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2600000004

第4章 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873年出生在一个乡绅家庭。幼读诗书,1889年考中举人。次年开始接触西学,拜康有为为师。1895年入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向光绪皇帝上书,要求变法;组织强学会,担任该会书记,并主办《中外纪闻》。1896年到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力倡变法维新。1897年到长沙时务学堂担任总教习。

1898年,梁启超入京应试,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光绪下令变法后召见了他,赐予六品衔,命其办理译书局事务。

变法失败,梁启超出逃日本。1898年12月创刊《清议报》,继续鼓吹变法维新。他读了一些西方政治学说,思想发生变化,倾向与革命派联合。康有为离开日本后,他同革命党人过从甚密,1899年夏秋之交,两派商定联合组党计划。康有为闻变,立即派人赴日,勒令他前往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务。

保皇会成立,梁启超任副会长。但他对公开创立保皇会不以为然,其主编的《清议报》不登载有关保皇会的文字,主要是宣扬民权、破坏主义,攻击清政府,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启民智,振兴民气。其文笔锋犀利,感情浓郁,文体新颖,语言流畅,言人人想言而不能言,风靡一时,成为一代舆论大师。《清议报》也一版再版,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精神食粮。

1900年,梁启超积极参与谋划了自立军起义,负责筹款和计划联络等事,但很快失败。

1901年1月,慈禧下令推行新政,变法自强。梁启超不同意清廷推行的新政,主张实行根本的政治改革。6月7日,他发表《立宪法议》一文,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君主立宪的主张。此文说,现在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三种政体。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是由各国的历史情势不同造成的,但“同为民权”。宪法“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君主、官吏和人民必须“共守”。三种政体比较而言,君主立宪最为理想。因为民主立宪施政方略变易太快,选举总统时竞争太烈,对国家不利。君主专制视民如草芥,人民疾君如寇仇,人民极苦,君亦极危,治日少而乱日多。而君主立宪国家的君位承袭皆有一定,权奸无篡位之隙可乘;君主发号施令和大臣进退必经议院协赞,不可能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人民有疾苦诉之议院,可以“永绝乱萌”。又说:“今日之世界,实专制、立宪两政体新陈嬗代之时也”。按照“公理”,新旧两种事物相嬗代必有斗争,“争则旧者必败而新者必胜,故地球各国必一切同归于立宪而后已”。中国也要“归于立宪”,任何人都阻挡不住。当权者如真有爱君爱国之心,就应当兴民权,早日实行君主立宪。

现在中国是否马上可以实行立宪政体呢?他认为不能。因为实行立宪政体,必须待民智稍开之后。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中国最快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谈到实行。不过行之在十年之后,而确定为立宪政体当在十年之前,各种措置才能准备。所以,“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而不容稍缓者也。”

对于实施预备立宪的次第,他的设想是:(一)皇上颁诏,定中国为君主立宪帝国。(二)派遣大臣三人带领随员考察欧美日本各国宪法和法律,一年为期。(三)考察完毕,在宫中开设法制局,起草宪法。(四)翻译各国宪法及解释宪法名著,颁布天下。(五)将宪法草稿刊布于官报,令全国士民辩难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五年或十年后损益制定;定本既颁,以后非经全国人民投票,不得擅行更立。(六)自下诏定政体之日始,以二十年为实行宪法之期。

这篇文章吹响了国人要求立宪的号角,促进了全国立宪思潮的兴起。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横滨创办半月刊《新民丛报》,相继阐述其宪政思想。

第一,君主无责任及责任内阁。他说,君主有责任,一旦失政,人民便起来革命,故为了国家安定,只能让其处于无实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国家的宪法都写有“君主无责任”及“君主神圣不可侵犯”的明文,而二者是“异名同实”的,“惟其无责任,故可以不侵犯;惟有不可侵犯,故不可以有责任”。担负国家行政责任的是责任内阁。君主颁布法令,内阁要副署。法令不符合人民愿望,“民得而攻难之”,大臣害怕人民指责,不敢不努力把国家治理好。还介绍了西方的政党政治,说立宪国家的政党至少两个,一在朝,一在野,互相竞争,为了胜利,“不得不勤察民隐,悉心布画,求更新更美之政治”。“其竞愈烈者,则其进愈速”,“而其有造于国民固已大矣”。

