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2800000007

第7章 催生“超人”的教育目的观(1)

在尼采的眼里,人不是爱的对象,更不是怜悯的对象,而是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是一种原材料,是一块需要雕琢的丑陋的石头。他那狄奥尼索斯式的使命,就要是用坚硬的锤子将一个沉睡在最坚硬、最丑陋的石块中的形象——超人——雕刻出来。用锤子进行哲思以催生超人,是尼采独特教育目的观的核心内容。

一、尼采对现代教育的重估

尼采认为,以往全部教育都是无助的、站不住脚的、无重心的、带有矛盾价值的。这种教育为了维护既有的价值,为了维护平庸者,而反对特殊者和特立独行者。因此,它只能培养出一些被日常事务驱赶的庸人,培养出一些缺乏时间发现自己的“工作野兽”。

(一)现代教育反对特殊者

尼采认为,以往的教育是一种权力意志的隐蔽形式,表达了平庸者的权力意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批判以往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规则而用一种转移、引诱、病变而毁掉特殊者的手段”,而教化本质上是为“维护平庸者而建立反对特殊者的趣味的手段”。

1.现代教育灌输第二天性

在尼采看来,毁掉一个年轻人的万无一失的方法,就是教他对那些与他思想相同的人比对那些与他思想不同的人评价更高。教育正是通过对年轻人的思想统制而达到维护既有规则,保护平庸者,反对特殊者的根本目的的。

我们今天所受教育的目的在于给我们灌输一种第二天性:当整个世界都认为我们成熟了、长大了、可以信赖了,我们就获得了这种第二天性。然而,我们中间的少数几个人却完全能像蛇一样,在它所覆盖的第一天性发育成熟之后,蜕下这层第二天性之皮。然而,我们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我们的生命的源泉已经枯竭了。

尼采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灌输一种“第二天性”。尼采这里所说的“第二天性”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评判价值的来源和标准不同,尼采将价值观分为两类:亲生的价值观和收养的价值观。亲生的价值观极为少见,可谓凤毛麟角。它的价值评判标准来自评价主体的自身感受,它评判事物价值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或不快的程度。与之相反,收养的价值观最为常见,它价值评判的标准来自外部。由于害怕,我们假装这些价值标准来自于我们自身,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这种假装,这些收养的价值观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的第二天性。

事实上,第二天性导致一种驯服和温顺的性格,这是一种让社会感到可信赖、有安全感的某种东西,但却是枯竭生命之源的某种东西。用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的话讲,这种第二天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驯服、温顺的性格,正是现代教育“规训和惩罚”的结果。

关于“第二天性”柏拉图也曾有过相关的论述。柏拉图认为,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旦学生沾染上某种不良因素,形成了某种坏习惯,就会像羊毛在染缸中着了色一样再也难以恢复其本色了。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沾染上不良习性,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与柏拉图不同,尼采决不会将形成习惯看作教育的功能,相反,他更加强调教育的解放功能,强调对于习惯禁锢的突破。尼采反对现代教育只是一味地延续既有的价值秩序,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没有创造能力的“复制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批判以往的教育只是“繁殖的继续”,并且往往是对繁殖的一种“追加的美化”。

然而,在尼采看来,现代教育对于第二天性的成功灌输,却有力地覆盖了人的第一天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幸运地在第一天性发育成熟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掉第二天性的不良影响。但是,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天性都会被永久地泯灭掉,他们的生命之源已经枯竭了,对他们而言,教育所灌输的第二天性已经变成了“第一天性”。

2.现代教育无暇顾及真理问题

尼采发现,现行的德国教育制度无能于反思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无能于就教育本身的真理性问题发问。在尼采看来,包括“教育到底在做什么?教育为什么要这样做?”等在内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于教育的真理性问题。然而,现行的教育制度对这些问题无所用心、无暇顾及,根本不就此类问题发问,更不教授此类问题,而只是致力于忠实地、高效地传授既定的教育内容,完成既定的教育任务。

“我到底在做什么?我到底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既不教授也不提问的真理问题;我们对此无暇顾及。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有时间跟孩子们扯淡而不是告诉他们真理,在女性——不久将要为人母亲的女性——面前甜言蜜语而不是告诉她们真理,和年轻人一起憧憬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乐趣而不是告诉他们真理——我们做起这一切来从来就不缺时间和兴致!……真理对我们来说似乎无关紧要。——“你所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连这个问题问也不问表明我们尚未染上某种骄傲;我们的教育不教人们以骄傲。”——因而更好。——“真的?”

