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39500000208

第208章 恩爱(上)

恩爱张宝同2016.9.9

12月底了,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刺骨的寒风夹带着雪花从纽约街头一阵阵地吹过,冻得人连手都不敢露在外面。而且天气也越来越冷了。23岁的泰国女孩萨拉穿着一身单薄的旧衣服,蹲在寒风之中,双臂紧抱,紧缩在街头的一角,在不住地打颤。在她的面前,放着一块硬纸板,上面写着:谁要给我一口饭吃,我就终身对他侍奉。

萨拉是从泰国偷渡来美国的。原来她听别人说美国是天堂,到了美国就能过上富人的生活。可是,来到了美国她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她来到美国已经好几天了,整天露宿街头,乞讨而生,特别是冬季的天气非常寒冷,让她更感觉受不了。她已经开始感冒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她肯定会死在这里。所以,她要把自己卖了,好让自己活下去。

寒风夹带着雪花仍在一阵阵地吹着,街道上过往行人川流不息。可是,人们似乎都很匆忙,从她面前走过时,只是朝着她和她面前的牌子看上一眼,便匆匆离去,好象这一些与他们毫不相干。

此时的萨拉又冷又饿,她多么希望有个人过来把她带到一个暖和的地方,再吃上一点东西。这样,她就可以不必呆这里挨饿受冻了。可是,人们一群群地从她面前走过,却没有一个人那怕是朝她问候上一句。

她真后悔不该离开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如果在家里,她虽然生活得不好,但总不至于象这样地挨饿受冻,无人过问。这样想着,她就感觉非常地懊悔。可是,现在就是再悔也没有用了。

大概到了快中午时,一位50岁上下的老人停在了她的面前,先是朝着牌子看了看,然后,又朝她看了看。她想他是不是在看她长得怎样。其实,萨拉人长得不丑,甚至可以说还有些漂亮。因为在家乡的村里,那些男孩子们都叫她俊妮。

老人看起来也是个穷人,衣服穿得很厚,但也很旧。胡须很长,头发稀疏,其貌不整,神情委琐。但是,他却在关注她。于是,她就朝着他恳切地笑了笑,希望他能带着她离开这里。

也许是她的笑打动了他,老人蹲了下来,问她,“你干嘛要这样?”

萨拉说,“我是泰国人,我在这里无亲无故,无处可去。”

老人点了点头,就拉着她的手,说,“可怜的孩子,走,到我那里去吧。”

萨拉感激地点了点头,就把面前那个纸牌子用力一甩,站起身来,象一只流浪狗一样被被老人带着走了。

老人叫琼斯,家住在离这里不远的一个街区里。他住的房子并不大,只有一间十四五平米的单人房。因为他无儿无女,没有妻子,也没有工作,家中一贫如洗,每月靠领取政府的救济金度日。作为一位年轻的女孩,最不喜欢的就是跟一位上了年纪的男人住在一起,可是,对于象萨拉这样从泰国偷渡而来的异国他乡的人来说,为了能讨口饭吃,有个地方住,为了能有个合法的身份,别说要跟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住在一起,就是让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愿意。

老人因无儿无女,孤身寡居几十年了,脾气和性情非常古怪,整天孤单一人,从来不跟别人交往和说话。而且,琼斯还有许多怪癖,如洁癖、花癖和音乐癖。他每天的生活也几乎是围绕着这些事情在运转着。

萨拉一来到这里,琼斯就告诉她屋的许多东西是她不能碰不能动的。锅灶餐具都是要他自己动手打理,床上的被褥和床单也完全要他自己收拾。老人在拉琴时,萨拉不能出声和说话,只能洗耳恭听。老人养的兰花和玫瑰花,更是娇贵无比,萨拉不但不能碰,而且也不能给花浇水。因为琼斯给花浇水就象是给婴儿喂奶那样,用漏壶一滴一滴地滴上去的。不过,这些萨拉都能做得到。她觉得她也必须能够做得到,因为她毕竟只是人家收养的外人。所以,老人对她提出的要求,她总是全部照办,从无怨言。她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老人。而且,她觉得琼斯是个好人,打心眼里敬重他感激他。因为琼斯从未借机对她动过手脚,占过她的便宜,也从未对她说过冒昧和冒犯的话语,就象一个名正言顺的雇主那样地对待她,也像一个父亲对待女儿一样。

不过,萨拉也没有闲着,她到处去找点活干,因为她来美国就是想过上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生活。萨拉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母亲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父亲酗酒最后进到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头。她8岁开始乞讨、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病。她记得母亲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棺木在下葬时,她跳上了棺木,静静地躺在上边,和母亲做最后的告别。当她最后的一丝希望全都破灭的时候,留给她的除了伤心,就只有伤心。她知道如果继续沉沦下去,她将会和母亲的结局一样悲惨;于是,她决心告别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为此,她借了亲戚一大笔钱,偷渡来美国寻找新的生活。

萨拉每天出外找活干。琼斯则整天呆在家里不停地做着他自己的事情。就这样,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年有余。

