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人文主义文学继续发展,民间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成就。成功地以民间文学题材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是阿利奥斯托。卢多维科·阿利奥斯托(1474—1533)的代表作是传奇体叙事诗《疯狂的奥尔兰多》(1516—1532)。长诗的主要线索是叙述奥尔兰多爱恋安杰丽嘉,为得到她找遍天涯海角,得知她已嫁人后,因绝望而发疯的故事。诗作歌颂爱情、友谊、忠贞和勇敢牺牲精神,反对宗教偏见和禁欲主义观念,同时对异族侵略者和割据一方的暴君也持批判鞭挞的态度,表现了人民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吁和期望。诗中有关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发疯场面的描写十分成功。此外,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还有托夸多·塔索(1544—1594)。其代表作是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作品借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十字军将士在统帅带领下,历经艰险击败回教徒,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表现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爱情战胜禁欲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诗作又赞颂基督教信仰的力量,表现出作者的思想矛盾。
(二)德国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广大农民、城市市民为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诸侯统治,发动了声势浩大、连绵数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运动。文学方面的主要收获是人文主义文学、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中涌现的战斗性的政论和民间文学创作。
德国人文主义文学成就不高,主要作品是埃拉斯慕斯(1466—1536)的讽刺文学作品《愚蠢颂》(1509)和乌利希·封·胡登(1488—1523)的《蒙昧者书简》(第2部,1517)。前者通过“愚蠢”这个人物的自白,批判僧侣的伪善、愚昧无知和争权夺利的封建诸侯战争,肯定现实生活,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观念;后者尖锐抨击、嘲讽天主教会和僧侣。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1483—1546)在德国文坛也有很大影响,他用德语翻译希伯来语、希腊语的《圣经》,为广大农民、平民直接利用《圣经》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统一发展。恩格斯称赞他“不但清扫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清扫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4]他创作的许多赞美诗、政论散文、寓言,在当时也流传甚广。其中,《我们的上帝是一座坚固的堡垒》(1525)有16世纪的《马赛曲》之称。农民起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曾与马丁·路德一起进行宗教改革,当马丁·路德对广大人民参与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感到恐惧,站到人民的对立面之后,他与路德决裂,在《证据充分的辩护词》中把路德斥为“威登堡的行尸走肉”。在1525年的《致阿尔斯特德人民书》中,闵采尔号召城市平民与农民联合起义,文章充满火热激情,词锋犀利,是宣传革命政论散文的典范。
民间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繁荣局面,常见的体裁有小故事、笑话、民间故事书等。民间故事书的代表作品是《梯尔·欧伦施皮格尔》(1515)和《浮士德博士传》(1587)。前者主要以一个机智农民欧伦施皮格尔的活动为线索,把许多民间故事和笑话连接在一起。主人公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封建统治者,嘲弄手工业行会师傅,批判教会,反映了农民革命意识的觉醒。后者的主人公浮士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于15世纪末,死于1540年,传说他精通天文、地理,善使魔法。作品叙述他与魔鬼订约,以魔鬼为他服务24年,满足他的一切欲望为条件,把自己的肉体、灵魂卖给魔鬼。浮士德的言行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不断追求冒险的时代精神。同时代的英国剧作家马洛、18世纪的德国作家歌德都曾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三)法国文学
15至16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的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在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相继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段,法国文学的成就较大。法国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并随之产生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广泛宣传人文主义思想,在加尔文派的领导下进行宗教改革活动。但由于封建势力还十分强大,法国这时仍是西欧最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为了谋求发展,在经济财力上给王权以资助,而王权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有时也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护。因此人文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出现贵族、平民两种不同倾向。
贵族倾向的作家以“七星社”为代表。“七星社”是16世纪中叶法国形成的人文主义诗人社团,由龙沙、杜·贝雷、若岱勒等7位诗人组成。他们多出身于社会上层,杜·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是他们的宣言书,他们极力倡导发展法兰西民族文化,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用向希腊语和拉丁语假借词汇、吸收方言术语等方法,发展法兰西语,提高法兰西语的规范程度,为建立与希腊、罗马相媲美的法国诗坛而奋斗。在诗歌创作中,他们肯定现世生活,歌颂自然爱情,反对禁欲主义。其局限是歧视劳动人民的语言和民间文学创作,迎合宫廷情趣,带有浓厚的贵族倾向。
