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8100000004

第4章 囚徒困境(2)

政治家们也会变成同样的困境中的囚徒。1984年,大多数人都很明白,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实在太高了。裁减必要的巨额开支在政治上并不可行,因此,大幅增税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谁愿意担当政治领导角色带头主张这么做呢?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想要在自己的竞选活动当中为这么一个政策转变制造声势,却被罗纳德·里根打得落花流水,因为里根许诺绝不加税。里根当选之后,这个议题陷入僵局,无论你怎么划分政治派别,民主党对共和党,众议院对参议院,还是政府对国会,各方都希望把提出加税的主动权推给对方。

双方都知道,联合起来共同倡议加税和削减开支,可以共同分享荣誉,分担谴责。这么做与同时坚守被动,眼看巨额赤字上升而无所作为相比,显然会对整个国家更有利,即便对他们自己的政治生涯从长期而言也会有好处。反过来,假如自己提出这样的政策,而对方坚守被动局面,并不附和,自己就会落得最糟糕的下场。从各方的角度看,最好的结果在于,对方有人提出加税和削减开支,并因此不得不付出政治代价。

我们可以将这个情况变成一个博弈。双方分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表示谁更加倾向于怎么做,显而易见,对每一方而言,保持被动是一个优势策略。而这正是真实发生的情况:这一届国会根本没有作出任何加税决定。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同时又是最大的债务国的原因。

学生与囚犯

“囚徒困境”不仅可以解释政治、经济领域的竞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这一困境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例如,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可以说就是一个“囚徒困境”。

最近10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为社会公认,目前要求“减负”的不仅是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也是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说是全社会的呼声。教育管理部门这几年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收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很少有人否认,学校不断给学生增加负担是目前教育的实际状况。同样,大家普遍认为呆板僵化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无论是专家还是家长,都在呼吁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但是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教育有问题,你的小孩都必须接受这个教育。如果没有改变整体性的教育体制,个别人、个别学校、个别地方单独改变都可能使其付出代价。每个家长都会这样想:尽管这种教育不好,但是其他小孩采取的是这种教育,衡量标准(如中考、高考)也是依据这种教育,我的小孩如不这样做,在竞争方面就会吃亏。因此,每个孩子和家长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囚徒困境。

如果我国现有的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减负”就是空谈。现在假设国家严格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减负”,少留作业,不补课、不做其他的练习题,是否能解决问题?可以肯定的是,规定即使一时有效,但效果会很快消失,最终极可能的结果是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学生还是要背大书包、拼命做课外作业和各种练习题。

可以说,减负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而“增负”的状态是稳定的均衡。原因就是,目前教育的博弈结构规定了各种行动或行为的收益或好处:获得高分的会进入好的初中、高中,进入好的初中、高中的学生可以考高分进入好的大学。而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说,学生的升学率高意味着名利双收、饭碗牢靠;如果整个规则都倾向“增负”,“负”又如何减得下来?

从理论上说,摆脱“增负”的囚徒困境的惟一办法是改变教育的博弈结构,即改变博弈规则或游戏规则,让“全面发展”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可是要在实践中达到这个效果,却又困难重重,除了教育投入不足、师资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找到一个更科学、合理,同时又能保证公平的新的“游戏规则”。

至少在现在,这还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烟草商为何不反对禁止烟草广告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一旦陷入“囚徒困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独善其身,即使双方都有合作意愿,也很难达成合作。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逃脱“困境”?稍后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这里只说一个外力干预打破困境的例子,它具有一些背谬甚至滑稽的色彩。

1971年,在“禁烟运动”的声势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在电视上做烟草广告的法律。令许多人奇怪的是,这一回财大气粗的烟草公司反应相当平静,并没有动用其庞大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阻止这个法律的通过。而且,后来的统计资料表明:尽管烟草广告因受到限制而减少,可是烟草公司的利润却提高了。

