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600000069

第69章

又世尊言。有化法调伏。有如法修行。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禅那梨师经。是此论所为根本。曾闻摩伽陀国。有大疾病。当是疫时。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辅佐人。多有死者。复有说者。阿阇世王。杀父王时。亦杀父王左右辅佐。诸辅佐亲属。往请阿难。为我问佛。于处处村落。如信乐佛者。命终之后。世尊常悉说其生处。此摩伽陀国。我诸亲属。命终之者。不说生处。汝当为我请问世尊。此诸人等。命终之者。为生何处。尔时阿难。以亲爱故。许作方便。诣世尊所。而白佛言余者人民。有命终者。世尊常说其生处。摩伽陀国辅佐命终。不说生处。以佛不说其生处故。彼诸亲属。生愁恼心。不生信敬。唯愿世尊。说其生处。世尊于摩伽陀国。成等正觉。又频婆娑罗王。深心信佛。得究竟法。敬事众僧。以是事故。应说摩伽陀国诸辅佐等死者生处。尔时世尊。默然许之。即持衣钵。入那提揵城乞食。食已便还精舍。洗足已。于军阇迦房内。敷床而坐。善摄身心。入于禅定。欲观摩伽陀国侍使生处。问曰。世尊有如是知见。欲有所观。应念即知。何以故敷床座。乃至广说。答曰。或有说者。欲说甚深难知难明难见事故。所以者何。一切佛经所说义深远者。莫若于业。十二支缘虽是甚深。莫若二支。体是业者。信是甚深。如来十力。知业力者。最是甚深。四不可思议法中。业不可思议。最是甚深。八揵度中。业揵度最是甚深。以是事故敷床座。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欲待受化者集故。复有说者。禅那利师。未来集故。禅那利师。若闻佛欲说是事。必来诣佛。复有说者。佛因是事。亦说如来有八如实功德故。一明具足。二戒具足。三说法具足。四于现明了。五善说道。六得善伴。七得善眷属。八于一切众生有饶益心。如是广如经说。复有说者。欲令阿难闻持不忘。益加渴仰尊重心故。复有说者。欲断无有实德轻易心故。有人少有所知。他人来问。以轻易故。所问便答。如来欲现我今虽有如来知见应念即知。而故作方便。何况小智。而不故作方便耶。复有说者。欲现聪明人法故。世尊亦说聪明。有三种相。一善思所思。二善言所言。三善行所行。复有说者。摩伽陀国。诸辅佐等。有种种因。有种种果。有种种业种种报。而遍生六欲天中。欲谛观如是事故敷床座。乃至广说。复有说者。佛时欲入禅定。阿难方问此事。佛未答之。即入禅定。尔时世尊。以日后分。从禅定起。于比丘僧前。敷床而坐。尔时阿难。作是思惟。今者世尊。身心寂静。正是问时。佛知阿难心之所念。告阿难言。此摩伽陀国诸辅佐等。凡八万四千。或过是数。或是化法调伏。或是如法修行。断于三结。得须陀洹道。乃至广说。问曰。云何辅佐。答曰。或有说者。是频婆娑罗王内眷属故。名曰辅佐。复有说者。常侍三宝故。名曰辅佐。复有说者。此是前世时名。所以者何。频婆娑罗王。本曾为转轮圣王。与四种兵游行虚空时。王轮宝忽然不行。广说如上。转法轮中。乃至王八万四千辅佐。供养菩提树已。异道而去。尔时转轮圣王者。今频婆娑罗王是。尔时辅佐八万四千人者。今诸辅佐是。是故知是前世时名。复有说者。此诸辅佐。助王治于二国。使国丰盛。命终之后。二国空虚。故名辅佐。佛经中说。是诸辅佐。有是化法调伏。有是如法修行。而不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诸经中所不说者。今欲说故。而作此论。

