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9700000003

第3章 特稿(2)

大量中共党人被捕,在叫骂声中被拖过使馆区的街道,进入中国辖区。其中有两名被捕者是模样标致的年轻女子。所有人都被长期监禁,受尽酷刑的折磨,想迫使他们招出同伙。最后,他们全被绞死。

此事当然成了全球所有报纸的头版新闻。但对于北京《英文导报》来说,却造成了特殊难题。因为在当局查获的文件中,赫然发现了克拉克给冯玉祥的多封信件。那时冯玉祥仍驻扎在张家口,以亲苏著称。其中的一封信是克拉克催促冯氏支付“协议规定的一万五千美元预付款”。此外,当局还查获了克拉克签署的许多收据,显示苏联人代表冯玉祥每月向克拉克支付补贴。

要知道,北京《英文导报》是美国公司的资产,部分股东还是中国人。它的出版虽受治外法权保护,报社地址却在北京城里,受张作霖管辖。过去一年里,张作霖的部队一直与冯部断续交战,而这份报纸居然每月在接受冯玉祥的补贴。另外,此事一出,那些攻击克拉克是“粉色”,甚至说他是货真价实的“赤色分子”的人,不免又要得到新的口实。

于是,我立即电话约见司徒雷登、德怀特·爱德华兹及彼得斯博士。中午刚过,他们便率其他董事一起跟我碰头。我告诉他们,查获这些文件的新闻,次日将出现在《英文导报》的头版。他们听了,震惊不已,咸表反对。但我指出,同样的新闻,必将出现在天津、上海、香港和马尼拉的所有英文报的头版。如果《英文导报》不依据新闻本身的价值,重点报道此事的话,便等于是默认有罪。

当时,克拉克正在从芝加哥去温哥华的路上,准备在那里坐船回中国。我要求董事会立即电告他详情,巨细不遗。更重要者,让他回电,就被查获的文件一事,做出解释或辩解。

董事们都犹豫不决。他们不想浪费钱,也不想给克拉克造成“不必要的担忧”。他们以为,克拉克返京后,应可以对情况做出更有力的应对。

我再一次指出,对如此严重事情,等四个星期后再发表辩解,决计抵不过原来的新闻造成的影响。我希望董事们能明白,如果克拉克对那些看似可疑的交易自有其说法,则他的说法必须在消息出现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发表,最多不能超过四十八小时。但他们置之不理。

此事发生后,《英文导报》的生意即刻一落千丈。广告预约被收回,订户都赌气取消订阅,外接的印刷业务则跑到了别人家。对于北京另一家英文晨报《北京标准报》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标准报》公开承认为日本人拥有,资金来自庚子赔款中的对日赔款部分,并说办报是为“促进中日文化关系”。其实,《标准报》是名副其实的日本宣传喉舌,对加强日本在华北的地位,不遗余力。

克拉克于初夏回到北京。他抵京八天后,我们双方商定,同意我脱离北京《英文导报》。他的秘密交易因苏联使馆事件而泄露后,惹起了众怒,许多美英人士在街上遇到他,都拒绝搭理。我对克拉克一家被社会隔绝,深表同情,便在他们抵达后的数日,邀请他们参加了在卧车旅馆举行的一个小型晚餐会。但在餐厅里,所有旧友都对他们一家不理不睬,让我也为之蒙羞。

初夏,我搬出了克拉克家的大四合院,住进了北方旅馆的一个套间,开始重新找工作。九个月的北京生活,使我愈发坚定了决心,要留守中国,有始有终地把一出戏看完。

就任《纽约时报》驻北平记者

我初抵中国时,美国驻华公使是约翰·马慕瑞。1929年秋,他辞去外交官职务返美,使我黯然神伤。于公,我对他心怀崇敬,于私,我视他如亲密朋友。我感到他的离去,使美国失去了一个异常杰出的外交代表。

后来,马慕瑞终于重返外交舞台,先在几个波罗的海国家任公使,后被任命为美国驻土耳其大使,成绩彪炳。

我到北京加入《英文导报》时,头一回去使馆区拜访他。他见又有美国报人来华工作,极感欣慰,并认为确实需要采取措施,让美国国内的公众对远东事务产生出兴趣来。

他说:“我担心的是,还没等我国人民对世界这个角落的重要性有任何认识,这里的局势就已经失控了。那时,就怕我们的见解还不够内行,没法制定合理的政策。”

说着,他突然转了话题。

“顺便问问,你打算在这儿呆多久?”