第二,立法权必须属于国民。他赞扬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又根据英国学者边沁的政治学理论,阐发主权在民的思想,指出“国家为一国人之公产”,国家意志只能由国民体现出来,立法权只能属于国民。因此,国民有权利思想者,“必以争立法权为第一要义”。

第三,从根本上变革专制政体,劝告清廷实行立宪。他尖锐地批判了专制政体,指出它是“数千年来破家亡国之总根原”。国民如欲自存,“必自力倡大变革、实行大变革始”;如欲救亡,使国家进步,“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

他根据世界大势及中国的实际,劝告清廷猛醒,速行立宪。说专制政体绝对不能生存于现今之世界,如君主能视专制政体为敌,则安富尊荣不难取得,否则国民就会把君主当作敌人加以推翻。警告说:君主应主动把立法权交给国民,如待至国民起来争取的时候,君主就要蹈法国路易十六被推翻的覆辙了。还特撰《敬告当道者》专文,指出当前的改革不过是伪改革,引起革命的媒介。要当道者认清世界形势,学习德国的俾斯麦、意大利的加富尔、日本的板垣退助,实行真正的改革,也就是实行立宪。并且要实行英国式的立宪:“吾以为君主之尊荣者,莫如英吉利;君位之巩固者,莫如英吉利。故欲尊其君者,不可不学英吉利;欲安其国者,不可不学英吉利。”

此外,他主办的《新民丛报》还发表了其他人撰写的立宪论作,介绍了一些国家的立宪史和宪政专著,告知读者:“今日世界文明各国莫不有宪法,宪法者立国之元气,而今日中国急当讲求之一大问题也。”积极予以鼓吹。

此时梁启超的思想经常处于“保守性与进取性交战于胸中”的状态,时而发表赞扬民族主义、破坏主义、排满的文章,时而阐扬君主立宪的理论。1903年11月,梁启超游历美洲返回日本,“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思想言论大变;从此放弃排满及破坏主义,专主实行君主立宪。

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遭到革命党人的驳斥,由此引发了一场两派的论战。但从辩论开始,直至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他始终声明:坚决反对两派互相谩骂,攻讦,倾轧,敌对,抵消力量;革命与立宪相辅相成,激烈与温和殊途同归,手段不同,各有其用,两派应节制感情,求大同,存小异,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政府,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那样开展和平竞争,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正当的理论商榷,主动提出停止论战。可是,未得到革命派同意。1907年7月以后,梁启超不再理会革命派,毅然把斗争的锋芒转向全力对付清政府。

1904年2月,日俄两国为争夺朝鲜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发生尖锐冲突,战争爆发。年底,俄国的立宪派人士发动请愿,要求沙皇政府实行君主立宪。1905年1月,工人请愿遭到军警枪杀,于是爆发了革命。梁启超认为俄罗斯革命对中国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日俄战争“为专制国与自由国优劣之试验场,其刺激于顽固之眼帘者,未始不有力也”。如果俄罗斯人民要求立宪成功,中国人民“见有助我张目者,而神气加发扬焉,又无论矣。”

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和尚其亨五大臣分途出洋考察政治。1906年6、7月间,戴鸿慈和端方回到上海,梁启超为其捉刀代拟了五篇奏稿。9月1日,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梁启超认为,“从此政治革命问题,可告一段落。此后所当研究者,即在此过渡时代之条理何如。”对于清廷进行的中央官制改革,多数立宪派人士感到失望。梁启超对人说:“此度改革,不餍吾侪之望,固无待言。虽然,又当思此度之动机果发自何所乎?不过一二人偶以其游历所耳食者,归而姑尝试之耳,若国民则全未有厝意于此”。“故望此次改革之有大效,实无有是处,而因此次改革之无效而失望,益无有是处也。”

