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医生,他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在一个飞雪飘飘的冬日里,他被诊断患有癌症。
起初和平常人一样,他也曾一度情绪低落。最终他不但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且他的心态也有了变化,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也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奇迹,就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这位医生笑盈盈地回答:“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够多温暖一个人。”
一个人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就能够乐观地面对事实。对于这种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伤心欲绝的痛苦。因为他们即便在灾难和痛苦之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他们相信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即使有时乌云遮住了太阳,但太阳的光芒也总会照耀着大地。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生活必将馈赠给你一个奇迹。个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日子过得就不会太乏味。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有希望,生活就不一样。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寄予希望,去收获希望。我们要为我们自己所拥有的希望认真生活好每一天,做好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给自己一个希望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这正如明天你要去逛一逛公园,园子中有你最欣赏的景色,正如明天你在屋檐下诉说自己的未来的选择,正如你要去处理你身边的正事,谈谈你的计划方案……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希望每天也是新的。失意的时候,困惑的时候,寂寞惆怅的时候,痛苦不堪的时候,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希望?冲破黎明前黑暗的第一缕阳光,正是光明寄予万物的希望。希望是人生乐章的音符。给自己一个希望,支撑起自己宽畅与坦然的人生。
爱好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
爱好是人丰盛的精神食粮,是人的心灵家园。爱好能使人生更完整、更有意义。爱好也是生命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次投入永远受益的“快乐存款”。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集邮的爱好。他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从事自己的爱好,即使在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也依然照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他忘记周围的一切烦心事,让身心彻底放松,让大脑清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项好的爱好不但可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甚至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试图找到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研究了食物、运动、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这些老寿星们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几乎没有完全共同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且把这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寄托而为之奋斗。
有了一种爱好,就像有了一片开满鲜花的园林。每当你来到这片园林散步的时候,不仅可以享受到弥漫于空气中的花之馨香,而且可以享受到触目可及的花之艳丽;有了一种爱好,就有了一个终生都能陪伴你的朋友,不管生命如何的变幻,岁月如何的流逝,从此你将不再感到寂寞和孤独;有了一种爱好,就有了一个似乎永远都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一个让你充满征服欲望的对手,每一次的胜利都让你意气风发,心灵燃烧,而每一次的失败又都为你积聚着力量,不断增加自己的能量,为下一次拼搏做好准备。
著名的提琴家阿尔萨斯,年届90高龄之时,身体确实有些衰老,又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起路来也颤颤巍巍的。然而,他对音乐的爱好,他对乐器的痴情,支撑着他的演出。当他坐到钢琴凳前,双手触摸到琴键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透出飞扬的神采,仿佛是位健康年轻的演奏家。刚才,还是个病痛缠身的老人,可一拥抱他的爱好,快乐便溢满他的面颊,整个人也仿佛年轻了。
爱好,可以让人战胜衰老;爱好,可以让人忘却疲惫;爱好,让这位提琴家即使在耄耋之年,内心的深处也充满着快乐。在生活中培养属于自己的爱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使心灵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也更有意义。
在每天的工作之余,不管你是喜欢通过文字与智者交流,还是喜欢挥毫泼墨以抒情怀;不管你是喜欢垂钓清流,还是喜欢挥拍球场……你总是能收放自如,行止有度。但是,有的人赌得昏天暗地,人财两空;有的人喝得烂醉如泥,找不着家门,还美其名曰:“这是我的爱好!”殊不知,只有能提高人的品位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追求,才是爱好,而那些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损身毁智的东西,只能算作恶习。
我国著名书画家、长寿老人苏局仙(享年110岁)在他的《有进无退,有生无死》一文中说,“人必有一种爱好,相与始终。爱好种类,千形百色,有好有坏,有俗有雅。拿书法来讲,是有益的,雅的。有了有益的、雅的爱好,身心有了寄托,胸中滑滑然,有一团青气,而百劳亦感轻松。”
老旅人臧克家和街坊的孩子们交朋友,他说:“眼前就是我天真的王国,就是我的极乐世界。置身其中,我就忘了自己的年龄,只觉自己是孩子队伍里快乐的一员。”有爱好,才能广交朋友,而人生的快乐又大半是建在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上。以文会友,以书会友,以画会友,以棋会友,高朋济济,其乐也陶陶。
有了爱好就有了快乐。爱好,可以给人带来大快乐,大智慧;爱好,还可以让人忘却衰老,忘记病痛,只留快乐在心间。生命是美好的,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享受生命,培养自己的爱好,让爱好为你带来快乐,让快乐永驻身边。
请为自己放开喉咙放声歌唱
生活中往往有一些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可以让你感到幸福。外在的东西不应该成为心与心之间交流的隔阂。我们应该让永不停息的歌声充满生活的每时每刻。
快乐的交流和心灵的融洽都能带来幸福,甚至生活中越简单的事物越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唱歌即是如此。想唱就唱,人生也就会想笑就笑,多一点快乐,少一点忧愁。生活的定义是,生活与歌声同在,歌声激励着生活,想要过上美妙的生活就要和歌声协调好,要随时随地张嘴就唱,歌声要在生活中不断延续下去,生活水平也会在歌声中提高。
一位疲惫的旅人在旅行。途中,他听到路边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
那是一个快乐的男声。
这歌声实在太快乐了,如夏日的泉水一样甘甜,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朗,任何人听到这样的歌声,都会马上被感染,让快乐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
旅人驻足聆听。
歌声停了下来,一个男人走了出来,他的微笑甚至比他本人出来得更早。
旅人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笑得这样灿烂,只有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艰难困苦的人,才可能笑得这样灿烂,这样纯洁。
旅人上前问候:“你好,先生,从你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乐天派,你的生命一尘不染。你既没有尝过风霜的侵袭,更没有受过失败的打击,烦恼和忧愁也没有叩过你的家门……”
男人摇摇头:“不,你错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且其实就在今天早晨,我还丢了一匹马呢,那是我惟一的一匹马。”
“最心爱的马都丢了,你还能唱得出来?”
