“大人,小姐打了神界的那个小公主。”“哦,可有受伤?”“回大人,那个公主……”“本尊是问你小姐可有受伤?”守卫:“……”“大人,鬼界之主今日想要来提亲。”侍卫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子,小心翼翼的说道。“提亲?他看上谁了?”“小,小姐。”“什么!”某个淡定男人立时站起,双眼燃起熊熊怒火,主意居然都打到自己老婆身上了,真是气煞魔也!
  •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苏童高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王天宏,她以为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即使不捅破,两颗年轻的心也是贴在一起的。直到王天宏忽然间从班上消失了,她才知道自己对他来说根本就什么都不是。曾经那么快乐的一个女孩从此有了忧愁,成长之路上的男孩子偶尔也能让她有那么一瞬间忘记烦恼,到头来,却仍是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再遇那个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人……
  • 半世逐烟尘

    半世逐烟尘

    【不同的小故事组成,都是短篇可快看】自古皇家多薄情,不同身份出生的女子进入皇宫后会有怎样的人生,据说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有虐有甜,欢迎坑坑~
  • 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

    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良人在此,快来抢

    良人在此,快来抢

    小时候,她不就是给了一个要饭的一个面包,一件衣服嘛?为何要饭的变成了学霸少年,本认为他是高冷的,结果…萧云瑶道:“我渴了!”只见某条忠犬立刻把水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