面对尼采的质疑和批判,现行教育制度的辩护者争辩道:之所以不就教育的真理性问题发问,乃是因为现代教育从不教人以骄傲,这也表明现代人尚未染上某种骄傲。在尼采看来,不教人以骄傲恰恰是现行教育制度的一大弊端。不教人以骄傲的教育是一种奴性教育,只能培养出顺从者,而不可能造就出创造者。用尼采的话讲,这种教育制度只能把人类变成一堆细小、绵软的“沙子”!小小的、圆圆的、软软的、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子!在这里,尼采是用沙子来形容现行教育制度所塑造出来的没有个性、没有棱角的庸众,这些人像沙子一样任人践踏,任人踩在脚下,只能给人一种绵软的舒服感。

尼采还发现了德国所有教养和教育所存在的另一个通病,那就是“没有人学习,没有人教授,也没有人希望忍受孤独”。现代社会将孤独视为一种社会瘟疫,避之唯恐不及。与这种社会环境相适应,现行教育制度同样回避和排斥孤独,既没有人讲授孤独,也没有人学习孤独,更没有人希望忍受孤独。

在尼采看来,孤独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强者而言,孤独是生命的兴奋剂;对于弱者而言,孤独是生命的致命毒药。正因如此,尼采认为,孤独是强者的特权,能够忍受孤独,安享孤独,是强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商业文化充斥的消费时代中,能够安享孤独不啻是对抗喧哗、浮躁、忙碌的一剂良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该教人意愿孤独,学会忍受孤独,安享孤独。

除了主张教育要教人学会孤独之外,尼采还主张教育要使人学会沉默。在他看来,沉默使人更具激情。尼采认为,如果一个人整整一年保持沉默,那他就学会不再闲聊,而只是演讲。在他看来,正是沉默造就了毕达哥拉斯派,使他们成为他们那个时代的最好的政治家。

(二)现代教育培养工作野兽

在尼采看来,现代社会以及现代教育造就出一些没有真正的创造能力,被日常事务驱赶的工作野兽。这些人整日忙忙碌碌,但却从来没有时间坐下来为自己选择一条适合于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用人”。

1.被日常事务驱赶的人

尼采认为,现代教育只能造就一些被日常事务所驱赶的可怜的家伙,而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真正创造性的人物。十九世纪后期的尼采就已经发现,居住在世界政治的大都市中的那些年纪轻轻、聪明伶俐、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受现代社会教育的误导,已经永远失去了真正的创造的能力。他们整天都在被日常事务所驱赶,就像狂风在驱赶秕糠一样。然而,他们自己却认为是他们在驱赶日常事务!所以,尼采感到他们特别的可怜和可悲。

这些受日常事务驱使的人有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他们非常喜欢关注那些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的日常琐事,并且不放过在任何事情上发表意见的机会。他们总是在打听,总是在插嘴,总是在饶舌,如此翻云覆雨,兴风作浪,并因此以为自己是时代发展和历史航船的操纵者。事实上,他们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创造能力,只是一些被日常事务所操纵的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无论你们是多么渴望伟大的作品,孕育的深刻沉默绝不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日常事务驱赶你们有如驱赶秕糠,你们自己却认为是你们在驱赶日常事务——你们这些可怜的家伙!——一个人要想在舞台上充当主角,就不应该留心合唱,甚至不应该知道怎样合唱。

我们不得不说,尼采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的教育问题的洞察是十分准确的,是具有极为深刻的预见性的。事实上,除了受到日常事务的驱赶外,现在社会中的人们还不同程度地受到大众传媒的驱赶和控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人如果一天不上网浏览信息,就会感觉不安和心慌。曾几何时,当电视成为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时,教育家们担心人们会在电视影像节目的长时间影响下,丧失阅读和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大声疾呼,呼吁人们每天关掉一会电视,一家人在一起读读书,讲讲故事,或者听听收音机,以便防止因长时间观看电视而导致人们的思想变得平面化、碎片化和浅薄化。现在看来,当时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今天,人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然而,比起网络对于人们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所造成的影响,电视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资讯便利的同时,更为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可以说,随着网络的普及,由电视带来的危险会进一步加剧。根据尼采的观点,在这种社会环境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很难会渴望深刻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即便他们渴望,孕育的深刻沉默绝不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因为,他们在社会教育环境中已经成了一个信息的浏览器,失去了真正的创造能力。如何控制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传媒对人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2.缺乏时间发现自己的日用人

尼采认为,安全被现代社会奉为最高的神明,而任何个人性的东西都是威胁社会安全的潜在因素。因此,工作就成了消除个人性,维护社会的安全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尼采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既不缺少个性,也不缺少才能或者勤奋,然而,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时间坐下来为自己选择一条发展道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作的时代,这些年轻人整日埋头于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工作。工作给每一个从业者都套上了一幅沉重的枷锁,它几乎耗尽了每一个从业者的神经能量,使他的理性和独立意识几乎没有机会成长,并将他的一切反思、规划、梦想、爱和恨的冲动都统统压抑和泯灭掉。

