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5700000003

第3章 小学语文课程概述(2)

第⑥~⑨条,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几方面提出目标,可以说,目标制定更加具体、明确。例如,阅读教学,明确增加了“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增加“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写作方面改“表述”为“表达”,改“自己的意思”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措辞严密科学,给予教学过程发展成长的空间。

第⑩条则是从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鲜明地凸显出时代进步对学习的要求。

无论是从宏观的角度着眼,还是从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入手,“知识与能力”是核心,“过程与方法”往往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目标的呈现均是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

(二)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每一学段五个方面的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阶段目标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1.关于识字与写字

识字写字是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语言这门工具,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同时,通过学习识字写字,也传递了丰富的汉字文化信息,落实了语文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识字写字的阶段目标着重体现以下特点:注重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注重学生识字写字良好的习惯培养;遵循“读、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注重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养成;学习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注重识字写字审美情趣的培养。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还是习惯培养,以及能力养成,均是循序渐进,符合低段儿童的发展规律。

2.关于阅读

阅读能力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阶段目标中,呈现出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特点。正如“教学建议”中所写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阶段目标关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有机渗透。在阅读的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标准特别要求加强朗读,要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该要求贯穿于三个学段。同时注重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三个学段中,要求既清晰具体又稳中有升。知识和技能,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所以,阅读的知识目标尽可能转化为能力要求来表述,分别为理解词句的能力、文本理解的能力和标点符号运用的能力等。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三个学段,知识和能力目标凸显出不同学段的特点,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差异性。2011年修订版的亮点是增加了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第一、第二学段的每学段50篇,第三学段60篇。对于优秀诗文的背诵,既是语言的积累,也是文学的积累,更是文化的积淀。

3.关于写作

在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样表述是为了体现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难度。

阶段目标强调写作兴趣的培养,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重视鼓励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有意淡化文体,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阶段目标注重交际的实践练习,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强调交际技能的培养,不同学段提出相应的目标;注重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培养。

5.关于综合性学习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设定,在三个维度中非常重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并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仔细分析三个学段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强烈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综合性活动的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三是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四是体现“综合性”,即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校内与社会的整合,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特点

(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整体考虑并通盘安排小学和初中九年制义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在各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体系的目标呈现,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中小语文教学的衔接。

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都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比如,识字与写字先于阅读,阅读先于写作。特别是写作,第一学段的“写话”——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第四学段的“写作”,从多读少写到多读多写,从“写自己想说的话”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从这些目标的表述来看,阶段的教学重点就比较清楚。

(二)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新课标倡导“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五个领域的设计体现了对综合性的追求。例如,“拼音教学”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因为两者关系密切。再如专门设“综合性学习”这种超越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语文实践能力。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

(三)三个维度有机融合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呈现目标融合的特点。如总目标的第三条“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就是“过程与方法”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

之所以这样制定目标,目的就是要构造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割裂三维目标,把三者放在一个平面上,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一个单独目标完成的相加,而应该是有机的整合。“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课程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与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可以看成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要求。

什么是语文素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了多种要素的综合体,“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2]。可见,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相比较以往所提的“双基”——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以及思想教育来说,其内涵更加丰富与厚实,是从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这个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思维品质和思维理念等。其中既包括显性的语言行为——听、说、读、写;又包括隐性的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直接心理因素”,例如,语文知识、语文情感;还包括更深层次的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语文素养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

(二)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员提高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学会生存》的研究报告,认为: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要想在“地球村”更好地学习、有效地工作、高质量地生活,必须掌握五大最基本的本领,这就是“听、说、读、写、算”五大生存本领。而其中“听、说、读、写”就是属于语文课程范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教育逐渐代替了精英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大众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生活的独立的人,因此,要树立全员提高的意识,着眼于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个都不能少”!

2.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

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则强调素质教育。现在,要通过九年的语文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最基本的教育要求。语文素养的内涵如此丰富,既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旨在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良好个性与人格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3.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过程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逐步发展、提升的动态过程,是与语文学习同步进行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实践角度说,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抑或是不同学段还是不同学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一个依次累进的过程。从空间角度看,每位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结构、情感价值结构,也有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观,要放眼于学生六年乃至于九年甚至于终身的发展;要有一个发展观,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点滴成就。语文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当做到: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熏陶;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注重语文实践;加强对语言的感性把握,注重语感的培养。

(一)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熏陶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当我们在欣赏一篇篇文章时,很自然地会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而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无不受到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情感、道德、事理的耳濡目染,受到真善美的影响。因此,语文教育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在完成其语言教育和言语训练之外,还有“独当其任”的“任”,就是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趋美。这就涉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言语材料和内容的价值取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与语文课程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关系极为重要。抒发感情的美丑、谋篇布局的高下、遣词造句的优劣,都要进行引导;现实生活的多彩、人生的丰富,也需要引导。“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3],“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4],语文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5]。

