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6600000007

第7章 沙夫(5)

显然,这种表达形式是象征性的,是形象化的,但其内容是相当简单的。洛克在18世纪就已经抨击过这些先天的观念。虽说以后出现了一些宣称或者由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或者由于超自然的理由,人是带着先天的观念和道德命令来到世间的观点,虽说甚至今天还可以从某些学说里间接地找出类似的观点,然而这种观点是不受欢迎的,提倡这种观点的人是乖僻的、孤立的。进化论的经验主义现在不仅统治着心理学,也统治着其他人文科学。人不是带着一定的观点和态度、风俗和道德感情来到世间的;这一切都是在社会教育的影响下、在人的身上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不仅处于各个时代,而且处于同一时代的不同社会和不同地位的人们之间的差异甚至矛盾(包括最微妙的道德感方面的东西,如羞耻心等)。

这里首先涉及的是语言,它是社会所积累起来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它是通过教育传授给每个社会成员的,这是那些最早刻画在儿童心灵的白板上的符号。语言体系是同时影响思想体系、影响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影响对现实现象分类的透入人类心理的最重要的符号。

各种社会现象通过语言来规范人的精神面貌和态度:积累起来的关于世界的知识、风俗习惯和信仰、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反映目前生产需要的方式、政治制度、主要爱好和艺术趣味等。人是不能跳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就是那些想要破坏现存秩序的先驱者或反叛者也仍然是处在产生他们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耶和华曾经做得一贯而且贤明,他禁止任何生而为奴隶的人进入“福地”,因为这是自由的土地。

通过社会传授给儿童的语言、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感情、艺术爱好、政治信念、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个人模范等,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切情况下,实际上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及从而产生的结果的一定形式。不错,一个来到世界和在发展中的人,他所面临着的正是这些处于一定社会制度形式之下的社会关系。这个社会制度,显然不是人所能够选择的,它是一个既成的环境,它形成人,它使人成为他存在的那样。比较一下不同时代同一国家的成员或同一时代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成员的观点、风俗习惯及态度,就可以提出许多例子来说明。如果不是种族主义者,如果不相信什么神秘的“种族精神”(这是同各种“种族精神”随时代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这件事相矛盾的),就该如现代科学所得出的结论那样,承认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他的心理上、在他的意识和风俗习惯上、在他的态度上存在着这些社会关系的反映(在这个词的特殊含义上)。正是由于这点,马克思主义才说人的本质(即一切人所共有的东西,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界的东西)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个总的情况下,问题就很明显了。现在只需要详尽细致地研究这些影响和制约性的机制。但这已经属于另一个问题。

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人的观点和态度是受社会制约和决定的,这是由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个人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过情况有种种的变化,因为至少在某种情况下,个人不表现为出发点,而表现为终点。显然,有一种特殊的辩证法在这里起作用:个人是产品,但同时也是生产者,他是终点,同时又是出发点。正是在这里存在着理解和摸清这种复杂情况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只要人们懂得这种辩证法,那么任何主观主义的体系(存在主义就是最完整的例子)就垮台了。按存在主义的说法,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个人是绝对的出发点,这是不需要任何研究和任何解释的。正如笛卡儿的“我思”,存在主义的“行动的人”就是这种所谓简单的基础,不要求任何分析,在这种基础上竖立着整个建筑及其范畴:自由、注定要选择、孤独和苦闷。整个存在主义就是建立在这些东西之上的,如果这个基础垮了,则存在主义也随之而垮台。不幸的是,这个基础根本站不住脚。这并不是说在现实中行动的人不出现了,而是他出现的不是如存在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他不是像孤立的、在选择和作决定时能按自由意志的原则而自主那样出现的个人,也不像莱布尼茨的无窗户的“单子”,这种单子在其孤立和孤独中既不能接受援助,也不能接受各方的劝告,而是完全相反的,他在一切细微行动中都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而出现的,他永远不是孤立的,甚至于他的孤寂的思考也是由社会形成并受社会控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会得到社会的助益和享有社会的劝告的,他是一个在决定上和选择上都由社会限定的个人,而永远不是存在主义者所称的那种“自由”的个人。

这就是问题所在。整个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他们反决定论的全部怒火,所有萨特及其追随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恩格斯)承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尤其对于把历史客观性理解为个人活动的统计的合力的斥责,这一切都与关于个人及其社会准则的假设相联系。像往常一样,这是一个任意的假设,它显然是错误的,因而整个建筑就变成了纸糊的宫殿。由现代科学阐明了的许多事实就愈加使人至少也应考虑一下这种理论的基本论点,并要求人们至少也得提出论据来证实它;反之,科学阐明了的事实不容许使用建立在主观主义者从哲学古董仓库里取来的形而上学观点上的任意的假设。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这种如此流行和如此时髦的学说的基础,是无可救药的陈旧腐朽。这只是因为哲学上的极端无知和政治上的完全混乱在一个时期笼罩了某些人士,才使他们在忠实地从他们的存在主义者的范本上抄来的、某些“土生”概念的独创性面前变得迷迷糊糊。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当时任何一个说反马克思主义的话的人都被认为是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

我在这里不准备考察历史规律和它的客观性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和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它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在这里,问题不在于要知道历史规律是否真正有客观的性质,而在于要知道如果有这样的规律,那么某种能够左右社会生活的人的自由有没有范围?如果有,其范围又有多大?

