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第一次失败之后,克罗克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等职业。但是,虽然他一直不停地奔波,不停地劳累,却一无所成,陷入人生困境之中。尽管如此,克罗克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情。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克罗克决定回到老家。回到老家之后,克罗克卖掉了家里的一份小产业后开始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两兄弟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十分红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他确认这个行业十分有发展前途。当时克罗克已经52岁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正是准备退休的年龄,可这位门外汉却决心从头做起,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
在辛苦地从做汉堡包学起之后,克罗克又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买下了麦氏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快餐公司,在国内外拥有7万多家连锁分店,年销售额高达近200亿美元。克罗克也被誉为“汉堡包王”。
提起麦当劳很多人就会想到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其实,在麦当劳背后还有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创始者——克罗克。试想如果克罗克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那今天也就没有美味可口的麦当劳了。如果克罗克在52岁高龄的时候,没有保持一颗热情向上的心,那我们就将失去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了。
著名诗人S·乌尔曼曾经说过:“年年岁岁只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热情,你的心灵就将布满皱纹了。”处于困境中的我们,有了热情,就能将暂时的挫折和困难看作机会,就能把陌生人视做朋友,就能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蛛丝马迹。一个人有了热情,就会变得心胸宽广,抛弃怨恨,甚至忘记病痛,当然还将消除心灵上的一切皱纹。
著名大提琴家P.卡萨尔斯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要每天坚持练琴四五小时,当乐声不断地从他的指间流出时,他那俯曲的双肩又变得挺直了,他那疲乏的双眼又充满了欢乐。美国堪萨斯州威尔斯维尔的E.莱顿直至68岁才开始学习绘画,她对绘画表现出极大热情,并在这方面获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也结束了折磨她至少有30年的苦难历程。
一个人快乐与否,不仅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还取决于他是否拥有热情积极的心态。当一颗热情的心在我们胸膛中跳动时,我们才会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无所畏惧,才能更积极地向着成功迈进,最终走向我们想要收获的成就。
勇往直前,你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世界给了我们怎样的际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勇往直前的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敢于前进,不轻易放弃。欣羡别人辉煌的同时,我们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矢志不移,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总有实现的一天。
从我们降生开始,便要或多或少地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也正是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才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生活中,困难无处不在,总要我们去面对,任何回避都无济于事。这其中,有的人被困难击倒,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越挫越勇,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理想和目标都没有捷径,都需经历困难才能抵达。而且,这样的困难会接二连三地遇到,只有坦然面对,将它们当成攀登的台阶,才能最终登上巅峰。也正是因为成功来之不易,所以很多经历过困难的人,在回过头来看经历的时候,无不感谢曾经的磨砺,正是这样的磨砺,才能打造出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样一种拼搏的精神才是人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日常稳定的生活和简单的习俗,没有胆量和勇气追求梦想。在人生的旅途中,与其让我们安于平静,还不如让我们面对困难。正是因为我们害怕被困难击倒,才注定了大部分人只能在成功的门外徘徊、逡巡不前。正是这种回避和等待,让我们错失了太多的机遇,最终与梦想失之交臂。
《孟子》里有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如同一个人,总是回避艰险的小径,只是一味走在平坦的大路上,那么他永远没机会看到险峻的风光。人生也是一样,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才能迎来最终的成功和辉煌。尤其是在逆境当中,本着不放弃的精神,更能创造出让人肃然起敬的奇迹。
有一个年轻人,从他开始上学时起就一直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并且初二那年,他还在全国奥数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还没到17岁,就被保送到某重点大学深造。然而,命运总是在跟他开玩笑,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发生了意外:在一次过马路时,他被一辆飞驰的车辆无情地轧断了双腿和左手。车祸让他无法接受,甚至生不如死。痊愈之后,他看着自己残缺不全的躯体,感觉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一生就这样被突然改变了,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他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了排解他的情绪,重新树立信心,他的家人特意将他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静养,每天的生活很单调,不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吃饭,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打发大把的时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也更加灰心丧气和慵懒起来,一晃半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无所事事的他,鬼使神差地自己摇动轮椅走出了那个小院落。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他与那两棵树不期而遇。那是两棵奇怪的树,与别处的树不同,它们尽管扭曲着肢体,却顽强地向上挺立着。他有些奇怪,仔细看了看才发现两棵树之间有一根七八米长的铁丝,铁丝的两端深深嵌进树干里。见他比较关注,住在一旁的邻居告诉他,七八年前为了方便晾晒衣服,有人在两棵小榆树之间拉了一根铁丝。时间一长,树干越长越粗,但是树干被铁丝缠绕的部分无法冲出束缚,叶子枯黄,失去了生机,很多人都认为它们要死了。没想到第二年春雨过后,这两棵树又吐出了新芽,而且不仅如此,伴随一年年树干变粗,最终呈现出两头粗、中间细的奇怪形状。
