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5600000015

第15章 布哈林(3)

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需要从外部自然界汲取物质能量。没有这种汲取能量的过程,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存在。人类社会从自然界汲取(并吸收)的能量愈多,就愈能适应自然界;只有在这方面数量有所增长,我们才能看到社会的发展。举个例子,假定说,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企业都歇业,一切大小工厂、矿山、铁路、森林和田地、陆上和水上的活动全部停止,那么,社会就连一个星期也维持不下去,因为哪怕全靠原有的储备过活,也还必须有运输、卸载、分配的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7]人们耕种土地,收获小麦、黑麦、玉米;人们饲养和放牧牲畜;人们栽种棉花、大麻和亚麻;人们砍伐木材,在石坑中采石,从而满足自己的衣食住的需求。人们从地层深处挖掘出煤和铁矿石,制造钢铁机器,借助这些机器从各个方面控制自然界,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作坊:人们在这里用锤子四处敲打,开动车床,在地下到处挖掘,注视着硕大无朋的机器在平稳地运行,用隧道贯穿山岭,乘巨轮横越海洋,从空中运送货物,在地上布满铁轨,在海底铺设电缆——地球上从喧嚣的怪物般的大都市直到穷乡僻壤的角落,人们像蚂蚁般奔忙,给自己寻觅“口粮”,使自己适应自然界,同时又使这个自然界适应自己。自然界的一部分——环境,即我们这里称之为外部自然界的东西,与另一部分——人类社会相对立。而这个统一整体的两部分的接触方式,是人的劳动过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8]社会与自然界的直接接触,即从自然界汲取能量,是一个物质的过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一定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他(指人——作者注)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9]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环境与体系、“外部条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

社会要生存下去,生产过程就必须不断更新。假定说,截至某一时刻,总共生产出若干小麦、靴子、衬衫等,而在同一时间内,所有这些东西全都吃光、穿破、用完。显然,生产应当及时地开始新的一圈运转。生产应当不断地周而复始,应当一环扣一环。从这种循环(或者像通常所说的生产周期)的反复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的生产过程,称为再生产过程。要实现再生产过程,就必须具备它所需要的全部物质条件。举例来说,为了生产布匹,就需要织布机;而为了生产织布机,就需要钢材;为了生产钢材,就需要铁矿石和煤;为了运输铁矿石和煤,就需要铁路,从而也就需要路轨、机车还有其他,以及公路、轮船等,还需要仓库、厂房之类。总之,需要有长长的一系列的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产品。不难看到,这些物质产品——有些很快地,有些不那么快地——在生产过程中消失了:纺织工人得到的食物吃掉了;织布机损坏了;仓库年久失修了;机车开始出毛病了;枕木和路轨都损坏了。这就是说,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通过生产)不断更换所有各种各样物质形态的已损坏掉、使用掉、消失掉的东西。人类社会为了延续再生产的过程,随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食物、建筑物、采集业的产品、加工工业的产品、运输方面的各种配件,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小麦、黑麦、煤、钢、显微镜或学校用的粉笔、包书纸或新闻纸,全都需要生产,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加入了社会的物质交往,都是再生产这一总过程的物质成分。

因此,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我们是当作一个物质过程来看待的。它之所以是物质过程,因为,一方面,它涉及的是物质的东西(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作为成果出现的产品——这一切全是物质的东西);另一方面,劳动过程本身就是生理能量(神经、肌肉等)的耗费,这种耗费在物质上表现为劳动者机体的运动。“如果对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10]

资产阶级的教授们,在他们需要“根据专业”从事研究的时候,也羞羞答答地承认生产劳动的物质性。例如,赫克纳教授认为:“如果想要阐明劳动的本质,人们必须注意……两类现象。首先,体力的劳动表现于一定的外在的运动之中。比如说,铁匠的左手用钳子拈出通红的铁块放在砧上,同时右手用锤敲打,把劳动对象锻造成型……这里可以确定劳动成果的数量、形状、大小……这里可以叙述全部劳动过程。”[11]赫克纳把这称之为“客观意义上的劳动”。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过程,可以从在劳动者身上剧烈活动着的思想感情的角度来考察,这将是对“主观意义上的劳动”的考察。既然我们要寻找的是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然这种相互关系恰恰表现于客观的(物质的)劳动之中,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个过程的“主观的”方面完全撇开不管。总之,这里重要的是研究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全部物质要素(成分、事物)的物质生产。

然而,决不能因为(比方说)量具是物质的东西,量具的生产属于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而像考茨基那样,认为数学和数学演算本身也属于生产之列,为生产所需要。可是,如果所有的人突然一下子全变成哑巴,而除已经消逝的语言之外,一时还没有其他交往手段,显然这时生产也会陷入停顿。这么说,语言也是再生产所“必需”的,正如任何一个社会里许许多多的东西一样。可是,要把语言也归于生产之列,那是很可笑的。这里,我们对于另一个似乎很“恼人”的问题,即母鸡和鸡蛋何者在先、社会和生产何者在先的问题,也丝毫不感兴趣。这个问题是无意义的。没有生产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社会的生产也是不可想象的。重要的是,体系的变化取决于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12]的变化这一命题,究竟对不对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应当从哪里来寻找这个变化?答案是:从物质劳动中寻找。这样的设问法,使得大量与历史唯物主义唱反调的“深奥”见解无能为力了,而且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一切原因的原因”,都应当从这里寻找。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