在开始讨论我们认为是基本问题的第二个问题,即人对社会现实的创造性影响的可能性及其限度的问题时,我们想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接触关于自由的问题。我们是在不去争论决定论的细节的情况下来研究这个问题的。

首先应清理这个论战周围的场地和抛开那些压在这个讨论上的、联系到“自由”这个词的意义含混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和真正的问题无关的。

我们在日常用语里说到“自由”时,通常是从“强制”这个词的相反意义上来使用的。说一个人是自由的,是指没有任何物质的或其他的力量强制他做这种或那种行动而言,换言之,即他有权和有可能选择这种或那种行动方式。反之,一个人是不自由的,如果他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和可能,在某种强制的方式下被迫采取某种行为方式,甚至客观上这种方式对他还是有利的。没有任何人喜欢强制,因此任何人——唯一的例外是那些要依靠强制的人——都是强制的反对者,同时又是自由的——这是作为免除了各种强制的自由——信徒。在我们谈到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自由意志时,显然,我们所谈的不是免除了各种强制这回事。首先,自由意志不是大家都了解的;其次,即使人们了解,也会无意地对一切攻击自由意志的论点作自发的、不合理的让步。这是一种纯情绪上的反应,但是它也干扰到理智的范围。决定论否认自由,因此它是自由的反对者(这里的自由是免除一切强制的意思);这里出现了基于逻辑混乱的庸俗错误的明显背理。我们应抛弃各种误解和背理。我们是在自由这个词的第一种含义下主张自由的,虽说我们能够讨论它被引用的范围以及限制它的必要性,尤其是关于以自由的名义对自由的限制(个人自由的存在主义观点的歌颂者,毫无隐讳地表达了对于卡斯特罗的必须以武力镇压反革命的观点的同情,原则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自由的有理性的维护者,在这种场合会有所隐讳)。因此当我们讨论个人自由和历史的必然性时,我们所指的也不是这个问题。我们要尽力记住这一点,并在我以后的研究中不要把这些问题弄混淆了。

更进一步去理解个人自由这个词的时候,有这个词的三种意义摆在我们面前:第一,如果一个人的行动表现着不受任何东西决定的意志,那么他是自由的;第二,如果一个人的行动不受任何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那么他是自由的;第三,自由是在各种不同的行动中选择其一的可能性(我将在以后明确地解释这一点)。

热衷于“自由”的人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上述第一、第二两种意义上。据我看来,真正的问题实际上是和第三种意义相联系的。

把个人自由问题联系到非决定论上去,在上面提过的错误的个人概念的认识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这种个人的概念,已经引申出承认绝对自由的必然性,也就是人类意志范围内的非决定论,非决定论本身是个人主观概念的基本因素。这样去联系自由与非决定论,历史上这个问题已经出现过几千年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只是一个经不住批判的错误。

要把自由和任何事物都不能决定的那种自由活动同一起来,至少是要求这样一种假设:即某些现象可以没有引起它们之发生的原因而存在。这样一种假设只能是一种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不论对生活上的经验也好,对科学上的经验也好,都是无价值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显然都反对这样一种论断,即有某些意志的行为以及某些关于人的行动选择的决定,是不受原因制约的。以如此笼统的方式表达的这个论断,可能不为一个稍有冷静头脑的非决定论维护者所接受。我们有权认为非决定论的这种解释是误解。

第二种解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它不从可能有一些没有(决定行为的)原因的意志行为这个论点出发,而是从这样一种观念出发,即不存在人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以外的必然性,由于这种必然性,活动的个人就被解除了武装,因而不得不屈从,即失去了自由。这种解释虽说同样出自误解,却已经包含了一个重要问题:个人是社会现实的自主的创造者,从而也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是在什么程度上呢?