“噢,”我说,“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十八个月,也许是两年。不管怎么说,我会呆到局势平静下来,有始有终吧”。

而有始有终毕竟很难。1927年夏天,有段时间,我觉得恐怕连冬天都撑不到,更不用说坚持到远东的局势恢复平静,等它由大乱复归大治了。我找不到一份有薪的工作。费城的《公共记录报》报业集团突告清盘,他们曾付我每月七十五美元的薪水。而我卖稿的对象——北美报业联盟属下的各家报纸,则对远东的新闻兴趣日减。

为糊口,我曾当了六个星期的京戏公关人员,将梅兰芳即将访美的消息发给美国各报。梅兰芳是中国的京剧名旦,后来他去了美国,在那儿作巡回演出,场场爆满。但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梅兰芳觉得美式宣传实在太贵,难以为继。我也就手停口停了。

接下来,老帅张作霖想请我当公关经理兼外事顾问,这听上去倒是浪漫而有趣的。

说起这位东北军阀,个子虽小,却权倾一时,无疑想在故宫里自立为皇帝,建立一个千秋不倒的王朝。他成立了一个典礼处,负责拟定朝廷礼仪,又聘请工匠设计皇家专用瓷器,恢复了前朝祭拜北京孔庙的故态。他一旦出行,士兵便要沿途戒严,喝令商店打烊,还在一路上洒满“金沙”。

他想当皇帝的消息一传开,中国北方的反动分子和极端保守派顿时蠢蠢欲动了。三百名没死的太监们,原来住在城外的一个旧庙里,日子困顿不堪,闻讯之后,也开始盼着时光倒流,想象着重返内宫,再过一把敲诈勒索、玩弄权术和施展阴谋的好日子。

我找到马慕瑞,和他商量张大帅的邀请。

“我不会表示反对,”他说,“既然这个外国政府与我国和平相处,既然该政府提供的这份工作是公开的和公认有效的,那么我们便没有理由反对任何美国人接受这份工作。不过,假使你真的接受了这份工作,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你要坚持,让他们将至少半年的薪水预先存入一家美国银行,万一他们的政权垮台,或万一美国政府正式承认了另一个中国政权,这笔钱便得归你。”

说到这儿,公使顿了顿,手里把玩着一只用作镇纸的白玉猫,若有所思道:

“你在做出决定前,要多看多想。眼前是场东方式的狗咬狗的斗争。而有些外国记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收了其中一方的钱,为其张目。你可以去看看这些人的地位怎样。”

我看了,也想了。然后去函张作霖,对无法接受他的邀请,表示至为遗憾。

到是年8月时,我不得不承认,要在中国找到一份既让我喜欢又来钱的工作,是肯定无望了。我给美国的许多报纸和通讯社去电去函,想谋一份驻远东的工作,都劳而无功。于是,我决定先回国,直接去说服某家报纸或新闻机构派我回来。但一想起不得不离开这里,便极不情愿。再说,对回国的前景,我是悲观的,总觉得一去就会陷在国内的某家报纸里,脱身不得。

没想,8月13日下午,有人叫我去听电话。记得那是酷热难当的一天。

“我是弗里德理克·摩尔,从北京饭店打来的。你忙吗?”

“忙?当然不啦,难道收拾行李也算忙吗。”

“我的意思是,你眼下有工作吗?有没有就业?”

“我?天啊,当然没工作。我是彻底没辙了。所以我要回国了,至少得先回一段时间。”

“你愿不愿意留在这儿,给《纽约时报》干?”

“摩尔!什么叫我愿不愿意?别拿严肃的事情开玩笑好不好。”

摩尔大笑起来:“那么,能过来一趟,跟我谈谈这事吗?”

“当然了。十分钟到。”

我准时到了摩尔处。

我一出现,摩尔就解释说,他能提供的,“只是一份兼职工作”。这却丝毫无损我的兴奋之情。

他说:“我只能付你每周五十美元,而且,也没法保证这份工作能持续多久。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也取决于本地事件的走势和重要性。”

弗里德理克·摩尔于1927年初受《纽约时报》派遣,来到上海。当时,国民革命军正大军压境,而上海租界兵力薄弱,缔约列强忙着大量增兵助防。这种背景下,《时报》是希望他永久留驻中国的。但是,据他解释,虽然他对中国的事态也兴趣强烈,但孩子们都已届学龄,需要上美国学校,而他与太太又不愿一家人天各一方。只有选择回去。