我们已经知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物质能量从外部自然界输入社会;人的能量的耗费(生产),是从自然界汲取能量,而这一能量应当给予社会(社会成员之间分配产品),并由社会吸收(消费);这一吸收则又是进一步耗费的基础,如此循环往复,再生产的轮子就是这样旋转不已。因此,再生产过程,就整体而言,包括几个不同的侧面,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东西,一个统一体;而这个统一体的基础还是生产。因为任何人都懂得,人类社会同外部自然界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毕竟是在生产过程中,人类社会正是以这个侧面“紧贴着”自然界的。因此,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方面决定着分配方面,决定着消费方面。

社会生产过程是人类社会适应外部自然界的过程,但这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任何一种动物在适应自然界的时候,从本质上说都是作为一种物质受到环境的不断影响。至于人类社会,它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使环境适应自身。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物质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但同时它本身又把自然界变成为我的物质。举例来说,某些昆虫或禽鸟的颜色变得同它们生活环境的颜色相似,这决不是由于这些有机体本身作了什么努力的结果,也决不是它们对外部自然界施加影响的结果。这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岁月,淘汰掉无数的昆虫和禽鸟,留下了适应性最强的一些单体,并通过它们的不断杂交,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人类社会的情形则全然不是这样。它在大地的胸膛上划下犁沟,在密不通行的森林里开拓道路,使自然力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它改变着大地的面貌。这不是一种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这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重农学派(18世纪的法国经济学派)早已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例如尼古拉·勃多就说过:“所有的动物每天都在劳动,以寻求大自然的产物,即大地自身供给它们的食物。有些动物……采集并储存这些财富……唯独人,是注定(这句话的思想是用目的论的方式表述的——作者注)要去探索大自然及其丰富果实的奥秘的……他凭自己的劳动(可以获得)比他在原始的、未开化的(incult)大地表面上所能找到的更多的有用产品。这种活动(cet art)可能是地球上的人的最高贵、最突出的特点之一。”[13]

地理学家列·梅契尼柯夫写道:“人虽然和一切有机体一样都具有适应环境的可贵能力,但他却凌驾于一切有机体之上,因为唯独他有使环境适应自己需要的更加可贵的能力。”[14]

严格说来,积极的(通过劳动的)适应,这在某些所谓社会性动物身上已有萌芽(例如,海狸筑堤;蚂蚁构造巨大的蚁垤、利用芽虫和某些植物;蜜蜂以及其他);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类劳动的最初方式,也是一些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方式。

(三)生产力:自然界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标志

总之,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消耗自己劳动的即人的能量,而取得一定数量的被吸收的自然能量(马克思称之为“自然物质”)。十分明显,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这里所取得的平衡有着决定性意义。收入是否超过了支出?如果超过,那么超过了多少?显然,很多事情取决于这种超过的程度。

假定有这样一个社会,为了抵偿自身最必要的需求,不得不耗费自己全部的劳动时间。这就是说,随着所获得产品的消费,又生产出同等数量的这类产品,多一点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要生产多一些数量的产品,扩大自身需求,生产任何一点新产品,都没有时间,或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个社会只是勉勉强强地收支相抵,过一天算一天;生产出多少就吃光多少——吃这么多才有可能劳动;全部时间都用去制造同等数量的产品。社会始终停留在一个极其贫困的生活水平上。这里不可能有任何需求的增长:真是“量衣伸腿”;而这件衣裳却破旧不堪,而且又没有可替换的。

现在我们又假定,由于某些原因,还是那样多数量的最必需的产品,不用花费全部劳动时间,而只用一半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例如,原始部落迁徙到一个地方,这里野禽野兽多了一倍,或者土地肥沃程度增大一倍,或者土地耕种方式有所改变,或者出现了新式工具,等等)。这时,社会就可以腾出它原来劳动时间的整整一半,可以把这部分时间用于新的生产部门:制造新工具、开采新原料等,然后还可以用于某些精神劳动。这时,才有可能增加新的需求,也才第一次为所谓的“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一旦腾出的时间被用来哪怕是部分地改进原来的各种劳动,那么以后用来满足原有的需求所要花费的劳动时间,就已不是原来全部劳动时间的一半,而是更少一些(各项革新在劳动过程中起的作用就很明显),在下一个再生产循环(周期)中就更要减少,依次类推;而腾出的时间则越来越多地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用于制造日新月异的工具、仪器、机器;第二,用于开辟满足新需求的新的生产部门;第三,用于创造“精神文化”,首先是其中与生产过程有这种或那种联系的方面。