他被感动了,面对无法抗拒的暴力和噩运,两棵小小的树仍然能够努力冲破阻碍,作为一个坚强的人,又有什么能够轻易放弃的呢?这时久违的信心和勇气开始重新升腾,尽管仅存右手,他仍然用尽全身的力气撑起整个身体,给那两棵苦难而坚强的小树深深地鞠了个躬!很快,他回到城里,拾起了当年的课本和学业,凭着不懈的努力和毅力自学完大学全部课程,毕业后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家资产上千万的私企老总,并被选为“市十大杰出青年”。
其实,世界给了我们怎样的际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一颗勇往直前的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敢于前进,不轻易放弃。欣羡别人辉煌的同时,我们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矢志不移,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总有实现的一天。
黄怒波是诗人,也是一位新儒商。黄怒波在家中最小,父亲离开后,黄母便天天拉着板车去城墙挖土,一车沉重的土只能卖几毛钱,但是没办法,得靠这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在他的记忆力里,母亲整天沉默寡言,性格暴躁,经常发火动手。有一次他从炕上掉到地上,因为饥饿无法爬上去,便哭起来。母亲回来见他还在哭,不由分说,拎起来就打了他两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就缺少温暖”。
在那个年月,母爱是无从谈起的,能吃饱肚子就算是最幸福的事。当年的黄怒波是享受不到关怀的,对他来说能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连想都不敢想。在他的记忆里,隔壁是个厨师,因为工作之便,总能一两个礼拜便带回一口袋肉骨头。因为那骨头上总能残余着一些肉,而且骨头中还有好吃的骨髓,因此每次那厨师将骨头倒在外面的垃圾堆,他们这些饿坏的孩子便会一哄而上,开始抢那些肉骨头。他们找来石头砸开骨头,贪婪地吃里面的骨髓,也不管上面是否有蛆虫和泥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曾经和几个同学扒火车流亡,渴了就喝井水填肚子,结果回到家,气急败坏的母亲还是一顿痛打。
有一次,好心的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舍不得吃,用热水泡开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结果没几分钟就吃没了,由于吃得太急,最终全吐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认为“电影上饿了就狼吞虎咽,那是假的”。再大一点儿时,他就跑到公园偷果子,跑到田里偷瓜,甚至还捡子弹壳当作废铜卖钱,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做。后来,黄怒波把握住一切机会,先是进入北大学习,毕业后在中宣部工作,任处长、部党委委员。1995年,年轻的黄怒波创办北京中坤投资集团。1996年至1998年,他进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获EMBA学位,并且连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慈善榜”及“胡润百富榜”“胡润慈善榜”,2009年他甚至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亚太慈善英雄”。2011年他因为杰出的成就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评选为“中欧校友年度人物”。
很多时候,有些人把人生旅途上的困难当成无法逾越的大山,选择了退缩和逃避,最终只能被困难所折服。只有那些无所畏惧的人,才敢于在苦难面前永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他们爆发出惊人的理想和勇气,连困难都会为他们让步,成功也自然而然属于他们。
俗话说,成功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谓的准备就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不服输的劲头,只有有了这样的精神,无论多么大的困难,都会给勇者让路。
你的专注,是你走向成功的捷径
人想要成功,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做一件适合自己的事情,全力以赴,才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在生活和工作中,想要让自己争气,除了需要强化能力之外,还需要专注。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机遇与诱惑,在这些机遇和诱惑面前,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很多时候,人总是很贪心,总是想将所有的东西都拥入自己的怀中,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孟子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想要成功,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做一件适合自己的事情,全力以赴,才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高僧。因为他大学毕业后,曾经是豪情万丈,但是现在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高僧时,高僧正在禅房里诵经。高僧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有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装的水太多,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这个时候高僧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高僧说:“如果那样,就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高僧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了太多水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
青年恍然大悟。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