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7200000015

第15章 万物皆是同一体

信佛的人都信仰释迦牟尼佛,信他什么呢?对自己所信仰的人不了解而信,只能是迷信,不是正信。只有对自己的信仰深入了解以后,你的信仰才不会动摇。在没有深入了解之前,所谓的信仰都只是迷信。既然是迷信,就意味着随时都可能动摇。

就像有些人到东华寺朝拜万行一样,他们都不了解万行,怎么会相信万行呢?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信仰万行,只是一种迷信,一种冲动。碰上一个伶牙俐齿的人对他进行一番否定的解说,他随时都可能把万行推翻掉,否定掉!因为他根本不了解万行。

我们出家人碰上一个能说会道的,几句话就能把我们的见地摧毁掉!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真正了解之前,不可能产生坚定的信仰。所谓的信仰只是我们一时的需要,暂时的存在。一旦不需要,我们就会把它否定掉,不需要别人来否定。

对自己所信仰的人不了解是非常可悲的。99.99%的人对自己所信仰的对象都不了解,诸如佛教徒信仰释迦牟尼,基督徒信仰耶稣,伊斯兰教徒信仰穆罕默德,都是犯同样的毛病!一个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怎么可能生起真正的信心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出家许多年之后,对佛教才真正产生信仰的。我在没有出家之前,只是接触了许多佛教徒,去过许多寺庙,也读过许多经书,但都只是处于了解阶段,谈不上真正的信仰。那时候只是好奇,想去了解它,所以也就有可能随时否定它。

真正的信仰、真正的道心,是我出家之后,在佛学院里建立起来的。当时我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信仰,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时的信仰、道心还是假的。这就好比许多青少年男女在一起,比如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在一起,相处得挺好,他们就认为那是“恋爱”。等到三四十岁时再回过头来看,才知道那根本不是恋爱。但是在当时的年龄来说,那就是恋爱。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所谓的信仰、道心都不是真的。我认为自己现在才对佛陀有了一点信仰,才有了一点道心。也许再过十年,我会认为三十岁时的万行,对佛陀也不是真正的信仰,也没有真正的道心。可是就目前而言,我认为自己是有信仰、有道心的。为什么呢?这些都是问题,脑袋要动一动,智慧就是从这些地方打开的!不要光傻乎乎地每天跟着拜佛、念经,不是每天诵经、拜佛就能开智慧。你没有用心去钻研佛理,怎么会开智慧呢?你没有用“心眼”去观察世间的事物和现象,怎么会明理呢?

佛陀开悟,是悟到了“缘起性空”。佛陀“得道”,是得到了“众生平等,不生不灭,一切本自具足、圆满”。何为“悟道”?悟道是一种明理。佛明白了宇宙间的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缘起性空,众生皆平等。

“得道”是一种感受,而不是明理。佛感受到了什么呢?感受到了众生本是一体,宇宙中的四大类——飞、潜、动、植,六道中的众生皆是同一体。这不是悟到的,而是感受到的。当你修到一定层次,突破了我执,跳出了生死的牢笼,就会感受到四生六道原本是一体!

甲乙两人在一起做坏事,自然会影响到丙,进而可以危害整个自然界。整个宇宙都是一体的,绝对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哪怕是天上死了一只小鸟,地上死了一只虫子,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别人起一个好的念头,或者动一个坏的念头,同样会影响到我们。无论距离多远,无论我们与他们是否熟习,都会影响到我们。你感受不到,是因为你的“我执”太重,把自己死死地包裹着走不出来。

就像我们坐在洞里,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是因为我们没有与万物融为一体。你感觉不到别人杀生是在杀你,是因为你没有与六道众生融为一体。所以别人造业的时候,你也感觉不到是自己在造业。

你解脱了,就会感觉到你没有解脱;你没有解脱,才会误以为自己解脱了。真正解脱的人,才会感觉到自己没有解脱。因为六道众生没有解脱,你永远不可能彻底地解脱。你只可能是部分地、不同层次地、分段地解脱了。