现在我们再假定,过去要花费全部劳动时间才能满足的那个必要需求量,现在需要加大一倍的时间才能满足(比如说,土壤贫瘠了);很明显,如果不改用另外的劳动方式,或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的话,社会必将倒退,在这种条件下它的一部分不可避免要毁灭。我们进一步再假定,有那么一个已经高度发达的社会,它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极其多种多样的需求、种类无限繁多的生产部门、昌盛的“科学和艺术”;这个社会在满足自身需求上遇到了困难:比如说,由于某些原因,它无法控制它已有的技术装备(例如,不断的阶级斗争,而其中没有一个阶级能制伏另一个,具有高度技术装备的生产过程陷入停滞);这时,势必要后退到旧的劳动方法上去;为满足原有的需求势必耗费极其大量的时间,而这是完全无法设想的;生产缩减了,回到了原来的样子,需求减少了,生活水平下降了,“科学和艺术”之花凋萎了,精神生活衰退了,至于社会本身,如果这种下降趋势并非是由暂时性的原因引起的,则将回到从前的“野蛮化”。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马克思:思想传记

    马克思:思想传记

    本书由伊林·费彻尔所著,本书是德国马克思学研究专家伊林费彻尔的著作,费彻尔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考证,回顾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进步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老子之道,高深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一百个人读《老子》,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在著述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痕迹,无论是《老子》的原文,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细细品味,语有回甘,掩卷而思,幡然有悟。本书作者在南怀瑾先生解读《老子》的基础上,融会儒佛之道,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进行拓展,在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中领悟处世智慧,解决现代人心灵空虚、灵魂无所归依的困惑,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心灵栖息地。
  •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喜欢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阐释自己的观点,文字如行云流水,行所欲行,思想如汪洋大海,容纳百川。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将《庄子》一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 环境公正

    环境公正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面向当代中国的环境实践,系统、全面、深入地解剖环境公正问题,从时空维度把环境公正分为国际环境公正、族际环境公正、域际环境公正、群际环境公正、性别环境公正和时际环境公正六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道门通教必用集

    道门通教必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狩猎

    城市狩猎

    《圣经》上说人有七宗罪,骄傲、嫉妒、愤怒、怠慢、贪婪、饕餮、淫欲。当这些罪恶被这座浮躁的城市掩盖之后,人们活在浮躁和罪恶之中。一群生活在城市之中的鲜为人知的罪兽,就像是地狱使者一般出现了。它们再不是神话,再不是鬼魅,而就活生生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荒废的老屋、破旧的楼房、潮湿的下水道、阴暗的地铁隧道,这些都是他们的栖息地。
  • 医女天骄

    医女天骄

    夏瑶这双手生来是生死人肉白骨的,到头来却为了十几文钱,把自己‘卖’给了裴弘毅。原以为,他不过是个不解风情的冷面将军,却不想,他根本就是“太解风情”!裴弘毅是真将她放在了心尖上宠的,不曾想过,美人怀亦是英雄冢。而他,甘为折腰。
  • 西轩客谈

    西轩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谷情

    魔谷情

    黑夜,只见玛丽雅娜的身影向前跑着,叶雷雨紧紧追赶着。玛丽雅娜的眼前一片金花:睡袋,爷爷的照片,雷雨奶奶的话……一个爷爷的孙子,一个爷爷的孙女,多可怕。“玛丽雅娜——”叶雷雨的喊声近了。“你不要追我!”玛丽雅娜走近了额尔占纳河,奔向主航道,“让我叫一声‘哥哥——’”额尔古纳河翻着浪花,咆哮着。
  • The Cry of the Owl

    The Cry of the Owl

    In a small Pennsylvania town, Robert Forrester is recuperating from a nasty divorce and a bout of psychological trouble. One evening, while driving home, he sees a pretty young woman framed by her bright kitchen window. Soon, he can't keep himself away. But when Robert is inevitably discovered, obsession is turned on its head, and he finds himself unable to shake the young woman, nor entirely sure whether he should. From Patricia Highsmith, once called "the balladeer of stalking" by The New Yorker, The Cry of the Owl is a modern classic ready to be reborn.
  • 企业理论四书

    企业理论四书

    张维迎,中国改革最前沿的经济学家、企业制度和国企改革的理论权威、坚定的市场经济主义者,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一粒红尘Ⅱ

    一粒红尘Ⅱ

    “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对不对?”她用了疑问句的语气,却又似乎并不需要谁给她一个答案。在秋天的月光下,她想起很多。她经历的所有,赤贫的童年,激烈的青春,破碎的初恋,被损耗、被欺骗和折辱的生活,从前她的眼里只看得见这些,心里也只记得这些。命运给她十个盒子,前面几个拆开全是空的——她曾经为之愤恨过,久久不能释怀。而现在,她要拆下一个了。
  • 末日亡命旅程

    末日亡命旅程

    姜桐在英国的平静留学生涯被天降一场流星大雨打破了,随之而来一场僵尸泛滥的灾难。整个世界陷入恐怖,难道这就是末日来临?为了生存,拿起武器去战斗。路途遥遥,末日危机何时才能过去?往日宁静的生活是否还可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