康有为提出改保皇会为帝国宪政会时,梁启超就打算在国内另设新会,与杨度协商,但合作终于破裂,于是与蒋智由、徐佛苏等发起,1907年10月17日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立宪团体政闻社,但他为避免清政府疑忌,有利于政闻社活动,未在社内担任职务。继而停办《新民丛报》,创办月刊《政论》,作为政闻社的机关报。

梁启超认为,立宪与革命不是对立的,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如能实现,均可称“政治革命”。国会是“良政治之源泉”,人民求得良政治,也就是求得国会。“然立宪之动机起自政府而不起自人民,则其结果必无可观者”。“国民热心于政治与否,则于其能排万难,冒万险,以要求宪法、要求国会与否焉决之。”在10月17日召开的大会上,他演说时又强调指出:立宪的真精神,赖有人民选举的国会。国会监督的对象是政府,希望立宪之动机发自政府,无异于希望政府特建机关,等待人民监督自己,这是绝对不会有的事。如何才能除专制之毒,举立宪之实?第一,要变消极的态度为积极的态度,人人奋起为政治上之运动;第二,要变单独的行动为一致的行动;第三,要变暂时的进行为继续的进行。发动国民的责任在中流社会,大家都要加强责任心。

12月,资政院总裁溥伦奉命赴日访问,梁启超写了一篇说帖,让马相伯等呈交溥伦。主要内容是:现在的资政院应具备国会应有的权限,其组织应含有上下两院性质,同时要设立责任内阁。

1908年7月2日,政闻社致电宪政编查馆,要求三年内召开国会。8月13日,清政府下令查禁政闻社,梁启超无法维持,只好宣布解散。经此挫折,他便专心从事著述,但对政治仍很关心。

1909年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11月咨议局选出资政院议员后,梁启超致函回到国内的徐佛苏,嘱其注意联络资政院和咨议局议员,“使其一面努力建议发言,一面运动缩短立宪年限”。徐佛苏入京后,梁启超欣慰无极,指导其“进行之手札,约计三日必有一通。”

1910年2月,军咨大臣载涛前往外国考察陆军事宜,路经日本。梁启超向他上书陈述:“立宪之政,唯其实不唯其名,苟实之不举,而徒袭此名以上下相蒙,未有能济者也”。并指出:现在搞的宪政徒鹜新政之名,“以为钻营奔竞之资”,“本末倒置者不知凡几”。“苟徒袭其名,思以涂饰天下耳目,而实际乃与立宪政治之原则相反,则将来患之所中,必有视专制为更甚者。”

与此同时,他于2月20日创办旬刊《国风报》,发表诸如《中国国会制度私议》、《宪政浅说》、《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国会与义务》、《立宪九年筹备案恭跋》、《责任内阁释义》、《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等重要著作,极力鼓吹立宪,向国民灌输政治常识,在思想理论上对国会请愿运动加以指导。他批驳拒开国会的上谕;批评九年筹备方案“卤莽灭裂,不成片断”,“涂饰迁延,本末倒置”;指出政府“假立宪之名,以行专制之实”;国民主张速开国会,首为救亡,次为图治;立宪政体最主要的就是国会,有国会谓之宪政,无国会不得谓为宪政,筹办国会谓之筹办宪政,不筹办国会,就是不筹办宪政;无国会则无责任内阁,不筹办国会等于不筹办责任内阁;中国百业萧条,民不聊生,胥吏婪索,盗贼充斥,政治不良,受外国宰割,都是政府造成的。还特别警告清政府,如不速开国会,“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而宣统八年召集国会,为将来历史上所必无之事也。”号召人民把国会请愿当作“今日人生第一大事”看待,积极投入到运动中去,一次不行,继续进行,不达目的不止。

梁启超还特别注意重视发动农民,认为立宪政治是国民的政治,欲宪政成立,必须令国民的中坚阶级知道宪政利害切己而积极参预。“欧美诸国多以工商为国民中坚者也,而我国则以农为国民中坚者也,故开发农民之政治思想,实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也”。呼吁一切“士君子”和请愿同志会去“唤醒农民”。