云何化法调伏。云何如法修行。答曰。或有说者。诸摩竭辅佐。天身见法者。名化法调伏。人身见法者名如法修行。复有说者。诸摩竭辅佐。不受戒见法者。名化法调伏。受戒见法者。名如法修行。复有说者。若于此种善根。亦令成熟。于彼得解脱者。名化法调伏。于此三事得具足者。名如法修行。如是于此中种达分善根。彼中入见道此中种观谛善根。彼中入见道。此中受假名戒。彼中得真实戒。此中得逮解脱戒禅戒。彼中得无漏戒。此中善学心善学戒。彼中善学慧。此中得须陀洹果。此中得修治善根。彼中得净见。此中得信等五根。彼中得不坏信。当知亦尔。是化法调伏。于此中种达分善根。即此中入见道。此中种观谛善根。即此中入见道。此中入见道。此中受假名戒。即此中得真实戒。此中得逮解脱戒禅戒。即此中得无漏戒。此中善学心善学戒。即此中善学慧。此中得须陀洹。即此中得须陀洹果。此中得修治善根。即此中得净见。此中得信等五根。即此中得不坏信。当知亦尔。是如法修行。问曰。何故天中见法者名化法调伏。人中见法者。名如法修行。答曰。人中习学故。圣道现在前。亦多读诵。兼解其义。初夜后夜。勤修方便。受一七六七法。从日没时至日出时。结跏趺坐。勤行精进。住于山窟岩石之间。顶安禅镇行禅鞠法杖。作如是等精进已。然后圣道乃现在前。天中无有是事故。若于此间。修如是等方便。后生彼中。不多用功。圣道现在前。是故名化法调伏。若于人中。修如是等法。圣道现在前者。名如法修行。

云何多欲。云何不知足。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有人性多欲。世人言是人不知足。有人性不知足。世人言是人多欲。此二法相似故。世人谓是一。今欲说其体性亦说差别故。而作此论。

云何多欲。答曰。未得色声香味触。此说在家人。衣服饮食床敷卧具。此说出家人。若欲常欲极欲。乃至广说。在家者。求色等境界。四方驰骋。佃种者。求田地园林牛羊等畜种种谷麦资生之具。富贵者求王位国土封邑象马金银琉璃等宝。出家人求衣钵等所须之物。及房舍弟子徒众等。是名多欲。不知足者。已得色声香味触。此说在家人。已得衣服饮食床敷卧具。是说出家人。不知足者不可适所得。乃至广说。在家不知足者。若于一田地不知足。复求二田地。于二田地不知足。乃至求多。亦不知足。园林牛羊等畜。乃至资生之物。说亦如是。富贵者于一王位不知足。求二王位。于二王位不知足。乃至求多王位。乃至求多珍宝。说亦如是。出家人于一衣钵不知足。求于二三。乃至多求不知足。乃至资生之具不知足。说亦如是。

多欲不知足。有何差别。问曰。何故复作此论。答曰。此法相似。虽说体性。犹应说差别。云何多欲。云何不知足。多欲者若未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何以知是多欲耶。答曰。以所求故知。若求色等境界时。多作方便。以多方便故知。所以者何。多欲是多方便因。不知足者。已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复欲复求何以知是不知足耶。答曰。若已欲复欲。此必数数多求。以多求故知。所以者何。已欲复欲。是数数多求因。复有说者。不知足是因。多欲是果。此二法更相显现。或以因显果。或以果显因。此二法俱是贪不善根。复有说者。多欲在意地。不知足是在六识身。所以者何。五识缘现在法。多欲缘未来。评曰。此二法俱在六识身。俱是欲界法。如是说者好。

