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100000007

第7章 论意识形态的特征:马克思的阐释(2)

由此马克思指责黑格尔对普鲁士国家的分析具有保守主义的强调,并指出这是黑格尔的观念论哲学的必然结果。但在黑格尔的国家观中似乎还有第二层颠倒。在承认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特征之后,黑格尔又赋予这个国家以推翻其矛盾的使命。为此,他不得不断言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分离可以经由中世纪等级制形式(据说该形式可用来解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以及私人利益的矛盾性)的恢复而得以桥接。马克思反对这一中介论,指出黑格尔“想使‘自在自为的普遍物’——政治国家——不为市民社会所决定,而相反地使它决定市民社会。于是,黑格尔就根据等级要素的中世纪形式赋予等级要素以相反的意义,使它成为由政治国家的本质所决定的要素”[5]。黑格尔没有意识到的是,财产等级(而非人们与管理形式之间的中介)所代表的无非就是“市民社会有组织的政治上的对立物”[6]。因此,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同一实际上只是一个表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黑格尔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现象的矛盾理解为本质中的理念中的统一,而事实上这种矛盾的本质当然是某种更深刻的东西,即本质的矛盾。”[7]所以,通过掩盖这一矛盾,黑格尔颠倒了现实;统一的政治国家似乎决定了分裂的市民社会,抽象似乎决定了经验。

需要指出的有趣现象是,马克思并没有指责黑格尔所“发明”的东西,因为如果黑格尔的观点是抽象的,那是因为“政治国家的‘抽象’”[8]。也即黑格尔式颠倒的根源来自于现实本身:资产阶级国家本身就是从市民社会抽象出来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应该受到责难的地方,并不在于他如实地描写了现代国家的本质,而在于他用现存的东西来冒充国家的本质”[9]。这很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即便是在非常早期的著述中,马克思也十分明确地意识到他所批判的理论歪曲——后来他称之为意识形态——并非纯粹逻辑或认知错误意义上的纯粹虚幻(illusions),而是有其现实本身之基础的。正如他指出的,“如果观点的对象是抽象的,‘观点’就不可能是具体的”[10]。言下之意,任何批判都不可能废黜存在于意识形态颠倒底层的现实的颠倒。这个主题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也是让他对实践概念感兴趣的起点——因为现实的颠倒只能用实践的方式来解决。

在宗教批判中,马克思也陈述了上述思想。评论者认为正是在这一宗教批判活动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最具有决定性。对于费尔巴哈来说,宗教是一种虚幻,是人的内在本质客体化的结果,即人的本质被分离出来并被投射到一个新的自足的存在(self-sufficient being)之中,也就是上帝那里。人对上帝的理解不过就是人对全善的自我的一种想象中的投射。因此在宗教中包含着一种根本性的颠倒:由人类所构造出来的上帝却反过来成了人类的造物主,人反而成了上帝的产物。但人也可以通过揭示这一真正属性而从这一异化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哲学批判的任务。的确,我们可以在青年马克思这里发现许多费尔巴哈宗教异化批判的痕迹。接下来还有一个典型的费尔巴哈式的论述:“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1]

然而马克思比费尔巴哈走得更远。对于马克思来说,人不是外在于社会的抽象存在物,因此哲学批判犹显不足。人要想从这种虚幻中解脱出来,唯一的出路就是摧毁制造虚幻的社会世界。正如马克思所主张的,“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12]。所以反对宗教的斗争也必然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世界的斗争——在这个世界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3]。在这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关键性要素呼之欲出,这就是:宗教是对有缺陷的现实的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它再造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想象中的整体方案,以期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由此马克思坚信意识形态的颠倒是对现实中的颠倒的反映,同时也来自于后者。正如他所指出的,“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4]。