人们之所以不能很快就消除非决定论的这个问题的第二种轻微的变相提法,正是由于它包含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并且还由于它牵涉一系列的其他问题。

首先是关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关于这种发展的决定的必然性。如我已声称过的,在这里我将不谈这个属于很具体的社会科学的复杂问题。我把我的研究放在对这类规律存在的承认上;否则,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就会消失。我只是想提请大家注意:拒绝——多么强烈的拒绝——承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时常是受到某些马克思主义的“革新者”所支持的这种拒绝,它是针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只能借助于那种科学的社会学所论述的蒙蔽意识的范畴才能表达出来的。没有任何一个认真研究社会问题的人今天能否认客观规律在一定社会中的表现(如果否认这些规律的表现,则一切经验的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只能是永远徒劳无功的),尤其是那些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相联系的规律的表现。我们同样可以列举出一系列人文科学中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学派,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由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经济史一直到汤因比的唯心主义学说),都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我们还要说: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的作用的学说已如此广泛地传播到现代科学中,有时竟使人忘记了它的来源。这的确是这种科学学说所能取得的最卓越的成就。在这种成就的照耀之下,那些对于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攻击,就科学的社会学而言,则显示出特别的“风趣”。

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回到真正的问题上来吧:我们说过,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质的理论是真实的,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过程的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说,我们服从着这种客观必然性的作用,那么,作为个人,我们就没自由了呢?再说一次,一切决定于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决定于我们对于谈到的这个问题所采取的一些假设。在这里有两个假设起着主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收录了上百则故事,选文出新。很多选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带来精神上、思想上的启迪。这些选文,丰富人文内涵,且文章生动有趣,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热门推荐
  • 利益天秤

    利益天秤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朋友和敌人,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关系。许是一件很小的事,有时也会是带有目的,或许开始无心,那也只是开始,未来谁又会说的准呢……【本文快穿文,女主性属贪,且有些极端,前期性格瑕疵有点多,后期或许会变好点,主要是自我主义,多疑,求利,比较物质,现实。属于成长类的女主。】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佛说妇人遇辜经

    佛说妇人遇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兽幻想

    异兽幻想

    身世离奇的“普通”少年白潇,以为此生自己都将一直孤独下去时,居然意外邂逅了存在于地球里侧的兽人。一念之差的选择缔造了跨越星辰的友谊,从无力反抗到勇往直前!随之而来扑朔迷离的事件,重要之人的离去和令人绝望的宿命不断的考验着不同种族的两个少年之间的羁绊。魔术与魔法交汇,科技与炼金术的组合揭示着世界正被“邪神”所侵染的事实。无论如何不解开从文明起源开始就遗留下来的迷题的话,生命的火种就会在这颗星球上断绝!兽人与人类的少年为了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一切,为了贯彻自己的道路紧握着武器开始了战斗!
  • 前面是延安

    前面是延安

    这是一个貌似平安无事的时刻,东江口镇非常安静,像往常一样,入夜不久,家家户户都关起门来,点燃了油灯。门外的事情,国民党军营的事情,老百姓是不知道的。而一个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正在这里悄悄地预谋着,发生着。毛楚雄、张文津和吴祖贻三人被带到了东江口镇涂家门前的城隍庙背后的水渠边,那里已经挖了一个巨大的土坑,像是一个张开的血盆大口。坑道四周的泥土呈现出鲜活的颜色,能够让人感到这里的土质非常松软。三人被推进坑里后,站在四周的敌人便用铁铲一齐往坑里添土,实施他们惨无人道的活埋计划。没多久,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隆起的土堆。
  • 写像秘诀

    写像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地男神不好惹

    绝地男神不好惹

    推荐新文:《学神他苏炸了》校园甜宠文,保证不虐,欢迎入坑哦~“你叫老公,我就放过你。”时容这个“小萌新”一局游戏调戏了电竞大神?!乔临表示,此仇不报非君子!时容来他们俱乐部报名青训,乔神想靠近了好报仇,结果却把自己搭进去了。一次直播,乔神一枪蹦了自家小队长,心中高兴,终于报仇了!“叫老公,我带你吃鸡怎么样?”时容冷脸:“乔临,你死定了。”后来乔神变成了妻奴,不要问为什么,好不容易撩到手的老婆,再暴力也要宠着!
  • 落水为妃

    落水为妃

    新婚典礼,心爱的男子用冰冷的子弹射穿她的胸膛,临死之际,她笑着说:你信他,信自己,却独独不信我。再世为人,她不再轻信任何人,却偏偏遇见他,他为她扰乱天下,只为求她一世安宁。他说:“即便你把天捅个窟窿本王也可帮你补,本王只要你安全。”他还说:“你们若敢伤她一分,本王定要你还有你的天下陪葬。”……韶华易逝,真心难寻,这一世她再也不想错过。
  • 邪玉玲珑

    邪玉玲珑

    芸芸众生之下,强者为尊,前世如何?如今又如何?跳脱五行之外,至阴阳于掌中,谁又能将前世今生握于五指之上呢?
  • 念我长生

    念我长生

    六亲去,始化神;七情绝,终长生。父、母、兄、弟、妻、子,六亲去一,方能修仙,六亲尽去,方能蜕凡。红尘仙,亡三劫;世间侠,死五衰。求道者,斩去六亲者,谓之仙,斩不去者谓之侠。仙,去亲绝情,天道之下,长生不死。侠,作伴红尘,因此又称红尘仙,每三十三年历经三劫,每百年丧于五衰,终将化为一抔黄土。是仙,还是侠,是长生,还是红尘,皆在一念之间。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阅读提醒:剧情超级虐,故事也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