同类推荐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1720年,敏豪森出生于一个最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喜欢行侠仗义、喜欢探险,曾经在俄国军队服过役、跟土耳其人交过战。他的眼睛会冒出火星打野鸡,他可以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胃里跳舞、自拉辫子出泥潭……他的足迹遍布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大陆,他还到过人迹罕至的北冰洋,并遇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 英语诵读文萃Ⅱ

    英语诵读文萃Ⅱ

    如果你把怨恨积郁于心,负累的人是你,而不是你怨恨的人。所以,学会原谅才能轻松生活。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具体来说,艺术文化类专业包括编导、戏文、文管三大类,具体又分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文艺基础知识、面试、影视评论,此外编导类专业还包括影视基础知识、电视纪录片评论等内容,戏文类专业还包括叙事散文写作、戏剧故事写作等内容,文管类专业还包括文化热点分析、文化产业常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快穿之男神恋爱秘籍

    快穿之男神恋爱秘籍

    【新书已发《快穿空间界之男神请矜持!》欢迎跳坑。】洛倾尘作为混沌时空一只死了三万年的孤魂,为求不被灰飞烟灭,她与高冷系统绑定,穿梭于各个时空之间完成任务!遇到小白花?直接打脸不解释;遇到傻炮灰?帮忙攒宝两不误;遇见真男神?通通只剩宠宠宠!系统:启禀主人,#宿主成天都欺负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某男神:换个系统。系统:ヽ〔?Д?〕丿粉丝群:439663519;
  • 众神降临

    众神降临

    (新书《我在东厂当大佬》正式发布,欢迎各位书友入坑。)在地球的平行位面,一千万被众神挑选出的人类,成为了众神大陆的玩家。他们拥有把众神大陆所获得的一切带回地球的权力。地球,迎来了一场因众神玩家而起的阶级变革。但是,他们不知道,在此之前,有一千位神选玩家,参加了众神大陆的删档内测。“我只是不想成为被支配的弱者,顺带着,我想活到见证真相的那一天。”——圣焰者.楚南
  • 世界没有陌生人

    世界没有陌生人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自己人际交往的宽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圈子。一些成功人士说,在一些人生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是那些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是因为我们与熟人的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过固有的生活轨道。而我们与陌生人来自两个不同的空间,交集越少,差别越大,这样就更容易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与火花。因此,他们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本书《世界没有陌生人》主要从如何搭讪陌生人,如何快速地了解、认识陌生人,并与对方成为朋友,把陌生人变成自己人,刷新你的朋友圈,让你的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大,工作、生活、事业越来越顺。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
  • 无价庶妃

    无价庶妃

    尹若颜,嫁入王府成为王妃,不到一月从王妃贬为庶妃,接而被小妾活活打死。死后却迎来一个全新的她。“尹若颜,你再对本王这态度,信不信本王杀了你,别以为本王不敢。”走到墙上取下剑,扔到他的面前,淡定的看着他说道,“杀一个给我看看?”看着地上的剑,某男的脸被气得一阵青一阵白。过了良久良久,“既然不敢,那以后对我的态度客气点,若是再敢对我出言不逊或者没事找事,就别怪我剿了你王府,明白?”
  • 纨绔神医

    纨绔神医

    生日宴会当晚,方源被自家的黑心老爹丢上街头,除了身份证之外啥玩意都没有,倒霉的方源必须在试炼期内好好活下去并且成就一番事业,幸好,方源凭着一身医术,在医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妖孽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 魔法之徽

    魔法之徽

    在任何一个世界,人类都是有局限的。然而,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局限的界限就会变得无比遥远。正因为如此,人类最终成为了统治星球的生物。所谓魔法之徽,就是把微不足道的个体力量聚集,最终化为统治世界的伟力的伟大造物。捡到了奇怪的血滴的普通少年,在这个世界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以上简介纯属胡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于是,建了个书友群:623945251
  • 婚变

    婚变

    恋爱7年女友忽然嫁作他人妇,冲动之下,他与暗恋他多年的小学妹结了婚。一年多的婚姻生活,她的温柔体贴渐渐温暖了他的心,一切渐渐开始走向幸福。而就在这时,前女友以小三姿态强势插入……当新欢旧爱相遇,他终于决定做出选择时,她却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离家出走……
  • 彼岸花开微剧本

    彼岸花开微剧本

    米雪儿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国际广告公司做高级客户总监苏亦的秘书,苏亦是个30多岁面冷心热的女强人。见米雪儿温柔善良,就让她住到自己的公寓里,两人成了室友和闺蜜。相处中米雪儿发现了苏亦的背部有有个鲜花图案的纹身,“苏姐,你怎么会有一个纹身,这是什么花?”米雪儿问道。“彼岸花”苏亦淡淡的回答到,眼神里有些悲伤又有些思念,没有再说话,只是望着窗外默默的发呆。米雪儿没能知道纹身的秘密,只知道这花叫“彼岸花”,也知道了彼岸花的花语:悲伤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