第三次请愿前,梁启超为日本华侨代表汤觉顿起草了请愿书,让他带到北京向资政院呈递。第三次请愿之后,他看到清廷政治愈益腐败,不能忍受,所发表的言论又趋激烈。

1911年4月,同盟会首领黄兴领导了广州黄花岗起义。事后梁启超发表《粤乱感言》,认为革命都是政府造成的,革命不无道理:“要之,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以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趋于革命亦宜。”

7月,梁启超又发表《对外与对内》,总结了十九世纪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英、法、美、日等国之所以没有外侮,反而对外侵略,就是因为“其民有极强毅之对内能力,能取国内腐败之元素排泄之”。波兰、埃及、朝鲜之所以灭亡,不是由于“其国民对外敌忾之心未尝不盛”,而是由于“不能善用之以对付其病国殃民之政府”。对外斗争与对内斗争可以互为目的、手段,“而要其着手实行者,必先在对内而后及对外,而苟非对内获有成功者,则对外之成功亦决无可望。”鼓动人民将斗争的矛头对准清政府。

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梁启超与康有为对今后的行动策略进行了密商,准备联络军咨大臣载涛和第六镇统制吴禄贞驱逐总理大臣奕劻,立即召开国会,并将这一计划概括为“和袁慰革,逼满服汉”的八字方针,即与袁世凯联合,逼迫清帝将全部政权交给国会,对南方革命党人进行慰抚说服,反对剿伐。11月6日,梁启超离日返国,9日抵达大连,闻知吴禄贞已遭暗杀,又把希望寄托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11日抵奉天,他对总督赵尔巽谈了自己的政见。继之张绍曾又被解除兵柄,同时听说蓝天蔚将对其不利,他又匆匆返回日本。11月16日,袁世凯在京组阁,以梁启超为法律副大臣。梁启超立即去电辞职。其后,他发表了《新中国建设问题》,主张实行“虚君共和制”。

1912年10月,梁启超回到国内,在天津创办《庸言》杂志。这时他已放弃了君主立宪主张,赞成共和。1913年5月任进步党理事兼广东支部部长,实为该党的精神领袖。同年7月,激烈攻击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随后,出任熊希龄“第一流人才内阁”司法总长。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后,梁启超辞去司法总长。5月,任参政院参政。1915年春,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约其往小汤山赴宴,暗示他赞成帝制,他未同意。返城以后,携家出走天津。4月,他省亲南下,写了一封长信忠告袁世凯:“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要“舍磐石之安,就虎尾之危。”8月,杨度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帝制自为大力鼓吹。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驳斥杨度的《君宪救国论》,反对改变国体。后与蔡锷密商武力讨袁,随即南下。1916年5月西南各省联合组织军务院,梁启超出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

1917年,梁启超回到北京,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出任段内阁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1月辞职。1918年底,与友人到欧洲旅游,1920年3月回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著作,曾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一生著述极多,被友人收入《饮冰室合集》。

同类推荐
  •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身着白衫黑裤,衣袖半挽,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西子湖畔香格里拉酒店的贵宾室。这和以往他出现在公众中的形象一样。在刚刚结束的一次演讲中,他惯常的口语表达、直接的观点,也和以往一样,赢得了笑声和掌声。这是6月的一天,他准备在这里接受专访。这位以六七百亿元资产数次荣膺中国内地“首富”的娃哈哈掌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个天生的营销员,善于营销一切,包括自己的观点。他以强势而闻名,在数年前的“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战”中,借力“民族品牌”发动了一场舆论运动,竟然奇迹般地撬动政治、法律和商业杠杆,迫使达能签下“城下之盟”,使毁约在先的娃哈哈实现独立。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种田之我是农学大师

    种田之我是农学大师

    大学毕业后,周浩回到村里,打算靠学来的本事带大家一起致富。结果却在各种压力下快读蜕变,强势崛起!
  • 贤妻造反

    贤妻造反

    前世为贤妻,却遇中山狼。 杜霜醉善良一世,却不得善终,醒来后她自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成功是熬出来的》中通过大量经典的成功案例,不仅阐述一个人成功必须具备的特质——熬劲,还告诉我们该如何熬出成功。
  • 举案相齐眉

