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900000011

第11章 政府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角色的厘定(1)

政府角色是一个永恒的争论焦点,今后也不可能停止这种争论。尽管每个人可能都希望国家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但在政府该干些什么的问题上,几乎是有多少不同的人,就有多少种看法。[1]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2]

公正具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形状。当我们仔细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之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

[1]在本书中,国家和政府的含义是一致的,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国家的利益是通过政府的具体活动来体现的,虽然政府也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代表某一个集团或阶级的利益,但是,政府活动的“合法性”在于把自己的利益上升为“国家利益”。并且,任何一个当政的政权,为了谋得更大的合法性,除了要代表本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外,还必须具有某种公共职能。因此,英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H.S.沃特逊(Hugh Seton Watson)曾建议把(民族)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一词改为(政治)国家利益(state interest)或者干脆直接改称为“政府利益(government interest)”。见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辨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356.

[2][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4.

第一节政府角色的不同面向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被要求建立在个人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基础之上,这一点已被世界公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教育歧视公约》“使高等教育根据个人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的规定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的规定,《世界人权宣言》“……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任何人不得因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也不得因其经济、文化或社会差别或身体残疾而被拒绝接受高等教育”的规定都对此进行了清晰的说明。由于这一标准取代了世袭制导致的特殊阶层对教育的垄断,实现了教育机会向所有有能力者开放,被看作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围绕着这一标准本身以及由于这一标准导致的后果,却引发了各国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大分歧,其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分配机制认识的深入,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政府角色本身认识的差异。本书试图以入学标准为切入点,对经济新自由主义的不干预说,政治新自由主义的干预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重构说等三类主张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天赋自由与政府不干预说

主张政府不干预是古典自由主义以及经济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的基本观点。[1]古典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为代表。经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主要有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诺奇克(Robert Nozick)等。其基本主张是“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有着浓厚的传统,其核心价值在于“天赋自由”,主张机会平等。相信人的尊严,相信根据自身的意志来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只要在不妨碍别人进行同样的活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得到自由的平等的权利。[2]丹尼尔·贝尔认为,机会均等的原则正是建立在自由主义这一基本主张之上的:它主张个人——不是家庭、社团或国家——是社会的单位,社会的安排是为了使个人有机会实现目的:可以通过劳动去获得财产,通过向上流动取得与他的才能相应的地位。社会机构应该给那些有不同愿望的人提供公平及更多的竞争机会。这样,机会均等原则上取代了所谓地位上的优先、裙带关系和其他不靠才能参与竞争的一切标准。[3]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能力是一个有关个体的不可剥夺的事实,无论更广泛的社会目标的价值如何,我的个体的完整性都要求它不被篡改。在布劳和邓肯看来,从先赋的地位到获得的地位是工业社会基本演化的必然结果,或许不止于此,它也是自由社会的必要条件。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原则符合自由社会的本性,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它既与自由契合,也不与平等相悖,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创造和维护一个有利于自由竞争的社会。国家是保障人的最大财富——自由——的条件,人在国家中最优越的地位是,最多姿多彩的个性,最地道的独立自主和各种个人之间的同样最多姿多彩和最诚挚的结合并存。因此,国家机构的设置应尽可能少地给这个终极目标制造障碍。[4]因此,他们反对破坏这一规则的任何企图,即使这一规则有可能带来不同群体实际差异的扩大。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完全竞争导致的结果,而不是自由本身的弊端,增进社会福利的唯一真实的源泉在于市场。[5]哈耶克毫不掩饰对此的辩护:

在竞争的社会,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所受到的限制多得多,这一事实丝毫也不影响另一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在这种社会里的穷人比在另一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里拥有很大的物质享受的人要自由得多。虽然在竞争制度下,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拥有遗产的人致富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但前者不但是可能致富,而且他只有在竞争的制度下,才能够单独依靠自由而不是靠有势力者的恩惠获得成功,只有在竞争制度下,才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挠他谋求致富的努力。[6]

即使针对存在的歧视(种族、宗教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这一破坏自由竞争原则的痼疾,在他们看来,解决的途径不是通过政府的干预而是竞争。弗里德曼在分析资本主义与歧视时指出,自由市场是把社会歧视缩小到最低限度的主要原因。[7]为确保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自由竞争秩序,契约精神和法权观念便应运而生。哈耶克认为,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来的,莫过于前者遵循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同时他引用卡尔·曼海姆的话进一步解释,成文法的基本原则只有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状况下才能得到承认。[8]

