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600000015

第15章 发展伦理学的思想资源(6)

(五)新全球史的“历史价值论”与发展伦理学的深层化

尊严、平等、公正是发展伦理学的核心价值范畴。尊严注重个人向度、自我向度,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状态;平等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向度,是一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正是一种合理的理想的管理、制度、体系,注重体系、公共领域这个向度。应该说,倡导发展过程与结果中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体制、制度的公正,对认识发展的价值、目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在于,是否存在抽象的、超越时空的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制度和体制的公正?总结“新全球史”所内含的“历史价值论”,对我们澄清以上问题,无疑有所助益。在回归历史本身,叙述、反思全球文明转换的过程中,“新全球史”对历史与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揭示,构成了一种重要的从历史出发的“历史价值论”。

第一,历史决定价值的实体内容,历史条件的具体性、多样性决定价值形态的具体性、多样性。不管是作为尊严、平等、公正,还是其他形态,价值的根本实体内容都是对人的主体需要的实现。新全球史对人的需要及其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具体性的历史揭示,其本质也就是对价值的具体性、多样性的历史本体论确认。在本特利、斯塔夫里阿诺斯、斯特恩斯等学者看来,在远古时期,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的不同,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就已经被激发出不同内容、不同形态的需要,并发展出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形态与类型的人类物质与精神需要。随着文明的交往与进化、全球化的推进,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人的价值的多样性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深化的趋势。自觉维持自身文化价值的独特性、独立性,是当代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现象。[23]也就是说,在历史发生学、社会本体论这个层面上,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本身就是多样的,人的价值内容与价值实现方式本身就是多样的。虽然,不同的需要都可以称为需要,但这并不能抹杀需要具体形态与类型的多样性;同理,虽然不同的价值都可以称为价值,但这并不能抹杀价值具体形态与类型的异质性、多样性。虽然,人们都在使用尊严、平等、公正等范畴,但对不同的群体而言,这些价值范畴的实体内容却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差异。人类社会群体的多样性、人类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过程性、具体性、多样性,决定价值的过程性、具体性、多样性。从价值的根本实体内容看,价值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既成历史事实、客观事实。

第二,历史条件决定具体价值观的现实边界与实现可能,不恰当推进自身价值观的结果只能是失败。价值是关系、要素等同主体要求的符合度,从主体出发是人们思考、要求、追求价值时的一个重要特点。但问题在于,在思考、要求、追求价值时,人们往往不恰当地扩张自身主体性,往往脱离条件追求、推进以自我为中心的所谓绝对、永恒价值。在斯塔夫里阿诺斯、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学者看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自身主体性的丧失、自身地位的衰落。比如,古代雅典的民主体制与理想,就只适用于内外部竞争较少的特殊地区。虽然,古代雅典人如伯里克利一样自认为雅典是“希腊的学校”,并成为以歧视东方为重要内容的西方中心论的最早源头,但在于波斯、斯巴达、马其顿的竞争中,雅典民主制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失败。再比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后,以自由、平等为价值理想的欧洲逐渐成为近代世界文明的中心。但当欧洲国家努力将自身的价值理想向全球推广时,其结果却是战争及自身中心地位的逐渐丧失。也就是说,在“新全球史”视野中,任何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有边界的,并不存在永恒、绝对、可以全球推广的普适价值。推广所谓的普适价值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身。

对发展伦理学这样一门以价值研究为核心的学科而言,认识价值的历史性无疑意义重大。具体而言,表现在:其一,对如何认识与实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尊严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条件论与实践论问题。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人的本质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24]。一方面,对人尊严的确认,对人价值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能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另一方面,推进人的尊严、主体地位发展的最根本条件是推进社会历史条件的转换。其二,对如何认识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不能仅仅指个体之间的平等,更为根本的平等是人群、种族、民族之间的平等。“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25]另一方面,任何发展都是一个有代价的过程,历史告诉我们,平等的实现需要具体历史条件,脱离历史条件追求抽象的平等往往会阻碍发展、危害自身。其三,对如何认识和实现制度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制度的公正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理想目标;另一方面,又并不存在一个唯一模式的公正制度,从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探索具体的公正制度,是推动发展制度合理化的重要实践选择。