你是否知道烟草公司为什么不反对、甚至可能还欢迎这项法律?因为这个禁令使他们从“囚徒困境”中解放了出来。

烟草行业同样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各大烟草公司都必须大做广告。为此,它们每年都要花费巨额广告费用,这无疑降低了它们的利润水平。也就是说,如果烟草公司都不做广告,它们的利润要更高。可是,如果其中一家公司不做广告,它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公司抢走。这正是一个囚徒困境:你合作,对方不合作,你就吃亏了。在这种情况下,做广告就是优势策略。那么,烟草公司能否达成都不做广告的协议呢?不能,因为谁遵守协议,就很可能被对手耍弄。

现在好了,烟草公司做不到的,国家为它做了:法律起到了协议的作用,而政府承担了监督的成本,借用过去的一句话说,是“起到了阶级敌人想起而起不到的作用”,烟草公司又何乐不为呢?

你可能会说:广告不但有竞争的作用,也有开拓市场的作用,在这方面,烟草公司不是也有损失吗?当然如此。但是注意这个法律是有限的,被禁止的只是电视广告,而不包括其他媒体;而且只禁止在美国做电视广告,而不包括其他国家。(几年前,我们不是都看过气势不凡的“这里就是万宝路的世界”这个电视广告吗?)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市场,像香烟这样的商品,广告的开拓作用是有限的。现在,美国烟草公司已经把开拓的目标放在了广大的国外市场。

一定是坏事吗

“囚徒困境”确实揭示了自私对合作的破坏作用,但是正如“有一利必有一弊”这句话,“囚徒困境”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坏消息。

作为一个比喻,我们会为囚犯不能合作而遗憾;可是如果它发生在现实中,我们就巴不得他们不能合作。如果两个危险的罪犯通过合作逃脱了法律制裁,一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同样,如果商家通过合谋控制物价,我们就不能享受合理的价格,这也会大大增加人们的消费成本,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几个大企业联手或勾结起来形成对行业的垄断,谋求最大利润,那么它们结成的联盟称为“卡特尔”。卡特尔因为由自主的企业组成,所以很不稳定。以产量竞争来说,组成卡特尔,就要讨价还价,达成限制产量的协定,总产量因为协定的限制降低了,价格也就会上去,可能比结成卡特尔以前高出很多。这时候,谁要是偷偷地扩大产量,他可能占到很大的便宜。卡特尔联盟和组成联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是谁服从谁的关系。卡特尔的成员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只不过为了利益关系走到一起来了。偷偷违反协议增加产量或提供优惠会捞到很大的便宜,这就促使一些成员违反协议。所以说,卡特尔本身就提供了瓦解卡特尔的激励。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度比较成功以外,卡特尔成功的例子实在很少。

欧佩克之所以比较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它的最大的成员国沙特阿拉伯“自律”较严。石油产量最大的沙特阿拉伯自律严了,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避免其他成员违反协议,造成危害卡特尔的结果。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自律较严,我们在后面将会谈到。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卡特尔在许多情况下是非法行为。例如近年来的“家电”大战,电视、空调等价格一路下跌,残酷的价格战让家电企业吃不消,几年前,9家企业曾经一起协议制定最低价格,规定什么类型的家电至少要卖多少钱,不许把价格降到比协议规定的价格还低的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不要竞相降价,以免大家的利润都下降。这就是卡特尔行为。很快,国家计委就发出文件,指出该决议非法。这主要是不许企业联手抬高商品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发达国家对垄断现象和卡特尔现象的限制往往更加严厉。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辩论和漫长的立法程序,美国把原来垄断电话通讯市场的AT&T公司强行分割为几个公司。分割以后,由于公司之间的竞争,电话服务的价格很快就下降了一半,再加上竞争激励出来的技术进步,现在用电话卡从美国往中国打电话一分钟只要几美分。