所以,马克思认为宗教和神学批判必须被替换为法律和政治批判。不过,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德国过去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对者,那它就不会集中于自己本身,而会集中于只用一个办法即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上去”[15]。马克思第一次认识到批判的不足以及实践的必要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6]这并非贬低哲学批判的重要性,因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转变成物质力量”[17]。因此理论解放也有其实践意义。但还有一个问题:现实世界的任何革命都需要有物质基础。就德国的情况来说,马克思发现这种物质力量就在无产阶级之中。同样也是第一次,马克思将德国哲学批判的现实化和实践化的任务交给了无产阶级。人们依然可以发现费尔巴哈在这里的影响,因为哲学和实践的关系被认为是积极的理论和被动的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仿佛真正的主体依然是哲学,它是“人的现实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18]。在革命的心脏和头脑之间所进行的区分,依然具有费尔巴哈式的起源[19],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似乎也坚持的是某种唯心主义的论调。因为实际上,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似乎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这就从某种程度上给历史设定了一个理性目标,即必须通过特定的阶级斗争来实现这一历史合理性目标。根据这一视角,实践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理论本身似乎很独立。马克思后来在巴黎遭遇现实的工人阶级运动时,对这一平衡关系进行了修改,即认为:不再需要通过哲学来评判无产阶级革命的正当性了,而是相反,必须以理解现实的实践及其具体革命动力为基础。

显然,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为自己未来的意识形态概念准备了大量基础性材料。意识形态概念得以产生的理论背景,就是对某种歪曲(马克思称之为颠倒)的意识形式的批判。但意识的这一颠倒形式并未被视为缺乏任何社会基础的纯粹的虚幻或误认,而是认为它们植根于现实社会的颠倒和矛盾之中。认知性颠倒的作用,就是在意识的层面来补偿现实层面的颠倒。因此宗教就是对现实困难的一种补偿,而唯心主义的国家观则是对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根本性分离(这种分离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更加严重)的一种补偿。简言之,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早期著述中作为一个批判性概念其所有基本内容都已具备,只是尚缺乏一个正式的命名而已。当然,为概念的完整性起见,更为充分的理论框架还是必须的起见,有必要提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和历史概念,以便为其批判属性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为何意识形态概念的最终诞生明显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所在了。马克思是在第二个思想发展阶段完成这一任务的。

[1]参见马克思1843年9月给卢格的信(Early Writings,ed.L.Colletti,Penguin,Harmondsworth,1975,p.209);也参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Early Writings,pp.381-382,392-393)。

[2]参见科莱蒂给自己编辑出版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所写的“导言”(“Introduction”to K.Marx,Early Writings,ed.L.Colletti,Penguin,Harmondsworth,1975,pp.22-24)。

[3]K.Marx,“Critique of Hegel‘s Doctrine of the States”,in Early Writings,p.98。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2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Ibid.p.99。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293~294页。

[5]Ibid.p.158。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58页。

[6]Ibid.p.160。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60页。

[7]K.Marx,“Critique of Hegel’s Doctrine of the States”,in Early Writings,p.158。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58页。

[8]Ibid.p.145。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43页。

[9]Ibid.p.127。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24页。

[10]Ibid.p.145。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343页。

[11]K.Marx,“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Introdution”,Early Writings,p.244.

[12]Ibid.p.244。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53页。

[13]Ibid.p.244。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53页。

[14]Ibid.p.244。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52页。

[15]Ibid.p.251。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0页。

[16]K.Marx,“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Introdution”,Early Writings,p.251。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0页。

[17]Ibid.p.251。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0页。

[18]Ibid.p.257。也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7页。

[19]路易(M.L.wy)已揭示出这一区分来自于费尔巴哈的《哲学改造临时纲要》(Provisional Theses for the Reform of Philosophy,See La théorie de la revolution chez le jeune Marx,Maspero,Paris,1970,pp.69-75)。

四、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

这一阶段开始于1845年,代表性著述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为《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提纲》的主要思想《形态》的第一章中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后者中,马克思首次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完整说明,也第一次引入了意识形态概念。这两个“第一次”已足以使该部著述凸显其重要性。但对于很多论者来说,这并非一件显见的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形态》依然存在着很多缺陷,他们中有人(如戈德曼[1])还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判断来对该部著述提出更多的批评性意见。在著名的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宣布“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2]。恩格斯在1888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前言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把这几页稿子送去付印之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旧稿找出来,重读了一遍。其中关于费尔巴哈的一章没有写完。已写好的一部分是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3]正如戈德曼所指出的,1888年的恩格斯如果发现了手稿的真正旨趣,他完全可以将之付印。但他没有这样做,这一态度贬低了《形态》的地位,致使其被遗忘了四十多年。