云何少欲。云何知足。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有人性少欲。世人言是知足。有人性知足。世人言是少欲。此二法相似故。世人谓是一。今欲说其体性亦说差别故。而作此论。云何少欲。未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此在家人。未得衣服饮食。乃至广说。此说出家人。若不欲不常欲不极欲。乃至广说。在家佃种者。不求田地等。乃至广说。富贵者不求王位等。乃至广说。出家者不求衣钵等。乃至广说。云何知足。答曰。已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是说在家人。已得衣服饮食等。乃至广说。是说出家人。知足者可适所得。乃至广说。在家知足者于一田地知足。不求二田地。乃至于一资生具知足。不求二。乃至广说。富贵者。于一王位知足。不求二王位。于二王位知足。不求多王位。乃至广说。出家者于一衣钵知足。不求于二。乃至于资生之具。不求多。乃至广说。少欲知足。有何差别。问曰。何故复作此论。答曰。此法相似。虽说体性。犹应说差别。少欲者若未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何以知是少欲耶。答曰。以不求故知。以不求是少欲因故。知足者已得色声香味触。乃至广说。何以知是知足耶。答曰。不数数求故。不多作方便。不多作方便。是知足因。是名差别。或有少求而是多欲。或有多求而是少欲。少求是多欲者。如须一呵梨勒果得已。复欲于二。是名少求而是多欲。多求而是少欲者。如须百千两金资生之物得已。更不复欲。是名多求而是少欲。或有多求是不知足。或有多求是知足。多求是不知足者。得资生之物。足以供身。犹故多求。是名多求而不知足。多求是知足者。得资生之物。不足供身。虽复更求。犹是知足。问曰。何故问少欲。而答不欲耶。如说不欲不常欲不极欲。答曰。资生之物有二种。一如法。二不如法。如法者少欲。不如法者不欲。复有说者。资生之物有二种。一是所应。二非所应。所应者少欲。非所应者不欲。复有说者。受他物有二种。一以愚故。二为止苦。止苦者少欲。愚者不欲。复有说者。于财不欲。于无漏道欲。复有说者。一切阿罗汉。永断欲心。怜愍众生故。受他所须云何难满。云何难养。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有人性是难满。世人言是人难养。有人性是难养。世人言是人难满。此二法相似故。世人谓是一。今欲说其体性亦说差别故。而作此论。

云何难满。答曰。多饮多食是也。云何难养。答曰。若数数饮食是也。问曰。此二何以不问其差别耶。答曰。应问。应作是说。难满难养。有何差别。答曰。多食是难满。选择食是难养。而不问者。当知此说有余。乃至广说。

云何易满。云何易养。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应如上难满难养。所以中说。

云何易满。答曰。不多食不多饮是也。云何易养。答曰。不数数食是也。问曰。此中云何不问差别耶。答曰。应问如上所说。或有少食而是难满。或有多食而是易满。少食是难满者。应食一揣。而食二揣。是名少食而是难满。多食而是易满者。若食一斛。乃足供身。而更不食。是名多食而是易满。曾闻有牸象名曰磨茶。载佛舍利。来入罽宾国。以此善根故。于罽宾国。死生人中。其后出家。得阿罗汉果。日食饭一斛。乃至欲般涅槃时。告诸比丘尼。汝等集会。我当自说所得胜法诸比丘尼。不信其言。作如是说。汝是易满人。云何不自说得胜法耶。复语诸比丘尼言。莫生不信。我有身已来常是易满。亦说前世因缘我本为牸象。舍彼身已。今得此身。能食饭一斛五升。而食一斛。乃至广说。如是等。虽是多食。而是易满。曾闻波斯匿王。能食饭二斛饮浆二斛。是彼功德因缘故。因一根粳米一茎甘蔗。日日长生尔许饮食故。身体肥大。以此大身。往诣佛所。佛便问言。大王身体肥大。得无疲耶时波斯匿王。心生惭愧。具向佛说。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当有正念  于食知止足

亦不遭苦受  易消而增寿

同类推荐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东新语

    广东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肇论疏

    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志绎

    广志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她在爷爷的世界里面谈到

    她在爷爷的世界里面谈到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本书讲述为了圆抗战老兵爷爷临终前的愿望,杨爱因根据爷爷的线索带着照片来到泉州,寻访爷爷的战友,在寻访中得知了80年前抗战时候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2015年律师高杨终于揭开了谜底后在西藏静心修禅。故事讲述爱情在任何时代都是伟大的。作品文字优美简练,情节曲折动人。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网游之盘古