自由主义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崇尚,使得他们对政府的干预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对政府以促进社会平等和公正的名义进行的干预给予严厉的诘问:政府干预的理由是什么?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是唯一的实体,社会或国家既不是实体,也没有生命,所以,要求为了国家或社会的利益而牺牲某些个人的利益,实质上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那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能得到证明的。存在着不同的个人,他们拥有个别的生命,所以任何人都不可以为了他人而被牺牲。[9]人类社会本身就存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一旦受到外在干涉或强制,就可能丧失。因此,国家并不需要对公民正面的福利作任何关照。所有为了福利而采取的措施如法律、奖励、奖赏都有可能损害或者限制人的自由,并且还会因此增加国家行政管理本身的困难,增加为此所需要的手段,因而成为种种弊端的渊源。[10]

因此,自由主义者对政府实施优先政策,如肯定行动(Affirmative action)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个体的就学、就业应该完全以才能和实力为标准,因为,这一标准保证了所有人完全平等地进行竞争,确保胜利唯有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上层精英阶层的指定)才能获胜。[11]如果承认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具有与他人一样重要的生活,那么具有同样资格的其中一方(如白人男性)为什么被选择出来做出牺牲。如果这样的诘难是合理的话,那么,所谓优先政策就破坏了自由的原则。在他们看来,个人身份、地位或财富的大部分差异归根结底可以被认为是机会的产物,是他们幸运(或不幸运)所继承的遗传因子。[12]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处境不利者”的存在不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问题(其假设前提是社会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机遇),而是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包括能力和条件的差异),或者由于偶然的机遇等。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是近乎公正的。[13]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因此它是在合乎正义的原则获得的所有物。一个人幸运地成为一个白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继承了父母的天赋等在道义上并不能为他们因此就屈从于优先政策进行辩护。

C.詹克斯的研究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他和他的同事在研究家庭和学校教育对流动的影响时总结说:

贫穷首先并不是继承的,出生于贫穷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有机会结束贫困,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有着很大的经济流动。一个家庭中兄弟间的经济差距就和社会上存在的差距一样大……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之间与社会上的一般人一样也有许多经济上的不平等。

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解释经济上不平等的理论都不正确。我们不能把经济上的不平等首先归罪于一个人靠遗传获得的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因为,获得相同成绩的人之间存在的经济的不平等与社会的不平等一样普遍。我们也不能责备父母,说主要是由于他们才把不平等的经济地位传给了他们的子女,因为尽管许多父母经济地位相同,但他们的子女的经济地位就像一般人的经济地位一样大相径庭。我们也不能把经济不平等的原因归罪于学校,因为学校之间的差别似乎对学生成绩产生很小的影响。经济上的成功似乎依赖各种运气和工作才干,这些才干只与家庭背景、学历和考试成绩保持着松散的联系。[14]

因此,以成绩和能力为基础,但又不完全依赖这两者的不平等状况的存在构成了不公正的事实。

进一步的批判存在于对政府干预的合法性的质疑以及对干预的实际效果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上。诺奇克指出,在西方社会中,没有任何集中的分配,任何人或任何群体都没有资格控制所有的资源,都没有资格共同决定如何把它们施舍出去,[15]政府的干预不仅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损害自由。例如,优先政策阻止学校选择更合适的学生。而在哈耶克看来,那些许诺通过政府计划能够带来更大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主张,事实证明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他引用沃尔特·李普曼博士的话指出:

当人们放弃自由,转而强制性地将事务加以组织起来的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尽管他们期望一种更富裕的生活,但他们在实践中肯定放弃了这种愿望;随着组织管理的增加,目标的多样化必定会让位于一体化。这是对有计划的社会和人类事务中独裁主义原则的必然报应。[16]

批判的声音还有对在优先政策中受惠群体的关怀,认为这一政策会损害他们中一些人的自尊,因为,如果没有那些政策,他们能够同样获得机会,但他们无法判定自己不在受益者之中。[17]

