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37600000005

第5章 情感故事——离奇的嫌疑犯

王槐兰

老罗是单身汉,多年前到城市里谋生,在城郊摆了个修鞋的小摊。他不买房子、不娶媳妇、不存款,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这天晚上,老罗收摊回家,因为天黑,走着走着,脚底下踩着个软乎乎的东西,吓了他一跳,把一只拖鞋甩出去老远。

老罗定下心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只小猫,看样子已饿了几天,奄奄一息。老罗这一踩,小猫勉强睁开眼,求助似的看着他。老罗不由得心软,忙抱起小猫回了家。

在老罗的精心呵护下,小猫终于康复了。老罗自己的日子很清苦,没闲钱养宠物,就决定把小猫送走。第一次把猫放在十字路口,老罗刚到家,小猫已在门口等候了;第二次把小猫抱到几条街之外,没过一天,它又回来了;第三次,老罗把小猫装到一个袋子里,松松地扎了口,看见一辆乡下马车,老罗就悄悄把它放在车上。然而几天之后,老罗收工回家,半路上蹿出一个小东西,冲着他喵喵地叫。老罗一看,正是被他送走的那只小猫。

老罗知道自己和小猫有缘,就决定留下它,老罗还给它起了名字:罗喵。罗喵似乎也懂老罗的心思,平日里不挑食,米饭、馒头、面条,给啥吃啥,老罗把一点青菜夹到它面前:“尝尝这个。”罗喵居然也大口地吃了。从来没听说猫还吃兔子食儿,老罗笑了,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味道。

罗喵平时不知道去哪里逛,偶尔过来看老罗出摊,就像探访朋友,它在鞋堆里一扑一跳,撕咬着鞋子,好像真在忙活什么。

最近街对面新开了一家门店,有专门的修鞋机器,成套的保养服务,看着很上档次。顾客纷纷到店里去修鞋了,老罗的摊子几乎不再有人光顾。没了顾客,生计就成问题了。

那天,老罗一整天没收一件活。回到家,他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叹气。罗喵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它似乎感觉到老罗的伤心,不住地在他裤腿上蹭着。老罗说:“以后我怕是连你也养不起了。”罗喵仰起脸叫了两声,朝外面跑去。

这天夜里,小区里发生了杀人案,一个居民被人杀死在自家院子里。刑警很快来了,他们挨家访问,查找线索。到老罗家的是一个中年警司,问了没几句话,一个年轻警员过来,在警司耳边说了些什么,警司又看了老罗一眼,才说:“带我去看看。”警司走到窗外,发现在一堆杂物上,丢着一只八成新的拖鞋,鞋上血迹斑斑。警司对警员说:“把他带回警局。”

老罗大吃一惊,问:“为什么?我犯了什么事?”警司把带血的拖鞋一晃,说:“这是什么?”老罗大吃一惊:“这?怎么……血是哪里来的?”警司冷笑一声,说:“我正要问你呢,这鞋是哪里来的?”老罗实在记不得这只鞋的来历,他越急越讲不清楚了。

原来,小区那个被害者赤着双脚,现场只找到一只右脚的拖鞋,而另一只却出现在老罗家。老罗讲不清楚,更是加重了嫌疑,于是被请进了警局。

案子一直无进展,老罗自始至终在喊冤。警司心情复杂,他是老公安了,经手的案子,都是经得起敲打的,绝无冤假错案。这次,他更不能掉以轻心。下班后,警司又一次来到老罗的破屋子前,他转了一圈,又透过窗户朝里面看。看着看着,警司忽然愣了一下,再仔细看一眼,便马上打电话,让手下人赶快带着老罗过来。

警司和警员们进到院子里,他们看到窗子外多了一堆大大小小的鞋子,五颜六色,样式不一。这一堆鞋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问老罗,老罗瞪着双眼,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这点小手艺,偶尔有人来修鞋子,都是立等可取的,如今家里一大堆鞋子,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警司决定留警员蹲守。守了一天之后,警员来报告:鞋子真的是从天而降。

警司自然不信,他亲自去蹲守,到半夜,就听得不大不小的“啪嗒”一声,窗子外扔进一只鞋子。警司突然醒悟过来,他继续盯着院墙,不一会儿,一团黑影灵巧地跳过来,嘴上叼着什么,接着就听到“啪嗒”声……

警司马上研究那一堆鞋子,并和作为证据的拖鞋进行比较,果然发现,所有的鞋子上,都留着疑似小动物的咬痕。去小区走访,居民们反映,最近,确实有不少人家丢了鞋。

再去提审老罗,老罗听说此事,喜滋滋地说:“是罗喵!”老罗心里不住地感慨,罗喵真是成精了,因为自己的修鞋摊没生意,便叼来鞋子。罗喵这是想帮自己,只不过是帮了一个倒忙。