    网游之盘古

    人生虚如梦,飘渺逝百年。陈罗迷幻象,剑指天地间。一款惊天动地神话网游,一幕幕虚拟真实的传奇,游戏、现实、修仙、魔法、斗气、内功、玄幻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都市生活,游戏中令人沉醉的神话任务,千军万马浴血沸腾的战争,梦幻神奇的创造空间。
  • 死亡诱惑

    死亡诱惑

    一次红包游戏,让全班陷入了死亡的惊悚之中,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鬼祟从中作梗......《死亡诱惑》带你走进一次与人性对抗的游戏之中,善良是否能够保全自己?狠毒是否就能活下去?面对死亡时的选择是否还能明智.......
  • 梦中新娘

    梦中新娘

    订婚在即,背叛来袭,丢了一个未婚夫,却给自己撞了一个现成的新郎。苏墨的婚礼,他的新娘跑路了,我被他的朋友拉去替他解围,却不想被他羞辱。我准备放下一切,不计前嫌的与他好好相处,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打破了一切,身为正妻的我沦落小三。我只是不小心轻轻碰了她的手臂,她却险些摔倒,头晕就算了居然还叫肚子疼!面对他迫人威压的视线,我问:“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做你信吗。”他不信任我就算了,还凌厉的警告我:“叶楚楚,以后离她远一点!”一场意外,他抱起捂着肚子叫疼的她奔向医院,她的孩子保住了,我的孩子却没有了……
  • 生存岛(二)

    生存岛(二)

    阴历七月初三阴终于抵达生存岛了,这几天天总是阴沉沉的,传说岛上埋藏着很久以前一位公主陪嫁的宝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有怎样的挑战迎接我们呢……阿良合上日记本,把行李箱随便放在了一旁,舒舒服服地躺在了旅店房间里。这时“砰”地一声,门开了。进来的是阿良的同学,吴雯葶。“别这么衰的样子,后天就是生存能力的挑战了,我们可不能输给别的组啊!”雯葶一进来就拍了阿良肩膀一下。“哼!你以为我愿意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啊,要不是你……”说到这里,阿良赌气地闭上了眼。
  • 为符

    为符

    现代女佣兵任务死亡后重生在异界,这个以符箓为主的大陆上,姬家只是一个小家族。将自己视作废物的父亲:“你还知道回来?养你这么个废物我是让你出去丢人现眼的吗?”姬奴上:“我废物还不是遗传你的,你怎么不说是你太废物都不能给我一个好的天赋。”炼符,改符阵,升级,契约宠物,更重要的是,这一路自己身后的某个人形挂件:“奴上,你看我这么帅又这么聪明还温柔体贴,不如你就从了我吧。”
  • Study of a Woman

    Study of a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饕餮美食

    饕餮美食

    一场车祸,让清澈来到新大陆,附身在将军府的废材大小姐身上。在别人眼中的她,空有外貌,没有真才实学。然而她却成为群兽之王。世人欺她,将加倍奉还。经商铺,炼灵力,扬帆起航。看她如何在新大陆走出新光大道?达到顶峰之时,却有极品王爷的阻碍,她笑靥如花走过来,“我们联手?”
  • 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本书汇集《本草纲目》养生之智慧精粹,是您健康生活的必备之书,使您一书在手,百病不愁!
  • 明传万里

    明传万里

    时间长河无边际,水中锦鲤数不清,鱼跃龙门寻常见,身世际遇各不同。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赵彦初至大明。传奇皇帝朱祁镇十八岁,意气风发。悲催皇帝朱祁钰十七岁,安分守己。司礼太监王振权倾朝野,志得意满。一代名臣于谦巡抚晋豫,声名卓著。瓦剌太师也先磨刀霍霍,虎视中原。我们的主角赵彦十四岁,放牛喂鸡。四年之后,土木堡之变还会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