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2600000003

第3章 宇宙之王的童年(2)

霍金研究天文学,完全与他的天赋和兴趣有关。更有趣的是:霍金的出生日也是伽利略的忌日。霍金和伽利略,这两个跨越几个世纪的天文学家,就是以这样有趣的巧合,碰撞在了一起的。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到处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英国、在美国、在欧洲、在中国,到处都是飞机的轰炸,随处都能听到枪声。9月6日,德国的战机在英国的首都伦敦扔下了很多炸弹,房屋被炸毁无数,居民被炸死炸伤,德国空军这样做,不但没有让英国人放弃抵抗,反而让他们明白:只有战斗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

这时,霍金的母亲伊莎贝尔却怀孕了。战争是残酷的,面对腹中的生命,伊莎贝尔做出一个决定:离开伦敦到牛津去。这个时候,离霍金出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要去牛津呢?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避免哥廷根和海德堡被英国飞机炸掉,与英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约定德国不派飞机轰炸英国的牛津和剑桥。

伊莎贝尔只身来到牛津。一个怀孕的妇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的内心是不安的,好容易找到一家旅馆,想在旅馆里住几天,等快要生孩子的时候再去医院。可是令伊莎贝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旅馆老板看到她隆起的腹部时,却拒绝了,并冷淡地说:“你要生孩子了,不适合住在旅馆里。”

在牛津,伊莎贝尔没有亲戚朋友可以投靠,她只好来到医院,医院接收了她。在住院的日子里,伊莎贝尔买了一本星象图,当霍金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时候,他的姑妈对伊莎贝尔说:“你真是未卜先知,在他没出生的时候就买了天文学方面的书。”

有人把这样的教育称为胎教,这些年笔者发现,胎教在中国非常流行,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很注重胎教的事情。霍金日后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到底与胎教是否存在关系,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个人认为,伊莎贝尔看星象图,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霍金研究天文学,那也是他长大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与胎教没有太大的关系。

霍金成名后,当记者问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曾经这样调侃道:“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然而,我估计了一下,大约有20万个婴儿在同一天诞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后来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

书桌上的那本《我的简史》,让我百看不厌。翻开,霍金婴儿时期的照片呈现在我的眼前,一张是父亲抱着霍金,可爱的小霍金瞪着小眼睛看着父亲;一张是母亲抱着霍金,他在母亲怀里甜甜地睡着。这两张照片,是霍金的珍藏品,也是所有热爱他的读者们最喜欢的照片。

霍金不是独生子女,他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大妹妹玛丽比霍金小一岁半,霍金并不喜欢这个妹妹,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关系不是太融洽,这恐怕也是因为年龄相差太小的缘故,谁也不会谦让谁,谁也不会照顾谁;成年后,霍金和大妹妹的关系反而变得融洽了。玛丽女承父业,成为一名医生,这让霍金的父亲非常开心。

霍金快五岁的时候,他的小妹妹菲力帕出生了,那个时候的霍金渐渐懂事,也有了一种当哥哥的意识,他很喜欢这个小妹妹,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在霍金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母收养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霍金的弟弟爱德华,霍金说他“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小孩”。遗憾的是,霍金的弟弟在2004年去世了。

霍金出生十四天后,伊莎贝尔抱着儿子离开,返回了海格特,他们住在一幢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里。这幢房子很大很便宜,因为这地方离伦敦很近,经常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当地人都害怕房子被炸掉,房价就很低。对于没有多少收入的伊莎贝尔来说,能买到便宜的房子是最大的幸福。

在霍金两岁的时候,伊莎贝尔抱着他外出,家里只有霍金的父亲。就在这时候,德国军队发射了火箭,霍金家附近的一幢民居被炸毁了,幸运的是,霍金家的房子没被炸毁,霍金的父亲也没有受伤,路边却炸出了一个大坑,以后很长时间,这个大坑就成为霍金玩耍的地方。

很多年后,霍金在《我的简史》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童年那段记忆的:“我们住在一幢高大的、狭窄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里,这是我父母在二战时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购置的,当时人人都以为伦敦将被炸平。事实上,一枚V-2火箭就落在离我们家只有几间房子远的地方。当时我和母亲、妹妹都出门了,只有父亲在家。幸运的是,他没有受伤,而房子也没有受到重创。但是在后来许多年路上留下了一个大弹坑,我经常和朋友霍华德在那儿玩。”