众生本来就是同一体的,彼此息息相关,就像一个无形的网络,紧紧地连在一起。即使你超越了三界,还有那么多众生在三界之内,你永远也不可能彻底地超越三界。因此佛菩萨苦口婆心地劝导众生要好好修行,实际上是因为众生不修行,不解脱,他也无法彻底解脱。他与众生紧密相连,与任何一个有形无形的生命都处于同一个磁场中。

大家是否观察过世间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成员的运气好,整个家庭成员的运气都会好;如果有一个成员的运气不好,整个家庭成员的运气都会不好;如果一个家庭成员生病了,其他成员都会受影响。如果你的慧眼打开了,会发现尽管其他家庭成员表面上看没有生病,但仔细看,他们身上仍然有病气。因为他们的磁场与生病的家庭成员是紧密相连的。只是每个人又各自带着自己过去世的业力,所以表现出来的又各有不同。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都有相同的遗传基因。

实际上中国五千年前的《堪舆学》,用现代科学很容易理解。譬如我们的祖宗埋了一个好坟地,为什么我们做子孙的会受益,反之则受损呢?虽然我们祖宗的肉体已经死了,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会死,那就是磁场的力量,任何力量都摧毁不了它。我们祖宗的肉体埋葬在一个好地方,就意味着他们的磁场、信息埋葬在一个好地方。一个家族就像一棵大树,祖宗的磁场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是他的一根树枝。既然树根埋在了好地方,树枝就没有理由不繁茂。砍掉这棵大树的一部分根,就会影响整棵大树。砍掉一根树杈,也会影响到树根。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棵大树,每个人对这棵大树而言,都是一片树叶。那我们的根在哪里呢?在头顶上。我们的树梢在哪里呢?在脚下。虚空就是树枝,大地就是树梢,人与一切飞、潜、动、植就是树叶、树芽和果子。

有“他心通”并不神奇,只要是“我执”轻的人,都会出现“他心通”的现象。如果你的身心能随时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就能感受到他人的心态、反应和起心动念。为什么我们现在感受不到他人的起心动念呢?因为我们没有与周围环境、与他人融为一体。

对于宇宙的种种现象,佛陀悟到的是“缘起性空,众生平等”,同时也感受到了万物同一体。这时候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做、如何弘法。佛陀是怎么做的呢?你们谁能回答?结合我上面所说,你们就会有答案。找不出答案,说明我刚才讲的你们没有领悟,只是在“听”而已。

既然佛陀悟到了上面所说的“三要素”,他自然也会悟到第四要素——如何做。那就是孜孜不倦地去行菩萨道!为什么要行菩萨道呢?(答:“为了自己解脱,也为了众生解脱。”“因为他们是同一体的。”)回答得非常对!因为他与众生是同一体的,所以不得不去行菩萨道。他的修行越高,他越解脱,越能感受到众生心灵的痛苦。因为众生没有解脱,没有开悟,不明理,一直活在无明中,无时无刻不在造业,自己却感受不到。而佛菩萨能感受到,因为众生造业同样会影响到他们。

譬如我们把大气层破坏了,会影响到谁?会影响到整个人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不要以为与我们无关!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与你、我、他有关,我们原本是一体的。

我们活在同一个宇宙中,当我们修得越高,这种“一体”的感受就会越清晰。正因为佛祖感受到了万物同一体、众生同一体,他解脱了等于没有解脱。所以他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说众生,要我们众生好好修行,不要再造业。我们好好修行,不造业了,他就轻松多了,不受折磨了;我们造业,就直接折磨他!这就好比子女在外面闯了祸,被判刑了,被枪毙了,最痛苦的是谁呢?你们说。(答:父母。)对,最痛苦的是父母!