历史观决定价值观,历史观的迁移决定价值观的转换。历史是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认识价值本身的根本出发点。只有从历史条件、历史发展趋势出发,才能确立合理的可实现的发展价值、发展理想。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每个时代都重写它的历史。我们认为,每个时代也都重写它的理想、重塑它的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提出超越时间的终极价值、终极理想。从历史本身出发,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基础,形成并确认正确的价值观,是新全球史“历史价值论”对发展伦理学重要方法论启示。

(六)新全球史的“历史辩证法”与发展伦理学的深层化

对发展伦理学特别是中国发展伦理研究而言,“新全球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应该强调的方面是:用辩证过程思维而非线性、静态思维理解历史,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发达—落后”辩证转换的“历史辩证法”。

在斯塔夫里阿诺斯、本特利、斯特恩斯等人看来,并不存在永恒的先进,也不存在永恒的落后,文明主体间的先进与落后往往发生戏剧性的历史转换。从目前看,主要经历了四次转换:(1)古代文明时期(公元前3500年—前1000年),中东曾经是世界上的发达地区,但这一高度发展的中心在从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的转变中落后了。正是中国、印度和欧洲这些原先比较落后的所谓边缘地区,在古典时期成长为有创造力的重要文明中心。(2)欧洲大陆的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1500年),“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26],中国则是世界总体格局中的发达地区。“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27](3)全球跨文化交流时期(公元1500年—1800年)一直到革命和工业化时期(公元1750年—1914年),西方则逐渐成为发达地区、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印度等则逐渐成为发展格局中的边缘地区。(4)1914年以来,世界的总体格局进入新的转换期,西方的衰落、东方的再度崛起,成为新的历史课题。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过分扩张和消耗,欧洲文明这个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中心开始走向衰落,“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也是西方衰落的历史”[28],“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的,也不是反乌托邦的,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纪”[29]。未来世界是否会形成新的发达—落后、中心—边缘格局,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在本特利、斯塔夫里阿诺斯等看来,竞争与比较中,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社会体制、文化宗教等因素综合决定着不同文明的相对发达、落后及其历史转换。斯塔夫里阿诺斯借用人类学家的研究,将这种发达与落后相互转换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30]

综观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学者对“发达—落后”历史转换的研究,文明主体在发展进程中落入“发展陷阱”,从发达转向落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有规律可循。“发展陷阱”的形成既源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更是由于主体自身的不足。发达地区落入“发展陷阱”的内因主要有:观念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心理上骄傲自满、盲目自大;体制上封闭保守、丧失活力;技术上陈旧落后、缺乏创新;行动上畏首畏尾、缺少决断。当历史条件、外部环境、特别是对潜在竞争者的实力比较发生改变时,这些潜在的落后内因,便会转化为显在的落后现实。

从落后转向发达、从发展走向更好的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多因素的,任何一个主体要实现发展或保持继续发展都离不开对自身“起飞点”的不断探索、不断凝聚。或者是发明、学习特别是关于使用、推广新的技术,如古代中国对造纸术等的发明、使用;或者是形成适合自身的治理体制,如古希腊时的民主制;或者是形成、实行新的经济体制,如近代欧洲对现代商业体制的探索;或者是形成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观念,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对世俗生活的重新理解;等等。正如本特利、斯塔夫里阿诺斯等所指出,对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发展主体而言,都不存在一个永恒的固定的“起飞点”。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探索新的“起飞点”,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条件。

“新全球史”所揭示的“发达—落后”实践转换的“历史辩证法”,对发展伦理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发展伦理实践构建而言,具有重要启示。其一,对理解发展伦理学甚至世界知识格局的总体转换有重要意义。虽然,在目前情况下,中国的发展伦理学研究包括诸多人文学科还处于相对边缘状态,但这并不说明中国的发展伦理学、中国知识经过中国人的努力在未来不会成为主流。历史的辩证法决定了中国发展伦理学、中国知识在世界知识总体格局中成为一个重要中心的可能性。其二,对理解提升中国发展伦理学、中国知识在世界知识总体格局中的地位的实践路径有重要启示。如果说发达与落后的历史辩证转换是一个发展“规律”,那么,实现这种转换的根本条件则是文明主体自身的努力和实践。中国知识地位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学者自身的努力,并在根本上依赖于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程度。其三,对理解当前中国发展伦理学的研究目标有重要启示。没有中国经济、政治等总体地位的提升,也就没有发展伦理学等中国知识地位的提升。这样,强化发展伦理研究中的实践意识、问题意识,正确处理国际视野与中国问题的关系,以把握中国问题、推进中国发展为己任,就成为中国发展伦理研究者的自觉选择。