“我当然要唱了,我已经失去了一匹好马,如果再失去一份好心情,我岂不是要蒙受双重的损失吗?”
正是如此,有了歌声的相伴,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也正是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老歌,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开始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谱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在演唱或演奏时,我们感受着一种情感的宣泄,一种真情的流露。而我们聆听音乐时,我们的情感却在有意或无意地与音乐相融合。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我们的情感在与一种声乐频率共鸣,在进行某种交流,体现着一种灵魂观照。
人们在听歌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置身于一种特定的氛围中,自己的各种情绪和体验跨过不同的音阶,应和着相异的音频和音律,在一种给定的节奏中穿梭,从和声与复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内心的冲突和相互对抗的愿望寻找各自的音域,使它们独立存在又彼此协调一致,从而回到心灵的宁静状态。这就是人与音乐的共鸣。
而如果音乐的作用仅仅限于创造悦耳的声响,那么音乐就仅仅是一种摆设。音乐应该是人情感的记录。听一首曾经感动过的老歌,昔日情感就会涌上心头,静静品味当初的那种体验,追忆那种亲切温馨,没有比这更悠远神往的了。情感无形无质,变幻不定,无法用一种容器存储。而音乐或许就是一种载体,或许是一种媒介,虽然无法用一种逻辑的方法来推断,但音乐与情感确实有着内在的关联。
如果你已经对周而复始的生活早已诚惶诚恐,对周遭情感的疏离业已熟视无睹,对曾经坚守的理想已经望尘莫及,那么不妨驻足于美好的音乐世界里。在这里你可以柔化一切挣扎与难言的苦涩,把麻木的熟视无睹转化成薄如蝉翼的忧伤。最终,将你在现实中脆弱的心灵彻底粉碎之后,再将它修补得完美无缺。
用中层的收入活出上层的格调
格调是一种生活境界。高雅的音乐、优雅的礼仪、典雅的仪表,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格调。一个生活有品位有格调的人,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尊重和认可。有格调有品位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和欣赏,人们变得越来越需要提高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
大多有教养的人会在一些衣食住行上学习和尊崇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因为从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喜好,也就是所谈的品位和格调更能说明一个人内在的品质。你说话的方式和腔调,家里的装饰格局,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和娱乐,喜欢什么样的服饰和色彩,阅读什么书刊,甚至你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餐具等,都可能表明你的情趣、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和财务状况等。
人的品位并不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是来自富有或出身豪门,也不是拥有显赫的地位,而是后天培养的。人的品位最主要是来自内心的高贵品质。当然,人们可以借助一些富有品位的服饰物品表达内心和精神。真正划分社会阶层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势和血统,而是品位和格调。品位和格调是可以培养的,重要的是,品位和格调的提升,并不需要拥有很多的金钱。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关注自己的品位和格调,培养和定位自己的品位。
有句关于格调的名言是:一说话我就能了解你。这话虽然说的是谈吐,却仿佛更适合说吃。一张口就是烟味大葱味,就有可能让周围的人对你的品位嗤之以鼻;而如果是咖啡的淡淡幽香,那就不同了。
著名作家保罗·福赛尔在他的著作《格调》中给我们勾勒了一副格调的图景:
一、说话文雅。文雅是一种全方位的表现,而并非特指的是声音大小,需要和内容完美地结合,所以措辞的水平就又被格调片面地理解了。
二、饰物时尚。注重细节是格调里很讲究的地方,因此使人完全事无巨细地投入到细节的“装裱”。
三、听交响乐。熏陶在音乐的氛围中是一种幸福,以审美来愉悦身心不能不说是相当有格调的事情。
四、意象组合。现在有种趋势,就是用一个有品位的人物配上一个有品位的事物,比如“和毕加索喝咖啡”,“和凡·高约会”,“和莫耐谈人生”等等。
五、只喝红酒。当然也可以说是只喝洋酒。可以熟练地叫出各种洋酒的牌子,那种程度不亚于在那儿背百家姓。没事就爱往酒吧钻,潇洒地坐在吧台前面的高脚椅上。
六、出国旅游。这里的旅游路线是指新、马、泰。这个路线是最适应一群既没有钱又想与众不同的人。因为走出国门是休闲方式里比较让人高看的一种,当然再富裕一点的就去欧洲,而且绝对不忘记说一句——去欧洲购物。
七、自称小资。小资是都市中的流行语,多指的是一群既不年轻又不很老的一群人,他们想风花雪月,可又要找一个理由;想格调高雅,又要超凡脱俗;想颓废慵懒,又要诗情画意。
八、学习高雅艺术。学习钢琴、芭蕾一类的艺术要有天分,不能仅仅为了格调就抛弃了自己的特点,为格调而格调,这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偶尔追求一下高品位的格调。去吃吃西餐或者比萨,或者时不时给自己冲上一杯“味道好极了”的咖啡,当然,如果力所能及去星巴克也是不错的选择。总是,格调需要自己去追求,但不一定需要付出太多资金。用中等的收入,就可以活出上层的格调。
人生在世亦可“及时行乐”
很多东西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能光华四现,留在橱柜里永远只能暗淡无光。因此,要把光鲜穿在身上,戴在脸上,用在生活的琐琐碎碎中,让日子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