实际上佛菩萨与众生的关系要胜过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无数倍!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因为子女与父母同一体,众生与圣人也是同一体。世间上最深刻、最无条件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只能用这种关系来比喻圣人与众生的关系。虽然这种比喻远不足以说明圣人与众生的关系,但它是唯一比较接近、比较恰当的比喻。

我们对自己所信仰的人都不了解,开口闭口就说释迦牟尼佛开悟了,得道了!我问你,释迦牟尼佛开了什么“悟”?得了什么“道”?他悟到了人生的什么?悟到了宇宙的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你必须回答。你没有悟到、得到,就是背也要把它背下来!

前几天我到深圳机场欢迎美国某个州的佛协会长,省佛协在机场组织了一个欢迎会,要求每位出家人都谈一谈自己的学佛体会。我谈了“安分守己,各尽其职,以人为本,借事炼心”。说完之后,他们都鼓掌。我说:“你们为什么要鼓掌呢?”他们说:“讲得很精彩!”我说我讲的这些都是胡说八道,我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把前面这几句话否定掉!

然后我就讲了今天晚上我们谈的这些内容。我说我对佛法的认识不是前面那几句话,而是“缘起性空,众生平等,万物同一体”。他们又鼓掌。我又问:“为什么我说前面那几句话你们鼓掌,说后面这几句话你们也鼓掌呢?因为你们没有正知正见,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和见地,跟着人家的思想跑,人家说东就跑到东,人家说西就跑到西!”我说:“我还可以把我刚才讲的这三句话再否定掉!不过就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呢?而且当时在场的学佛都有十几年了,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呢?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道心和信仰,对佛教、佛法、佛学根本就没有正确的认识。人家怎么说,他们就认为怎么对,跟在人家后面跑。

譬如你们在座的都认为佛教是正教,佛陀是圣人,我可以用五分钟时间把佛教、佛陀否定掉,让你们听了绝对觉得有道理!不服气可以试一试。

为什么你会这样呢?因为你对佛法没有认识,你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所以你听谁的佛学思想都觉得有道理。只有等你有了自己的佛学思想,才不会被动摇。你有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就意味着你有了脊梁骨。就像建房子一样,里面有了钢筋,就不会随便动摇了。这时候才谈得上是真正的信仰。没有这些,你所谓的信仰绝对是迷信。

我有个湖北黄岗的徒弟,他说他对我多么虔诚,信心多么坚定!我告诉我的另外一个弟子说:“我们来做个游戏,你在他面前讲万行的坏话,把万行否定掉,你看你几句话、几分钟能让他也把万行否定掉。”我这个徒弟果真跑到黄岗那个弟子面前,说万行怎么怎么坏、怎么怎么假。果然,那个人再也不说什么“师父呀!我对你多么虔诚,信心多么坚定”了!实际上他根本不了解万行,怎么可能真的对万行虔诚,信心坚定呢?

他只是认为万行能白手起家,吃苦耐劳,一个人敢闭关,敢建庙,胆量大,能在荒山野岭里一待好几年!这些算得了什么?任何一个人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别说闭关七年,就是闭关七十年,没有悟道也是白闭,也没有用!人家没有闭关就悟道了,我们一样敬重他,把他当圣人看。

许多人不信佛,什么宗教都不信,可是说出来的话,绝对是开悟的人所说的话,绝对符合大道。你不得不佩服!就像我外婆,一字不识,比我几个大学生的舅舅头脑都好用。你肯定不会相信一个一字不识的母亲,会比大学生的儿子、女儿更有能耐!可事实就是如此,你不承认不行啊!你不能因为她不识字,就说她没有智慧。

你出家三十年,没有真正悟透佛法,也是白出家!你遇到一个修得好的在家居士,照样得向人家鞠躬,向人家请法,乃致向人家顶礼!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依法不依人”。过去有很多大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为什么会服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呢?因为书生的智慧比他们高,见地比他们正确,他们不得不服。一个尊重真理的人,不会以外表来衡量他人。