这天,琼斯向萨拉求婚。萨拉认为琼斯是想为了在晚年有人照料他,所以才决定娶她为妻。而萨拉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结婚之后,她就有了合法的美国公民身份,可以合理合法地出外找工作干了,再也用不着偷着摸着打黑工了。那种打黑工的滋味真不好受,让移民局的人整天追着赶着查着,一旦查出就会被遣送回国,搞得人整天提心吊胆,不能安宁。所以,萨拉很愿意跟琼斯结婚,渴望着能过上自力更生的生活。

婚后,萨拉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每天像个机械一样重复地叠纸巾洗盘子,而且工资也不高。但是,这让她感到非常地快乐,也非常地知足。因为工作和收入都很稳定,萨拉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和忧虑的事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卖铜镜的公主与驸马

    卖铜镜的公主与驸马

    节令已进入晚秋,十多天来,寒风不断,霪雨霏霏。长江南岸不论是官道还是小道,早已被从长江北岸逃过来的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堆民踩踏得泥泞不堪。长江北岸烽火连天,日横遍野。南北朝时期志南朝最后的一个朝代——陈朝的兵将,慌慌张张败过上来,沿途烧杀掳掠,无所不为,江南百姓不堪其苦,呼天抢地,也在作逃难的准备。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派儿子晋王杨广带领五十万大军,已经打到长江边上,眼看陈朝的都城建业(今南京市)难保,臣民们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疏散财物,准备南逃。
  • 最后的鲁班七号

    最后的鲁班七号

    王者大陆最伟大的科学家鲁班,在临终前制造了一个以自己儿子为原型的机器人,智商在自己之上,希望批量生产给人们谋福利,却没想到,这一美好的愿望却带来了灾难……
  • 柯卡之恋

    柯卡之恋

    小说主人公“苏里坦”的原型为新疆维吾尔族第十二代“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1927-2014,生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政协副主席),《柯卡之恋》就是以这样一位中国末位世袭王爷为原型而进行的创作。在创作期间,帕蒂古丽深入王爷生前居住的库车王府进行素材采集,与王爷的家人、朋友一起生活了近一年半,为创作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素材与不同寻常的感受。
  • 校草她甜又苏

    校草她甜又苏

    慕橙双女扮男装成了偶像练习生江与眠的贴身助理。可这位公认的国民校草,私底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恶魔!为了梦想,好,她忍了!一场误会,两人分道扬镳。多年后,某颁奖典礼后台,江与眠将已经恢复女子身份的慕橙双堵在墙角,低声质问道,“怎么,换了个性别就假装不认识我了?”
  •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望族女缠上冤家郎

    没有耀眼的容貌,没有高超的技艺,她是家中的异类,平凡的让亲生父母都不耻,偏偏她还沾沾自喜,只因她不想被摆布,一心想做个普通人罢了。所以夫君,当然也要是个普通人,她要自己选夫!初次见面。她直爽的开口问道:“公子,可是单身?”他,微不可微的点了一下头。她扬扬眉,“正好,你娶我为妻吧?”他,嘴角抽搐,冷漠的吐出两个字:“原因。”她满脸兴奋,“因为你无财无貌无权无势,我也是!”他,无语…再次相遇。她出口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成亲吧?”他思索,疑惑的反问:“你当真什么都不会?”她坚定的点头:“对。”他,应允…婚后:面对面冠如玉的相公,她怒了,这叫无貌?!面对号令江湖的令牌,她疯了,这叫无权?!面对厚厚的地契与银子,她抽了,这叫无财?!忍无可忍,她振臂高呼:“我要休夫!”他冷冷的一瞥,挑眉扔出一句,“琴棋书画都不会?女红经商都不懂?”她谄媚的笑了,娇滴滴的巴结道:“相公,你说…我们生几个娃好呢?”
  • 狂帝

    狂帝

    这是一个不问前尘,不求来世,只求轰轰烈烈,我命如妖的传奇故事!
  • 浮华若梦,雕刻如生

    浮华若梦,雕刻如生

    精美华丽却又冰冷无比的十二块浮雕,每一块浮雕上都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沉浮于历池的无数身躯,帝王的爱与毁灭,仕途难行的书生,诡异的人书,在大火烈焰中被焚烧的红衣女子……这些犹如金锁铁链般的律例到底是禁锢了世俗,禁锢了人心世间万物,奈何情情为何物,生死许
  • 奥泊城的珍宝(人猿泰山系列)

    奥泊城的珍宝(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医界天骄

    医界天骄

    妙手回春,一针万金!达官显贵,富豪明星,成功人士竞折腰!实习医生,身怀医家绝技,善治各种疑难杂症。这里有西医,也有中医,他家世显赫,丰姿盖世,更有惊艳的医术,红颜知己倾国倾城,集百家之大长,济世为怀,成为一代名医。书友交流群:181170762
  • 瑜伽师

    瑜伽师

    从大都市到小县城,瑜伽作为时尚女性的代名词,早已风靡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个故事正是击中了潮流的G点。三个性格迥异的女瑜伽师,彼此支持鼓励,从公司辞职,合伙创办瑜伽馆,宣传自己的瑜伽理念。之后,又在比赛中辗转受挫。办馆过程中的幕后操作、拼比心机、苦涩情感,逐渐扭曲了一些人的初心……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课程,而是将瑜伽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每个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