    举案相齐眉

    穿越到忠烈名门,一门三侯爵,牛吧?满门都是寡妇,惨吧?舒然和她的小伙伴们,就在寡妇们的照料下,靠着祖父、伯伯和老爹用命换来的功勋平安长大了。眼看要嫁人了,本想找个老实相公,安安稳稳过一生,却没想到“未来夫婿候选名单”却没有派上用场,一道圣旨,赐婚肃王。七岁离开京城,扎根塞北的肃王。冷酷无情也好,杀人如麻也罢,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她不信付出没有回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先生我有个恋爱跟你谈

    韩先生我有个恋爱跟你谈

    这个笨蛋,没有勇气和她告白,只知道躲在暗处看着她。她重来一世,不在辜负这个深爱她的人。
  • 宠嫁,宁王妃

    宠嫁,宁王妃

    慕容思卿,圣灵王朝定王爷府上嫡系长女,无才无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嚣张乖戾,纨绔无比,争夺皇子死于非命。付棋,A国最年轻的特种兵缔造者,身陷囹圄,独遭暗杀,魂穿异世,重生在那枉死之身。当乖戾嫡女巧破阴谋,翻手为毒,覆手为武,圣灵皇朝风起云涌。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纨绔嚣张的废物!还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空有定王府之名,有皇后撑腰的,有爹生没娘养的王朝第一渣女。扣扣耳屎,大骂一声,靠之。非得逼老子亮亮自己的本事!平原一声吼,慕容思卿崛起。慕容王府嫡女,是将自己的乖张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正妻一位步步惊心,谋算夺位呢?前世,自己劳心劳力,下场凄惨,这世,她怎么得也要享受苦尽甘来。偏生,你想要甘,都不得安生。去你娘的,那本姑娘自己就开出一条康庄大道。素手一扬,诗词歌赋,才华横溢。巧笑嫣然,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狼毫一挥,献计出策,定国,谱写锦绣华章。【精彩连连看!】月黑风高,月上柳梢头,人斗黄昏后“翻墙头用梯子吗?”“不用!”随即一声惨叫,某男拍拍素净的手,真是个不长记性的,还非得往自己的陷阱跳。*十里长街,黄金铺地,逼嫁黄金地“要咬一下吗?”“嗯,先咬你,再咬金子!”一袭大红色嫁衣,某男单手扛起,真是个贪财的,忘了咬了他就得负责一辈子的?本文女主扮猪吃老虎,本文男主似白兔,实则腹黑,亲们,放心跳坑,种田,宅斗,美男,通通都有!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余生换你一笑

    余生换你一笑

    安然用一颗真心爱了厉墨5年,但却把子宫捐献给他名义的妹妹陆菲,捐献后又被他一手送进监狱,3年后,出狱,陆浩然来接她,她却只是冷眼相待……
  • 早安,悠大人

    早安,悠大人

    从高高在上的玖公主沦落为容颜尽毁,人人鄙视的孤女,看着未婚夫另娶他人,受尽讥讽嘲笑,钟离玖发誓势报此仇此辱,然而脑海中永远是他立在玉兰树下抬眸那一瞬的风华。当仇恨已成本能,渐渐忽视掉的记忆也随之破土而出,只是他始终陪在她身旁,无论美丑或富贵,她恨过,怀疑过,无法释怀过,一切尘埃落定,或许才是他与她的开始。
  • 情深意动:席先生,别来无恙

    情深意动:席先生,别来无恙

    他是商业帝国幕后神秘总裁,身份尊贵,性情冷傲,美女环伺,却偏偏将她囚禁在身边不放。她是被父亲送上男人床的悲催女,身份低下,不受待见,一心只想远离男人的禁锢。婚后三年,她带着儿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他的回归,扰乱了向来平静的心湖。虐身虐心,使得她毅然决然离开。五年后,当年的柔情女子化身上流社会的贵妇,带着一萌娃强势回国。再遇负心汉,她高傲一笑:“席先生,别来无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