战争没有给霍金的童年带来伤害,却让他找到了乐趣;与他相比,世界上另外一些孩子却没有他那样幸运了。在霍金出生两天后,也就是1942年的1月10日,有一个代号为“T4”的小组杀害了一些特殊的儿童,这些儿童都是身体有重大疾病的,共计10万。紧接着,德国人又制订了一系列计划,屠杀犹太人。

伴随着硝烟炮火,也伴随着父爱和母爱,不知不觉间,霍金已经两岁半了,这时候,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认为:为了避免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孤僻这样的毛病,就应该让他从小学会适应社会,与同龄的孩子多交往。像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两岁半的霍金被父母送进了海格特的拜伦宫学校的托儿所。霍金与很多不爱去托儿所的孩子一样,他站在托儿所里大哭起来,身边的孩子们都在快乐地玩着玩具,他却不管不顾,只是大哭,在他的自传里,他用了“号啕”两个字,来形容他当时难过的心情。

很多幼儿教师都在研究幼儿在托儿所里哭泣的原因。虽然导致幼儿哭泣的原因很多,但是,霍金在自传里写的原因却是很有道理的,他写道:“我只有两岁半,这是我第一回被放到我不认识的人中间,我很害怕。我认为我的父母对我的反应颇为惊讶,因为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而且他们依从儿童发育教科书,书上讲孩子在两岁时就应该开始社交。”

很快,两岁半的霍金还是被父母带走了,他的“号啕”确实让父母感到不安,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霍金没有再回到拜伦宫的托儿所。

霍金有个好朋友名叫霍华德,他是霍金的邻居,但是,霍华德的父母不是知识分子,后来,霍华德在郡立学校上学,霍金在拜伦宫上学,因为拜伦宫学校只招收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霍华德喜欢的体育项目是足球和拳击,而这些运动项目都不是霍金的父母喜欢的。

在霍金撰写的《我的简史》一书中,有张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上的霍金只有三岁的样子,面前有一个铁轨,铁轨上有一列玩具火车,我无法辨认出究竟是上发条的火车还是电动火车,但是,我能从这张黑白照片上,看出童年的霍金对玩具火车的喜爱——虽然拍照的时候,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前方,可眼睛的余光还是落在眼前的玩具火车上,我想,那一定是他的心爱之物。

霍金快三岁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他一列小火车作为圣诞礼物。不过,那是一辆发条火车,而且不是新的,火车有点毛病,霍金的父亲用烙铁把它修理好,送给了霍金。

霍金人到老年后,在他撰写回忆文章的时候,他总是喜欢提到他和火车的故事,他是这样写的:“另一个早期回忆是我得到的第一组火车玩具。二战时英国不制造玩具,至少不为国内市场制造。但是我对火车模型有强烈的兴趣。父亲试图给我造一列木质火车,但它没有使我满足,由于我需要某种自己能运动的东西。于是他搞到了一列二手的发条火车,用烙铁修理好,在我快3岁时送给我当圣诞礼物。”

每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都想要得到很多的玩具,尤其是那些会发出声音,而且还能运动的玩具,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后来,二战结束的那一年,霍金的父亲去美国出差。当父亲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行囊里塞满了礼物。

送给霍金母亲的礼物是尼龙,这种东西现在看起来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在当时的英国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的。霍金的大妹妹玛丽得到一个可爱的布娃娃,把布娃娃放在地板上,它的眼睛就合上了,玛丽玩得很开心。霍金也得到了一份礼物,是一列美国生产的玩具火车,有排障器和八字轨道,这让他爱不释手。霍金在老年时候写的回忆录描述了当时见到玩具火车时的心情:“我还记得在我打开盒子时的激动。”

很快,霍金对这种上发条的火车玩腻了,他最大的心愿是拥有一列电动火车,不需要用手给火车上发条,它就能自动运转。海格特附近有个火车模型俱乐部,霍金有时间就跑到那里去,看别人是怎么设计火车的,一去就会在屋内待上好几个小时,霍金做梦都想得到一列电动火车。

霍金在邮局的银行里存了一点钱,想买一列电动火车。很快机会来了,有一天,父母都外出了,霍金跑到邮局,把钱取出来,然后去商店买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电动火车。玩了没几天,霍金发现,这列电动火车跑起来也不是很快。霍金在回忆录里说:“令人非常沮丧的是,它也运行得不很好。”