简而言之,自由主义所代表的,乃是一种“保障个人权利”,“缩减政府功能”的原则。他们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利依据他所选择的方式生活,只要他尊重别人同等重要的生活。[18]进一步而言,他们坚信,自由的竞争不仅有利于个人自由的维护,而且有利于平等的实现。因为它给予每个人同等实现自己意愿的机会。国家既不是个人自由的保护者,也不能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因为它与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的信念是相悖的。[19]

对于这一主张的现实回应,是肯定行动在美国的一些州开始被取消。1996年,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Proposition 209),全称《加利福尼亚民权动议》(California Civil Rights Initiative)开始生效。“209提案”规定,加利福尼亚州在公共就业、公共教育,以及公共合同领域取消了对少数种族和妇女的肯定性行动计划,其他多个州也先后通过了类似的法案。[20]于是,长期以来在解决与种族主义历史休戚相关的社会不公问题上,原本大有可为的政府以及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相关机构被拒之门外,市场取而代之,成为决定谁接受高等教育,谁不能进大学的因素。[21]

自由主义的主张是建立在对完全自由竞争社会的推崇和对完全“计划性社会”的批判基础之上。然而,自由主义者是以“社会契约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社会契约论”作为国家理论的合理性、正当性和魅力存在于两种不同但又相关的理想中。一种是“自律”的理想,将契约看作一种人的自由行为,其道德性存在于订立契约的自愿性质之中。另一种是“互惠”的理想,将契约视为相互帮助的工具,其道德性依赖于交易的公平。

同类推荐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新演讲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如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昭君、苏东坡的历史观、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热门推荐
  • 清风如有韵

    清风如有韵

    李韵韵,女,经纪人,恐婚,二十五岁还没谈过恋爱的程度。遇到唐清和之前,她从未想过结婚这件事。他高冷、腹黑,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冰山,却唯独对她百般温柔。星光背后,棋局暗布,误会丛生。这段缘分该如何安置,才能安抚一颗悸动不已的心?
  • 动物世界3

    动物世界3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沙上的卜辞Ⅱ

    沙上的卜辞Ⅱ

    耿占春,8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理论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隐喻》(1993),《观察者的幻象》(1995),《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2002),《失去象征的世界》(2008)。多种随笔著作《痛苦》(1993),《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沙上的卜辞》(2008)等。另有社会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曾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批评家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 雨山和尚语录

    雨山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

    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

    生活本就艰难,小说何必复杂。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异世大陆,也是一个任白峰驰骋纵横的崭新世界。到底是这个世界的势力更胜一筹呢?还是执掌罗马系统的白峰称霸世界呢?世界难免尔虞我诈,但兄弟情义和红颜知己又怎么会少呢?不是所有的家族都充满明争暗斗,也不是所有的家人都是冷漠相向,世界终有其充满阳光的一面。纵然战争无情、上苍冷酷,白峰依旧有家人相伴红颜相陪;当黑色的百战雄狮遍布世界之时,属于罗马的时代才刚刚降临而已!
  • 鸿雁存影

    鸿雁存影

    三位都是林斤澜的前辈,文坛响当当的巨匠。解放后,林斤澜出道,三位或静静地蹲在水边,或背着荣誉的十字架赶路,或在林中漫步,偶有机会伸手指点指点。三位地位茅盾最高,沈从文最低,他是个另类。林斤澜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合是文联主席,差不多天天见面。但林斤澜最崇敬的、对林斤澜最具亲和力的,还是沈从文。林斤澜说,现代有两位作家的作品是他最喜欢的,首先是鲁迅,其次是沈从文;综观林斤澜的小说创作,两位的影响显而易见。大致地说,林斤澜后期的深刻(大约从《十年十癔》开始),可见鲁迅,而先期的抒情(《矮凳桥风情》之前),可见沈从文。
  • 邂逅在你身边

    邂逅在你身边

    他是一间广告公司经理,才华横益的他凭着自己对广告的热爱在广告界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外冷内热的他不会太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直到有天她出现在他的公司里当一名清洁工,她的出现让他所有的一切生活习惯也在慢慢跟着改变。当俩人燃烧着爱情火花的时候他发现她的接近是一个局。他该怎么办?揭开?还是让它保持着原样?
  •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