这些被套上了工作枷锁的年轻人彻底丧失了他的个性和才能,只会两只眼睛盯着工作为他树立的眼前的目标,享受着工作给他带来的容易的、廉价的和经常的满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尼采指出,“一个充满了不断的紧张工作的社会也是一个更为安全的社会”。工作就这样充当了现代社会最好的治安警察。一方面,那些原本有个性、有才能的年轻人整日忙于紧张的工作,无暇思考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从童年时代开始,他们就已经习惯于接受某个别人为他们指出的道路。因此,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就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工作野兽了。

人们利用他们,偷窃他们,训练他们每天把自己用完一次,并把这看做一种责任——现在,离开了这种责任他们就无法生活;他们不希望改变这种责任。对于这些可怜的工作野兽来说,惟一不能剥夺的就是他们的“节假”——在一个工作过度的世纪,他们就是这样称呼这种闲暇理想的;只有在“节假”里,他们才第一次重新变得像动物一样悠闲、喜欢和冒傻气。

在尼采看来,在一个工作过度的时代里,年轻人都被训练成了“日用人”,成了“工作野兽”。就像充电电池永远在重复“放电—充电—放电”的循环过程一样,“日用人”每天都被迫在紧张的工作中把自己用完一次;正像充电电池的电量永远不能积累和增加一样,“日用人”也无能于生命力的累积和提高,只能落于浅薄和平庸。久而久之,他们还会对这种过度的工作状态产生一种严重的精神依赖,并害怕改变这种状态。

针对工作时代和消费时代对于年轻人成长所造成的种种不利影响,尼采教育年轻人要勇于选择新的生活,并且提出了新生活的两个原则。首先,年轻人应该朝着最可靠、最有根据的方向去安排生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朝着最不可及、最难以确定和最让人想起天际浮云的方向安排生活。其次,在最终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向之前,年轻人应该排列先后次序,分清什么是紧迫的或不那么紧迫的,什么是可靠的或不那么可靠的。

二、超人教育的人论基础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古往今来的教育思想家都把教育目的奠基于他们的人论基础之上。比如,在将人分为自然人和公民两个基本列别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再如,柏拉图在其著名的“高贵的谎言”,即将人分为金质、银质和铜铁质等三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培养“哲学家—国王”的教育目的。

同类推荐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中国城市性格

    中国城市性格

    人是有性格的,没有了性格就没有了魅力。本书分析了中国最具性格魅力的20个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西安、苏州、厦门、杭州等。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热门推荐
  • 娇宠贵女

    娇宠贵女

    林月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表示很淡定。生活嘛,在哪里不是过。更何况现在的父母恩爱,兄长友善,家境还富足,最重要的是,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她现在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啊!没事就出门上上香,拜拜佛,待在家里绣绣花,扑扑蝶,这个小日子,过的不要太滋润了。然而没想到,和她指腹为婚的侯府世子周琰突然拿着信物上门求亲,八抬大轿的把她娶回了家。婚后的日子一点点过去了,林月娥发现她的世子夫君除了宠她宠的有点过分,其他方面都特别厉害,就跟开了挂似的,好多事竟然都能未卜先知。不要紧,不要紧,谁还没点秘密呢,管他穿越、重生,反正她是盛宠不衰的正室,安心过日子就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孽妃