由于他一再坚持回美,《时报》便来电报指示,让他先替报纸遴选两名驻华记者,其中一人驻上海,负责采访华南及华中事务,另一名驻北京,负责采访华北及东北事务。他已先期请好了驻上海记者亨利·F.密索委支,然后才专程赴京寻找驻京记者。

摩尔与我谈了约一个小时。当晚,他给纽约去了电报,汇报此事。15日上午,他和我分别收到了纽约来的电报,准我为《纽约时报》的华北及满洲事务记者。成为《纽约时报》的驻外记者,实为我最向往的工作之一,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与《时报》的愉快合作就此启动了,并一直延续到1941年8月。对于双方来说,这都算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因为对《纽约时报》而言,除了摩尔的电文外,他们对我应该是一无所知的,除非他们专门去《洛杉矶时报》或北美报业联盟核查我的背景。对我而言,我一生中从未踏足纽约半步,在《时报》中也没有一个熟人,自离开美国后,我几乎没有看过这份报纸。

时任《纽约时报》代理总编的,是能力非凡的弗里德理克·T.伯切尔。他给我的指示简明扼要:尽一切可能接近事实真相;即使是美国有错,也要揭露事实;避免对事实作评论,因为“这是社论版的工作”;若认为故事内容合众社可能已发过通稿,就不必再花钱去复述;若对某事存疑,宁可不写,除非存疑的原因本身是新闻;还有,“宁可不发消息,也不要发了错误消息后,再去更正”。

《时报》的条条框框如此之少,真是找不到比这更理想的报纸了。在为《时报》工作的这些年里,总部从未否决过我发出的新闻。当我受到持续的个人攻击或正式攻击时,报纸总予我以有力支持。每当我看出某件事的端倪,认为需要出差采访时,我总有权自行决断。只有一次是例外,而那次惨痛的例外,将在下文详述。

摩尔是中国事务的老手,自一次大战起,就担任了合众社驻北京记者。1915年,他独家报道了日本向中国提出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但合众社却将消息扔进了废纸篓,并对他作出训诫,因为日本驻华盛顿大使出面否认有此事。不过,这段故事出自摩尔的口,我并未求证。总之,他给了我许多谆谆教诲,然后就登船回家了,留下我一人自生自灭。

调查山东大饥荒

确立自己在报社的地位,是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开头几个月,纽约方面对我既无批评,又无褒扬,让我忧心忡忡。每过十天,我会收到一个美国来的邮包,里头是一叠《纽约时报》,都是三到五周前的。我差不多一字不漏地看完了每份报纸,就差没看招聘广告了。头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时,真是兴奋莫名。

那只是一篇简短的轶事,内容是北京的秋季赛马会,只能算是一篇花絮。因为并不重要,所以没用电报发,而是邮寄回去的。北京的赛马场在西山脚下,介乎城墙外与颐和园之间。赛马会举行时,中国的军阀们正在十五英里外开战,远处传来隆隆炮声,空气在颤动。而中国官员、外国的外交官、军官及中国的富人却都镇定自若地在看赛马,吃户外午餐,喝鸡尾酒。我受到极大触动,便写了一篇。

随后,我去了一趟满洲的大连、牡丹江和日控南满铁路,又经俄控中东铁路到达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

从满洲一归来,便接到纽约来电报,让我调查山东省的大饥荒。据报,那里有五百万中国人正濒临饿死的边缘。《时报》被要求出面资助一项运动,在美国募集巨额赈灾款。

按说,京浦铁路应该一路通行至长江北岸的浦口,那里正好与南京隔江相望。但事发时,京浦铁路的南段大部分已为国民党人控制。张作霖控制的是京津段,大约八十八英里;而天津至山东南界这一段,则由张宗昌的部队控制。他是山东的军阀,手里捏着三千万人的生死。

从北京至山东省省会济南的铁路行程是三百英里出头。有人警告,必须自备大量食品,我倒是照办了,却未能听进另一警告,没能自备毯子和睡袍,因为自忖买了豪华卧铺车厢,应该是样样齐备的。

我下午两点离京。上车后,才发现我包间的窗户是破裂的,通往走廊的移门也卡住了,关不紧。靠我这头的车厢门铰链被拧坏了,门就半开着。正是隆冬季节,大地积雪覆盖,中亚来的凌厉寒风就这么不停地往里钻。