这下,那只带血拖鞋的来历就弄清楚了,一定是罗喵从犯罪现场叼来的。也就是说,老罗的嫌疑可以排除了。虽然还要重新考虑其他破案思路,但警司却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老罗自由了,回到家里,四处寻找罗喵。看着罗喵小跑着过来,他第一时间就抱起那只报恩的蠢猫,带上那堆鞋子,守在路边,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邻居过来领鞋,和老罗开玩笑道:“这猫莫不是你前世的仇人转世来寻仇的?”老罗抚摸着罗喵,说:“不管啥仇人恩人,这后半辈子,就是猫和人啦。”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巧合故事

    巧合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入围作品集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入围作品集

    百花文学奖从《小说月报》百花奖一路走来,三十年筚路蓝缕,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以家喻户晓的品牌期刊为平台,以具有公信力的评选方式为寄出,因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在作家与读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正值《小说月报》与《散文》杂志创刊三十五周年,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华丽升级,增设散文奖。小说与散文双峰并峙,向读者展现两年间文坛佳作的完美版图。《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入围作品集》本书所收录的入围作品,系获奖作品之外,得票较高的中短篇小说。均为《小说月报》2013至2014年所选作品之精华,是对近两年来国内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全面总结。
  •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似乎天生有种调动舆论热情的能力。他一直以科学家的理性和精准设计着自己的人生程序。从科学家到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从网络大V到青年导师,他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形象。然而再精密的程序都会出Bug——他没算到自己会与死亡交手。如今从癌症中逐渐康复的李开复,在褪去包装后,重新反思人生。"
  • 故事会(2017年3月上)

    故事会(2017年3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
  • Black Rock

    Black Ro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妆之女皇天下

    红妆之女皇天下

    这是个动荡的时代,这是个混乱的时代,这是个埋葬了无数红妆白骨的时代。但它,也是最辉煌的时代,在这儿,女子可以干政,女子可以追求权力,女子可以包养面首,女子的封号之中,也可以有“镇国”二字。这是个可以改变女子命运的时代,也是个如昙花般转眼即逝的时代。——红妆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的梦

    海的梦

    《海的梦》写于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不断加快侵华的步伐,正值民族危难之际。巴金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童话般的奇异的故事,似真似假,如梦似幻,却真实的映射着现实。小说的结构方式别出心裁,上半部分通过女主人公里娜的口述,再现了“杨”和那个孩子率领岛国奴隶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壮举;下半部分通过里娜的日记,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 和天使牵手前的日子

    和天使牵手前的日子

    大学毕业,和女友分手,在返家的列车上以外的遇见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顾小萌参加工作,没想到和实习护士顾小萌成了邻居,为了节省房租,在我们商议后决定——我搬过去一套房,两张床,曲曲折折的爱情,酸甜苦辣的生活等待着有人前来观赏……(小彩新书《爱上天蝎座女孩》已经上传,喜欢《和天使牵手前的日子》的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新书的主角是顾晓萌的前男友和林依然的感情故事,望各位多多支持。)
  • 川西才子吴因易

    川西才子吴因易

    我初识吴因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一次通俗文艺研讨会上。那时,他还是一位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二十多年过去,他出版了近十部长篇小说,编过多部电视剧,获过许多奖,挂过“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副主任”、“市文联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等桂冠。著作等身,名闻遐迩,是位很有业绩的“文坛诸侯”。如今他已六六高龄,解甲归田,专门“坐家”当专业作家了。我最近一次见到吴因易是今年(2012年)3月,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这次名为“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启动仪式上,吴因易认领了撰写《陈子昂传》的任务,高高兴兴地回四川老家写作了。
  •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从17世纪巴洛克时代开始,记述了钢琴音乐三百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钢琴音乐史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传承,另一种则是颠覆。这两种现象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音乐才层层演进,成为今天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模样。
  • 任正非的谜:华为的那套办法

    任正非的谜:华为的那套办法

    作者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蓄谋

    蓄谋

    时骏不耐烦地看了眼手表对嘴边有些发热的电话说道:“你已经啰嗦了一个多小时,早点睡吧。我?我出去吃点东西,今晚要给客户写报告书,填饱肚子准备熬夜。不要抱怨了,正因为你是我妹妹才有特权唠叨我一个小时。好了,下次再聊吧。”和妹妹之间的往来总是以这样匆忙的方式结束,不是时骏不在乎唯一的妹妹,而是对他来说,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完全不会跟你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