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鉴赏和探究
经过了基础层级和中等层级之后,课堂阅读教学必然向高等层级发展。
一、评价。评价,就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优劣是非的判断,是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体现,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形式。对于初中生,我们并不要求其判断必须正确,只要能够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就可以了。
评价的基础是阅读体验、感悟和揣摩。也就是说,判断必须建立在对课文熟悉的基础上,必须对所判断的事物内部诸因素如因果、时间、空间、条件等进行推理,才能表现一个人的综合阅读能力。评价是体验、感悟和揣摩的外化过程。评价的内容可分为语言运用和观点态度两大类:
1.语言运用。曹日昌先生将判断分为“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和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1]。据此,我们可以把对语言运用的评价归入直接判断。它的特点是,可以凭视觉感觉到,可以不借助太复杂宽阔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评价“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究竟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韩愈认为是“敲”好,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好。这是评价。朱先生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2]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颂的那么妥当。
2.观点态度。这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它的特点是,但凭视觉无法全部感觉到,必须借助更加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属于间接判断。课文总要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情感。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进行评价。比如《伤仲永》一文中,王安石对方仲永从一个神童变为“泯然众人矣”究竟责任在谁这个问题没有发表意见,教师完全可以在此设问:“方仲永的前后变化责任在谁?”学生会很感兴趣。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二、鉴赏。高瑞卿先生在《阅读学概论》中把阅读分为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六种类型。[3]这是一般阅读学的分类。作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要是前三种类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鉴赏阅读有其自身的规律。
首先是想象阅读。书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引起读者的想象,而且可以远远超出文本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维时空。这是语言文字的一大特点,也是文本阅读的意义之所在。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道:“童仆欢迎,稚子侯门。”我们可以想象,童仆会说些什么,稚子的童音又是多么清亮动人,回荡空中。作者并没有写妻子出来迎接,但是我们知道陶渊明和妻子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妻子不可能不出来迎接弃官回家的丈夫。她大概已经站在门口很长时间了。她穿什么样的衣服?脸上流露出怎样的笑容?她见到丈夫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读者都可驰骋想象。读者的想象丰富了作品的含义,具有美学价值。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4]一文中指出,阅读文艺作品,要驱遣读者的想象力,要想象意境。这话启发我们,想象阅读要创设一个情境,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对作品的理解就显得亲切容易,阅读理解再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其次是联想阅读。联想是一种心理过程,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联想阅读的意义在于扩大文本的时空,活跃读者的思维。比如,阅读《病梅馆记》,学生可以联想到现在的教育制度,联想到学校的管理方式;阅读《胡同文化》,可以联想书法文化、山水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等,启发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寻到文化的影子。透过这些文化形式,可以看到我们民族的心理,了解我们民族的性格。
最后是对比阅读。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阅读的好处在于扩大了阅读视野,以课本为基点,选取可比性较强的文本来对照、比较。对比的途径可以从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写“宝黛初会”是很精彩的,其他作品中写人物的初次相会也有很精彩的描写。比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写安娜与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的初次相会情景: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上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她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进来的人群,仿佛在寻找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5]
在以上情节中,作者对人物的眼睛作了细致的刻画,可谓栩栩如生。同样道理,曹雪芹一定要让林黛玉在贾宝玉的眼睛中出现,也一定要让贾宝玉在林黛玉的眼睛中出现。他们二人都有一种情,正是这种情才导演出了以后的种种铭心刻骨的动人故事。
对比阅读也可以在课内组合进行。比如,同样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们都认为秦是自取灭亡,但角度不同。贾文侧重在秦不施仁政,攻守形势发生了变化,政策没有随之变化,故导致灭亡。杜文侧重在秦奢侈无度,挥霍浪费,造成民怨。为什么同是写秦亡,会有不同的结论呢?原因在于写作意图不同。贾文目的在于告诫汉文帝要以史为鉴,“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杜文在于讽谏唐敬宗的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和求访异人的荒唐行为。可以说两篇文章各有针对性。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以上谈的是鉴赏阅读的三种基本方式,至于鉴赏阅读的内容就更加宽泛了,恕不赘论。
三、探究。新课标中提出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两个概念有区别,但作为中学阶段,这种区别有时不明显,都可以算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明显区别,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学习内容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做比较深入的探索研究。它注重过程,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我们由此得到启发课堂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有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类型,不是一种研究类型。同样,探究性阅读是一种阅读类型。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也是可以的。教师对这些问题,分门别类,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比如,教学《勾践灭吴》一课,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没写西施?关于西施的记载,最早见于何处?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探究一番。发现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让学生课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找相关材料,然后在课上交流。有的学生在《庄子》一书中查到了“东施效颦”这个寓言。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作为西施传说的文字记载,《庄子》一书应该是最早的了。有的学生课下查到了《越绝语》和《吴越春秋》,摘录了有关材料:
美人宫,周五百九十四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勾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