平民倾向的代表作家是小说家拉伯雷。他既从古希腊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也向民间文学学习,进行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他的创作代表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94—1553)是欧洲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早年曾进修道院接受僧侣教育,研究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学、哲学。以在俗修道士的身份,只身游历了半个法国。拉伯雷生性聪敏好学,兴趣广泛,对天文、地理、数理、医药、考古、植物学都做过一定研究,其中尤以医学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在行医的同时,他还写故事供病人消遣,以此而开始文学生涯。他的代表作《巨人传》是法国第一部成功的通俗长篇小说。小说共5部,于1532年至1562年间陆续出版,曾被巴黎大学和法院宣布为禁书,出版商因此被烧死,陈尸示众,作者为此到法国和意大利的小城镇避难。《巨人传》第1部的主人公是国王格朗古杰的儿子卡冈都亚,他一出生就会说话,一顿饭要喝一万七千多头奶牛的奶,一件外套要用上万尺布。稍长,他接受中古经院教育,把《词义大全》《历书》读得烂熟,但却越学越蠢,变得呆头呆脑,见了客人只会像母牛似地哭。后来改受人文主义教育,卡冈都亚愈学愈聪明,之后他率领人马和若望修士打败入侵的邻国部队,为酬谢若望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院。第2部的主人公是卡冈都亚的儿子庞大固埃,他从小就受到人文主义教育,比上辈更加聪明幸福。他结识了巴汝奇,结为终生好友,率军打败了邻国的进犯。第3部以大量篇幅讨论巴汝奇要不要结婚的问题,讽刺宗教迷信,后来听说神瓶上有答案,于是庞大固埃、若望修士、巴汝奇走遍世界各地,寻找宝瓶。第4、5部写他们在途中经历的无数奇闻趣事。最后找到神瓶,神瓶的答案是“喝”,让他们畅饮知识、爱情,享受人生。《巨人传》通过三代巨人的形象及其活动,展示了16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天主教会、封建司法教育制度的腐败和封建统治者的专横残酷,讽刺嘲笑僧侣的无能和寄生性,通过对德廉美修道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格朗古杰、卡冈都亚、庞大固埃三代巨人的形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巨人”思想。三代巨人在外貌上的共同特征是体大无比,食量超人,力气无穷,纵情地享受生活,对人生抱有健康乐观的态度。在他们身上还兼有许多优良品质。格朗古杰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和人民,国土受到进犯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安危。卡冈都亚无视教会的权威,不受一切教条束缚,主张人们自由发展。庞大固埃充满文艺复兴时期的好奇心理和创造冒险精神。巨人形象是资产阶级理想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文主义巨人形象,巨人身上表现出的巨人思想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此外,作品还塑造了资产阶级的典型巴汝奇的形象,他机智狡诈,爱恶作剧,无所不为,作者对他持以同情的态度,把他称作“世界上最好的好孩子”。
(四)西班牙文学
16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初,人文主义文学在西班牙、英国蓬勃发展,进入繁荣阶段。西班牙在15世纪末国家统一,取得反击摩尔人侵略的彻底胜利后,经济迅速发展,16世纪初成为称霸欧洲的强大帝国。然而好景不长,16世纪中叶后,王权日趋反动,与教会勾结,对外连年不断进行侵略扩张战争,对内残酷镇压进步势力,导致国库亏空、民不聊生,资本主义经济一落千丈。西班牙文艺复兴的产生比意大利、法国较迟,在15、16世纪之交,才出现第一批人文主义者。因受王权和教会的支持,直至16世纪中叶,文坛流行的依然是封建贵族文学。到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才进入“黄金时代”,在小说、戏剧创作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人文主义小说创作的先声是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小说类型,它是西班牙城市发达后的产物,与中世纪市民文学有着渊源关系。它一般以下层人民生活为题材,从下层人民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讽刺社会弊病和丑恶现象。主人公多是失业的流浪汉,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动荡年代中,他们凭个人机智谋求生存,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生活。流浪汉小说多采用自传体形式写成,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组织情节,人物性格描写比较突出。但主人公性格往往缺乏发展变化,情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对后世欧洲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在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西班牙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553)。小说以主人公小癞子自述的形式写成。小癞子从小丧父,母亲跟人姘居被发现后,把小癞子托给瞎子离乡出走。小癞子为心计狠毒的瞎子当领路人,吃尽苦头,又给一个吝啬教士当佣人饿得半死不活。后来遇到一个穿着体面的绅士,收他当仆人,没想到这个绅士身无分文,还要分吃小癞子乞讨来的面包充饥。之后小癞子还先后当过小贩推销教堂的免罪符,做过沿街传递文件消息的报子,历尽磨难后,变得伶俐、世故,靠妻子与神甫私通过起富裕生活。《小癞子》通过主人公的流浪经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16世纪西班牙的下层社会生活,讽刺了僧侣、贵族等阶层的腐朽、空虚和堕落,成功地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机智幽默的流浪汉形象,从而开了欧洲文学史上流浪汉小说创作的先河。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见专节)。
戏剧创作在这一时期也极为繁荣,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并建立了固定的公众剧场,民族戏剧开始形成,代表作家是维加。洛佩·德·维加(1562—1635)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称作“西班牙戏剧之父”。据说他一生曾创作1800多部剧本,流传至今的有400余部。在诗体论文《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1609)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戏剧理论,主张戏剧创作应当摆脱古典诗学的陈规,满足当代观众的要求,逼真地反映现实,突出民族特点,注重情节紧张曲折、巧妙多变,语言通俗流畅,悲、喜剧因素应糅合在一起。他的创作题材广泛,主要以歌颂爱情自由,批判封建暴君,赞扬开明君主为基本主题。代表作品是《羊泉村》(1609—1613)。该剧取材于1476年羊泉村村民反抗封建领主起义暴动的史实。主要叙述残暴荒淫的骑士团队长费尔南在驻地羊泉村欲侮辱长老的女儿劳伦霞,劳伦霞被青年农民弗隆多梭救走。当他们举行婚礼时,费尔南又抢走新娘,并要绞死新郎。劳伦霞逃回后,呼吁村民抗暴,人民愤而起义攻占城堡,杀死了费尔南。当国王让法官审判谁是带头人时,人们异口同声回答是“羊泉村”。国王只好赦免了全村村民。剧本尖锐地批判了封建领主和封建暴政,歌颂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人民起义英雄,宣扬了以暴抗暴的思想。同时还成功塑造了智慧勇敢的西班牙姑娘劳伦霞和敢于反抗压迫暴政的人民群众的英雄群像。维加的戏剧对17—18世纪的欧洲剧坛产生过一定影响。
(五)英国文学
英国经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资本主义强国之首。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民族意识的高涨以及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加,16世纪后期、17世纪初,英国人文主义文学进入繁荣时期。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高峰。英国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是乔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