从原则上说,政府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企业竞争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好处。比如我国电话服务市场长期是垄断的,所以直到前几年,在我国许多地方,装一部电话不仅要花三四千元,而且还要排队等待不少时间才能装上。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果你要装电话,只需通知电话公司,马上就会给你装好,完全不用缴纳什么安装费。由于竞争,如果你把选择的电话服务从原来的公司撤出来转到另一家公司,新的公司还会给你奖励,比如说奖励你30分钟的国内长途电话费,再加一件T恤什么的。现在,我国电话服务市场开放竞争,消费者固然马上得到实惠,服务水平也在明显上升。再如过去我国移动电话市场原来基本上是一家垄断,当时购置、使用一部移动电话的费用高达一两万元,是典型的“奢侈品”。后来打破了这一垄断,允许几家企业共同经营,移动电话的费用很快就降到千元左右,几乎成了人手一部的“必需品”。

初看起来,鼓励竞争似乎对企业不利,使企业不容易赚钱。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企业改善管理,开发技术,努力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较好的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竞争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本身就是竞争的结果。若不首先让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好好竞争,他们在国际市场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

同类推荐
  •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

    辛苦赚的钱为什么却成了泡沫?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怎么就影响了你的工作?通货膨胀又是怎么让你有钱却买不起东西的?以物美价廉畅销世界的中国货为什么国人却感受不到?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富东西也越来越贵?本书从这些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出发,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世界经济情况,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发现世界经济形势与自己的关系,从而站在世界的高度挖掘致富的商机。世界经济与你有关!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互见……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安利直销方法

    安利直销方法

    很难设想,1992年,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办事处面积仅40平方米,只有4名员工。到1995年4月10日。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上市的产品只有5种,包括乐新多用途浓缩清洁剂、碟新浓缩洗洁精、透丽浓缩玻璃清洁剂、丝白洗衣液和速洁浓缩去渍剂。十年后,即2004年,安利(中国)销售额达170亿元人民币,缴纳税款37 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广州的安利(中国)投资总额达2.2亿美元,并在北京及上海设有区域办公室。办公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拥有4700多名员工。安利在广州建有美国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面积达14.1万平方米,生产、销售四大类共160款产品。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最成功的直销公司,安利在公众心目中几乎已经和直销画上了等号。
热门推荐
  •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月的情帆

    岁月的情帆

    “在一层鹅黄霞影余辉里,一对对归巢的鸟侣飞鸿携翅低吟,又轻悄柔缓地停栖在深灰色的晓夜丛林中。”作者记录下的故事大多是平淡的,夹带着他自己的情感独自品味生活,如他所说“回味人生聚散无常,也恰是这一点,使我们更应该格外珍惜这份心灵默契通达的和悦。”
  • 名门旧爱

    名门旧爱

    谢谢亲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名门旧爱》已出版上市,出版名为《一生向晚》——————————————————————————————————————————————新文:http://m.wkkk.net/a/1236941/http://m.wkkk.net/a/1429110/乔晚曾经爱过一个人,爱到惊天动地,万劫不复。那年,乔晚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嫁给了榕城名门祝靖寒。她愿意嫁,他却不愿意娶。两大豪门明里暗里的交易,他和她的婚姻不过是廉价的附属品。婚后三年,她未育一子,她的头上被扣实了不孕的头衔。殊不知,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愿意碰她。后来乔晚才知道,祝靖寒的心里,藏着一个别的女人。有些事情他沉默,不是默认,只是懒得理会。*六年前的一场大火,那时候的乔晚才十八岁。为了救他,她的腹部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疤痕。夜色,他眼神微冷,冰凉的手指抚上她腹部的疤痕,他说:“乔晚,你这疤是哪来的?”“火灾后遗症。”她淡然的眸,望向男人那一汪深潭的墨眸。只见男人淡淡的笑了,薄凉的眸子寒气慑人。“下一句你是不是要说六年前救我的那个女人是你?”“如果我说,就是我呢?”“乔晚,你真不要脸。”*一纸离婚协议,他要和别的女人订婚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她窝在飞往异国的飞机上,笑的释然。那天,乔晚在微博的最后一条留言中写道。‘我一天一天的等,一年一年的等,等到的却是万念俱灰,祝靖寒,我以为我爱你,这就够了。’这条微博的权限,却是仅自己可见……*经年流转,一切真相大白。祝靖寒一直以为,那个女人嫁给他的原因不过是因为祝家的权势。犹记得许久之前,他曾一遍一遍的问过乔晚同一个问题。她为什么嫁给他?而乔晚总是一脸的笑意,笑的温婉,给了他两个答案。完结文《婚久负人心》链接:http://m.wkkk.net/a/975366/读者群:156905815
  • 程太,别动武