霍金抱着电动火车回到商店,要求重新换一列运行好的,遭到了拒绝。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卖东西是一种特殊的权利,买的东西如果有质量问题,那也不能拿去退换了。霍金没办法,只能找到维修玩具的地方,维修工告诉他,马达坏了,需要维修,他只好又掏钱修好了马达,可修好后的电动火车运行还是不好,这让霍金彻底失望了。

从此以后,霍金开始研究飞机、轮船等各种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原本在手工制作方面很笨的霍金,却和学友一起制作了很多的飞机和轮船模型,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能制作出一列他能控制得了的而且运行非常好的火车模型。

在童年的时候,霍金发明了很多复杂的游戏,而且还是系列的:有制造业游戏,还有战争游戏。在霍金的传记里,当他谈到游戏开发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是这样写的:“我想正是同一种动因驱使我和另一位学友罗杰·芬妮豪一道发明了一系列复杂的游戏。有一种制造业游戏,附有生产不同颜色产品的工厂,运输这些产品的公路和铁轨以及股票市场。有一种战争游戏,在包括4000个方块的板上玩,有的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都是有家谱可查的整个王朝。我以为这些游戏,还有火车、船舶和飞机都是来自要了解系统如何运行和如何控制它们的强烈愿望。”

霍金的同学约翰在回忆霍金这个小小发明家的时候,曾说:“霍金对发明复杂游戏非常在行。”而他的另外一位名叫麦克的同学这样说:“他喜欢设计规则。他最大的成就是设计一种费时的游戏,大家围着桌子投骰子,要花整个晚上才能得到结果。这是一种迷宫。他喜欢创造一个世界,然后又创造统治这个世界的定律。他喜欢我们服从那些他制定的定律,并对此洋洋得意。”

霍金的母亲看到热爱发明和制造的儿子,感到很吃惊,当她回忆霍金的童年的时候,她说:“据我观察,这种游戏几乎取代了他日常的生活,要花好多时间。当时我认为这是种极可怕的游戏。很难想象有人能像他那样着迷。但是,我觉得这种游戏之所以能吸引他,就在于它被设计得十分复杂。斯蒂芬的思想是复杂的。”

我终于明白了霍金是如何喜欢研究宇宙的,正因为他痴迷于研究所有可以运行的物体,最终他选择了探索宇宙,因为宇宙也是在运行的物体,正像他在回忆录中说的那样:“如果你理解宇宙如何运行,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控制了它。”

虽然,霍金在童年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是个小小发明家,可是,在邻居们的眼里,霍金和他的两个妹妹都很奇怪,尤其是他和小妹,两人的头看上去都很大,与身体的比例有些不协调,脸颊都是粉红色的,这让喜欢看红脸蛋的人们,有些不适应,有邻居就曾对记者这样说:“他们的一切和常人看起来都不一样。”

霍金的母亲伊莎贝尔有一辆看起来很旧的儿童车,她就用这辆很旧的儿童车推着兄妹三人进进出出。不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太低,买不起新的童车,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收入也不错。所以,在一个收入不错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家庭主妇推着一辆破旧的儿童车,确实让人不可思议,这也是邻居们感觉他们古怪的原因之一。

童年的霍金有着很多奇思妙想,在圣诞节的那天,妈妈带他去看童话剧《阿拉丁》,当他看到童话剧的结尾,阿拉丁的宫殿慢慢地升上天空时,霍金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在回来的路上,他对妈妈说,他要去寻找那座升上天空的宫殿。他的逻辑是:天空虽然浩瀚,可宫殿是不能停留在太空中的,总有一天,宫殿会落回到大地上,他要去看看,宫殿是怎样落到大地上的。霍金的举动最终被母亲劝住了,那天晚上,睡梦中的霍金估计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每个孩子童年的时候,都会有些特别的举动,在理解孩子的家长眼里,孩子会被夸赞为富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家长还会从积极的方面去培养孩子;在不理解孩子的家长眼里,孩子可能会被说成是怪异,这样的家长,就会把孩子带入到一个怪圈里,时间长了,孩子也会以为自己是怪人,长大后逐渐就成为一个性格古怪的人。

