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声除旧岁,随之相伴的还有几乎每家每户都播放着卓依婷贺新年的欢快歌声。那个年代,她风靡亚洲,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是她忠实的粉丝。她唱过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无论何人,都能哼上一段。她是所有人的偶像,也陪伴着一代人成长,也见证了一段时代的变迁。无论今夕何年,无论生或死,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时代可以抹去她的青春韶华,却遮不住才华横溢,而这些折射在记忆里的便是那些经典老歌。
在乡下的春节是热闹的,到处都是喜庆洋洋,一片欢腾。从正月初一开始,直至元宵佳节,庆祝春节的脚步从不停歇,而且庆祝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大人有大人的庆祝方式,孩童也有孩童的寻乐之法。但最热闹,也是最普遍的莫过于龙灯与花鼓。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髓,同样也是华夏亘久不歇的民风习俗。只是在历史的步碾下,各地残存不全,各方各地大致相同,却也融入了当地的特色。
例如龙灯之于我们镇上,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传承庆祝春节外,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它不再仅限于庆祝,还寓意着希望。
那年代,农村相对来说非常落后,没有宽阔的柏油路,也没有幢幢高楼大厦,更没有片片发达的工业区。除了些许下海经商致富的人家住着小洋房,大多数人家还是身住红砖青瓦,手掌星光煤油,脚踩碧石黄丕。甚至还有的人家只能凉席覆身,或是糟糠裹腹。元宵过后,多的是留守老弱幼小,年轻人都下海打工,留着他们守着那寸土。
相比他们,我们是幸运的,不只是我,落风更是幸运的,不是多富有,至少不必像鱼俐那样好吃的都没得。我曾听人说,那时候没好吃的人家的小孩,一顿能吃掉一只老母鸡,我是不信的。因为我家里人都不怎么吃,我吃过一次之后,更是沾都不沾,小孩子怎么可能吃得完那么多。可是一次偶然,我无意中亲眼目睹了鱼俐吃了一只不小的母鸡后,便深信不疑了。
其实那次给我的感觉除了震惊,便是可怜,再便是无法理解,小孩子无法理解别人的贫穷。长大后我才明白,其实不止是鱼俐家这样,而是周遭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他们家闲置人口太多,劳动力不足,所以过得甚是拮据。我家是因为爸爸早年在广东务工,所以小有积蓄。落风爸爸早年下海经商,而且从此发迹,所以不同旁人。朱李爸妈常年在外,家中独女,只余年迈奶奶,所以家境还算过得去。苏晓爸爸妈妈都是老师,所以从不用担心吃穿用度。
我们这个圈子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很幸福,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无忧无虑的。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农村贫穷的事实。我们这些所谓幸福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还是相差甚远。我们的那些兴趣爱好,也不像城里孩子那样是特意去培养,我们都是方便,才学会的。我爷爷是以前的老学究,写字从不用钢笔或圆珠笔,直至他过世,留下的书札都是毛笔字。从小耳濡目染,还有他的强硬逼迫,倒是让我不知不觉练得一手好字。苏晓他们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掌握一技之长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么幸运的,大多数人还是如鱼俐这般吃没好吃,穿没好穿,用没好用。所以那时候的春节舞龙灯,便开始有了孕育新年新气象的意义。
农村春节舞龙灯分为两种,白天的“嵌龙灯”和晚上的“龙灯”。“嵌龙灯”一般都是白天出来,它是由一颗龙珠,和龙身组成。龙身由骨架拼接而成,外层裹一层人工龙鳞外衣,从龙头到龙尾一般插有十来个手把,依次排列,间隔相同,鱼贯镶嵌,所以称之“嵌龙灯”。正月初一上午开始,每个分队都会组成自己的“嵌龙灯”,开始“戏灯”。队里的青壮年都跟着擎灯,还有几个人敲锣打鼓开道,更有甚者会将地方菩萨雕像八抬大轿,抬至龙灯所到之处。一般“戏灯”都需要有一名目,大多数是以修桥修路为名,因而,龙灯所到之处都是有规律的。年前就已商量好由哪些人敲锣打鼓开道,由哪些人抬轿,由哪些人擎灯,由哪些人候补……这中间有一种人是特殊的,下贺帖的人,俗称“下收子”。他们带着写好的祝福语贺帖,挨家挨户地送,主人得给一定的金钱来作为修桥铺路的经费。当然这与那些“挂流年”的骗子是不一样的,他们会用账簿记下,姓甚名谁,出了多少钱,待桥路开通之时,将会刻于功勋碑上,千古流芳。所以主人家一般都很乐意,但也有少数是不远出钱的,可能是真的没有,也可能只是单纯地不想出而已。“下收子”的人下完一路后,龙灯会随后就到,龙灯会翻身,追龙珠,打滚,空跃……龙灯走后,主人家便会打爆竹、拿纸钱来烧,算是恭送。“下收子”人所募得款项,除去出工人员饭补、工资,余下便是用于修桥铺路。
“龙灯”又是另外一种,属于晚上舞的。它的龙头、龙身、龙尾都是一节节断开的。每个人擎着一小节,每节都是用蔑鞭编织而成,再糊以红纸张,制作工序类似古代花灯。因着中间空心的,便放置一盏煤油灯在里面,只留一道口子加油。这种很麻烦,容易被烧毁,毕竟是纸糊的。还有就是天气不好的话,灯容易被吹灭。后来慢慢地也升级了制作龙灯的技术,采用电灯代替煤油灯,节能又方便,很受欢迎。龙灯纯粹是为了庆祝,别无他意,当然也就没有“嵌龙灯”那么热闹。
花鼓灯又是另外一种,它是由各种形状的灯组成的,一个人一盏。相比之下,它耗费更大,制作也相对更麻烦,所以现在很少见了。但是若是有花鼓灯的话,那场面可是热闹之极。在我的印象里,会做花鼓灯的人,也就那几个老婆婆了,这门手艺也快失传了。毕竟这可是个技术活,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去学了。但是为了不让这种文化失传,省里给列为文化遗产,如此一来,便更受重视了。同时还开设了花鼓灯学习班,每年还举办比赛。因为花鼓灯很漂亮,而且参与的人老少长幼都可以,所以很受欢迎。
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庆祝方式,例如小孩子舞狮,女孩子组队唱花歌……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亟待我们一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