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落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如投资力度不足、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等)的影响,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条件落后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与通讯方面。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民族自治地方交通运输业中铁路营业里程绝对数为20919.20公里,占全国比重为24.46%,公路里程数为877873.27公里,占全国比重为22.74%;邮电通信业的邮电业务总量为2180.94亿元,仅占全国比重的8.02%。而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等地区相比,其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的平均占有量较低。比如交通运输业方面,东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为19144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208.90公里,中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为19721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191.93公里,而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为32754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47.70公里,西部地区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铁路营业里程数是东部地区的22.83%,是中部地区的24.85%;东部地区公路里程数为970830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10593.95公里,中部地区公路里程数为1044440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10164.87公里,而西部地区公路里程数为1504532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量为2190.96公里,西部地区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数是东部地区的20.68%,是中部地区的21.55%。
同时,由于民族地区人少地多,土质较差,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并且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机械化农业耕作基本无法实现,导致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仍然是牛犁、人背、马驮的传统耕作模式。
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使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整个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二)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为3196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133元,远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575元。按照区域进行划分,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为196674.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3.8%,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为70577.6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9.3%,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为31078.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5%,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其地区生产总值为66973.5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8.3%。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286元,低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25575元,低于中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62元、东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566元,远低于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00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23倍。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213元,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75元,更低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953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倍,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816元,也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而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56元,是西部地区的1.9倍。
三、民族贫困性
贫困,作为一个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扶贫开发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以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扶贫开发也正在进入一个转型跨越的主要时期,但是,贫困仍然是民族地区的一个标志。
贫困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对贫困的划分也就出现了历史性贫困、地域性贫困、物质性贫困与文化性贫困等标准。随着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贫困的划分逐渐与民族的特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民族性贫困问题。在我国,“民族贫困”是“贫困”的一个外延概念,是在贫困类别中融入了民族的特性。首先,民族贫困包含特殊的构成要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生理素质、组织基础、政治制度和历史背景等。其次,民族贫困依托于民族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强调构成或维系民族存在的情感因素,包括民族感情、宗教信仰、文化认同等特定条件影响下的贫困,因而民族贫困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贫困。民族地区贫困现象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不仅包括由于地理环境条件优劣差异带来的地域性贫困,还包括政策、人口、教育、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带来的物质性贫困和文化性贫困。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的592个国定贫困县中,西部12省区总共有375个,占全国的63.3%。其中,有224个民族贫困县在西部地区,占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592个的37.8%,占全国重点扶持民族贫困县258个的86.8%。按照国家贫困标准,我国剩余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西部地区,民族贫困县集中分布在西部的云南、贵州、内蒙古、广西、新疆、四川、甘肃、青海及宁夏等地区。
关于民族地区贫困根源的研究,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挤压”理论认为,由于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物质资料难以满足需要,因此,贫困是“绝对必然的结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短缺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导致贫困的关键因素,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其在资本供给和资本需求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与纳克斯这一理论基本相似的还有纳尔逊(R.R.Nelson)于1956年提出的“低水平陷阱”理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Myrdal)于1957年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教育、文化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使其总是陷入低收入和贫困的累积性循环而不能自拔。在国内的学者中,郑长德(1997)认为,“边际”地理区位、恶劣的自然环境、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力资本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非正式制度的约束等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民族地区的贫困。张培刚(2001)认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都处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如山区、边缘地区、热带地区等,这些地区普遍环境恶劣,自然条件极差,许多地区又缺乏可供开采和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需要的自然资源,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朱乾宇、姚上海(2005)认为,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历史、心理等因素造成的经济结构的超稳定性、经济关系的超封闭性、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以及自然经济基础的根深蒂固,是其贫困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杨云(2007)认为,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在于智力结构的低层次性。
第三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的恶劣,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由于政策、人口、教育、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地区物质(衣、食、住、行等)方面匮乏以及文化生活资源短缺等,从而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安排与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禀赋论,是指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一般情况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应起到助推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证明:往往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落后于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显示,民族地区主要自然资源不论绝对占有量还是相对占有量,在全国的比重都很高。无论是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人均拥有量优势度还是总丰度,民族地区都排在全国前几名。然而,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并且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呈现出“富饶的贫困”现象。
制度安排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它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取决于自然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即通过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和水平的改进,以及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引导能力等有效制度安排的实施,充分开发与利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战略思考是以“区域”(分为东、中、西部)为划分依据的前提下,有效的制度安排使资源匮乏的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资源丰富的西部民族地区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有效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了“资源诅咒”现象,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制度安排与资源禀赋的组合包括:有效的制度安排+丰富的资源,有效的制度安排+匮乏的资源,无效的制度安排+丰富的资源,无效的制度安排+匮乏的资源等四种类型。其中“有效的制度安排+丰富的资源”是对地区经济发展最有利的一种情况,“无效的制度安排+匮乏的资源”则是最不利的一种情况,然而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在现实中却很少发生。面对“有效的制度安排+匮乏的资源”和“无效的制度安排+丰富的资源”这两种情况,我国东部与西部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前者明显优越于后者。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光能资源以及生物资源,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并没有得到快速的增长,这主要源于无效的制度安排。以西部民族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为例。凉山州拥有土地、光热和水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农业经济并没有在丰富资源的情况下得到快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凉山州和大多数民族地区一样,处于“无效的制度安排+丰富的资源”这种情况。有效制度安排的缺失阻碍了凉山州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产生了“资源诅咒”现象,制约了凉山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改变凉山州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变迁。
二、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各次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规模、组织形式等结构关系。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仅体现为产出量的增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