同类推荐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热门推荐
  • 新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研究

    新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研究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疆各族群众政治行为理念的时代特征,离不开对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的历史考察,进而发现影响新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的历史文化条件,从中探索并发掘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政治行为理念中民族性与国家意志的契合点,最终为建设新疆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理念支撑和实践支持。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各族群众多元交融的政治行为理念,培育和增强各族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新疆公民政治行为理念建设的核心内涵。在新疆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及贫困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在这种特殊的区情下,培育和增强各族群众的公民意识,把公民意识渗透到民族性认定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各族群众政治行为理念的本质内涵,以公民意识统摄民族宗教意识,无疑是具有基础意义的本质要求,对于维护新疆地区稳定、推进政治发展,增强反对分裂斗争的成效意义重大。
  • 你是我的一厘米阳光

    你是我的一厘米阳光

    [1v1超甜绝宠,傲娇男与戏精女~]“老公,有人欺负我!”“谁敢欺负我老婆?老子端了他!”“老公!他们都说我是狐狸精!”某男阴险一笑,把怀里的小女人搂紧,“那当然,你是我的小妖精。”据知情人士透露,传闻中帝都狂妄不可一世的云家家主金屋藏娇,此新闻在帝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得众人纷纷想要探个究竟。
  • 广成集

    广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死亡之旅

    死亡之旅

    高见的公司实行双休日制度。那年秋天,他和同科的女科员矢野绿子建立了亲密的恋爱关系。当时,公司组织青年职员们去东京附近的山区旅游。没料到,他和矢野绿子与公司的团队走散,最后只留下他俩在山区游荡。同事们事后都取笑他们是预先串通好的。其实并非如此,他们确实因走路速度太慢而掉队了。不过,这个意外的机缘却使得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娇宠为患

    娇宠为患

    郡王府荣宠无限的三小姐纪愉死在大婚当夜。意外重生后,她却不晓得那个残忍凶手是谁。是爱而不得的前未婚夫?还是温文清和的新夫君?纪愉一片迷惘。然而,更教她迷惘的,却是她家那个画风陡变的他?
  • 身份不明的女友

    身份不明的女友

    余飞是省城《三江都市报》的记者,几天前,他主动申请跟随省扶贫办的调研小组去边远贫困县做跟踪报道。今天刚回来也不休息,猫在家里连夜赶稿子,凌晨三点才睡下。最近余飞这么拼命干活,同事们都以为他是想年终评优秀——今年的年终优秀含金量很高,新马泰七日游,人人都眼红。其实余飞自己心里清楚,他这样拼命,不过是想借机离开省城,和女友温雅分开一段时间,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余飞和温雅相恋已快一年了,感情一直很好,可自从前不久看到了那张照片,余飞就像生吞了一只苍蝇那么难受。
  • 人间帝仙

    人间帝仙

    古老的墓地传闻有仙埋葬,世上从此再无仙。一位从墓地走出的少。誓要成为人间帝仙。
  •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被弃孤女,独身江湖。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她先入宫,后代嫁,命运轨迹由此更改——他,权倾朝野,冷漠绝情,却独独对她倾心;他,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唯专情她一个人;他,腹黑成性,宜动宜静,只把宠溺与真心送与她。她从不祥孤女,一跃成为朝堂第一妃……
  • 蚀心醉爱,薄情总裁画地为牢

    蚀心醉爱,薄情总裁画地为牢

    【已完结】不经意的邂逅,让刚出大学校园的女孩,结识了冷漠却俊美异常的年轻男子。在炎炎盛夏,展开了一场平凡而又浪漫的恋情……剧情一:“晚上陪我去见个客户!”某女贼贼地笑着。“我不出卖“色”字相。”某男咬牙切齿地晲视了眼这个无良女!剧情二:“我的老公,可是要上的厅堂,下的厨房,进的卧房!”某女高昂着小脖子喧嚣着。“你可以检验一下……”某男坏坏地逗笑着。原本只是一场普通男女的爱恋,却被年轻男子身后,惊人的身世背景打破。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相爱入骨的两个人,他们的爱情道路会出现怎样的波折?本文百分百暖文,穿插小虐怡情,看过梓紫月文的亲们会知道,坑品绝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