    程太,别动武

    程润哲娶了擅长拳击的陆泱泱,他被第N次家暴后终于提出休妻,陆泱泱这时接到远在澳洲的拳馆的开业邀请函,她说离婚事宜等她回来再说。在澳洲她认识了时尚买手杜孟之,他对她对时尚感的敏锐感很感兴趣,希望陆泱泱能够考虑进军时尚圈。陆泱泱第一次知道自己除了拳击之外还可以有别的能做的事。两人从澳洲去到巴黎参加时装周,陆泱泱意外地充当了一回知名设计师的助理,也因此得知了杜孟之的另外一个身份,时尚教母的独子,财阀二代。杜孟之的身份让陆泱泱想到了程润哲,想到当初和程润哲在一起的缘由,她不想再和杜孟之相处下去,回到了国内,想要和程润哲签下他早就想签下的离婚协议书。可是程润哲突然改变了主意,原来陆泱泱和杜孟之在巴黎的合照被拍了下来,程润哲在网上看到了,他说他不想当一个别人眼中的失败者。陆泱泱不知道程润哲这是吃醋的表现,厌倦了什么事都是他单方面决定的生活。这次她主动提出离婚。杜孟之回国再次见到陆泱泱是在程润哲举办的酒会上。两人相见有些尴尬。陆泱泱在酒会上当众给程润哲下不了台,一时间震惊商界时尚圈。到底他们的婚姻还能否维持,当初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结婚的。现在杜孟之的出现又会这对风雨飘摇的佳人制造怎样的麻烦?
  • COUSIN PHILLIS

    COUSIN PHILL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一觉醒来,落后的年代,破烂的屋。没娘死爹,外加极品亲戚一堆。本就穷的掉渣,叔叔婶婶还来打秋风,就剩三亩地,叔叔还要占两亩半,管你鼠鼠还是省省,我有空间我怕啥!你动我一分,还你十针!你敢动一手,让你断脚又断手!啥?说我泼辣,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欺他满门!小萝卜头!我们走!PS:新坑同类型新书《农门娇妻:恶女当道》已过二十万,喜欢种田文的亲们可以先收藏养肥开宰了!
  • 昀瑾雅堂

    昀瑾雅堂

    昀瑾雅堂,给先生说一个愿望,便可满足你。天涯咫尺,相聚且别离。
  •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资本,是无所畏惧,是可以从头再来,是死了还能活。不必去羡慕别人什么都有,他们有的,你以后都会有,而现在你拥有的,他们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还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这是我们放肆闯祸,付出代价最少的年纪,这是我们最敢想敢干,不怕头破血流的年纪。失败了怕什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来过。年轻人,别堕落,你没资格!
  • 颜倾盛世:极品娘子要翻天

    颜倾盛世:极品娘子要翻天

    她是21世纪的冷血杀手,身上带着神奇的阴阳法术。一朝穿越,看美男,携萌宠,带神器,纤纤细手杀于全天下!嗯?那个传说中的病秧三王爷是她的未婚夫?似乎不是病秧子嘛!武功高强绝色容颜,独宠她一人!“阡陌尘,如果我被人欺负了怎么办?”“谁欺负我娘子,我欺负他全家。”“你,怎么欺负他全家?”“杀无赦!”神秘遗情咒,索命忘情丹,解药偏偏是同一种。一边是她最爱的男人,一边是她最喜欢的灵宠。她,该如何选择?棋局,才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冒牌冥妻

    冒牌冥妻

    我从小就订了冥婚,成人后拜堂那晚,竟然来了两个冥妻……日他先人的,这两个竟然都是冒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