同类推荐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纪录片《中苏外交档案解密》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苏关系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非常重要,本书的出版,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被多家媒体关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等专家也为此书写了推荐。”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的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月1—8日在俄国巴库举行。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起。参加大会的有来自37个民族的1891名代表(包括7名中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1273名。季诺维也夫当选大会主席,列宁和托洛茨基为名誉主席。主要目的是向东方各民族宣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策略。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热门推荐
  • The Egoist

    The Ego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

    这里有弹得一手好热瓦甫的琴祖,他走到哪里就弹到哪里;也有眼神专注得像工程师的鞋匠,闲来无事眯着眼睛晒太阳。另有奇人异士,能养金雕、会说祝词、擅唱花儿。这便是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 快穿之男神恋爱秘籍

    快穿之男神恋爱秘籍

    【新书已发《快穿空间界之男神请矜持!》欢迎跳坑。】洛倾尘作为混沌时空一只死了三万年的孤魂,为求不被灰飞烟灭,她与高冷系统绑定,穿梭于各个时空之间完成任务!遇到小白花?直接打脸不解释;遇到傻炮灰?帮忙攒宝两不误;遇见真男神?通通只剩宠宠宠!系统:启禀主人,#宿主成天都欺负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某男神:换个系统。系统:ヽ〔?Д?〕丿粉丝群:439663519;
  • 无限超人系统

    无限超人系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还是能力越大,越不负责任。如果拥有绝对的力量,你会如何?如果你拥有了超人的能力,穿梭在各种无限类型的世界内,你会选择怎样?称霸当世?凌驾众生?还是独揽生杀大权?或许,总有一些人,他们骨里带着正气,心中始终燃烧着正义的热血,去维护那零星的公道和秩序!(新书《轮回干预者》已发布,求支持)(本书讨论群545699306)
  • 荒漠之主

    荒漠之主

    空间崩毁、时间坍塌、天道溃散,一个纪元跌碎了。诸天寰宇只有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出那末日文明,背对那湮灭的宇宙,仰天悲呼:谁敢复苍穹?!——————蛮荒之中,一个赤裸双脚的穿越者,携带一款来历神秘的系统,崛起于蛮荒、成名于盛世、战万古天骄、揭天地大秘,演绎恢弘史诗。有时候,天才比废物更苦,这是一个掺杂热血和柔情的故事,这是一幅无数人在修炼路上前仆后继的壮丽画卷。你且看他,举世皆敌,一手遮天,轰轰烈烈巅峰路——世上,本没有巅峰,只怪我太强。
  •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新书已经发布,书名《非酋变欧之路》。本书是无CP文,无CP文,无CP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书只有女主,没有男主。排雷:1,本文不是那种所谓的打脸爽文,跳坑需谨慎。那种喜欢苏苏苏,爽爽爽的读者,不要入坑,不希望相互折磨。2,每一个单元篇幅比较长,快和慢都是相互对比出来,不用指点。3,以为世界大同的、没有歧视、没有极品的,想要图个乐子,不要跳坑。4,作者脾气燥,谢绝人身攻击。5,非轻松向,非小甜饼,作者就喜欢故事曲折。6,入坑需谨慎,不爱看请走人,请自爱。
  • 穿越修仙时代

    穿越修仙时代

    世间人只知道有恐龙时代,以及如今人类统治的文明时代,却不知在天地诞生之初,世间最原始,最浓厚的精气,造就了一批最强的生命,那是不为人知的修仙时代……卫艾侠,一个怀有侠义心肠的少年,生活在文明时代,一次意外,穿越到修仙时代,究竟他会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在历史长河中,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又是怎样见证那个最强时代的覆灭?让我们跟随他的步伐,去见证世间最强的修仙时代吧!!
  • 花谢月如初之皇后万岁