虽然你不敢肯定自己所讲的佛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你所讲的都是自己学佛的心得体会,自己的佛学思想。讲错了不怕,就怕你没有思想心得。你们也不要认为我讲的话就是绝对正确的。我讲的只是我的心得体会,讲出来只是让你们听一听,供你们参考,我们一起探讨。我也没有把佛祖讲的话当作绝对的真理,但是我会用心去验证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古人说:“书不必孔丘之言,合义者从;药不必扁鹊之方,愈病者良。”意思是说,并不是只有孔丘的话才算真理,任何人说得有道理,我们都应当听从。服药也不一定都要扁鹊开的方子,别的医生开的方子,只要能治好病,都是良方!

信佛的人认为,只有释迦牟尼佛讲的话才是真理,把其他教主的教义都否定掉了。基督教徒认为,只有耶稣讲的话才是真理,别的教主讲的都不究竟。

我上佛学院的时候,有时候在房间里读《圣经》,同学们就说:“和尚不读佛教的书,读基督教的书——歪门邪道!”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徒的数量远超过佛教徒。难道基督教的信徒都是没有知识、盲从的人吗?

问:基督徒死了,是不是也能到极乐世界?

师:也一样到极乐世界!不过基督徒认为天堂要比极乐世界高!

同类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善观法性:洗心禅4

    善观法性:洗心禅4

    人人都身处多个环境,家庭,工作,社会,如何游刃有余的处理这些关系,同时还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性?又有多少人在这些繁琐和鸡毛蒜皮中丢失自己?或许禅修将为我们提供解决之道,贤宗法师认为禅修可让生活回归简单,看透某些问题,获得智慧,从而把握生活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可救爱

    无可救爱

    对于史辛凉而言,她的十四岁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纪,那一年,她把自己的父亲送进监狱的高墙之内,也是在那一年,她的心里住进了一个郑维熙,还是在那一年,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秦凯南。……………她追随着梦中人的影子到了T市,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和这个天地相隔的男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她默默爱了几年的男人,从来也没有爱过她,当一切阴谋轮番上场,当谦谦君子的他狠狠的在她心口捅上一把把刀子。她如梦方醒,这一场无爱的婚姻,彻头彻尾的都是一个笑话。……………他的心理,一直住着一个妻子以外的女人,只是,他从不觉得自己的婚姻是一种煎熬。他知道她劣迹斑斑的过去,却从来只做不知,即便不爱,他也不相信自己面前这个温柔纯美的女子有着一颗堪比蛇蝎的心肠。直到,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她的罪状,弟弟因为她的缘故长睡不醒,爷爷受不了连翻刺激猝然离世,他的心,才有了动摇。………………当时间的沉淀让思念绵长,当有朝一日郑维熙终于可以恣无忌惮的揭开久已沉寂的真相,他才终于明白,谁才是自己的心里的难以取代。可是,经年再见,她的身边桃花朵朵,中指上硕大的婚戒耀人眼目,生生刺痛他原本写满期翼的双眼。而当一个粉团娃娃一般的女孩,恣无忌惮的扯了他的衣角:“叔叔,千万不要爱上我妈妈,她会让你死得很难看。”当陌生男子对着他一脸的不屑,抱起孩子:“乖女儿,有你在妈妈身边帮她挡桃花,爸爸很放心。”郑维熙觉得,他和她,至此似乎前缘已尽……完结文http://wkkk.net/a/1010557/《何以许情深》希望大家支持。片段:明明是陌生的公鸡嗓,还自称是自己的朋友,苏意浅这样想。他脑子给馿踢了么,上赶着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付账,这世上二百五真他!!的多。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脑子给馿踢的人究竟是谁了。这世上的二百五不是很多,但注定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当二百五,就比如她自己……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 春分日宇宙骑士杀人事件