    孽妃

    ★文案★三千宠爱在一身,苏乔恃宠却不骄。温驯动人之下,她素手纤纤,挑起宫战无数。妃嫔,可以侍寝,不可以怀孕,这是她的底线。这个底线无关争宠,只是为了,,,血统!月妃也好、紫妃也罢,无论她们出身多么高贵,都不配为大泽皇家延续血脉。只因,这个帝王亦是贱种!★★精采一现★★★强势的攻占,妩媚的承欢,却换来意外的咆哮:“那个男人是谁?夺了你身子的男人,是谁?”压下心底的怒与恨,浅笑吟咛,吐气如兰:“皇上在乎的,是这个吗?臣妾并未放在心上呢!”★后宫初见,尉蓝惊醒于她的阴狠:“何时,你竟然视人命如草芥,连未曾面世的婴孩也不放过?”抬头浅笑,还是那抹纯真:“怎么?哥哥心疼了吗?可知同样的一条生命,也曾因为哥哥而葬生娘胎。哥,可曾心痛如斯?”★策马疆场,看着箭雨斑波落下,满目血流成河,夜狼亦心惊转身:“这,真是你想要的吗?”红颜一肃,温柔如故:“将军何出此言?野泽王野心勃勃,皇上病重宫中,本宫不过是代驾而征、尽心报国而已。我不杀敌、敌亦杀我,将军,双手满是血腥,却还参不透死生吗?”★★细致行文★★“乔儿。。。”令他痴狂的背影一颤,慢慢转过身来,纤细的身姿不盈一握,红唇轻启微微一笑:“皇上,是,在叫臣妾吗?”不,不是。是,就是。她明明就是苏乔,不是他的灵乔,可为什么两人的身影总在他的面前交织?一个饱满柔韧、一个纤细温馨,明明是那样的不同,可总是扰乱着他的神经。他爱的灵乔,早丧生在大火之中,一场为了他而燃烧了两百零九条人命的大火!!!爱他的苏乔,却在宫中,巧然一笑,依门盼着他的临幸。------每一夜的侍寝,都是她的恶梦。醉生于温柔缱绻之中,赤臂轻揽着他埋首的精壮,红唇中逸出的,究竟是忘情的吟哦,还是,耻辱的噬咬。。。“乔儿。。。”他深情的唤。“皇上,是,在叫臣妾吗?”倩兮一笑,她轻声询问。他脸上刹那一现的,是迷茫。不是,也是。她就是这样的,要让他纠结,时刻在身上演绎着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只为了提醒他,爱的存在,可何况不是在提醒着自己,恨,依然在。。。肚子里的孽种,唯有陨落,是对每一条背负在她身上的血债,偿还的利息。。。★人物★---风灵乔,风族之主。她是泽内的雪莲花,纯洁大气,尊贵而略带调皮。内定的皇家之媳,爱上了那个身份并不尊贵的男人。当爱情敌不过血统、当阴谋噬杀了纯真,她,已不再是她。
  • 消失的翁仲

    消失的翁仲

    “是因为乙未亭,所以叫夷亭。”在大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唯亭镇街上一家豆腐坊的楼上,张泰正仔细地往一张黄裱纸上刷着浆糊,准备补一下被昨天的暴雨打破了的窗纸,突然说着。坐在桌子一头,正往嘴里不停地扔着豆腐果的少女一下睁大了眼,吃惊地道:“咦,你怎么知道?泰哥,你真会算?”张泰仍然刷着浆糊,头也不回地说道:“你一直在咵哧咵哧地吃东西。刚才楼下走过的那两个人在说什么‘明明是唯亭,为什么叫夷亭’,你的嘴就一下不动了,我猜你定然也在想为什么这地方有两个名字。”
  • 真武称尊

    真武称尊

    新时代大学生江风,偶得奇遇,逆天而起,从此踏上漫漫武道。踩不服,战群雄,诛异魔,越诸天,武道真解,我为至尊!
  • 骑竹马的盖世英雄

    骑竹马的盖世英雄

    直到他身边已有佳人陪伴,甘宇佳才知道她喜欢苏晨的这十年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伤心的离开了,再次相见,苏晨紧抓住她的手“回来吧,温柔不多我都留给你”
  •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医娇妻:老婆,别动刀

    法医娇妻:老婆,别动刀

    她穿着收腰的鱼尾裙,手里的解剖刀闪闪发着寒光,舌头轻轻地舔了舔红唇,“这里可不是好玩的地方,要是不小心,把你的重要部位给割了,你可别怪我~!”他却反而走到她的身边,直接搂着她的纤腰,“亲爱的,我都被你看过了,你必须要对我负责!”“负责?也行,你变成福尔马林的尸体,我就负责!”
  • 苍海明珠

    苍海明珠

    她重生了,或许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投胎,不管怎么说吧,反正她还活着,只不过得从头开始,一点儿一点儿的慢慢长大,这也没什么,她有的是耐心,只是希望新的人生能活得简单、快乐、肆意。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丁香弄

    丁香弄

    老炳死了,谁都没想到老炳会死,更没有人想到,老炳是把自己吊在晾衣架上死的。没有遗书。窗台上有一个空酒瓶,白色透明玻璃,540毫升容量,商标完整,正面写着四个字:乙级大曲。此种中国酿酒厂上海出品的熊猫牌乙级大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停产,这瓶酒,老炳是从哪个年头留到现在的,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老炳死前喝了很多酒。老炳开一爿“老炳烟杂店”,作为丁香弄里的一道风景,老炳常年以坐在一张发黄的藤椅上笑嘻嘻地抽烟的形象示人。老炳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抻直了大概有170厘米,却习惯于把自己塑造成一副弯腰曲背的店小二模样,这让他看起来像一只弓着背假装卑微的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