根据时间表,我们应该晚上11点抵达济南。实际上,列车停靠站台时,已是次日凌晨5点20分了。狂风如鞭,吹搅着大雪,横扫过站台。要再过一个半小时才能天亮。

那时候,济南市还没有出租车,车站里只有一辆人力车在候客。我将行李堆放到车上,选择随车步行,想借机暖暖身子。我已事先学会了旅馆的中文发音,便告诉了拉车的苦力。那是济南唯一的西式旅馆,若将名字翻成英文的话,意思是“生牛肉旅馆”,因为旅馆的中国业主还在同一幢楼的拐角开了一家肉铺。

我随着人力车夫,在济南的狭窄街巷里穿行。黎明未至,四周一片沉沉黑暗,心里的恐惧不禁一阵阵袭来。越走下去,这种恐惧便越深,总觉得马上会遭到伏击或抢劫,甚至被人乱刀砍死。

同类推荐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 三国狼烟行

    三国狼烟行

    风雨飘摇东汉末,狼烟四起三国时!收猛将,纳谋士,娶美人!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明朝官人

    明朝官人

    文立万来到明代万历年间,遇到见两个贵人。皇帝朱翊钧对他欣赏有加,首辅张居正对他高看一眼,文立万自此在万历朝,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做他想做的事。万历朝每件大事,都留下了文立万的影子,但正史、野史却鲜有记载,这是为什么?@@@@@@@@三点提醒:1、本书有赖结合您生活体验,才能看出热闹。2、本书乃架空小说,谨供娱乐放松,别较真。?3、看出热闹的书友,请留言,說不定会续写。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热门推荐
  • 伊旦之书

    伊旦之书

    神明?人类?天堂还是地狱?这是我们要寻找的。
  • Devotion

    Devotion

    Caryl has loved Brad since she was eighteen. But it was her sister, Emma, whom he loved and wanted to marry. Still, the relationship was fated not to last, much to the chagrin of Brad's father, Sir Geoffrey.When Brad comes to Caryl with a half-mad scheme--impersonate her sister Emma and pose as his fiancée to bring the old man some happiness in his final days--Caryl has misgivings. But she can't say no to the man she's loved since childhood. Can she win Brad for herself--or will their marriage remain in name only?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八零之华彩人生

    重生八零之华彩人生

    前世她忘却了他,嫁人生子,后弃生离世,竟想起了那个狠心的男人!得机缘重生,今世她不要再有遗憾,愿亲人和睦,共创辉煌!那个军哥哥,你给我站住!你今生我要跟着你,哪怕再次面对生死!我也绝不放手!……文案无能,原谅宝妈吧(?????)
  • 冥祥记

    冥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数据修仙

    大数据修仙

    冯君身为985的双学位,毕业就失业了,在都市中艰难打拼,偏偏还放不下架子,他的处境可想而知。直到有一天,他和手机被雷劈了,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化身数据,进入app中。化身数据进入app中能做什么?能做的太多了,尽情想像吧……慢着,手机银行的存款?住手,那个不能乱改!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全部,然后他还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自由进入仙侠位面……让我们跟随冯君,踏上奇妙的修仙之旅,“落花时节又逢君”,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 第一次买基金就稳赚

    第一次买基金就稳赚

    他们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偶尔看看电影,顺带吃一顿大餐,假期出门旅行,遭遇堵车和高额消费,每个月工资都贡献给GDP,不留一分存款。基金投资之路,就从兔子磕磕碰碰的试探中起步:基金是什么?怎么选基金?股票型、货币型和指数型基金各有什么不同?哪些基金值得投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 7天精通成功口才

    7天精通成功口才

    拥有成功口才的人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语言,有效地化解尴尬、争论等不利的局面,能够排难解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能妙语连珠,懂得察言观色,把话说到对方心里。成功的口才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书作者精心策划、旁征博引,多角度向你展示成功口才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慕清风——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空难身死,灵魂坠入异世。再次醒来,却穿越到东祥国第一草包美男的身上,传言他懦弱胆小,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一朝穿越,迷乱世人。第一杀手“废话真多,我就是断袖了,你不从也得从!”天水族少主“一直以为我能走进你的心里,没想到却是你赖在我的心里不出去了!”妖孽太子“你如果不把他们都甩了,我就死给你看!”纨绔公子“谁叫你在我面前洗澡了,就要对我负责!”女主晕倒.【片段】“娘亲,爹爹说因为娘亲太懒了,所以小宝才没有妹妹的,小宝想要妹妹,娘亲你要勤快一点!”某小宝一脸义正言辞的站在沐清风面前。女主“……”回头一看某男正在角落里偷笑。