    花谢月如初之皇后万岁

    一场蓄意的谋杀,令她意外穿越。什么?!代价进宫?!好吧,算我倒霉,嫁就嫁吧,但那个爱找茬的皇上是怎么一回事儿啊?阴谋诡计什么的,其实我很害怕的好不好。不死之身?神仙的补偿?难道我是主角上身?RP太好?但是,我不要补偿,让我回家好不?怎么这个世界就我一个是单纯的傻子吗?!任你们唬弄,任你们欺骗吗?!为什么只把我一个人蒙在鼓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暖宝宝

    绝世暖宝宝

    她向来就有痛经的习惯,有暖宝宝才可以算是稍稍减缓。只是没想到他如此不要脸的说:“我的小名就叫作暖宝宝。”她亲身体会,的确挺暖的,只是这个暖宝宝会不会有点大啊。她要求退货兼差评可以么?可,他突然扬起四十五度的下巴,对她说:“我是绝世暖宝宝!供君免费试用一百年!”好吧,看在他挺暖的份上她就暂且留他在身边吧,可是为什么这暖宝宝能暖的时间怎么就这么短呢?说好的一百年呢?
  • 娘子,你好流氓哦

    娘子,你好流氓哦

    她不过是一时手痒,非礼了一个比自己要漂亮一丁点的女人,居然被人诅咒会遭天打雷劈。该死的!居然真的应验了。一朝醒来,发现自己身在土匪窝里面。自身不但是一位长相粗俗的男子,而且还是土匪头子,武功更是高到变态。这,这,这…她怎么会变成男的。摸上面,是女人该有的。摸下面,还好,还好…世界变了,身份变了。没关系,只要本性不变就好。她是“男”人,好色很正常嘛!她是女人,喜欢美男也很正常嘛!她是土匪头子,抢几个压寨夫君最正常不过了!可是,为什么这些男人还不等她去抢,就送上门来了。精彩片段:(一)景阳山脚下,威风凛凛,黑巾蒙面的沐芳华率领着同样黑巾蒙面的众手下拦住面前缓缓行驶的华丽马车,毫不顾忌的大声道:“是美男,就自动留下。不是美男,就自动滚蛋。”半响,也不见车内的动静,正当沐芳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只见一只修长白皙的手轻轻的撩起车帘,一个白衣翩翩,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子走了出来,紧接着,温雅的声音响起:“芳儿,我可称得上美男。”看清眼前的男人,沐芳华差点两眼一翻晕过去,慌忙朝着山上飞掠而去,嘴角还不忘吩咐众手下,“快,快拦住他,别让他上来了。”(二)房间里面,刚换好女装的沐芳华双手一顿,凛冽的目光射向屋顶的某一处,冷喝道:“给我滚下来。”话音刚落,一名蓝色锦袍的男子飘然落下,看着目光讶异的她,好心情的开口道:“芳儿,本王此刻在想,是不是该派人端了你的匪窝,让你随本王回冥王府去。”“如果你敢端掉我的窝,我就移平你的府。”沐芳华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三)大堂里面,沐芳华跷着二郎腿,悠闲地躺在铺着虎皮的宽大椅子上闭目养神,一名手下急急的跑进来。“当家的,当家的,刚刚有人在山下劫了一名美男,要不要带过来给您瞧瞧。”“嗯。”闻言,沐芳华突的睁开明亮的双眸,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略带兴奋的望着门口处。不等那一名手下出去,就见另两名手下压着一名身着红色锦袍,蒙住双眼的男子走了进来。看着那一抹红色,沐芳华只觉得格外眼熟。特别是那男子嘴角勾起的那一抹邪笑,让她有一种想要逃脱的冲动。“芳儿,才几天不见,就不记得我啦。还是说,被我的美色惊呆了。”红衣男子不费吹灰之力的挣开压着他的两名手下,缓缓的扯下蒙眼的黑布,笑得一脸妖孽。沐芳华暗叫一声,“不好。”身形一闪,消失在了大堂里面,命令声远远的传来,“给我把那个死妖孽扔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