霍金的母亲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她曾回忆说:“霍金总是能感受到奇妙的事物,我看得出来,星星很吸引他,而且他的想象力驰骋到星空之外。”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本书分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部分。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生活,都可谓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笔下的故事中,却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隐若现的寂寞身影。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的众多作品,追溯了张爱玲似若传奇的一生,并挖掘出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年少恐怖的遭遇、结实炎樱、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大洋彼岸与赖雅相识相恋、老年孤老他乡……比期现有的对张爱玲的各种记述,本书更为完整、详细、清晰,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张爱玲。作者用凄美的文字还原了那个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时光,刻成一段新的传奇。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孟洛

    重生之孟洛

    重生在古代,竟然是众所周知的傻郡主!年满三岁,不通人事,不懂人言,满脸痴呆…… 老爹虽是皇帝的儿子,无奈身子病弱,不过胜在对她疼爱有加。便宜娘不得爹心,待她也是不错;再加上有长公主的姑姑疼,三个亲亲表兄一个表姐对她甚好,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病弱弱的老爹死了,便宜娘竟然有奸夫,奸夫还是杀害老爹的凶手,还想着斩草除根,要她的命…… 怒起……杀了她的老爹,还要她的命,她偏不死,不仅不死,她还要帮老爹一点一点讨回那些原本属于老爹的东西……谁敢拦她复仇之路,她遇神杀神,遇佛弑佛!
  •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

    为什么有人会持刀闯进幼儿园砍杀儿童?为什么有人会为盗取一枚戒指切下别人的手指?为什么纳粹科学家会在俘虏身上做活体实验?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对“恶”进行的系统思考,他借助科学家擅长的调查、实验和分析,以“共情腐蚀”取代了“恶”:某个人作恶时,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蚀,共情水平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共情水平不会导致极端恶行发生,虽然人们常常会不顾他人的内心感受。这一替换看似简单,却能帮助我们摆脱价值偏见,给出预防恶行发生的思路。本书也许会改变你思考“恶”的方式,甚至会改变你对待“恶”的态度。
  • 东周列国志上

    东周列国志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他怀里撒个娇

    在他怀里撒个娇

    寒月新文:《天才医女:懒妃狠绝色》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大家!【本文略虐,入坑慎重】为救哥哥她被迫与他结婚,新婚夜,他说:“我不是柳下惠,做不到不碰你。”从此她成为他的私养娇妻,他冷酷、霸道、势力滔天,逼走哥哥,迫她怀孕,却在她怀孕三个月时,带着其他女人回来,而那个女人已有孕五个月。她悲愤交加撂下一句:“渣男,姐不侍侯了。”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邪邪一笑:“女人,在我没玩腻之前,你想往哪里跑。”
  • 南少的清纯小甜妻

    南少的清纯小甜妻

    有种男人,爱上一个人,就是唯一。有种女人,注定了就是一辈子。那一年,当他将躲藏追杀的她抱入怀中呵护,感受到她最纯真的温暖那一刻。他就知道,这辈子唯爱她一人。那一年,当夏宝儿被他用各种毫无根据的理由强行带回去,也曾拼命的要逃跑。以至于后来,她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
  • 我在等风也在等一个不归人

    我在等风也在等一个不归人

    她,一代影后,被无良系统坑上了穿越之路,遇上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的他,光阴如绣,只想与你相依。墨染:她于我是惊鸿一睹,我之于她却似浮云掠过,轮回转世,倾我所有,不过想护你无忧。时隔多年,仍记得初见你时,你的浅浅一笑。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

    一个女人,要复仇,除了身子还能用什么做武器?她遇上他时,她是被灭族的叛族之女;他遇上她时,他是占岛为王的海盗头子;他怜惜她,疼爱她,在她眼里他却是占了她的身子与自由的恶魔。她要活下去的理由有二:杀掉株灭她九族的昏君,杀掉玷污她的海盗。而多年之后,昏君已经被俘异国,而海盗也雄踞一方,这一份飘荡的情会栖息在谁的心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心与文字的剑锋狭路相逢,黑暗的夜的光芒泄露,寻觅知音的言语,慰藉夜雨心中的荒凉。直抵心灵的句子,沉寂深邃的情感,令人产生共鸣的散文篇章。
  •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总裁大人好难缠

    总裁大人好难缠

    一场偶遇,她惹上了他,冤家路窄,她惹毛了他,“女人,你死定了!”迷情一夜,不爱女人的他,独独对她的美好上了瘾,筹谋算计,步步为营,欲将她征服却不想自己先迷失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