    春分日宇宙骑士杀人事件

    从出生之后经历了许多奇妙的事情,去了很多特别的地方,遇见了很多怪奇人士,而现在的自己也正从事着有些不一般的工作。也不知在某天,我就突发奇想:把人生中遇见的有趣的东西,写成故事分享给大家应该不错吧?之后说做就做了——所以在每个看似非常离奇的故事的背后,实际上,或许是真的有某些事实性的东西存在着的哦。希望大家喜欢。
  • 王妃怪美的

    王妃怪美的

    千雪尔怀着一身怒火重活一世,扮着萌萌哒的乖兔子,其实就是只狡猾狐狸,与上一世的仇人斗智斗勇,生活是越过越顺利,不想遇到一匹看似佛性,内心却骚包的狼。
  • 穿越农家脱贫致富

    穿越农家脱贫致富

    沈安然,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开朗女孩,虽然有时候很羡慕别人有温暖的家有疼爱的父母,但是沈安然依然很感谢给予她生命的父母,没有怨过他们的丢弃。大学毕业实习期间,有次加班晚回家的途中,被一辆醉酒驾车的车辆撞倒了,以为已经死了的沈安然在睁开眼的时候,面前却出现了大小一不一的三个孩子,面前的孩子看她醒来很是高兴,竟然自称是她的哥哥姐姐,这是怎么回事?一看自己小手小脚小身体,才发现自己悲曲的穿越了,还是个小女娃娃,既来之则安之,谁让我遇到这么疼我的哥哥姐姐还有父母呢!就是这个家有点太穷了吧?且看我怎样让这个家摆脱贫穷走上小康吧!
  • 青荇纪年

    青荇纪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我家男神超凶萌

    我家男神超凶萌

    新文《偏执大佬总灌我迷魂汤》已发,求支持~他是权势滔天的大人物,矜贵高冷,嗜血无情,却独独将她捧在手心,宠之如命!“老公,他们说我是你养的人。”第二天,他当着全世界的面向她跪地求婚,狂撒狗粮。“老公,他们说我身家太小配不上你。”一周后,他将全部资产成功转移她的名下,震惊全球。“老公,他们还说我不会有宝宝?”一月后,时家少夫人怀了四胞胎的消息传遍全国各个角落,让那些嘲笑讥讽她的人打脸啪啪啪!
  • 清风徐来楠楠语

    清风徐来楠楠语

    多年前,江思楠听闻一场青梅竹马,那个讲故事的人从此成为她的心头念想。后来,她才知,原来那个念想早已来到她身边。三个月前,她无意间救了一个男人,三个月后,这个男人告诉醉酒的她:“我是你老公。”她笑,暗喜自己捡到宝。酒醒之后,面对穷追不舍的男人,她避之不及。恋情被毁,气急败坏的女孩怒吼:“慕先生,井浅河深,齐大非偶。”他笑:“你只能属于我。”后来,慕先生发现强攻不行,改为智取,步步为营,徐徐诱之。她最终溃不成军。浓情蜜意之时,曾经旧爱归来,她主动退场,他说:“故事的结局由我定。”世人说她定是使了阴暗手段才能继续留在他身边,他嗤笑:“我若不让,谁能设计到我,我若想要,谁能拿走,我若不给,谁又能夺走。”【小片段】江思楠目光清冷的望着面色不善的苏溪雪,“苏小姐,他是我的丈夫,作为小三,你很光荣?”苏溪雪冷笑:“你也配?”江思楠淡淡道:“配不配我不知道,至少在法律上我们很相配。”苏溪雪“……”望着她气急败坏离开的身影,江思楠唇角溢出一丝苦笑……【可入坑】
  • 红女王

    红女王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红女王》的主角为被称为都铎王朝之母的玛格丽特·博福特,她幼时拥有美好幻想且十分虔诚,但在政斗中一步步走向心理扭曲,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权力,最后用尽手段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英格兰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